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浅谈唐代诗歌“意境”理论的发展演变

浅谈唐代诗歌“意境”理论的发展演变

2021-08-11 来源:小侦探旅游网
浅谈唐代诗歌“意境”理论的发展演变

2019-03-25

【摘 要】中国是诗歌的国度,从先秦时代到明清时期,在这⼀个漫长的时间跨度中,涌现了⽆数诗⼈,诗歌作品也是层出不穷。然⽽在这⼀个时间段中,唐代⽆疑成为诗歌发展的⾼潮,在政治、经济、⽂化⾼度繁荣的背景下,涌现了⼤批诗⼈,“初唐四杰”、李⽩、杜甫、⽩居易等,除他们之外,还有其他⽆数诗⼈,像满天的星⽃⼀样。这些诗⼈,今天知名的就还有⼆千三百多⼈。和唐代的诗歌创作成就相⽐,唐代诗歌的创作理论成就要⼩得很多,但是它仍然在中国的诗论史上留下灿烂的⼀笔,因为,诗歌的意境理论产⽣于唐代,并贯穿着中国整个时期的诗歌评论。今天,当我们的眼前展现⼀⾸诗歌的时候,往往,我们都会在品读的过程中,寻找诗歌内部的意境表现在何处,或者直接发问这⾸诗歌的意境怎样。⽽那些意境丰富的诗歌往往被称为上乘之作,并被后⼈传承下来,奉为经典。【关键词】唐代诗歌;意境⼀、诗歌的意境

意境是诗歌创作与鉴赏理论中的核⼼问题。所谓“意境”,从创作主体⽽⾔,它是诗⼈的主观之情、理与被表现的客观事物之形、神以及诗⼈对现实⼈⽣的独特感悟所形成的艺术画⾯。绝⼤多数的诗歌不以塑造⼈物,描述故事为⼰任,它所要表现的是诗⼈⼼灵思绪的⽚断,借助的常常是与之相对应的⼭⽔草⽊等事物的形貌,赋之以灵性,寄之以情思,它们不同的艺术形态,则是诗⼈独特匠⼼的展⽰。从接受主体⽽⾔,则是凭借诗歌艺术语⾔的媒介,糅合⼀⼰之⼈⽣经验,再现诗歌中的艺术情景,并从中体悟、玩索与反观⾃⾝,从⽽产⽣⼼灵的回应与共鸣。

最早将“境”作为诗学术语引⼊诗歌领域的是唐⼈。唐代诗僧皎然《诗式?取境》云:“取境之时,须⾄难⾄险,始见奇句。成篇之后,观其⽓貌,有似等闲,不思⽽得,此⾼⼿也。”这⾥的“境”,就包含了主客观统⼀、驰骋艺术想象的意思,就是指意境的创造问题。皎然还在《秋⽇遥和卢使君游何⼭寺宿扬上⼈房论涅槃经义》中有“诗情缘境发,法性寄筌空”的诗句,也说明了诗⼈的情思是包容在诗歌的意境之中的。只是我们今天所说的“意境”,古⼈往往只称“境”或“境界”。概括古⼈意境理论之特点,⼤致具有发散性、相关性和多样性之三端。⼆、唐代诗歌意境理论的发展演变(⼀)、王昌龄:诗三境说

王昌龄最早提出诗歌“意境”这⼀概念。在其《诗格》中,他对诗境的种类与特征作了分析,提出“诗有三境”,即:“物境”“情境”“意境”,关于“意境”他说:“亦张于意⽽思之于⼼则得其真矣。”他的“意境”说具体是从“意象”⾓度出发,作⽤于“意象”并思考,是偏重于物象、偏重于表现情、偏重于表现⼼的意境。他⼜在其⽂章中提出了“诗有三格:⼀⽈⽣思。久⽤精思,未契意象,⼒疲智竭,放安神思,⼼偶照境,率然⽽⽣。⼆⽈感思。寻味前⾔,吟讽古制,感⽽⽣思。三⽈取思。搜求于象,⼼⼊于境,神会于物,因⼼⽽得。”此“意象”是构思中的“意象”即⼼内之象。

王昌龄在此基础上⼜提出意境概念,从此意象理论与意境理论并驾齐驱,共同发展,成为中国古代美学体系的两块基⽯。从王昌龄诗歌创作和诗歌理论对⽐来看,就“意境来说便显出了其创作与理论的⽭盾。只有到了皎然,吸收佛教的认识论后,才完成了佛教境界说到艺术境界说的转变。皎然就是将掸理和儒遭有关的⽂艺思想结台起来,形成了⾃⼰完整的诗歌美学体系,从此唐代意境理论⾛出了关键的⼀步。(⼆)皎然:三境合⼀说

皎然《诗论》云:“夫境象不⼀,虚实难明,有可睹⽽不可取,景也;可闻⽽不可见,风也;虽系乎我形,⽽妙⽤⽆体。⼼也;义贯众象,⽽⽆定质,⾊也。“境”在皎然诗论中主要有两⽅⾯的含义:⼀指能够引起主观情思的客观景物或⽣活环境。皎然在《秋⽇遥和卢使君游何⼭寺宿扬上⼈房论涅经义》中“深穿其境”的“境”义同。⼆指诗歌作品中创造出来的让⼈体味⽆穷的诗境。

诗境既然有实有虚,皎然进⽽提出“采奇于象外”的观点。诗歌要达到有意境,就不能满⾜于对事物有限的逼真的描绘,⽽且要上升到⽆限之象,从有限之象进到⽆限之象,审美主体通过联想和想象,体会到诗中的⽆穷韵味。通过对“象外”之“象”的把握,便可领会“⽂外”之意”。

然⽽,⾝为佛徒的皎然,他所论及的意境也较多地侧重于禅悟之境,因⽽他所悟的禅境,也就是诗的意境。主观的情性、客观的物象,在皎然那⾥都被视为禅中之境。禅与诗都能超脱表⾯的⽭盾⽽趋向通融,即对世界有相同的关照⽅法。它们追求的都是超⾃然的,模糊的,⾮逻辑的,精神的,⼼灵的王国。在他看来,可以说诗⼈的情致来⾃于诗⼈的⼼灵,因⽽不表现⼼灵就⽆所谓诗歌,诗的创作过程,实际上就是⼼灵的感受与展现的过程。(三)、司空图:四外说

晚唐的司空图提出了“四外说”,即“象外之象,景外之景”和“韵外之致”、“昧外之旨”,是对“意境说”全⾯⽽深刻的表述,进⼀步扩⼤了意境研究的领域,标志着“意境说”理论的基本内容和理论构架已经确⽴,意境说已经⾛向成熟。

总的来说,它有两⼤因素、⼀个空间,即情与景两⼤因素和审美想象的空间。这就是所谓“境”。这个“境”包括两个部分,

即“象”和“象外之象”,即实境和虚境。《诗品·缜密》云:“是有真迹,如不可知。意象欲出,造化已奇。”“是”指缜密的艺术境界或缜密的艺术构思。“真迹”是⾃然的迹象,或者是天然固有的秘密。当“意象”在⼈们头脑中出现时,它天⾐⽆缝,浑然⼀体,有如天造地设的⼀般。所谓“意”,是指作家主观的思想情感,创作动机;所谓“象”,是指⾃然景物与社会⽣活的场景。艺术思维的过程,也就是主观之意与客观之象互相渗透、融合、再造的过程。意象是意境的具体体现,意境是意象的组合、序列与整体所形成的。司空图强调“思与境偕”,其意要在艺术构思中营构成情景交融的审美意象,从⽽塑造出情景交融的艺术意境。所以说,构成意境的基本要素是情与景。

我们都知道,中国唐代的诗歌创作在意境的运⽤上已达到了登峰造极的地步,但关于“意境”的理论却只是处在初步形成和发展的阶段。综上我们可以看出,⾸先由王昌龄提出了“意境”⼀词,并对意境构成的⼼与物之关系作出了论述;进⽽皎然

将“情”与“境”联系起来,看到了“⽂外之旨”。正是在、皎的基础上,司空图进⼀步完善了意境理论,使意境理论不断发展,并渐臻于成熟。

总⽽⾔之,在整个唐代诗歌创作实践中,意境理论的提出⽆⾮起到了很⼤的作⽤,可以说,诗⼈在诗歌创作的过程中,或多或少的受到了王昌龄“三境说”,皎然的“三境合⼀说”以及司空图的“四外说”的影响,不管这种理论的指导意义是否确实,但是从整个唐代诗歌的创作艺术上来看,诗歌理论的演变也促成了诗歌作品的变化,似乎,随着时间的变化,那种诗歌理论早已在潜移默化中影响着诗歌创作。【参考⽂献】

[1]韦学芳.唐代诗歌意境理论的发展史概说[J].安徽⽂学(下半⽉),2010(8).[2]屈凯.唐代诗歌意境理论评述[J].⿊龙江教育学院学报,2008(3).

[3]余再⼭.唐代诗歌理论之意境论[J].湖北财经⾼等专科学校学报,2002(1).注:本⽂为⽹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与本站⽴场⽆关。0

好⽂章需要你的⿎励

你需要服务吗?

提供⼀对⼀服务,获得独家原创范⽂了解详情

期刊发表服务,轻松见刊

提供论⽂发表指导服务,1~3⽉即可见刊了解详情

被举报⽂档标题:浅谈唐代诗歌“意境”理论的发展演变被举报⽂档地址: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