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中国传统文化

中国传统文化

2022-07-30 来源:小侦探旅游网


中国传统文化》教学大纲

《中国传统文化》是教育部建议设立的高校人文素质类教育课程,在我校为各专业公共必修课。本课程的主要任务是针对不同对象介绍中国传统文化的相关内容、主要特点,并使学生能够了解并掌握中国传统文化的精神实质,使学生不断提高文化素质,提高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为进一步促进精神文明与物质文明建设,更好地为振兴中华、实现现代化服务。

一、教学目的和要求:

1.通过系统的课堂教学和课外自学,使学生了解并掌握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特征、发展规律、所包含的内容范畴,深刻认识学习传统文化的重要意义以及传统文化资源在中国当代文化创新方面所具有的不可替代的作用。

2.通过课堂讲授和课外学习等活动,使学生树立正确的文化观,系统掌握中国传统哲学、宗教、文学、艺术、戏曲、教育、节日、礼俗等主要内容,特别是对儒家文化、道家文化要有一定的理解。

3.通过形式多样的教学活动,培养学生对中国优良传统文化精神的认同感、归属感和自豪感,增强其爱国主义精神。

4 通过形式多样的教学活动,使学生初步掌握对文化现象进行辩证分析的方法,能够分辨传统文化中的精华和糟粕,能够正确理解华夏传统文化与其他民族传统文化的关系。

5 通过形式多样的教学活动,提高学生的中国传统文化知识素养。

二、教学内容:

第一章 历史的天空:中国传统文化

第二章 生命的律动:中国传统哲学

第三章 心灵的家园:中国传统宗教

第四章 诗意的栖居:中国古代文学

第五章 璀璨的星空:中国传统艺术

第六章 艺苑的奇葩:中国传统戏曲

第七章 至善的境界:中国传统教育与科举

第八章 先民的创造:中国传统科技

第九章 岁月的烙印: 中国传统节日

第十章 大国的风范:中国传统民俗与礼仪

第十一章 多彩的生活:中国传统饮食文化

三、教学时数分配:

共开设34课时,开一学期。周课时2节。详情如下:

第一单元 历史的天空:中国传统文化 2课时

第二单元 生命的律动:中国古代哲学 4课时

第三单元 心灵的家园:中国传统宗教 6课时

第四单元 诗意的栖居:中国古代文学 4课时

第五单元 璀璨的星空:中国传统艺术 4课时

第六单元 艺苑的奇葩: 中国传统戏曲 2课时

第七单元 至善的境界:中国传统教育与科举 2课时

第八单元 先民的创造:中国传统科技 2课时

第九单元 岁月的烙印: 中国传统节日 2课时

第十单元 大国的风范:中国传统民俗与礼仪 4课时

第十一单元 多彩的生活:中国传统饮食文化 2课时

四、教材:

《中国传统文化》张建主编 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

五、课时分配详细方案

第一单元 历史的天空:中国传统文化 2课时

目的要求

1.了解什么是文化及中国传统文化

2. 能够感受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树立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

教学内容

1.什么是文化及中国传统文化

2.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精神

3.中国传统文化的生成背景

4.中国传统文化的现代化

第二单元 生命的律动:中国古代哲学 4课时

目的要求

1.了解中国传统哲学的主要特点和价值取向,熟悉中国传统哲学的代表人物及其思想。

2.通过学习得到智慧的熏陶,并能够运用中国传统哲学分析解释现实生活中的现象和问题。

教学内容

1.中国古代哲学的主要特征和价值取向

2.中国古代哲学的主要流派

3. 儒家思想在现代社会中的价值

第三单元 心灵的家园: 中国传统宗教 6课时

目的要求

1.了解佛教、道教、儒教的创始、基本教义及对中国文化的影响。

2. 能够正确认识和分析三教对中国人文化生活、社会生活、家庭生活以及政治生活带来的各种影响。

教学内容

1.佛教的中国化

2.道教的创始与演绎

3.儒学的宗教化

第四单元 诗意的栖居:中国古代文学 4课时

目的要求

1.了解中国古代诗歌、散文、小说的文化内涵,学会用文学的眼光品味现代生活。

2. 能够结合所学专业或从事的职业以文学为话题展开讨论;或以诗歌、散文、小说为切入点解读现代社会生活中的文化现象。

教学内容

1.心灵的发展史:古代诗歌

2.文以载道:古代散文

3.世情的描摹:古代小说

第五单元 璀璨的星空: 中国传统艺术 4课时

目的要求

1.了解中国传统艺术的各大门类及其发展变迁、代表作品。

2.能够运用较为专业的语言鉴赏中国传统艺术。

教学内容

1.尽态极妍:传统书法艺术

2.气韵生动:传统绘画艺术

3.乐声舞影:传统音乐与舞蹈艺术

4.凝固无限:传统雕塑艺术

5.巧夺天工:传统工艺艺术

6.曲径通幽:传统园林艺术

第六单元 艺苑的奇葩: 中国传统戏曲 2课时

目的要求

1.了解中国传统戏曲的发展轨迹、特征及成就,了解中国传统戏曲的表演形式、表演技法、舞台艺术主要题材等。

2. 能够从文化的角度看戏、品戏,学会从行家的角度看戏、品戏。

教学内容

1.传统戏曲的变迁

2.传统戏曲的表现形式

3.传统戏曲的题材

第七单元 至善的境界:中国传统教育与科举 2课时

目的要求

1.通过考察古代中国教育制度尤其是科举制度的发展和演变,了解古代教育思想的主要内涵。

2.能从中国传统教育与科举制度的产生和发展的历史进程中,学会正确地看待今天中国的教育发展。

教学内容

1.古代教育思想

2.古代教育制度

3.古代科举制度

第八单元 先民的创造:中国传统科技 2课时

目的要求

1.了解中国古代先民在科技方面的伟大成果

2.了解先民的智慧,树立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

教学内容

1.超前的农学

2.独特的医药学

3.一流的天文学

4.发达的工艺学

第九单元 岁月的烙印: 中国传统节日 2课时

目的要求

1.了解中国传统节日的主要内容,掌握中国传统节日的文化内涵。

2.能够感受中国传统节日的文化传统与文化认同的博大精深,学会如何在现代社会继承和发展中国传统节日文化。

教学内容

1.中国主要传统节日

2.我国传统节日的分类

3. 部分少数民族的春节习俗

第十单元 大国的风范:中国传统民俗与礼仪 4课时

目的要求

1.了解中国传统礼仪的起源、本质、基本内容及其对当代社会的现实意义

2. 能够感受中国传统礼仪源远流长,内容博大精深,学会在现代社会继承和发展中国传统礼仪。

教学内容

1.中国传统礼仪的起源

2.传统礼仪是传统道德的一种载体

3. 传统礼仪与个人修身养性

第十一单元 多彩的生活:中国传统饮食文化 2课时

目的要求

1.感受茶文化的博大内涵,提升生活品位。

2.品味茶、酒、食文化现象,贯穿到生活中去,懂得欣赏茶、酒、食文化,追求高质量高品位的生活。

教学内容

1.穿越时空的茶香:茶文化

2.横贯古今的滋味:食文化

3.醉彻日月的酒韵:酒文化

六、注意事项

根据本大纲组织教学时应注意的事项:

1.教学内容由课程组在每学期开学前(或上个学期末)组织讨论并统一确定,其比重约占全部教学内容的60%,该部分的笔试由课程组统一命题;其余部分为自主性教学内容,由任课教师根据不同专业的培养目标及要求自行决定并自主命题。

2.教师应根据大纲的安排,对课程做出整体规划与设计。十一个单元可以相应设计为十一个教学活动板块。每个板块由教师主讲学时和学生自学学时构成。在主讲学时内,教师除要完成基本讲授内容,还要对自学学时做出规划安排。该安排包括:有针对性地安排学生自学的主题内容与形式、组织与考核的办法等。每个单元都要设置讨论题、思考题,以小组为单位在自学时间讨论。建议教师采取启发式、互动式教学方式,引导学生开展自

主性学习和研究性学习。本大纲建议集中讨论学时为2学时,教师可根据具体情况适当增加学时,以不影响教学内容完成为限。建议教师在条件允许的前提下组织现场教学或实地教学。每个教学环节都要做好记录,作为客观公正地评价与考核学生学习成绩的依据。

3.本课程采取综合测评方法给定学生成绩。综合测评方法强调动态考核与静态考核的结合、课内考核与课外考核的结合、教师评价与学生自我评价的结合、平时成绩与期末成绩的结合。建议扩大平时考核的比重,平时成绩给定比例可以为总成绩的50%。本课程考核主张以多元化、全方位、持续性、民主化的考核方式取代传统的一考定成绩的做法,将学生的学习态度、独立思考能力、科研能力纳入考核体系之中。建议教师以每个单元为单位设计考核办法,组织学生在自主学习中实现自我考评。本大纲建议的学生成绩模式:学生总成绩=期末卷面成绩(50%)+学生自评成绩(15%)+单元讨论、论文或作业成绩(20%)+课堂表现成绩(15%,纪律、主动性、突出表现等)。

4.各位任课教师可根据本大纲指导计划安排教学环节和进度。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