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 救 援 预 案
编制单位:XXXXXXXX 日期:2020年3月20日
交通事故应急救援预案
为有效预防、及时控制和妥善处理车辆交通安全突发事故,提高快速反应和应急处理能力,建立健全应对突发事件的救助体系和运行机制,规范和指导应急处理工作,最大限度地减少突发事件造成的人员伤亡和经济损失,特制定预案。
一、适用范围和应急处理原则 (一)适用范围
本预案适用于城市无主余泥清运一线工人应急救援。
(二)应急处理原则
1、发生重大事故后,在保证自身安全的前提下,抢救受伤人员是首要任务,现场指挥人员要冷静沉着地对事故和周围环境作出判断,并有效地指挥所有人员在第一时间内积极抢救伤员,安定人心,消除人员恐慌心理。
2、事故发生地要快速地采取一切措施防止事故蔓延和二次事故发生。 3、要按照不同的事故类型,采取不同的抢救方法,针对事故的性质,迅速作出判断,切断危险源头再进行积极抢救。
4、事故发生后,要尽最大努力保护好事故现场,使事故现场处于原始状态,为以后查找原因提供依据,这是现场应急处置的所有人员必须明白并严格遵守的重要原则。
5、严格按照事故的性质及严重程度,遵循事故报告原则,快速向有关部门报告。
医疗救援职责任务:负责安置和救治伤员,稳定伤员情绪。采取有效的止血、防止休克、包扎伤口、固定、预防感染、止痛等措施。
其他应急组员职责任务:采取积极措施,主动加入并配合应急救援工作。
二、成立交通车辆安全事故应急处置小组
(一)小组成员组成 1、组 长:xxx
2、组员:车队办公室全体人员 (二)应急处置小组职责
1、制定车队突发事件的相关措施,定期检查、了解车队安全防范工作的运行情况,及时排查安全隐患。
2、如于突发事件,应在第一时间赶赴现场,了解实情后交代当事人应急的要求及注意事项,同时报告安全部门及上级领导。
3、赶赴现场后,积极配合交管部门或独立掌控现场,采取果断措施,紧急疏散无关人员,保护好现场及物质,最大限度的减少突发事件造成的人员伤亡和经济损失。
4、负责突发事件处理的具体协调、组织和实施工作,确保各项行动顺利进行。
三、车辆安全事故的预防
1、车队突发事件的预防工作由车队统筹,车队队长具体负责车队突发事件预防工作的落实,确保突发事件预防工作做到“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统一指导、
层层落实、分区分块、责任明确”的目标。、
2、进一步修订和完善车队各项安全制度及奖惩办法,定期组织全体司机进行突发事件预防教育学习(如:交通规则知识培训、交通安全常识培训等)活动,培养全体司机的应急处理能力,增强安全防范意识。
3、抓好车辆的管理工作,强化驾驶员落实“三检”制度和车辆日常维护工作,及时发现问题,及时排除隐患,并做好相关记录,真正做到有领导、有组织、有排查、有反馈。
四、应急物资保障
(一)车上配备急救箱
急救箱的配备应以简单和适用为原则,保证现场急救的基本需要,并定期检查,根据实际情况给予补充,确保随时可供急救使用。
急救箱使用注意事项:
(1)必备药品:适用中暑、发烧的治疗药,适用止血的常规药品。 (2)定期检查并更换过期药品,每次消耗后要及时补充; (二)车上配备灭火器 (1) (2)
确切落实消防器具使用的培训工作;
定期检查,及时更换过期的消防器,由消纳场主管负责。
五、交通安全事故的应急救援措施
(一)车辆安全事故分类:
1、重大事件:该事件造成1人以上死亡。
2、较大事件:该事件造成1人以上重伤,经济损失在2000元以上。 3、一般事件:该事件未造成人员伤亡,经济损失在2000元以下。 (二)重大及较大事件的应急处理与救援
1、事件发生后,当事司机应立即报告交警部门、应急小组组长。同时迅速与医疗急救部门联系,抢救伤员,最大限度降低人员伤亡。
2、当事司机应全力保护事故现场,有效控制肇事人,寻找证人,协助公安交警部门及时查明事故情况。
3、应急处置小组组长接到报告后,应迅速向主管领导报告,并与应急处置小组的相关人员赶赴现场组织协调,全力进行应急处置。
4、应急处置小组组长了解实情后,迅速向单位主管领导汇报,并协助交警部门做好现场调查取证工作。
(三)一般事件应急响应
1、事件发生后,当事司机应立即报告交警部门、车队队长,并保护事故现现场,有效控制肇事人,寻找证人,协助公安交警部门及时查明事故情况。
2、车队队长接报后应及时到现场组织协调、指导,视情况决定是否启动应急预案或处理办法。
(四)应急处理联系电话 紧急电话:报警110 急救120
六、善后与恢复
事故应急处置和救护活动结束后,工作重点应转向善后恢复,尽快恢复正常工作秩序。
(一)协助做好伤亡人员的治疗、抚恤赔偿工作,对受害者家属进行慰问,协助向保险公司联系赔付。
(二)尽快查明事故原因,确保信息准确、及时公布。
(三)总结教训,举一反三、全面检查交通设施,及时整改隐患,避免类似事故发生。
(四)及时追究事故中失职、渎职人员的责任。
附:呼吸心跳停止的紧急救援步骤
第一:首先要评估现场环境,要保证已经脱离危险环境才能进一步实施救人的步骤;
第二:打120叫救护车!并大声呼救! 第三:检查病人意识、脉搏和呼吸:拍肩膀并大声呼叫病人,观察是否有反应;快速检查颈动脉是否有搏动,或检查是否有呼吸、胸部是否有起伏。只要发现无反应的患者没有自主呼吸就应开始心肺复苏。
第四:心肺复苏第一步“胸外按压”。把手掌根部放在两乳头联线中点位置,手掌根部重叠,双手十指交叉相扣,按压深度为至少5cm。按压频率控制在100~120次/分,放松与按压比例为1:1,注意需让胸廓回弹。
第五:心肺复苏第二步“开放气道”。救援者需将伤者姿势摆正为仰卧位置,查看伤者呼吸道是否顺畅,如有堵塞,要注意清理口腔(如可见有液体、固体异物、假牙等阻塞无意识患者的气道时,可采用手指清除法)。
第六:心肺复苏第三步“人工呼吸”。捏闭鼻孔、口对全口、自然吸气、适力吹入。每次吹气持续1秒以上、连续吹气两次、胸廓起伏避免过度通气、不要吹气过多或吹气过猛。
概括:心肺复苏主要就包括“胸外按压”、“开放气道”、“人工呼吸”这三个步骤。不断循环重复,直至病人苏醒。
注意:按压-通气比率为30:2,即每按压30次,要进行2次人工呼吸。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