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
一、 选择题 (共5题;共10分)
1. (2分) 选出下列划线字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 A . 脉搏(mò) 垒球(něi) B . 沮丧(jǔ) 瞥向(piē) C . 灼烧(zhuó) 凝成(níng) D . 脊椎(jǐ) 拖拽(zhuài)
2. (2分) (2019八下·莲湖期末) 下列各项词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 . 缭绕 诡计 轻歌漫舞 嘎然而止 B . 刹那 驰聘 再劫难逃 五彩斑斓 C . 妩媚 巍峨 周而复始 草长莺飞 D . 眺望 浮燥 气息奄奄 变化多端
3. (2分) (2019七上·江门月考) 下面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 为了做好这项工作,我们每一个人都应该发挥自己充分的作用。 B . 专家表示,通过开通快速公交,使主城区交通拥堵问题得到解决。 C . 老师那和蔼可亲的笑脸和谆谆教导常常浮现在我眼前。 D . 多读书是提高一个人语文素养的途径之一。
4. (2分) (2019九下·乌海月考) 下列文学常识搭配有误的一项是( ) A . 《岳阳楼记》一一范仲淹一一南宋一一《范仲淹全集》 B . 《你是人间四月天》一一林徽因一一诗歌一一《林徽因诗文集》 C . 《湖心亭看雪》一一张岱一一明末清初一一《陶庵梦忆》 D . 《我看》一一穆旦一一诗人、翻译家一一《穆旦诗文集》
5. (2分) (2018七上·长春月考) 下列划线的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 . 咄咄逼人:形容气势汹汹、盛气凌人。次北固山下:停宿。
B . 断肠人:形容悲伤到极点。喜出望外:由于遇到没有想到的好事而非常高兴。
C . 东临碣石:面临,靠近。花枝招展:形容女子打扮得十分艳丽。《春》里比喻姿态优美。 D . 莅临:来到,来临(多指贵宾)。各得其所:每一个人或事物都得到合适的安顿。
二、 默写 (共1题;共12分)
6. (12分) (2013·温州) 古诗文名句默写。
(1) 老骥伏枥,________。烈士暮年,壮心不已。(曹操《龟虽寿》) (2) ________ , 长河落日圆。(王维《使至塞上》)
第 1 页 共 9 页
(3) 浮云游子意,________。(李白《送友人》)
(4) ________ , 山是眉峰聚。(王观《卜算子•送鲍浩然之浙东》)
(5) 千古兴亡多少事?悠悠。________。(辛弃疾《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 (6) 人不知而不愠,________?(《论语•学而》) (7) 子曰:“人无远虑,________。”(《论语•卫灵公》) (8) ________ , 后天下之乐而乐。(范仲淹《岳阳楼记》)
(9) 赵师秀《约客》中描写江南雨夜自然景象的诗句是:________ , ________。
(10) 登高望远,视野开阔,豪情满怀,壮志凌云。只要有王安石登飞来峰时“________ , ________”的见识和胸襟,你在未来的人生旅途中就能把握自己,不会迷惘。
三、 文言文阅读 (共2题;共27分)
7. (17分)
阅读下文,回答相关问题。
【甲】若夫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暝,晦明变化者,山间之朝暮也。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 , 风霜高洁,水落而石出者,山间之四时也。朝而往,暮而归,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也。
至于负者歌于途,行者休于树,前者呼,后者应,伛偻提携,往来而不绝者,滁人游也。临溪而渔,溪深而鱼肥,酿泉为酒,泉香而酒洌,山肴野蔌,杂然而前陈者,太守宴也。宴酣之乐,非丝非竹,射者中,弈者胜,觥筹交错,起坐而喧哗者,众宾欢也。苍颜白发,颓然乎其间者,太守醉也。
(《醉翁亭记》)
【乙】修之来此,乐其地僻而事简,又爱其俗之安闲。既得斯泉于山谷之间,乃日与滁人仰而望山,俯而听泉。掇幽芳而荫乔木风霜冰雪刻露清秀 , 四时之景,无不可爱。又幸其民乐其岁物之丰成 , 而喜与予游也。因为本其山川,道其风俗之美,使民知所以安此丰年之乐者,幸生无事之时也。夫宣上恩德,以与民共乐,刺史之事也。遂书以名其亭焉。
(《丰乐亭记》)
(1) 下列各组句子中,划线词语意义不相同的一项是( ) A . 临溪而渔/执策而临之曰
B . 至于负者歌于途/命夸娥氏二子负二山
C . 遂书以名其亭焉/名之者谁D.四时之景不同/至若春和景明 D . 四时之景不同/至若春和景明
(2) 用斜线(/)为文中画展波浪线的句子断句,只限两处。 掇幽芳而荫乔木风霜冰雪刻露清秀 (3) 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画横线的句子。 ①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
第 2 页 共 9 页
②又幸其民乐其岁物之丰成。
(4) 【甲】【乙】两个选段在表达作者的政治理想和思想感情方面有什么共同点? 8. (10分) (2017七上·东莞期中) 课内文言文阅读 咏雪
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俄而雪骤,公欣然曰:白雪纷纷何所似?兄子胡儿曰:“撒盐空中差可拟。”兄女曰:“未若柳絮因风起。”公大笑乐。即公大兄无奕女,左将军王凝之妻也。
(1) 解释文中加下划线词语 ①俄而雪骤________ ②因风起________ ③差可拟________ (2) 翻译下列句子 ①谢太傅寒雪日内集 ②白雪纷纷何所似
(3) 下面对所选文内容的理解和写法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题目《咏雪》可以看出作者写这篇文章的主要内容。
B . “柳絮因风起”运用比喻,生动现象写出雪的动态美,又给人以春天即将到来的感觉,有深刻的意蕴 C . 课文营造了一种其乐融融,非常温馨、又非常民主的那种世家特有的文化氛围。 D . 谢太傅笑是因为自己说的比他们说的要有文采。
四、 现代文阅读 (共2题;共46分)
9. (24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蓝色的蓝 丁立梅
①她报出她的姓时,我们都讶异极了。“蓝,蓝色的蓝。”她笑着说,红唇鲜艳。继而介绍她的名,居然单单一个字,蓝。她的名字,蓝蓝。那会儿,我们正站在蓝蓝的湖边,蓝蓝的天空倒映在湖中,如一大块蓝玉。她的名字,应和了眼前的景。如此诗意,真是让人妒忌。
②我们一行人游西藏,她是半道上加进来的。之前,她一个人已游完拉萨,还在一家医院里做了一天的义工。“也没做什么啦,就是帮人家拿拿接接的。”她满不在意地大笑起来。灿若一朵木棉花。五十多岁的人,看上去不过四十出头,明丽得很。小导游喊同团稍上年纪的女人阿姨,却叫她,蓝蓝姐。她乐得眉毛眼睛都在笑。
③我们都羡慕她的明媚和精神气。几天的西藏行走,我们早已疲惫不堪,高原反应也还在折磨着大家,一个个看上去灰头土脸的,她却精神饱满得如枝叶葱茏。“你真不简单!”我们由衷地夸她。她听了,哈哈大笑,开心极了。
④她爱笑,热情,说话幽默。一团的人,分别来自不同地方,彼此间有戒备,一路上都是各走各的,少有言语。
第 3 页 共 9 页
她的到来,恰如煦风吹过湖面,泛起水花朵朵。众人受她感染,都变得活泼起来亲切起来,有说有笑的。原来,大家都不是生来冷漠的人哪。很快地,她跟全团的人混熟了。这个头疼,她给止疼药;那个腹泻,她给止泻药;有人削水果,不小心被刀划破了手,她伸手到口袋里一掏,就掏出几块创可贴来。仿佛她会变魔术。大家对她敬佩和感激得不得了,她却轻描淡写地说:“这没什么,我只不过多备了点常用药。”
⑤西藏地广路遥,一个景点到另一个景点往往相距几百公里,要翻过许多座山,涉过许多条河。天未亮,我们就摸黑上路,所有人都睡眼惺忪,根本来不及收拾自己,只把自己囫囵塞进车子了事。她却披挂完整,眼影、眉线、口红,样样不缺,妆容精致。我们忍不住看她一眼,再看一眼,心里生出无限的感喟与感动来。
⑥知道她的故事,是在纳木错。面对变幻无穷、风光诡异的圣湖,她孩子一样欢呼奔跑,然后,突然双膝跪下,泪流满面。我们都吓了一跳,正愣怔着不知怎么办才好时,听到她喃喃地说:“感谢上帝,我来了。”
⑦原来,她身患绝症已两年。医生宣判的那会儿,她只感到天崩地裂。她在意过很多,得失名利,都曾是她的主题曲。她玩命地去争,甚至因此忽略了家庭,让自己憔悴不堪。当她知道自己的生命,只剩下短短三个月时,双手曾经紧握着的那一些东西,都成了浮云,她只要自己能活。
⑧她重新打理自己的生活,养花种草,出门旅游,还常常去做义工,生命变得充盈起来。每天清晨睁开眼,看到窗外第一缕阳光,她的心里都会腾起一阵欢喜:感谢上帝,我又拥有了一天!她把每一天都当作是崭新的,是自己的重生。所以,心中时时充满感激。她活过了医生预言的三个月,活过了一年,活过了两年,还将活下去。
⑨我们听得涟漪四起。生命本是如此珍贵,当爱惜。我们不再说话,一起看湖。眼睛里,一片一片的蓝,相互辉映交融。
⑩那是湖的蓝,天的蓝,广阔无垠。
(1) 文章③④⑤段着重描绘了“她”与“我们”的不同,请根据文章,参照示例,完成下表。(每空4字,可选用文中词语或自己概括作答)
第③段 第④段 第⑤段 “我们” 灰头土脸 ________ ________ “她” 明媚精神 ________ ________ (2) 2011年3月18日的《扬子晚报》刊登这篇文章时,删去了第①②段中画线的三个句子,请你比较阅读,你觉得删去好还是保留好?为什么?
(3) 文中第⑨段画线句含意丰富,试做分析。 眼睛里,一片一片的蓝,相互辉映交融。
(4) 丁立梅曾经说过:“什么是奇迹啊?对于我们绝大多数寻常人来说,奇迹就是你没有被打败,你战胜了你自己。”(引自《生命是用来爱和珍惜的》),结合这句话,说说文中的“她”是如何创造奇迹的。
(5) 这篇文章引发了同学们对“我想要的生活”的一场讨论,以下是部分同学的观点:
观点一:生活就应该像文中的“她”一样,“养花种草,出门旅游”“去做义工”,这才是丰盈的生命。
第 4 页 共 9 页
观点二:在追求事业和成就的时候有得失名利之心,无可厚非,只要合情合理合法,就不能苛责。
观点三:追求事业和成就应该是人生的主旋律,“她”的生活是在生命只剩下三个月的情况下“非常态”的选择。
观点四:功名得失、事业成就都是浮云,生活在于把每一天当作最后一天来享受。
你是怎么看的?你可以赞成上述某个观点,也可以反对某个观点,或者提出自己的新观点。请阐明理由。 10. (22分) (2020八下·武城月考) 阅读下面现代文,回答问题。 转身
①一转身,那个动人的身影就不见了。在人海里,想再次打捞到她,再次与她相遇,哪怕匆匆一瞬,都是不可能了。
②在都市、在广场、在车站、在机场、在大街、在超市、在乡野、在人流聚散的地方,我经常有这种感受:转身,就是永别。
③那一次我在北京火车站等车。在拥挤的人流里,我不小心踩了右边一个年轻人。我正准备道歉或接受责备,却看见转过来一张文雅谦和的脸,他说:“对不起,我挡着你了。”我竟然被感动了,只顾欣赏这张善良的、有教养的脸,只顾欣赏这张江南的表情,却忘了对他说声谢谢,把最诚挚的心情告诉她。当我忽然记起,正要张口表达,人潮猛然涌了过来,一转身,我已找不到他,只看见攒动的人头,闪动的各色衣服……
④还记得那年春天,我一人在秦岭深处行走,山路两旁开满野花:灯芯花、野草莓花、蒲公英……花路下面的小河,清澈如镜,温柔如绸,淙淙的水声像母亲轻唤谁的乳名。四周的群山,一律被松树、柏树、桦树和茂密灌木覆盖。闻着花香,听着水声,看着山色,我恍然已走进古代,入了那“拈花微笑”的仙境。正在此时,迎面走来一位小女孩,她头上插了几朵野花,手里拿着一束菖蒲,好看的脸上满是羞涩,浑身洋溢着纯真的自然气息。但我不便过分地注意她,我怕她受到惊吓。于是我停下来,给她让路,然后静静地看她远去,欣赏着她的背影,却记不清她的眼睛和脸究竟是什么样子,匆匆一瞥里只得到“好看”的朦胧感觉。也许,或者是一定的,我这一生只有这一次和她相遇了,只有这一次,在她还是小女孩的时候。我突然感到十分的失落和惆怅。怎么办呢?我想多看她一眼,看仔细些。我想在记忆里逼真地收藏一个像野花一样纯真的秦岭女孩。这也许是她一生里最生动的瞬间,我记起了泰戈尔的诗句,“你不知道你是多么美丽,你像花一样盲目。”我情不自禁地转过身来,沿着小女孩走去的方向走着,走到山路转弯的地方,出现了一个三岔路口。我已经无法知道小女孩走进了哪一条路径,她肯定知道我注意到了她,那么,在岔路口,在她转身的时候,她是否知道,不远处,有一位陌生的叔叔,他眺望的眼睛?就那么一转身,她消失在命运的路径,也许就是我此生永远都不能踏上的路径……
⑤冬天,已经很冷了,西伯利亚寒流远道而来,遭遇袭击的当然是穷人,最可怜的是乞丐。乞丐不多,但不多的乞丐也常常有力地触动和唤醒我们冬眠的良心。在南大街路口,我看见一位衣衫褴褛的中年乞丐。我急忙赶回家,拿上我去年穿过的那件防寒服找他。可是来到南大街,已看不见他,于是我在东大街找他,又在北大街找他,都没有找到。最后我来到丁字路口,还是没有找到他,却遇到了一个老年乞丐,一转身,苦难交换了方向,交换了背影,但苦难的身份没有改变,都是苦难。于是我把防寒服披在这位贫苦老人的身上,希望他下降的体温能稍稍回升,希
第 5 页 共 9 页
望降温的人性能稍稍回升。我由此想到,亚洲的穷人,非洲的穷人,全世界的穷人,想到徘徊在文明大街上的那些孤苦身影,一转身,他们到哪里去了?而文明,你能否追上去,轻轻拉起那褴褛的衣襟,或者握着那空空的手,仔细看看他们的眼睛?他们到哪里去了,一转身?
⑥一转身,车窗外的河流已经不知去向;一转身,门前的那只鸟已不见踪影;一转身,天上的那座虹桥已经悄然消失;一转身,水里的鱼已经没入深渊;一转身,父亲已经走远,新垒的坟上,墓草青青……
⑦旭日一转身变成落日,青丝一转身变成白发 , 爱情一转身变成婚姻,诗一转身变成散文,羊群一转身变成毛衣……等一等,等一等,能否再转回来?
(1) 本文描写了三次“转身”的动人情景,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内 (2) 标题“转身”的深层含义是什么?
(3) 第4自然段,作者对秦岭深处的风光作了细致描写,这样写的作用是什么? (4) 下列对文章的分析和理解,不正确的两项是( )
A . 本文以作者的感情变化为线索,采取“概括——具体——概括”的结构模式,表达出了对真善美的热切追求。
B . 第1段“在人海里,想再次打捞到她”一句中,“打捞”这个词用得极妙,与前文中的“人海”相呼应,说明人海茫茫,纵然可以寻找也不可能再找到她的影子。
C . 第2段“转身,就是永别”这句话,总括了个人体验与感悟,为全文奠定感情基调,同时也自然地引出了下文。
D . 本文的选材极具典型性,描写的几幅“转身”画面充满了真善美,收到了动人心魄的艺术效果。 E . 本文主要采用抒情和议论相结合的方式,深刻揭示了“转身”的内在意蕴,使文章的立意上升到一个新的高度,让人读之耳目一新。
(5) 简要赏析最后一段中“旭日一转身变成落日,青丝一转身变成白发”这句话,并根据文章内容,仿照这句话的句式再续写一句。
五、 话题作文 (共1题;共5分)
11. (5分) (2020·高台模拟) 话题作文
“宅”最初的意思是“住所、住宅”,后来网络上流行的热词“宅”是指“长期足不出户”。在新冠肺炎疫情肆虐的特殊时期,我们每个人对“宅”有了更深刻的体验和感悟。
请你以“宅”为话题,自拟题目,写一篇文章。不限文体(诗歌除外)。
第 6 页 共 9 页
参考答案
一、 选择题 (共5题;共10分)
1-1、 2-1、 3-1、 4-1、 5-1、
二、 默写 (共1题;共12分)
6-1、6-2、6-3、6-4、6-5、6-6、6-7、6-8、
6-9、
6-10、
三、 文言文阅读 (共2题;共27分)
7-1、 7-2、
7-3、7-4、
第 7 页 共 9 页
8-1、8-2、8-3、
四、 现代文阅读 (共2题;共46分)
9-1、9-2
、
9-3
、
9-4
、
9-5
、
10-1、
第 8 页 共 9 页
10-2、10-3
、
10-4、 10-5
、
五、 话题作文 (共1题;共5分)
11-1
、
第 9 页 共 9 页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