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2020高考语文诗歌鉴赏考案(二)

2020高考语文诗歌鉴赏考案(二)

2021-01-09 来源:小侦探旅游网
考案[18]古代诗歌鉴赏(一)

一、(2019·黑龙江齐齐哈尔第二次联考)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1~2题。(9分)

感 旧 陆 游

当年书剑揖三公,谈舌如云气吐虹。 十丈战尘孤壮志,一簪华发醉秋风。 梦回松漠榆关外,身老桑村麦野中。 奇士【注】久埋巴峡骨,灯前慷慨与谁同?

【注】 指陆游在巴蜀结识的好友独孤策,此时已故去十年。 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B )

A.颔联在形式上对仗工整,体现了律诗典型的音韵之美;在内容上对比鲜明,收到了很好的表达效果。

B.颈联中诗人写自己在梦中回到昔年纵横驰骋的边塞,借梦寄情,表达了对戎马生涯和塞外奇绝风光的深情怀念。

C.尾联使用反问的手法,表达了内心强烈的感情,同时也让读者感知到慷慨豪迈、卓尔不群的故友形象。

D.本诗整体风格苍凉悲壮,这种风格的形成与全诗所表达的沉痛情感有关,也与诗人所选取的典型形象有关。

【解析】 本题考查分析和鉴赏诗歌的思想内容与艺术特色的能力。B项,颈联没有表达对“塞外奇绝风光”的怀念。

2.作品中的诗人有哪些形象特征?请结合诗句简要赏析。(6分)

答:示例:①壮志难酬。年轻时豪迈洒脱,如今仍渴望建功报国,却无奈只能在“桑村麦野中”老去。(2分)②迟暮悲伤。“一簪华发醉秋风”描写白发萧疏的垂垂老态,写出了人生暮年的悲苦之情。(2分)③孤独寂寞。尾联直接抒发对故去友人的强烈思念,表达了苦无知音的寂寞心境。(2分)

【解析】 本题考查鉴赏古代诗歌的形象的能力。解答本题,需要从诗歌中找出关键诗句,对其分析可以得出诗人形象的特点。如从诗人的经历来讲,他渴望建功立业,但是只能在“桑村麦野中”老去,由此可知,诗人壮志难酬。而“一簪华发醉秋风”则写出诗人的老态,由此可知他的迟暮悲伤之情。从尾联中则可以看出他的孤独寂寞。

二、(2019·山西太原一模)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3~4题。(9分)

虞美人

秦观【注】

碧桃天上栽和露,不是凡花数。乱山深处水萦回,可惜一枝如画为谁开? 轻寒细雨情何限,不道春难管。为君沉醉又何妨,只怕酒醒时候断人肠。 【注】 秦观:“苏门四学士”之一,却不为世所用,一生仕途抑塞。 3.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与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3分)( B )

A.词的开篇“和露”两个字,让人想到碧桃的枝叶上挂着的晶莹的露珠,把水灵灵的碧桃呈现在读者面前。

B.“轻寒细雨情何限”中,寒是“轻寒”,雨是“细雨”,词人以动衬静,花在暮春的轻寒细雨中显得更加脉脉含情。

C.词的最后两句说的是因为春光易逝,便不免生出为花沉醉痛饮的想法,“只怕”一句更表达出惜春伤花之意。

D.“虞美人”是著名的词牌之一,原为唐朝教坊曲,最初咏项羽宠姬虞美人,后来配乐歌唱逐渐形成固定曲调。

【解析】 本题考查理解诗歌内容、鉴赏诗歌的表达技巧和语言的能力。B项,“以动衬静”错误。

4.“乱山深处水萦回,可惜一枝如画为谁开?”两句描绘了碧桃怎样的特点?这样写有什么用意?请简要分析。(6分)

答:示例:“一枝如画”写出了碧桃的美丽;(2分)在乱山深处这样荒凉的环境中“为谁开”,表达了它生长环境的恶劣和不得志的遭遇。(2分)词人以花自喻,寄托了无人赏识、怀才不遇的身世之感。(2分)

三、(2019·湖北武汉市一模)阅读下面的宋词,完成5~6题。(9分)

临江仙·送光州曾使君

周紫芝

记得武陵相见日,六年往事堪惊。回头双鬓已星星。谁知江上酒,还与故人倾。 铁马红旗寒日暮,使君犹寄边城。只愁飞诏下青冥。不应霜塞晚,横槊看诗成。

【注】 ①光州:今河南潢川,南宋时期是接近金国的边防重镇。使君,汉唐以来,称州郡的长官为“使君”,此沿袭旧称。②青冥:青色的天空。这里代指朝廷。③不应:不顾。

5.下列对词的分析和鉴赏,不恰当的一项是(3分)( B )

A.词人没有料到短暂相聚后又要再次分离,上片中“谁知”“还与”的搭配,表达了他不得不再次送友人登程时内心的悲伤。

B.下片通过“铁马”“寒日暮”“霜塞晚”等的描绘,表现了友人久守边城的艰辛以及思归的急切之情。

C.此词写惜别之情,却一反常态,以较多的笔墨塑造了一个渴望建功立业的使君形象,

表达出对友人的勉励和期许。

D.“横槊看诗成”与《赤壁赋》中的“横槊赋诗”有异曲同工之妙,当时的场景虽然不同,但都赞扬了他们的文韬武略。

【解析】 这首词主要表达热爱雄壮的边塞生活以及写词赞美的豪情。“只愁飞诏下青冥”一句也表达了友人并不想离开边塞的感情。

6.清人有言:“非实不足以阐发义理,非虚不足以摇曳神情,故虚实常宜相济也。”请结合本词简要赏析。(6分)

答:示例:上片回忆往事是虚,杯酒相倾是实(1分),虚实结合,包含了对往昔欢乐团聚的怀念,对时光飞逝的感慨,对友人的依依惜别之情(2分)。下片虚写,运用想象手法(1分),想象使君到任后的生活和心境,委婉曲折地表达了勉励友人在边塞施展文武才干,为国立功的情意。(2分)

【解析】 解答本题,要理解清人这句话的意思,即写文章要虚实结合,故本题考查赏析本词中虚实结合手法的运用。首先指明词中哪些是实写,哪些是虚写,上片中,“记得”表明前两句为虚写,而后两句杯酒相倾则是实写;下片中,对友人即将开始的边塞生活景象进行了想象,为虚写。然后再明确本词要表达的思想内容,可结合注释加以分析。

四、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7~8题。(9分)

采桑子·塞上咏雪花

纳兰性德

非关癖爱轻模样,冷处偏佳。别有根芽,不是人间富贵花。 谢娘别后谁能惜,飘泊天涯。寒月悲笳,万里西风瀚海沙。

【注】 ①此词作于康熙十七年十月,诗人随驾北巡塞上时。②谢娘,东晋才女谢道韫。她曾因咏雪名句“未若柳絮因风起”享有盛名。③瀚海:谓沙漠。

7.下列对这首词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

A.从标题来看,“塞上咏雪花”,按照传统的分类,这是一篇“咏物”的中调,但作者的独特之处在于: 他打乱“悠悠飏飏,做尽轻模样”。

B.作者把雪花当作群芳之一,在词的开篇平空地制造矛盾,再以新奇的手法解决矛盾,这种创新见出了容若的才调高绝、独出机杼。

C.词的上片重点在“不是人间富贵花”,词人旨在表明自己偏爱雪花的理由:雪花虽不像富贵花那样雍容华贵,却自有其清高孤绝的姿态。

D.词的下片 “谢娘别后谁能惜”,一语沉痛,这句话看似实指东晋才女谢道韫,实则一语双关,仍有对心爱女子的代称一层意思。

【解析】 “这是一篇‘咏物’的中调”分析有误,此为小令。 8.这首词蕴含了作者怎样的情怀?请结合全词简要分析。

答:①不慕人世荣华富贵,厌弃仕宦生涯:作者认为雪花不是人间富贵花,这既是他的审美选择也是他对于富贵门阀种种(仕宦生涯)束缚的逆反心态的反射。②羁旅飘泊:飘泊天涯的雪花与随驾北巡塞上的诗人惺惺相惜。③孤独悲凉:凄冷的月光下,西风掀起万里狂沙,夹着漫天飞雪,吹向无际的大漠相伴的只有寒月悲笳,物人相似。整首词中诗人以雪花自况,托物言志,委婉含蓄地表达出诗人的复杂情怀。

五、(2018·陕西省西安中学上学期第一次摸底)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9~10题。(9分)

江南柳 张 先

隋堤远,波急路尘轻。今古柳桥多送别,见人分袂亦愁生。何况自关情。 斜照后,新月上西城。城上楼高重倚望,愿身能似月亭亭,千里伴君行。

9.下列对这首词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C )

A.前二句通过“隋堤”展示了一个典型的送别环境,“波急”与“路尘轻”分写水陆行程,暗示离别图景,寄有依依别情。

B.第三句着重从古往今来,纵向地展示送别情事。一个“多”字,概括性极强,几乎将古今天下此中人事全都囊括。

C.上片末句“何况”二字巧设疑问,突出“自关情”——即个人眼前的离别情事。质疑之中,一语双关,寓意深刻。同时带出下片所写离后相思之情景。

D.此词表现抒情主人公送别之忧愁苦伤及别后郁郁离思的内心情感。没有刻意作苦语,通过古今别情来衬托一己的别情,有烘云托月之妙,将一己别情写得非常充分。

【解析】 本题考查分析和鉴赏诗歌的思想内容与艺术特色的能力。C项,“何况”二字构成递进或者层进关系,没有质疑与双关。

10.请赏析下片中“重”“亭亭”表达的具体的内心感受及其表达效果。(6分) 答:示例:①“重”:用在“倚望”前,表明先已望过,上片“隋堤远”数句是日落前望中之景,此时是送者抬头望新月,表现了送行者依依惜别心系行人的内心情感,一个“重”字从动作频率方面增强了对送者内心情感的表现力;②“亭亭”:因“重倚望”而生成一个美好的向往——“愿身能似月亭亭,千里伴君行”,这里“亭亭”二字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方法,把月的意象女性化了,尽显出委婉含蓄、生动形象、亲切感人之艺术效果。(每点3分,意思对即可)

【解析】 本题考查鉴赏古代诗歌的语言的能力。解答本题,可以先对赏析的词语意思进行解释,如果涉及手法要指出来,如“亭亭”把月女性化,所以为拟人手法;然后对词语所在句子进行分析,最后指出表达效果,效果要紧扣鉴赏的对象。

六、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11~12题。(9分)

春宿左省

杜甫

花隐掖垣暮,啾啾栖鸟过。 星临万户动,月傍九霄多。 不寝听金钥,因风想玉珂。 明朝有封事,数问夜如何?

【注】 ①本诗作于唐肃宗乾元元年(758)。757年,唐军收复被安史叛军所控制的长安,肃宗自凤翔还京。杜甫从鄜州到京,仍任左拾遗。左省,即左拾遗所属的门下省。②金钥,即金锁。玉珂,即马铃。③封事,密封的奏疏。

1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B )

A.星光流泻,皓月当空,宫殿巍峨清丽。阔大之景中寓含帝居高远之意。 B.颈联写诗人值宿不寝,听到了开金钥的声音及百官骑马上朝的马铃声。 C.“数问”二字,形象地写出一个略带不安牵挂封事的忠勤为国的形象。 D.本诗叙述既有层次又有变化,自傍晚至明朝,以时间为序,构思严谨。

【解析】 “听到了开金钥的声音及百官骑马上朝的马铃声”错误。“不寝听金钥,因风想玉珂”这联描写夜中值宿时的情况。两句是说他值夜时睡不着觉,仿佛听到了有人开宫门的锁钥声;风吹檐间铃铎,好像听到了百官骑马上朝的马铃响。这些都是想象之辞,深切地表现了诗人勤于国事,唯恐次晨耽误上朝的心情。应该为“这些都是想象之辞”。

12.诗的首联看似信手拈来,实则很有讲究。请简要赏析。

答:(1)描写了宁静幽美的宫廷夜景图:在傍晚越来越暗下来的光线中,“左省”里开放的花朵隐约可见,天空中投林栖息的鸟儿飞鸣而过。(2)紧扣诗题。写花、写鸟是点“春”;“花隐”的状态和“栖鸟”的鸣声是傍晚时的景致,是作者值宿开始时的所见所闻,和“宿”相关联。两句虽无一字点题,可又字字点题,一丝不漏,很能见出作者的匠心。(3)视听结合(或动静结合)。花朵隐约,栖鸟啾啾,描写自然真切,历历如绘。(4)情景交融。首联描写了宁静幽美的宫廷夜景,景中含情,流露出收复京师、官复原职的喜悦。

【解析】 “花隐掖垣暮,啾啾栖鸟过”,起首两句描绘开始值夜时“左省”的景色。首先它写了眼前景,情景交融,在傍晚越来越暗下来的光线中,“左省”里开放的花朵隐约可见,天空中投林栖息的鸟儿飞鸣而过,描写自然真切,历历如绘。结合注释内容“唐军收复被安史叛军所控制的长安,肃宗自凤翔还京。杜甫从鄜州到京,仍任左拾遗”分析,流露出收复京师、官复原职的喜悦。其次它还呼应了题目:写花、写鸟是点“春”;“花隐”的状态和“栖鸟”的鸣声是傍晚时的景致,是作者值宿开始时的所见所闻,视听结合,和“宿”相关联。两句字字点题,一丝不漏,很能见出作者的匠心。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