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统编版语文六年级下册第二单元测试卷(附答案)

统编版语文六年级下册第二单元测试卷(附答案)

来源:小侦探旅游网
统编版语文六年级下册第二单元测试卷

一、请认真读题,选择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里。(14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相同的一项是( ) A.一模一样 怪模怪样 模棱两可 ...B.困难重重 重见天日 重重封锁 ...C.风卷残云 手不释卷 卷土重来 ...D.应接不暇 得心应手 应有尽有 ...2.下列词语书写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

A.书藉 寂寞 栅栏 借贷 B.凄凉 缺泛 惧怕 忧伤 C.宴会 倒霉 淡忘 防御 D.侵袭 控制 顷覆 远眺

3.与“亲身下河知深浅,亲口尝梨知酸甜”所蕴含的道理相似的俗语是( ) A.近水知鱼性,近山识鸟音。 B.莫道君行早,更有早行人。 C.读书须用意,一字值千金。 D.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 4.下列句子中画线的成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鲁滨逊流落到一座可怕的荒岛上,没有重见天日的希望。 B.汤姆只要一跟人说起他探险的经历,就滔滔不绝地说个没完。 C.遇到困难,我们要心平气和地去面对。

D.好的书需要多读,重要的书必须反复读,每读一次都会让你觉得开卷有益。

5.下列句子中,与其他三句意思不同的一项是( ) A.你不觉得汤姆·索亚很爱冒险吗? B.难道你不觉得汤姆·索亚很爱冒险吗?

C.你不会不觉得汤姆·索亚很爱冒险吧! D.你一定不会觉得汤姆·索亚很爱冒险。 6.下列选项内容对应有误的一项是( ) A.变成小狐仙—尼尔斯—《骑鹅旅行记》 B.掉进兔子洞—贝琪—《汤姆·索亚历险记》 C.搭救“星期五”—鲁滨逊—《鲁滨逊漂流记》 D.眼泪变成眼泪池—爱丽丝—《爱丽丝漫游奇境》

7.下列有关《鲁滨逊漂流记》的说法中,有误的一项是( ) A.《鲁滨逊漂流记》的作者是英国的笛福。 B.鲁滨逊在荒岛上生活了二十八年。 C.鲁滨逊通过拿树枝作日历来计算日期。

D.鲁滨逊在荒岛上生活多年后,救下了一个野人,取名为“星期五”。 二、请结合语境,选择恰当的词语填在横线上。(填序号)(8分)

① 拘谨 ②滋润 ③笨拙 ④ 终身受益 ⑤心旷神怡 ⑥郑重其事 ⑦振翅高飞 ⑧豁然开朗

音乐是人类的精神家园。一首好歌,可以____你的心田;;一曲美妙的古筝曲可以让你在烦恼时感到____;一阵清亮的笛音则能让你在困惑时可以_____。亲爱的朋友,不要彷徨、等待,赶快____,飞向音乐的殿堂,尽情遨游吧!

三、句子练习。(10分)

1.照样子,运用夸张的修辞手法补充句子。(4分) (1)今天的风太大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今年的夏天特别热,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下面一段文字中,第①句有一个错别字,第②句有一个词语运用不恰当,第③句有一处语病。请分别找出来,然后修改。(6分)

①在很大程度上,人类精神文明的成果是以书藉的形式保存的。②一个真正的读者就要经过读书来最大限度地享用这些成果。③而一个人能否成为一个真正的读者,关键在于他在青少年时期养成了良好的读书习惯。 (1)错别字:_________改为_________。 (2)不恰当的词:_________改为_________。 (3)病句修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根据课文内容判断下面的说法是否正确,对的打“√”,错的打“×”。(8

分)

1.《鲁滨逊漂流记(节选)》用第一人称的叙述角度,讲述了鲁滨逊流落荒岛的生活经历,语言浅显,叙事详尽,让读者感到真实可信。 ( ) 2.《汤姆·索亚历险记(节选)》这篇课文由两个部分组成:一部分是从局部入手的梗概,另一部分是从整体情节入手的精彩片段。 ( ) 3.“在困境中,我们可以把好处和坏处对照起来看,并且从中找到一些东西来宽慰自己。”这句话告诉我们在不幸的处境中,坏事更能磨炼人的意志,能使人更坚强。 ( ) 4.《骑鹅旅行记(节选)》中的尼尔斯是一个特别淘气、顽皮的孩子,人人都讨厌他。 ( ) 五、阅读名著,走进经典。(10分)

班级准备举行“走进图书馆”的实践活动,请你积极参与其中,完成以下练习。

1.请你走进图书馆,找到《汤姆·索亚历险记》这本名著,完成读书卡片。(4分)

2.填好“读书文摘卡”后,联系原著,把下面的对联补充完整。(2分) 贝琪伤心绝望哭遭遇 汤姆____________找出路

3.状状同学到学校图书馆还书,管理员接过书翻了一下,说:“呀,状状同学可真认真,书上都写了旁批呢!”(4分)

(1)管理员的言外之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如果你是状状,你会这样对管理员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六、阅读课内片段,完成练习。(8分)

他每天要么拿着枪,带着狗到森林里去打猎,要么到海边去捕鱼,还把捕到的活山羊畜养起来。后来他竟有了成群的山羊,可以常喝羊奶,吃羊肉。鲁滨逊从船上搬来的东西里,还有一些麦子,由于被老鼠啃过了,他就随意把它们丢撒在地上,没想到不久竟长出了嫩芽,后来又结出了穗子。他用这点儿麦种反复种收,到了第四年,终于吃到了自己种的粮食。

1.选文中“畜养”一词的意思是( )。(1分) A.饲养 B.指家养的兽类

2.为了在荒岛上生存下来,鲁滨逊做了以下事情:(1)_________________;(2)____________;(3)____________;(4)____________。(4分) 3.鲁滨逊做的这些事,解决了______问题。(1分)

4.自创歌词来表现本书主题,下列句子不适合写入歌词的一项是( )(2分)

A.当意外来临,学会接受和面对。 B.凭借智慧和勇敢,定能战胜困难。 C.不畏艰险,享受冒险的乐趣。 D.保护自然,杜绝环境污染。 七、阅读短文,完成练习。(12分)

莎莎的手,被风吹,被日晒,在雪地里、泥巴里抓挠着,跟石头摩擦着,一双小手颜色黑红,掌心厚实,手指短粗,皮肤粗糙,冬天里,被尖利的寒风一吹,裂开一道道血口。可是,它是灵巧的,有力的。

爸爸到乡下来接她时,抓着她的小手翻来覆去地看,也不知是为这双小手高兴,还是为这双小手伤心。他蹲下去,抓着她的手,一遍一遍地用他的大手摩挲着。

爷爷说:“莎莎跟了我十年,孩子苦哇。”

爸爸望着莎莎的手:“苦是苦点,可是莎莎能干了,有出息了。您看看她这双小手,看看她这双小手!”

可是现在,我们的莎莎却为她这双小手感到十分苦恼。她转入这所学

校,第一次捏着粉笔在黑板上演算一道算术题的时候,她的手就遭到瑶瑶她们的嘲笑。开始,她以为下面的嬉笑声是因为自己把那道题算错了,连忙用手掌擦去,没想到这一笨拙的动作,招来了更多的嬉笑声。

“瞧她的手……”下面叽叽喳喳。

莎莎的脸唰的红了,心“扑通扑通”地跳,她把脸紧紧挨近黑板,鼻尖差点碰到上面。那双会干许多活的手,现在变得很不听话,被汗水浸湿的粉笔,在她的手中一次又一次地被折断。①

“你的手……怎么回事?”眼睛近视却又不肯戴眼镜的数学老师眯着眼睛问。②

莎莎不回答。后来,她不知道自己是怎么回到座位上的。 瑶瑶就坐在她右侧。

莎莎侧眼看去时,只见瑶瑶的手很优雅地放在桌子上。那双手薄薄的,十根手指又细又长,又白又嫩,像爷爷屋后春天池塘里的芦根。那天开联欢会,她就是用这双手,在小提琴上拉出了非常好听的曲子。当时,莎莎都听得入了迷,并且觉得瑶瑶的手很好看。③

后来,莎莎因为这双手,不止一次地遭到了同学们的讥笑。当她举手要求回答老师的提问时,当几个女孩子要分成两伙比赛跳皮筋而伸出手去看看手心手背时……她多少次看到了一种让她面颊发烧的目光。

她常常不知道该把这双手往哪儿放。④ 这双手甚至使她伤心地哭起来。

——节选自曹文轩《祖父》

1.本文主要描写的是( )。(2分)

A.莎莎 B.爷爷 C.瑶瑶 D.莎莎的手

2.“莎莎看看自己的手,慢慢地将它们藏到桌肚里。”这句话放在文中( )处最合适。(2分)

A.① B.② C.③ D.④

3.画横线的句子采用的是______描写,写的是____________,是为了与莎莎的手进行______。(3分)

4.莎莎的手是什么样子的?请在文中用“ ”画出相关句子。(1分) 5.下面这句话表达了人物怎样的情感?(2分)

爸爸望着莎莎的手:“苦是苦点,可是莎莎能干了,有出息了。您看看她这双小手,看看她这双小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选文结尾写莎莎看见自己的手,伤心地哭了。此时,你会怎么安慰莎莎?(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八、习作。(30分)

马克·吐温说:“顽皮是因为心怀纯真……历险是因为勇敢的心不想停歇。”天真活泼的你是否跟汤姆·索亚有类似的经历?是否和家人、伙伴有不少忘不掉的探寻或发现?是否有过精彩或糟糕的顽皮往事,甚至一场有惊无险的小“事故”?请将题目《那次______》补充完整,写一篇文章,不少于500字。

第二单元测试卷

一、1.B 2.C 3.A 4.B 5.D 6.B 7.C 二、② ⑤ ⑧ ⑦

四、1.√ 2.× 3.√ 4.× 五、1.马克·吐温 洞中历险

情景交融,把人和自然、人与人的亲密与对立关系表现得十分透彻。同时,也充分突出了人在征服自然的过程中的艰苦。 2.沉着冷静

3.(1)批评状状不爱护学校图书馆的图书,随意在书上做批注。

(2)“叔叔(阿姨、老师),对不起,今后我一定注意,不在图书馆的书上

做批注。” 六、1.A

2.(1)去打猎 (2)去捕鱼 (3)畜养山羊 (4)种麦子 3.吃喝 4.D

七、1.D 2.C 3.外貌 瑶瑶的手 对比

5.这句话表达了爸爸看见莎莎的手后既欣慰又心疼的情感。欣慰是因为莎莎变得能干,有出息了;心疼是因为莎莎还小,干活太辛苦。 6.示例:莎莎,你有一双灵巧、能干的手,不要再伤心了!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