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3.18七年级语文第一次集中练习习题

3.18七年级语文第一次集中练习习题

来源:小侦探旅游网
七年级语文第一次集中练习题

第一部分:基础题

1.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5分)

壮年之时,他舍弃美国优越的生活,回国qiè____而不舍地工作,可谓鞠躬尽cuì____,死而后已。在那个中华民族任人zǎi____割的时代,他选择了一条布满jīng____棘、与常人jiǒng____乎不同的道路。 2.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5分)

A.浊流(zhú) 朔气(shuó) 呜咽(yān) 山巅(diān) ....B.峭壁(qiào) 诧异(chà) 懊悔(ào) 咀嚼(jué) ....C.酣然(hān) 踱步(duò) 亘古(gèng) 镐头(gǎo) ....D.污秽(huì) 山涧(jiàn) 机杼(shū) 嗥鸣(háo) ....

3.下列词语中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5分)

A.憎( dì ) 脐恶(zènɡ) 掳走(lǔ) 取缔带(sǒnɡ) ....B.涎(hái) 愧怍(zuò) 水(xián) 撬下(qiào) 惊骇....C.尴(dàn) 尬(ɡān) 诘问( jié ) 晌午(shǎnɡ) 惧惮....D.和蔼 (ǎi ) 惶急(huánɡ) 骷髅(gū) 搁在 (gē ) ....

4.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5分)

A.杨绛先生学贯中西,著述丰硕,成就非凡,享誉海内外。 B.是否坚持“一个中国”的原则,是维护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关键。 C.随着智能手机的普及,使得我们周围出现了大量的“低头族”。

D.为了提高同学们的语文素养,我市学校很多都在开展“读经典作品,建书香校园”的活动。

5.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5分)

A.祖国的安定团结更加激发了台湾同胞和海外侨胞的爱国主义热情。 B.我家花台上放着白玉兰、玫瑰两盆花卉。 C.我国有世界上没有的万里长城。

D.他那崇高的品德,经常浮现在我的脑海中。

6.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的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5分)

A.2018年6月6日是第23个“全国爱眼日”,今年的主题是“科学防控近视,关注孩子眼健康”。 B.街头到处都摆着水果,枇杷啊,樱桃啊,桃子啊……到哪里都闻得到诱人的香味。 C.“最主要的是,”侯老师说道:“我们心中要有对弱者的同情与爱心。” D.自己不倒,啥都能过去;自己倒了,谁也扶不起你。

7.根据语句内容,下列选项用词最恰当的一项是 ( ) (5分)

有一天,我在家听到打门,开门看见老王直僵僵地____在门框里。往常他坐在蹬三轮的座上,或抱着冰伛着身子进我家来,不显得那么高。也许他平时不那么瘦,也不那么____的。他______,两只眼上都结着一层翳,分不清哪一只瞎,哪一只不瞎。说得可笑些,他简直像棺材里倒出来的,就像我想像里的僵尸,骷髅上绷着一层____的干皮,打上一棍就会散成一堆白骨。

A.站立 直僵僵 面如土色 枯干 B.站立 直挺挺 面如土色 枯黄 C.镶嵌 直挺挺 面如死灰 枯干 D.镶嵌 直僵僵 面如死灰 枯黄

8.下列有关文学常识和课文内容的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 ) (5分)

A.邓稼先,我国研制和发展核武器的重要技术领导人,为我国成功研制原子弹、氢弹和新型核武器做出了重要贡献。

B.《说和做》结构严谨,开篇总领全文后,先表现闻一多“学者的方面”,后表现闻一多“革命家的方面”,在上下两部分之间,用总承上文和总起下文的句子,使文章衔接紧密,过渡自然。

C.在《回忆鲁迅先生》一文中,作者通过对她所知道的鲁迅先生的一些生活琐事的描写,向世人展现了一个与人们眼中的形象不同的,更和蔼、更随和、更真实的鲁迅,并借此来抒发自己对鲁迅先生的怀念之情。

D.《孙权劝学》选自北宋司马光主持编纂的编年体断代史《资治通鉴》。本文以对话表现人物,孙权劝学,先一语破的,向吕蒙指出“学”的可能性;继而现身说法,指出“学”的必要性,使吕蒙无可推辞,“乃使就学”。

9.下列文学常识表述无误的一项是( )(5分)

A.《黄河颂》选自组诗《黄河大合唱》,《黄河大合唱》是一部大型合唱音乐作品,冼星海作词,光未然谱曲。

B.《老山界》是一篇革命回忆录,采取了插叙的方法,有详有略地描写了红军翻越老山界的详细情况。

C.《土地的誓言》作者端木蕻良,原名曹京平。该散文表达了作者难以遏制的思乡之情。

D.《木兰诗》选自《乐府诗集》,是南北朝郭茂倩编纂而成,这首叙事诗写的是木兰代父从军的故事。

10.下列对有关课文内容或文学常识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 (5分)

A.《阿长与山海经》这篇小说,以生活中的真实人物为原型,文章采用了欲扬先抑的手法。 B.《老王》这篇散文,讴歌了人与人之间珍贵的友情,表达了作者对不幸者的悲悯及对自身的反省。 C.《台阶》这篇小说引起了我们对农村物质追求与精神追求错位现象的一种多元思考。 D.《卖油翁》一文,运用生动、简洁的细节描写,讲述了一个充满大智慧的小故事。 第二部分: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1——16小题。(37分) 课内文段阅读一

问女何所思,问女何所忆。女亦无所思,女亦无所忆。昨夜见军帖,可汗大点兵,军书十二卷,卷卷有爷名。阿爷无大儿,木兰无长兄,愿为市鞍马,从此替爷征。 ……

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朔气传金析,寒光照铁衣。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 ……

雄兔脚扑朔,雌兔眼迷离;双兔傍地走,安能辫我是雄雌? 11.木兰代父从军的原因是什么? (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画横线的诗句主要写什么?为什么略写? (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木兰凯旋回朝,天子怎样对待她?她的要求是什么?(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最后一句诗句以兔为喻,赞颂了什么?(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课内文段阅读二:

卖油翁

陈康肃公尧咨善射,当世无双 ,公亦以此自矜。尝射于家圃,有卖油翁释担而立,睨之,久而不去。

见其发矢十中八九,但微颔之。

康肃问曰:“汝亦知射乎?吾射不亦精乎?”翁曰:“无他, 但手熟尔。”康肃忿然曰:“尔安敢轻吾射?”翁曰:“以我酌油知之。”乃取一葫芦置于地,以钱覆其口,徐以杓酌油沥之,自钱孔入,而钱不湿。因曰:“我亦无他, 惟手熟尔。”康肃笑而遣之。

15.文题“卖油翁”的“翁”的意思是 , 本文的作者是 。(2分) 16.下面是对上文内容的分析,其中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4分)

A.本文是一篇富含哲理与情趣的寓言,文章语言通俗易懂,意味深长,具有非常积极的教育意义。 B.文中第一段写陈尧咨射箭和卖油翁看射箭。陈尧咨善射,“自矜努”、“善射竹”、“当世无双”等突出了他射箭技术的熟练;“以此自矜”又写出他沾沾自喜、目中无人的骄矜态度。

C.文中第二段卖油翁“睨之”、“微颔”神态的描述,准确而传神。表示对陈尧咨熟练的射箭技术的一种轻视,其原因就是自己本身也具有令人不得不服的绝技。

D.“取”,“置”、“覆”、“酌”、“沥”几个动词,井然有序地而又十分简洁,十分准确地描述了卖油翁沥油的过程,表现了他沉着镇静,从容不迫的度态。

17.下列加点词意思相同的一组是( )(4分)

A.陈康肃公尧咨善射/尔安敢轻吾射 B.公亦以此自矜/以我酌油知之 ....C.有卖油翁释担而立/而钱不湿 D.睨之,久而不去。/康肃笑而遣之 ....18.翻译下面的句子。(3分)

陈康肃公尧咨善射,当世无双 ,公亦以此自矜。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从《卖油翁》这个故事中你获得了什么感悟,试结合实际,写出自己的感悟。(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康肃问曰:“汝亦知射乎?吾射不亦精乎?”时,是一种盛气凌人的语气,是对卖油翁的一种轻蔑和不满。到“尔安敢轻吾射!”时,是一种责问、质问的语气,态度已经变成了恼怒,那么,结尾“康肃笑而遣之”时,陈尧咨又是一种什么态度?写出你的理由。(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阅读下面文章,完成第21~27题。(13分)

穷讲究

熊荟蓉

①父亲去世后的第一个大年初一,三亲六眷都来拜jì( )。可直到中午十二点,姑妈和姑伯还没来。一向讲究的他们,咋会忘记这个老礼啊?我问母亲。

②“他们家出大事了。”母亲对我耳语,“隆达被人举报贪污受贿,正在接受调查……” ③“啥?不可能!”我愣住了,“他们家一向那么讲究!”

④“我早就说那是穷讲究!”母亲用鼻子哼了一声,“苍蝇不叮无缝的蛋!”

⑤隆达是我姑妈何玉梅的女婿。姑妈其实是表姑妈,是我父亲姑妈的独生女。就因为幼年时与我父亲订过娃娃亲,我母亲就一直说她有狐媚气,到老都刻薄她。我却很欣赏这个为人处世很讲究的姑妈。

⑥那年,姑妈的儿子雪松得了小儿麻痹症,因治病家里债台高筑。请拜年客时,姑妈就用绿豆丸子代替肉丸子,炒的也是素菜,但色香味俱佳。莴笋丝上放一朵胡萝卜花,黄瓜片点缀几粒枸杞,炸藕片用青菜叶托底……我觉得悦目爽口,母亲却说:“穷讲究!” ....

⑦在母亲眼里,姑妈一家人都是“穷讲究”。姑伯是个收废品的,姑妈只是个小裁缝,但逢年过节,他们一个穿深蓝色的中山服,一个穿绛红色对襟小袄。表妹清莲扎着好看的羊角辫,表弟雪松系着绣有字母的围巾。母亲常piě( )着嘴说:“以为自己是大户人家啊?穷讲究!”

⑧姑妈家连黑白电视机都卖掉给雪松治病了,但简单的家具擦拭得清光闪闪。姑伯所收的废品,都分门别类放在后院的一个凉棚里。姑妈家的菜地里,不仅有蔬菜,还有两丛竹子、一树梅花。

⑨那年春节,我们提着两瓶罐头给姑妈拜年,姑妈给我们拜年却带来两个书包。蓝色劳动布书包是给我的,碎花布拼接的书包是给妹妹红霞的。红霞如获至宝,抱着姑妈又亲又啃。

⑩母亲为了讲硬气,给别的亲戚家小孩的压岁钱是五角,却塞给清莲和雪松每人一块钱。一块钱在当时可以买一斤多肉呢!姑妈走后,母亲戳了红霞一指头:“别整天背着这破布书包瞎蹦跶,为你这个书包,妈花了一块钱啦!”

⑪可红霞解下书包后,却在里面发现了一块钱,我也在我的书包里发现了一块钱。肯定是姑妈趁我们不注意还回来的。母亲摇着头叹道:“都快穷得舔灰了,还在讲究个啥呀!”

⑫父亲背地里对我说:“你姑妈有句口头chán( ),白来的食不归家。做人,就要像你姑妈一样,不贪财,讲骨气!”我当时虽小,却能体会父亲对姑妈的好感。因为我也非常喜欢表妹清莲。

⑬清莲与我同班,别看模样清秀文弱,钢笔字却写得qiú( )劲有力,读起书来字正腔圆,为人还特别坚持原则。有次考试,交卷时,我想瞟她一个答案,她给了我一个杏目圆瞪。

清莲高考时一举夺魁( ),成为我们县的第一个女状元,邻里乡亲都来送恭贺。清莲身着碧绿旗袍,.头戴粉色花冠,宛若荷花仙子。她微笑着向来客行鞠躬礼,以两筒“状元饼”答谢。

⑭这“状元饼”是姑妈用面粉、红枣、花生仁烤制的一种小酥饼,莲花镶边,中间印有“状元”二字。

用粉红蜡纸将十个酥饼封为一筒,大红绸带系花。可讲究啦!

⑮再后来,清莲嫁给公务员隆达。隆达的职位不断攀升,四十岁不到就当上了副市长,是目前呼声最高的市长人选。谁知就在这节骨眼上,被人举报了。

⑯午宴上,亲友们谈到隆达,大多跟我一样,坚信他没事。当过私塾先生的二叔说:“蓬生麻中,不扶自直。隆达身边有清莲,不可能有事。”

⑰调查结果,连调查人员都惊讶,他们从来没有见到过如此账目清楚、清正廉洁的官员。隆达因此被评为“全市廉政先进人物”。

⑱我们是在电视上看到隆达的。他说:“我夫人清莲有记账的习惯,我们家的每一笔收入和支出,都分门别类记得清清楚楚。家里大大小小的账本,有一百多个。她常说,白来的钱,不归家……”

⑲这回,连我母亲也颔首赞许:“还真讲究!” 21. 根据注音写出相应的汉字。(2分)

⑴ 拜jì( ) ⑵ piě( )着嘴 ⑶ 口头chán( ) ⑷ qiú( )劲 22.解释下面词语中加点的词语。(2分)

⑴清莲高考时一举夺魁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⑵我觉得(这些菜)悦目爽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3.本文以姑妈“穷讲究”为主线,共写了几件事来表现姑妈“穷讲究”?(2分)

拜年客时菜品的讲究 ——( )的讲究————( )的讲究——平时家庭开支记账的讲究

24.分析下面句子中加点的词语在文中的作用?(4分)

①可直到中午十二点,姑妈和姑伯还没来。一向讲究的他们,咋会忘记这个老礼啊?我问母亲。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调查结果,连调查人员都惊讶,他们从来没有见到过如此账目清楚、清正廉洁的官员。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5.文中姑妈 “穷讲究”的真实含义是什么?它在文中的作用是什么? (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