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唐诗宋词选读第二专题专题过关

唐诗宋词选读第二专题专题过关

来源:小侦探旅游网
【专题过关】

《第二专题声律风骨兼备的盛唐诗》高效课堂素质反馈

一、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后面的问题。

夏日南亭怀辛大

孟浩然

山光忽西落,池月渐东上。 散发乘夕凉,开轩卧闲敞。 荷风送香气,竹露滴清响。 欲取鸣琴弹,恨无知音赏。 感此怀故人,中宵劳梦想。

1.通观全诗,说说这首诗表现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5分)

2.画线句是历来为人称颂的名句,请从表达(写作)技巧方面作一简要分析。(5分) ........

二、阅读下面这两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塞上听吹笛 高适

雪净胡天牧马还,月明羌笛戍楼间。 借问梅花何处落,风吹一夜满关山。

夜上受降城闻笛

李益

回乐峰前沙似雪,受降城外月如霜。 不知何处吹芦管,一夜征人尽望乡。

有人评价这两首诗为“明月戍楼闻笛赋,一为欢喜一为愁”。你同意这种看法吗?请结合两首诗的意境和情感作简要分析。(9分)

三、阅读下面一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行军九日思长安故园

岑参

强欲登高去,无人送酒来。 遥怜故乡菊,应傍战场开。

【注】唐天宝十四载安禄山起兵叛乱,次年长安被攻陷。作此诗时,长安未收。

1.这首诗写了哪个传统节日?从诗中哪些地方可以看出?(4分)

2.请简析“遥怜故乡菊,应傍战场开”两句诗。(5分)

四、阅读下面一首唐诗,完成后面的问题。

宿桐庐江寄广陵旧游

孟浩然

山暝听猿愁,沧江急夜流。 风鸣两岸叶,月照一孤舟。 建德非吾土,维扬忆旧游。 还将两行泪,遥寄海西头。

【注】①桐庐江:桐江,在今浙江境内,为钱塘江上游流经桐庐县一带的别称。②广陵:今江苏扬州,也叫维扬。③建德:今浙江建德县。

1.发挥想象,运用生动的语言描写颔联两句所写的内容。(5分)

2.结合全诗,具体说明颔联两句诗在表达感情方面所起的作用。(5分)

五、阅读下面一首唐诗,完成后面的问题。

除夜作 唐·高适

旅馆寒灯独不眠,客心何事转凄然? 故乡今夜思千里,霜鬓明朝又一年。

1.诗中写“寒灯”有何意义和作用?(不超过37字)(5分)

2.简析“故乡今夜思千里”的表现手法。(5分)

六、阅读下面一首唐诗,完成后面的问题。

汉江临泛 王维

楚塞三湘接,荆门九派通。江流天地外,山色有无中。

郡邑浮前浦,波澜动远空。襄阳好风日,留醉与山翁。

1.有人认为,王维的诗动词用得特别传神,请以这首诗为例加以说明。(5分)

2.你能以这首诗为例说明王维“诗中有画”的诗歌艺术特点吗?(5分)

【专题过关】 一、

1.①表现了诗人夏夜纳凉时闲适自得的情趣;②对友人的思念之情。 2.①从嗅觉、听觉入手,清香可嗅,滴水可闻,此外更无声息,写出了夏夜的宁静美丽,清爽怡人;②竹露滴清响,以动写静,运用了衬托的手法;③悦耳清新的水滴声,自然引出下句“欲取鸣琴弹”。

二、

高适的诗描写了雪融春归的塞外天气,爽朗高远,牧马归来,月光明媚,羌笛悠扬,声满关山,引人思乡,但氛围和平宁静,基调开朗壮阔。李益的诗则荒凉凄冷,月照茫茫荒沙,如霜如雪,天上、地下满是皎洁凄冷的月光,令人望而生寒,笛声哀怨,气氛冷落、空荡、孤寂,塑造了征人思乡的典型环境。从感情上讲,前诗感而不伤,乐观开朗;后诗触景伤怀,痛苦凄凉。

三、

1.重阳节 “等高”“送酒”“赏菊”。

2.作者运用想象,描绘了在战场中开放的故园菊花,表达了对故乡亲人的思念,以及对饱经战乱的人民的同情。

四、

1.天黑了下来,四周一片寂静,桐江两岸的树叶,在夜风的吹拂下,发出窸窸窣窣的响声;月亮升起来了,明晃晃的月光,照在停靠在江边的一叶孤舟上。

2.这首诗表达了行旅飘零的愁苦之情。颔联两句,通过对景物的描写,分别表现了一个“寂”字和一个“孤”字,与首联的写景和后面两联的抒情渗透、呼应,将感情表达得深沉充分,富有感染力。

五、

1.“寒灯”二字,渲染了旅馆的清冷和诗人内心的凄寂,描绘出一个孤寂清冷的意境。(解析:除夕之夜本该欢聚,诗人此时却远离亲人,身居客舍,所以眼前的灯变得“寒”气袭人,“寒灯”有渲染作用。)

2.不直接写自己思念故乡,而写故乡亲人思念自己,借此衬托自己的思乡之情,把真挚的思乡之情抒发得婉曲含蓄。(解析:“故乡”借指故乡的亲人,“千里”借指千里之外的自己。其实,这也是“千里思故乡”的一种表现。王维的“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和杜甫的“今夜鄜州月,闺中只独看”都采用这种表现手法。)

六、

1.首联的“接”“通”两个动词把汉水横卧楚塞而连三湘通九江的气势写出来了,把不可目击之景收于笔端。颈联“浮”“动”两个动词使笔下之景都动起来了。

2.这首诗像一幅色彩素雅、格调清新、意境优美的水墨山水画。画面布局,远近相映,疏密相间,加之以简驭繁,以形写意,轻笔淡墨,又融情于景,情绪乐观,给人以美的艺术享受。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