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100分 考试时间:120分钟)
一、选择题。(20分)
1.下列加点字的读音有误的一项是( ) A.缰绳(jiāng) 野蛮(mán) 凄凉(qī) ...B.混乱(hùn) 栅栏(shān) 聊天(liáo) ...C.宴会(yàn)木筏(fá) 简陋 (lóu) ...
...
D.倒霉(méi) 稍微(shāo) 犬牙(quăn)
2.下列加点字的读音完全相同的一组是( )
...
A.作曲歌曲 是非曲直 B.似的 相似 似是而非 ...C.弹奏弹跳 对牛弹琴 D.应该 答应 应有尽有 ......
3.“髫(tiáo)”字的意思,最可能与( )有关。 A.毛发 B.呼唤 C.召集 D.手套
4.依次填入下面语段中横线处的动词,正确的一项是()
鲁滨逊花两天时间
成一根木桩,需要使出全力才得起木桩,然后回家。第三天才把木桩进地里。
A.做 抬 抱打 B.砍 举运 打 C.砍 抱 背打 D.砍 举抱 插 5.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春天的香山公园是一个桃红柳绿、充满诗情画意的季节。 B.用不用心观察,重不重视积累,是提高写作水平的基础。
C.鲁滨逊在严格的现实面前,战胜了种种困难,最终顽强地生存了下来。 D.过了一个钟头,他怀着甜蜜的希望睡熟了。 6
“他那淡黄的头发、鼻子上的雀斑、皮裤和袜子上的补丁都和过去一模一样,只不过变得很小很小罢了。”这句话运用的描写方法是( ) A.外貌描写 B.心理描写 C.动作描写 D.神态描写
7、一位外国留学生用不太熟练的汉语表达了他对中国古诗词的赞叹。用一组准确的词语替换他话语中的“漂亮”一词,最贴切的一项是( ) 我爱中国古诗词。中国的古诗词很漂亮,语言漂亮,内容漂亮,读后的感觉也......很漂亮。 ..
A.精致 含蓄丰富余音绕梁 B.精美含蓄丰富回味无穷 C.内涵多彩优美津津有味D.精彩多彩优雅无穷无尽 8、下列关于课文内容的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鲁滨逊漂流记》的梗概部分介绍了“流落荒岛”“建房定居”“养牧种植”“解救‘星期五’”“返回英国”这几个情节。
B.《骑鹅旅行记》中的尼尔斯是一个调皮捣蛋的孩子,本想阻止一只大雄鹅飞走而爬上了鹅的背,却开启了一场“骑鹅旅行记”。
C.《汤姆•索亚历险记》中,汤姆和贝琪在洞里遭受了三天三夜的疲劳和饥饿。 D.鲁滨逊在船上找到了对他很有用的东西,如笔、墨、纸等,但没有找到望远镜
1
。
9.下列旅游城市宣传口号中,没有运用修辞手法的一项是( ) A.厦门市——海上花园,温馨厦门 B.银川市——塞上明珠,中国银川
C.济南市——趵突神韵甲天下,济南潇洒胜江南 D.福州市——福山福水福州游
10.下列作品、作者及国籍对应错误的一项是( ) A.《骑鹅旅行记》——塞尔玛•拉格洛芙——瑞典 B.《汤姆•索亚历险记》——马克•吐温——美国 C.《爱丽丝漫游奇境》——刘易斯•卡罗尔——德国 D.《鲁滨逊漂流记》——丹尼尔•笛福——英国 二、按要求完成练习。(12分) 1.读拼音,写词语。(8分) jìmò qīng fùwū hézhīzhòng
quē fá dài kuăn chuítóu sàng qÌ 2、根据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完成练习。(4分)
每个人都是多面的,评价人物时角度不能太单一、只着眼于某一方面。有人说尼尔斯 ,但我读到他担
心鹅不见了父母会伤心的情节时,觉得他很懂事;有人说汤姆•索亚不安分,爱瞎折腾,但我觉得他 。 三、阅读材料,完成练习。(8分)
老师推荐同学们阅读《鲁滨逊漂流记》这本书,于是玲玲去图书馆借阅,在电子查询系统中,她看到如下信息:
1、从图中信息可以看出,玲玲(可以/不可以)借阅到这本书。(2分) 2、由信息可知,条码号为的书已被借出,截至这一天必须归还。(2分)
3、你一定读过《鲁滨逊漂流记》这本书吧,你印象最深的场面是什么?请你简要写出来。(4分)
2
第二部分阅读与感悟(30分)
四、阅读材料,完成练习。(8分)
材料一:诺贝尔奖得主中,有相当一部分有童年时期参观博物馆的经历。国外曾有研究,当一个孩子6岁前常参观博物馆,这种习惯会伴随其一生;若6岁前没有这样的经历,博物馆在他此后的生活里将会被放在一个不起眼的角落里。
材料二:《麦田里的守望者》中的主人公在回忆童年生活时写道:“我对整个博物馆里的一切熟悉得就像背一本书一样。我们的老师艾格莱丁格小姐差不多每星期六都带我们去。有时候我们去看动物,有时候看古代印第安人做的一些
玩意儿——陶器、草篮以及类似的玩意儿。我只要一想起这事,心里就非常高兴,连现在也这样。\"
1、材料一以诺贝尔奖得主为例是因为()(2分) A.诺贝尔奖得主都有参观博物馆的经历。 B.诺贝尔奖得主都认为参观博物馆很有必要。
C.诺贝尔奖得主是公认的成功人士,他们的经历更有说服力。
D.获得诺贝尔奖是每个人的理想,以诺贝尔获得主为例更能激励人。 2.《麦田里的守望者》中的主人公“对整个博物馆里的一切熟 悉得像背一本书一样”的原因是()(2分) A.因为他6岁后经常去参观博物馆。
B.因为他童年时的老师差不多每星期六都带他们去博物馆。 C.因为他只要一想起这事,心里就非常高兴。
D.因为他小时候家在博物馆附近,没事经常去博物馆里玩。
3.请结合材料内容,说说参观博物馆对儿童的发展有哪些好处。(4分)
五、阅读短文,完成练习。(22分)
(一)卖火柴的小女孩(节选)(9分)
她的一双小手几乎冻僵了。啊,哪怕一根小小的火柴,对她也是有好处的!她敢从成把的火柴里抽出一根,在墙上擦燃了,来暖和暖和自己的小手吗?她终于抽出了一根。哧!
火柴燃起来了,冒出火焰来了!她把小手拢在火焰上。多么温暖多么(
)火焰啊,简直像一支小小的蜡烛!这是一道奇异的火光!小女孩觉得自己好像坐在一个大火炉前面,火炉装着闪亮的铜脚和铜把手,烧得旺旺的,暖烘烘的,多么舒服啊!
哎,这是怎么回事呢?她刚把脚伸出去,想让脚也暖和一下,火柴灭了,火炉不见了。她坐在那儿,手里只有一根烧过了的火柴梗。
1.填入选段括号里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1分) A.小小的 B.微弱的 C.明亮的 D.闪亮的 2.文中画“ ”的句子是(
A.反问句 B.疑问句 C.设问句 D.祈使句
3.对文中画“”的句子的理解正确的是( )(1分)
3
A.火柴对于贫穷的小女孩来说实在珍贵,她舍不得抽出来。 B.小女孩实在太冷了,使她顾不上恐惧,抽出了一根火柴。 C.小女孩已经冻僵了,没有力气擦火柴。 D.火柴在雪天变得潮湿,难以擦燃。
4.选出朗读下列句子时应读出的感情。(3分) A.幸福、兴奋 B.渴望 C.失望
(1)啊,哪怕一根小小的火柴,对她也是有好处的!( ) (2)哎,这是怎么回事呢?( )
(3)小女孩觉得自己好像坐在一个大火炉前面,火炉装着闪亮的铜脚和铜把手,烧得旺旺的,暖烘烘的。( )
5.为什么说“这是一道奇异的火光”?(3分)
(二)威拉的办法(13分)
①“威拉・凯瑟又坐在树下,整整坐了一上午。\"妹妹阿兰说。
②不必问威拉在做什么,一棵高大的松树遮盖着我们的后院,日复一日,威拉就蹲在高耸的树下,也许是期待哪天有只鸟儿会从树上的巢中掉下。
③威拉的体形活像只臃肿的企鹅,家里的四只猫当中,她是最不好动的一只,从小就不喜欢跟兄弟姐妹们去捕食。她更喜欢吃罐头,一天两顿。如今年岁渐长,身躯笨重,捕食的兴趣更小了。
她的爱好是盘坐在树下,脖颈上仰,紧盯着上面。威拉知道树上有鸟巢,她一定以为只要等下去,她就会交好运。
④第二天早晨,肥猫威拉抖动着胡须,又占据了她的老地盘。 ⑤“没用的,”我对她喊道,“鸟儿不会从树上掉下来,现实一点。” ⑥威拉不理睬我。整整一个春季,她一直坐在树下。
⑦终于有一天,威拉没有出现在老地方。好的,她终于明白过来了。但是我错了。威拉的确认识到目前的办法是无效的,但是到了夏天,她对计划做了修正。
⑧“谁把老鼠拖进来的?”六月的一个晚上,我问道。 ⑨“我来处理,”阿兰说,“不是萨克雷就是狄更斯搞的。”
⑩我没说什么,但我有理由相信,不是他俩干的。整个下午萨克雷都在打盹,狄更斯从不捕鼠。只剩下夏绿蒂,再不就是……
不,不可能。死鼠接二连三地出现,我们的困惑变成了惊奇。结论是威拉,只可能是威拉干的。尽管如此,我们仍然觉得难以置信:“她怎么捉到的?她太胖,也太老了。'‘
⑪第二天我跟踪了她。“她没走多远,”我向大家报告, “木料堆下有一窝老鼠。\"
⑫时值盛夏,我尾随威拉来到后院。我带来椅子和一大杯咖啡,准备开始漫长的等待。看威拉捕鼠,没有耐心可不行。我等待着,注视着。
⑬她爬上木料堆,蹲在鼠穴的洞口上方,一动不动地等候,直到她的捕猎目标懈怠。一只老鼠莽撞地出了洞,威拉挥动黑爪,将它击倒。那个夏天,威拉收拾了整整一窝老鼠。一只接一只,全部倒在她耐心的爪下。
⑭现在,威拉正舒服地躺在我的腿上。我揉搓着她的毛,意识到认识她我是多么幸运。聪明的猫,她教给我年龄增长的优势:懂得摆正自己的位置,追
4
求的东西便会自动送上门来。
1、威拉坐在树下干什么?( )(1分) A.晒太阳 B.等待老鼠出现
C.期待鸟儿掉下来 D.等“我”给她罐头吃
2.第④段“又占据了她的老地盘”中的“老地盘”指的是哪儿?( )(1 分) A.高大的树下 B.鼠穴的洞口 C.木料堆下 D. “我”的腿上
3.“我”不相信威拉能接二连三地捕到老鼠,原因是()(1分) A.威拉太懒了B.威拉想吃的是鸟 C.威拉喜欢吃罐头D.威拉太胖又太老 4. 威拉捕鼠的办法是什么?( )(1分)
A.日复一日蹲在树下等待鸟儿B.不去捕食,等待兄弟姐妹给她食物 C.蹲在鼠洞上方,静候老鼠出来D.躺在“我”腿上让“我”喂养
5.“威拉的计划非常巧妙。”这句话放在哪一段前面能与该段内容构成“总一分”的写法?( )(1分) A.第②段 B.第③段 C.第⑫段 D.第⑬段
6.作者想通过这篇短文告诉我们什么道理?( )(1分)
A.不能好吃懒做,否则一事无成。B.只要善于动脑,办法总会有的。 C.只有摆正自己的位置,才能达到目的。D.要善于自我反省,及时改正错误。
7.明明是一只猫,作者却在称呼威拉时用的是“她”而不是“它\",这样有什么好处?(3分)
8. 在短文结尾,“我”为什么说“认识她我是多么幸运”呢?(4分)
第三部分习作与表达(30分)
六、习作天地。(30分)
选择你最近读过的一本书写梗概,语句要通顺,内容要完整,500字左右。 5
6
参考答案: 一、1、B 2、C 3、A 4、B 5、D 6、A 7、B 8、D 9、D 10C 二、1、寂寞 倾覆 乌合之众 缺乏 贷款 垂头丧气 2、淘气、顽皮 热爱自由、喜欢冒险
三、1、可以 2、2933297 2019年5月4日
2、示例:我印象彖深的是鲁洪逊从野人手里救下“星期五”的 场面。
四、1、C 2、B 3、示例:童年时期参观物馆的经历对孩子影响重大,这一时期的记忆重要而持久,有利于儿量的发展,可以促使儿童对历史、科学等产生兴趣。
五、(一)1、C 2、C 3、B 4、(1)B (2)C 5、因为这道火光使小女孩看到了自己需要的东西,给小女孩带来了温暖希望。 (二)1、C 2、A 3、D 4、C 5、D 6、C
7、作者没有把猫当成动物为来写,而是当成了人来写,突出了人与动物之间平等、亲密的关系。 8、因为威拉教给了
“我”年龄增长的优势,她的做法使“我”懂得只有摆正了自己的位置,才能得到自己想要的。 六、略
7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