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最新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达标测试卷(两套及答案)

最新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达标测试卷(两套及答案)

来源:小侦探旅游网
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测试卷(两套及答案) 时间:90分钟 (第一套)  满分:100分  题号 得分 一 二 三 四 五 六 七 八 九 十 十一 十二 十三 十四 十五 总分 一、常识填空。(11分)

1.汉字产生距今大约有__________年的历史。

2.汉字的演变顺序大体是:甲骨文→__________→篆书→__________楷书另外,草书和行书则分别由__________和__________衍生而成。 3.王懿荣是第一个发现和研究__________的人。 4.你知道下面几位大书法家的书法代表作品吗?请写下来。 王羲之:《__________》 欧阳询:《__________》 柳公权:《__________》 颜真卿:《__________》 5.“四月的冰河——

开动(冻)了”这样的歇后语是根据汉字__________的特点创作的。 二、下列形声字按类型分类,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2分)

1.骑 2.闷 3.管 4.豪 5.凳 6.爸 7.雄 8.窍 9.园 10.园 11.慈 12.晨 A.(1、3、7、10) B.(2、4、6、9) C.(3、6、8、12) D.(5、9、11、12) 三、某校开大会向同学们宣布了一条规定,内容是:除了校徽,胸前①别②别③别的。请你分别说说三个“别”字的意思,根据它们的意思再各组一个词。(6分)

①“别”意思:_____________________ 组词:_____________ ②“别”意思:_____________________ 组词:_____________ ③“别”意思:_____________________ 组词:_____________ 四、在方框里填上恰当的字。(4分)

某实验小学用五个读音相同的字作为校训,激励师生努力创造良好校风:环境整洁突个“净”字;秩序安定突出一个“_______”字;文明礼貌突出“_______”字;力争上游突出一个“_______”字;强身健体突出一个“_______”字。 五、补全下列歇后语。(4分)

1.一只筷子吃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孔夫子搬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狗咬吕洞宾——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隔着门缝吹喇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六、补全下列谚语。(6分)

1.读万卷书,____________________。 2.久晴大雾阴,____________________。 3.千里之行,____________________。 4.台上三分钟,____________________。 5.欲知山中事,____________________。 6.瓜熟蒂落,____________________。 七、汉字是音形义的结合体,字谜就常常借助汉字的间架结构和偏旁来设计,下列字谜不属于按照汉字的间架结构和偏旁来设计的一项是( ) A.上下平行,左右勾连。(打一字)谜底:互 B.画时圆,写时方;冬时短,夏时长。 (打一字)谜底:日 C.一点一横长,口字在中央,大口张着嘴,小口里面藏。(打一字)谜底:高 D.有女全姓姚,有手能肩挑,有足蹦蹦跳,有木桃花俏。(打一字)谜底:兆 八、连一连。(4分)

隶书 甲骨文 小篆 金文 九、汉字的来历很有趣,下面是对三个古文字的说明,请试着解析一个其他字。(3分)

这个字是“犬”,突出了狗的“勾尾”的特征。 这个字是“飞”,像鸟儿飞行时伸长脖子展开翅膀的样子。 这个字是“兵”,下面表示两只手,手里拿着短斧。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十、对联是中国汉族传统文化的瑰宝,极富艺术性和趣味性,请根据所知对联知识,回答下面问题。(4分)

1.分析下面对联与哪个行业相关。(2分)

(1)上联:修就一番新气象 下联:剪去千缕旧东西( ) (2)上联:悬将小日月 下联:照彻大乾坤( ) 2.请根据所给上联,对出下联空缺部分。(2分) 上联:闲看门中月 下联:( )耕心上田 十一、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正确的打“√”,错误的打“x”,(6分)

1.“有人不是我,有马飞跑过,有水能养鱼,有土庄稼活。”这则谜语的谜底是汉字“也”。 ( ) 2.“琵琶”和“枇杷”的读音相同。( ) 3.金文又称铜器铭文,主要在商周时期使用。( ) 4.楷书的形成,成为汉字发展史上古今文字的分水岭。( ) 5.我国最早的统一的文字是大篆。( ) 6.唐朝时,“李”为国姓。( ) 十二、请你参加“关注《中国汉字听写大会》”的语文综合性学习活动。(5分)

《中国汉字听写大会》是最具代表性的中国文化类原创节目,节目掀起收视热潮,更引起了全社会对于国学、文化的思考。“书写的文明传承,民族的未雨绸缪”是节目的宣传语。 【活动一:写字】请你在下面的田字格中,用正楷字书写“未雨绸缪”四个字。(1分)

【活动二:悟理】“未雨绸缪”的本义是天还没有下雨,先修缮房屋门窗。后比喻事先做好准备工作。请结合节目宣传语,谈谈你对“民族的未雨绸缪”的理解。(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活动三:宣传】“提笔忘字”已经成为不可忽视的社会现象,针对此现状,请你拟条让人们热爱汉字并正确使用汉字的宣传广告语。(要求:必须使用一种修辞手法)(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十三、看图答题。(10分)

1.认真辨一辨,再选一选。(3分)

羊( ) 家( ) 人( ) 鸟( ) 井( ) 雨( ) 2.(1)看了右面这个石刻,你有什么发现?(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这个石则上刻了一句什么话?请用正楷字把它写下来。(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这句话的意思是什么?请用一句名言概括。(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十四、阅读短文,完成练习,(17分)

成语与广告 国内最先运用成语作为广告词的已不可考证。至今还令我印象深刻的广告用语是日本人做的,用的也不是成语,是俗语,说“车到山前必有路,有路必有丰田车”。蓦然回首,如今满街跑的丰日车,早已无人称奇。

由俗语到成语,广告人像约好了似的,一窝蜂地将广告语结成了对。你有“‘咳’不容缓”(药品),我有“‘骑’乐无穷”(山地车);你有“默默无‘蚊’”(蚊香),我有“无可替‘带’”(透明胶带)

……没人预告,亦未履行合法手续,成语已经“嫁”给了广告,并堂而皇之地添丁进口,毫无汗颜,合适吗? 意见显然难以统一。有的人认为没有什么不合适,以成语或“篡改”之后的成语充当广告词,借用了成语本身具有的“知名度”,移花接木,貌合神离,既广而告之,又易于传诵,而且颇具中国特色的文化气息,一举多得,焉有不妙?有的人认为不合适,因为广告词贵在新意,然而现在大批广告人一股脑地全跑到成语中去偷梁换柱,并自诩高明,成语林就快成为广告用语的木材基地了。还有人认为对于广告记忆和传授得最多的人群是

中小学生。如此这般移花接木、偷梁换柱,最终将误导中小学生把“广告用语”当成“成语词典扩大版”去研习、记忆,其负面影响令人担忧。 1.请将下列广告用语改为正确的成语。(4分)

“咳”不容缓( ) 默默无“蚊”( )

“骑”乐无穷( ) 无可替“带”( ) 2.广告人使用“‘骑’乐无穷”是想表达什么意思?(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联系上下文,说说“貌合神离”和“一举多得”在文中的含义。(4分)

“貌合神离”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指举多得”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对成语“嫁”给广告的现象,文中写了哪几种意见?请加以概括。(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还有哪些广告语用了成语或俗语?请举出两个来。(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十五、作文。(20分)

小学生频繁使用或玩手机的情况越来越多,这种情况的出现,是利大还是弊大?请以你周围使用手机的同学为调查对象,做一项调查工作,试着写一篇简单的调查报告。(作文纸自备) 附加题。(10分) 根据解释补全成语 ( )言( )语:豪迈雄壮的话 ( )言( )语:简短的话 ( )言( )语:虚伪而动听的话 ( )言( )语:为讨人喜欢或哄骗人而说好听的话 ( )言( )语:背后制造、散布的诬蔑、诽谤之类的话 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检测卷及答案2 满分:100分 时间:90分钟 题号 分数 一 二 三 四 五 六 总分 一、 基础训练营(36分)

1.看看这些字是怎么从图变成字的,把现在的字写在后面的括号里。(4分)

2.将下列汉字各减一笔或加一笔变成一个新字。(6分)

3.把下列物品名称写错的字画上圈,并在括号里写上正确的字。(4分)

4.猜字谜。(4分) (1)半青半紫。            (2)三面有墙一面空,一个小孩坐当中。 ( ) 谜底(   ) 谜底(   )

(3)一阴一阳,一短一长,一昼一夜,一热一凉。 谜底(   ) (4)有心走不快,见水装不完。长草难收拾,遇食就可餐。谜底(   ) 5.用“______”画出广告语中的错字,并改正过来。(6分) 默默无蚊(  )   无可替带(  )   百衣百顺(  ) 天尝地酒(  )   衣名惊人(  )   无屑可击(  )

6.把下面的歇后语补充完整,并选择恰当的歇后语填空。(填字母)(9分) A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照旧(舅) B孔夫子搬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C咸菜烧豆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D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开动(冻)了 E梁山泊军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F隔着门缝吹喇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莫言获得2012年诺贝尔学奖,如今他已是_______。 (2)他沉迷于网络游戏无法自拔。老师批评,父母责骂,他仍是_______

(3)明明周末和爸爸下棋,他一次也没赢,他不好意思地说:“我今天真是_______。”

7.选择正确答案填序号。(填字母)(3分) (1)下列汉字起笔完全相同的一项是(  )

A.门 尖 必 为 C.丑 民 司 君 B.月 光 长 丸 D.玫 革 在 成 (2)下列汉字都是形声字的一项是(  )

A.休 刘 明 鸟 C.花 供 简 堡 B.凤 凰 虫 星 D.林 丛 清 国 (3)最合适夸奖同学表达能力强的一句歇后语是(  )

A.飞机上吹喇叭——高调儿   B.百货大楼卖西装——一套一套的 C.竹筛子兜水——漏洞百出    D.洞庭湖吹喇叭——想(响)得宽 二.综合展示厅(8分) 8.根据上联发现的规律,填写下联。 山石岩古木枯,白水(  )上(  )(  )明。 9.能言善辩(5分) 路明同学的汉字写得不好,同学们劝他认真练习,他却说:“现在电脑和智能手机已经很发达了,都有汉字输入功能,以后就用不着用笔在纸上写字了,写得不好也没关系。”如果你是他的同学,你会如何反驳他?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课本直通车(13分) 10.汉字产生于几千年前,是世界上最________的文字之一,经历了漫长的演变过程,在演变过程中,字体发生了很大变化,其中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五种字体最为典型。 11.________是世界上使用人口最多的文字。 12. _______朝的________是第一个发现和研究甲骨文的人。 13.汉字书法是一门独特的________。古往今来,我国涌现了许多著名的书法家,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 四.阅读检阅台(18分) (一)阅读材料,完成练习。(5分) 材料:一项调查显示,98.8%的受访者坦言自己曾遇到过提笔忘字的情况,其中29.5%的受访者表示自己经常遇到这种情况。受访者中仅38.9%的人经常手写汉字,41.2%的受访者表示自己手写汉字的频率一般,19.0%的受访者表示自己不经常手写汉字。 14.读材料,说说人们提笔忘字的原因。(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我们应该怎样避免出现材料中所说的情况?(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阅读短文,完成练习。(13分) 人类在创造文字之前,常常用一些奇妙的方法来帮助记忆。我国古代就有“结绳记事”的方法。发生了一件事儿,人们就在绳子上打一个结(jiejie)。各个结大小不同,形式也各有区别,表示那些事儿重(chong 

zhong)要不总要,属于什么种类。人们往后看了这些绳结,就可以记起以前经历的许多事儿。 现在世界上还有一些民族没有文字,他们还用“结绳记事”的方法。还有一些民族用贝壳代替绳结。贝壳大小不一,颜色形状也有许多种,比绳结容易分辨。一条穿着好些贝壳的带子,在他们看来,就是一本书,“读”了这本“书”,他们就可以知道本民族的许多故事。//

不但如此,在文字创造之前,有些民族已经有了通信的方法。跟记事用绳结或贝壳一样,他们也用一些东西来表示意思。譬如这一族送给那一族一杆枪或者一支箭,这就是一封宣战书。那一族收到了,就拿起武器来,准备战斗,决不会误会成别的意思。 从前有一个民族送给相邻的民族一封信。这封信一共四样东西:一只死鸟,一只死老鼠,一只死青蛙,还有五支箭。这些东西包含着什么意思呢?就是说:“你们能像鸟儿一样在天空中飞,像老鼠一样在地底下藏,像青蛙一样在湖面上跳跃吗?如果不能,休想跟我们打仗。什么时候你们的脚踏上我们的土地,我们就用乱箭来对付你们!”//

如果有一天,我们从邮递员手里收到一个包裹,打开一看,没有别的,只是死鸟、死老鼠这些东西,我们唯有连(lian 

nian)声叫怪,猜想是哪一个淘气的朋友寄来开玩笑的。谁知道在古代,这样一包东西却是一封严厉的信。 (有改动) 16.文中加点字应该怎么读?用“\\”划去错误的读音。(3分)

17.读第二自然段中画线的句子,“这本‘书’”在文中指___________(1分) 18.读第四自然段画线的句子,想想这几样东西表达什么意思,在文中找出相关的句子写下来。(1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短文已经用“//”分成了三段,请写出各段的意思。(6分)

第一部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二部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三部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有了文字之后的信跟没有文字的信相比,进步在哪里?(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习作百花园。(任选一题作文,25分) 21.A.题目:我爱汉字 要求:记述自己学习汉字的经历,从而表达自己对汉字的认识,学习汉字的体会,表达对汉字的热爱及学好汉字的决心。 B.题目:学习汉字的故事 要求:记述自己学习汉字中印象深刻的故事,从而表达自己对汉字的热爱。 第三单元达标检测卷2

一、1.(1)北 (2)比 (3)家 (4)桑 2.哀 钓 冶 幻 心 住  矛 睛 凡 季 兔 币 3.  莓  婴) 樱  俱) 具  ) 钢 4.(1)素 (2)匹 (3)明 (4)曼 5.蚊 闻 带 代 衣 依 浴 欲 咳 刻 屑 懈 6.A.外甥打灯笼 B.净是输(书) C.有言(盐)在先 D.四月的冰河 E.无(吴)用 F.名(鸣)声在外 (1)F (2)A (3)B

7.(1)D (2)C (3)B 二、8.泉 日 月 9.示例:路明,你这种说法不对,虽然电脑和智能手机上都有汉字输入功能,但生活中还是有需要用笔写字的时候。再说,汉字书法是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我们应该把它传承下去。 三、10.古老 甲骨文 金文 小篆 隶书 楷书 11.汉字 12.清 王懿荣 13.艺术 欧阳询 怀素 智永 四、(一)14.大多数人手写汉字的频率一般,或者不经常手写汉字。 15.示例:要了解汉字的字理,规范书写汉字,生活中尽量动手写汉字等。 (二)16.jiē chónɡ nián 17.一条穿着好些贝壳的带子 18.你们能像鸟儿……我们就用乱箭来对付你们! 19.人类在创造文字之前用结绳记事或贝壳记事的方法来帮助记忆。 文字创造之前的通信方法及相关的故事。 以古今的理解差异说明有没有文字差别很大。 20.示例:文字使表达变得更简洁、更准确、更易于理解。 五、21.思路点拨:两个题目都是关于汉字的。主要抓住自己学习汉字的经历来说明对汉字,对中华文化的热爱。 例文略。

第三单元试卷1答案 一、1.三四千 2.金文 隶书 隶书 楷书 3.甲骨文 4.兰亭集序 千字文 玄秘塔碑 多宝塔碎 二、C

三、1. 不要。别去②戴,挂。别针 3.另外,其他, 别人 四、静敬竞劲 五、1.专挑眼 2.净是输(书)3.不识好人心 4.名(鸣)声在外 六、1.行万里路 2.久阴大雾晴 3.始于足下 6.水到渠成 七、B

八、提示:图1一甲骨文 图2—金文 图3一小篆 图4—隶书 十、1.(1)理发店(2)眼镜店2.思 十一、√ √ √ X X √ 十三、1.羊②家⑥人①鸟⑤井③雨④ 2.(1)四个字共同一个“口”字 (2)唯吾知足 (3)知足者常乐也 十四、1.刻不容缓 默默无闻 其乐无穷 无可替代 2.想表达骑山地车很快乐。

3.被用作广告词的成语与此成语本身意义相去甚远,被用作广告词的成语既能起到做广告的效果又有中国特色的文化气息。

4.台下十年功

5.须问打柴人

4.第一种意见是蔑视,认为玷污了成语:第二种意见是赞同,认为颇具中国特色的文化气息:第三种意见是认为不合适,使成语之林成为广告用语的木材基地;第四种意见是反对,认为影响了中小学生对成语的正确学习与运用。

附加题 1.三 两 2.花 巧 3甜 蜜 4.流 置 5.豪 壮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