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数据图形化信息获得与处理学案
来源:小侦探旅游网
“化学数据图形化信息获得与处理”学案 课时目标: 1、了解图表所呈的化学含义,掌握化学图表最基本的分析剖析方法,从中提炼出相关的化学信息,尝试应用图表分析解决化学问题,表述自己的思路与思维的结果; 2、 提高自己的识表识图能力,更能通过这个过程训练与优化自己的思维策略。 一、利用图像相关数据,选择/控制反应条件 例题1:(详见PPT) 巩固练习:1、常温下向20 mL 0.1 mol/L的Na2CO3溶液中逐滴加入0.1 mol/L的HCl溶液40 mL,溶液的pH逐渐降低,此时溶液中含碳组分的百分含量(纵坐标)也发生变化(CO2因逸出未画出),如右图所示: 根据图象回答下列问题: ①在同一溶液中,H2CO3、HCO3-、CO32-(填:“能”或“不能”) 大量共存; ②当pH=7时溶液中含碳元素主要微粒为 ,此时溶液中c(HCO3-) c(Na+)(填“>、=、<”); ③为让反应中CO2逸出,需控制PH的范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利用图像变化趋势,确定物质的变化与组成 例题2:(详见PPT) 巩固练习:2、某研究性学习小组为研究光化学烟雾消长规律,在一烟雾实验箱中,测得烟雾的主要成分为RH(烃)、NO、NO2、O3、PAN(CH3COOONO2)及各种物质的相对浓度随时间的变化,记录于图中。根据图中数据,下列推论最不合理的是( ) A.NO消失的速率比RH快 B.NO生成NO2 C.RH及NO2反应生成PAN及O3 D.O3生成PAN 三、利用图像特定变化,确定相关量的变化关系 例题3:(详见PPT) 巩固练习: 3、由甲醇和CO2直接合成碳酸二甲酯(DMC) 原理: CO2 + 2CH3OH CO(OCH3)2 + H2O;通过研究温度、反应时间、催化剂用量分别对转化数(TON)的影响来评价催化剂的催化效果。计算公式为:TON=转化的甲醇的物质的量/催化剂的物质的量。 (1)反应的平衡常数表达式_________________, 其大小变化与温度有何关系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4~10 h内DMC的平均反应速率_______________; 10h时甲醇转化率__________;(3)催化剂用量对TON的影响图如右图,则催化剂 用量与甲醇转化率有何关联_____________________;你的判断依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课外练习: 1、减少SO2的排放、回收利用SO2成为世界性的研究课题。我国研究人员研制的利用低品位软锰矿浆(主要成分是MnO2)吸收高温焙烧废渣产生的SO2制备硫酸锰的生产流程如下: 浸出液的pH<2,其中的金属离子主要是Mn2,还含有少量的Fe2、Al3、Ca2、Pb2等其他金属离子。有关金属离子的半径以及形成氢氧化物沉淀时的pH如下表所示,阳离子吸附剂吸附金属离子的效果如下右图所示。 已知PbO2的氧化性大于MnO2的氧化性。请回答下列问题: (1)废渣的主要成分是硫铁矿,1 mol FeS2高温焙烧转移________ mol电子。 (2)在氧化后的浸出液中加入石灰浆,用于调节浸出液的pH,pH应调节至____________。 (3)阳离子吸附剂用于除去杂质金属离子。决定阳离子吸附剂吸附效果的因素是________(填写序号)。 a.溶液的pH值 b.金属离子的电荷 c.金属离子的半径 d.吸附时间 (4)操作a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过程。 2、金属氢氧化物在酸中溶解度不同,因此可以利用这 一性质,控制溶液的pH,达到分离金属离子的目的。 难溶金属的氢氧化物在不同pH下的溶解度(s,mol·L-1)如右。 (1)pH=3时溶液中铜元素的主要存在形式是: . (2)若要除去CuCl2溶液中的少量Fe3+,应该 控制溶液的pH为 (填字母) A.小于1 B.4左右 C.大于6 +++++(3)在Ni(NO3)2溶液中含有少量的Co2+杂质, (能、不能)通过调节溶液pH的方法来除去,理由是 。 (4)若在PH=2时,铁离子浓度为2.6×10-3mol·L-1,求此时KSP(氢氧化铁)= 。 3、已知反应HCOOCH3(l)+H2O(l) HCOOH(l)+CH3OH(l) △H>0。 反应体系中各组分的起始量如左下表:(反应过程中体积变化不计) n/mol 组分 HCOOCH3 1.00 H2O 1.99 HCOOH 0.01 CH3OH 0.52 甲酸甲酯转化率在温度T1下随反应时间t的变化如上右图: 据上述条件,不同时间段甲酸甲酯的平均反应速率见下表: t /min v/10-3mol·min-1 0~5 1.9 10~15 7.4 20~25 7.8 30~35 4.4 40~45 1.6 50~55 0.8 75~80 0.0 (1)写出该反应的反应速率在不同阶段的变化规律及其原因: (2)其他条件不变,仅改变温度为T2(T2>T1),画出温度T2下甲酸甲酯转化率随反应时间变化的预期结果示意图 。 4、一定温度下,某密闭容器发生如下反应:CaCO3(s) CaO(s)+CO2(g),原压力为P。 写出该反应的化学平衡常数的表达式_________________;在t0时将容器体积缩小为原来的一半,平衡向________方向移动,化学平衡常数的值_____________(变大、变小、不变)达到平衡后CO2的物质的量浓度________________(与原浓度相同、大于2倍原浓度、原浓度与2倍原浓度之间的一个取值)。达到平衡后体系中压力为__________________(p、大于2p、p与2p之间的一个取值),画出t0后此体系中压力(P 纵坐标)跟时间(t 横坐标)的关系图。 对于反应:C(s)+CO2(g) 2CO(g) 和反应: I2(g)+H2(g) 2HI(g)其图像又如何 C(s)+CO2(g) 2CO(g) I2(g)+H2(g) 2HI(g) 课堂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