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决定》和《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纲要》精神,探索教师继续教育校本培训模式,发挥校本培训的功能和优势,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努力营造教师终身教育和可持续发展的良好格局。培养造就一支品德高尚、业务精良的师资队伍,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特制定我校校本研修制度。 一、加强领导,明确职责
学校领导要正确认识校本培训的作用,要向教师大力宣传校本培训的积极意义,引导教师正确了解校本培训的性质特征,努力营造终身学习,终身教育的良好氛围,把学校建成学习化组织。 二、建立机构,落实措施
学校校长为第一责任人,分管领导具体抓,教学业务部主任、课程研发部主任、学科组长协助抓的管理系统,成立校本研修培训工作小组,为校本培训的顺利开展起到重要的组织保证作用。学校应根据本校实际及发展战略,制定校本培训整体计划和年度实施方案,明确校本培训的目标、原则、机构、内容、形式、课程、专题、措施,确保培训优质高效。 三、研修目标
1.不断更新全体教师的教育观念,更新教师的知识结构和能力结构。
2.进一步发展教师个性特长,使之具有鲜明的教育、教学个性,并逐步形成自己的教育教学风格。
3.掌握现代教育技术,提高课堂教学效益。
4.提高教师对新课改的研究、探索能力,提高全体教师的科研水平。
5.建立本校的校本培训机制,使校本培训工作科学化、规范化、系列化。 四、研修内容
1.学习新课程理论,探索、研究新课改下的课堂教学途径。
2.加强对教师现代教育技术知识的培训,要求教师普遍掌握现代教育信息技术。 3.教科研知识的培训。逐步培养教师教科研工作的意识、水平和能力。
4.教师基本功的培训。通过培训使教师在三笔字、普通话、计算机、教育组织管理等方面有较大的提高。
5.师德培训。通过各种形式加强教师的师德培训,培养造就一支品德高尚的教师队伍。 五、研修形式
1.集中学习和分散学习相结合,点面相结合。
每学期开学初的教师会上,由学校布置本学期培训的重点内容要求、方法。以组为单位组织学习;通过集体备课、教研活动,专题讲座等方式组织教师集中学习。把握好“点”与“面”的关系,将培训的主要内容合理科学地化解为若干部分,组织教师分块学习。 2.专家指导
在校本培训过程中,避免闭门造车现象,主动邀请教研员、优秀教师来校指导。 3.充分利用现代教育信息技术,开展校本培训。教师可以通过播放课堂实录、专家讲座、上网查阅教改信息等各种现代信息技术方式参加校本培训。
4.开展“一帮一,一对红”师徒结对活动。通过以老带新,师徒结队的方式,提高青年教师的师德素质、业务水平和科研能力。 六、注重过程管理
建立教师继续教育档案资料,建立教师继续教育档案资料可以强化学校的管理工
作,促进教学、教育科研工作的开展,为教师考核提供依据,为学校发展提供历史资料。学校建立继续教育档案资料,必须包括学校综合档案和教师成长档案两部分,并要注意做好教师成长过程中的资料积累。 七、加强力量,开发资源
培训教材和培训教师建设是实施校本培训的关键环节。学校要根据培训内容有针对性地选好或自编培训教材,同时应大胆起到那些实践经验丰富、理论水平较高的教师作为校本培训的师资力量,也可聘请校外专家对教师进行专题性培训。 八、加强检查评估,确保培训质量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