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四川绿色建材评价技术细则

四川绿色建材评价技术细则

来源:小侦探旅游网


四川省绿色建材评价技术细则

(第一批)

目 录

A.1 预拌混凝土绿色建材评价技术细则 .......................................... 4

表A.1-1 预拌混凝土基本项评价细则 ........................................ 6 表A.1-2预拌混凝土生态指标评价细则 ....................................... 7 表A.1-3预拌混凝土性能指标评价细则 ...................................... 13 B.1 烧结墙体材料绿色建材评价技术细则 ...................................... 14 表B.1-1 烧结墙体材料基本项评价细则 .................................... 15 表B.1-2 烧结墙体材料生态指标评价细则 .................................. 17 表B.1-3 烧结墙体材料性能指标评价细则 .................................. 20 B.2 蒸压加气混凝土砌块绿色建材评价技术细则 ................................ 21

表B.2-1 蒸压加气混凝土砌块基本项评价细则 .............................. 22 表B.2-2 蒸压加气混凝土砌块生态指标评价细则 ............................ 22 表B.2-3 蒸压加气混凝土砌块性能指标评价细则 ............................ 22 B.3 隔墙板绿色建材评价技术细则 ............................................. 27

表B.3-1 隔墙板基本项评价细则 ........................................... 28 表B.3-2 隔墙板生态指标评价细则 ......................................... 29 表B.3-3 隔墙板性能指标评价细则 ......................................... 33 C.1 热轧带肋钢筋绿色建材评价技术细则 ....................................... 34

表C.1-1 热轧带肋钢筋基本项评价细则 ..................................... 35 表C.1-2 热轧带肋钢筋生态指标评价细则 ................................... 36 表C.1-3 热轧带肋钢筋性能指标评价细则 ................................... 40 D.1 沥青类防水卷材绿色建材评价技术细则 ..................................... 41

表D.1-1 沥青类防水卷材基本项评价细则 ................................... 42 表D.1-2 沥青类防水卷材生态指标评价细则 ................................. 44 表D.1-3 沥青类防水卷材性能指标评价细则 ................................. 48 E.1 塑料型材绿色建材评价技术细则 ........................................... 49

表E.1-1 塑料型材基本项评价细则 ......................................... 50 表E.1-2 塑料型材生态指标评价细则 ....................................... 51 表E.1-3 塑料型材性能指标评价细则 ....................................... 55 E.2 塑料门窗绿色建材评价技术细则 ........................................... 56

表E.2-1 塑料门窗基本项评价内容及要求 ................................... 57 表E.2-2 塑料门窗生态指标评价细则 ....................................... 58 表E.2-3 塑料门窗性能指标评价细则 ....................................... 62 E.3 铝合金型材绿色建材评价技术细则 ......................................... 63

表E.3-1 铝合金型材基本项评价细则 ....................................... 64 表E.3-2 铝合金型材生态指标评价细则 ..................................... 65 表E.3-3 铝合金型材性能指标评价细则 ..................................... 70 E.4 铝合金门窗绿色建材评价技术细则 ......................................... 71

表E.4-1 铝合金门窗基本项评价细则 ....................................... 72 表E.4-2 铝合金门窗生态指标评价细则 ..................................... 73

表E.4-3 铝合金门窗性能指标评价细则 ..................................... 77 F.1 塑料管材绿色建材评价技术细则 ........................................... 78

表F.1-1 塑料管材基本项评价细则 ......................................... 79 表F.1-2 塑料管材生态指标评价细则 ....................................... 80 表F.1-3 塑料管材性能指标评价细则 ....................................... 84 G.1 岩棉、矿渣棉及其制品绿色建材评价技术细则 ............................... 86

表G.1-1 岩棉、矿渣棉及其制品基本项评价细则 ............................. 87 表G.1-2 岩棉、矿渣棉及其制品生态指标评价细则 ........................... 88 表G.1-3 岩棉、矿渣棉及其制品性能指标评价细则 ........................... 92 G.2 绝热用模塑聚苯乙烯泡沫塑料(板)绿色建材评价技术细则 ................... 93

表G.2-1 绝热用模塑聚苯乙烯泡沫塑料(板)基本项评价细则 ................. 94 表G.2-2 绝热用模塑聚苯乙烯泡沫塑料(板)生态指标评价细则 ............... 95 表G.2-2 绝热用模塑聚苯乙烯泡沫塑料(板)性能指标评价细则 ............... 99 G.3 绝热用挤塑聚苯乙烯泡沫塑料(板)绿色建材评价技术细则 .................. 100

表G.3-1 绝热用挤塑聚苯乙烯泡沫塑料(板)基本项评价细则 ................ 101 表G.3-2 绝热用挤塑聚苯乙烯泡沫塑料(板)生态指标评价细则 .............. 102 表G.3-3 绝热用挤塑聚苯乙烯泡沫塑料(板)性能指标评价细则 .............. 106 H.1 建筑陶瓷砖(板)绿色建材评价技术细则 .................................. 107

表H.1-1 建筑陶瓷砖(板)基本项评价细则 ................................ 108 表H.1-2 建筑陶瓷砖(板)生态指标评价细则 .............................. 109 表H.1-3 建筑陶瓷砖(板)性能指标评价细则 .............................. 112

A.1 预拌混凝土绿色建材评价技术细则

说 明

1、本细则适用于预拌混凝土绿色建材产品的评价。

2、所有核查项目需要提供证明材料的(如生产记录、设备仪器运行使用记录、检测报告等),企业均应提供或出示相关证明材料的原件,并根据情况提供复印件。

3、表中某些指标因企业不能提供相关原始数据以至审核组无法核查或核算出结果的,一律按0分计。

4、表中所有得分项目均严格按照给定分值进行给分,若部分指标划分了几个评分档次,且企业现状不能满足该项指标的最低档,则按0分计。

5、在基本项全部合格的基础上,根据企业所评审产品品种的生态指标、性能指标和优选项得分,按下表规定评定预拌混凝土品种绿色建材星级。

绿色建材星级评定表

等级 ★ ★★ ★★★ 得分项(100分) 性能指标 ≥4 ≥8 ≥10 生态指标 ≥50 ≥60 ≥70 优选项 (10分) ≥0 ≥2 ≥4 总评分值 (110分) ≥65 ≥80 ≥95 6、当预拌混凝土生产企业有超过1个以上的预拌混凝土生产场站时,应按本细则对每个生产场站分别评价,不得将同一企业的不同生产场站合在一起共同评价;不得以部分生产场站的评价结果代表企业所有生产场站。

7、预拌混凝土产品使用场合不同、产品规格不同时,对原材料的品种、性能要求可能会不同(比如铁路部门不允许采用工业废弃物作混凝土骨料,公路部门对混凝土骨料的性能要求与建筑行业也不同,水电领域对混凝土用水泥的成分、掺合材、水化热有特殊要求;高等级混凝土用骨料对骨料的强度、级配、孔隙率要求与低等级混凝土不同),同一预拌混凝土企业在生产不同品种、规格混凝土时采用的原材料会有所变化。在进行绿色预拌混凝土评价时,应根据采用相同的原材料品种(主要指砂、石、水泥品种)的混凝土类别进行组批评价。

8、计算废弃物掺量时,原材料总量不包括混凝土拌合用水。

9、本细则废弃物是指采矿选废弃物、工业生产和加工废弃物、建筑垃圾、废水和循环再利用材料。废水指工业、养殖业和生活废水。

10、砂石运至使用地加权平均运距按下式计算:

11、混凝土性能得分按下式计算:

表A.1-1 预拌混凝土基本项评价细则

序号 名 称 具体要求 评价方法 1 产业政策 永久性混凝土搅拌站应为国家和当地允许生产的项目,不在限期淘汰或强制迁移的范围内。临时混凝土搅拌站(包括固定、移动、半移动混凝土搅拌站)应经所在地政府主管部门备案。 核查项目核准批文或当地政府部门允许项“禁限”范围内(禁限区域和禁限领域)的临时混凝土搅拌站的产品目生产的说明。 不得评价为绿色建材,永久性混凝土搅拌站不能生产的品种、规格除外。 生产工艺与装备不属于国家、地方限制和淘汰的类别。 生产项目应当通过对环境影响评价。 生产场所不应在风景名胜区、生态保护区、自然和文化遗产保护区、饮用水源保护区、城市建成区和非工业规划区内。 与国家、地方发布的产业政策要求相对照。 核查项目环评报告(编制机构应具备相应资质) 核查生产场所是否在所述区域。 2 产品性能 基本性能 安全性能 厂界噪声 产品质量应符合《预拌混凝土》GB/T 14902的相关规定。 核查产品抽检报告(检测机构应具备相应的产品放射性应符合《建筑材料放射性核素限量》GB 6566的相关规定。 资质,报告时间在1年以内)。 满足《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 12348的规定。 核查环境监测报告。(监测机构应具备相应的资质,报告时间在1年以内)。 核查相关制度和文件。近1年发生重大安全事故,该项不合格。 3 环境影响 大气污染物 《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GB 16297,二级。 外排废水 应达到《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 8978,二级或项目所在地环境标准规定。 有健全的安全生产责任制,制订了完善的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有安全生产事故应急预案。 4 5 安全生产 视频监控 应安装可保存运行记录的视频监控系统,监控点应覆盖主要生产车间、现场核查监控设施运行情况。 检验室、产品库房和重点环保设施。 表A.1-2预拌混凝土生态指标评价细则

一级指标 名称 分值 二级指标 名称 分值 三级指标 名称 分值 评分要求 评价方法 详细规定 10%~19% 资源消耗及环境影响 20%~29% 12 废弃物利用 12 利用量占原料总量的比例 30%~40% 41%~50% ≥51% 20%~29% 原料采集阶段 20 能源消耗 4 能源消耗 4 卵石和天然砂占砂石总量的比例 40%~49% ≥50% 151~200km 本地化 程度 主要原料 运距 101~150 4 砂石至使用地的加权平均运距 81~100 ≤80 3 4 3 4 1 2 30%~39% 分值 2 4 8 10 12 1 2 按同一品种组批统计。根据实际生产工艺配方,计算天然砂石在砂石总量中的比例。 注:混合砂按天然砂占混合砂质量的30%记。 统计周期不少于6个月。查原料运输台账和购买发票,根据统计结果评分。计算公式见说明。 按同一类别混凝土组批统计。根据实际生产工艺配方,计算废渣在原料中的掺量。 4 一级指标 名称 分值 二级指标 名称 分值 三级指标 名称 分值 评分要求 评价方法 详细规定 建立能源管理制度和管理机构 分值 1 2 3 4 得到利用 得到利用 冲洗 大部分得到利用 2 2 2 1 2 1 核查有效测试报告。 40dB以下 设定了清洁生产目标,按计划实施,并有相关记录和验证数据。 进行了清洁生产审核,并有第三方机构编制的清洁生产审核报告。 2 1 2 现场核查资料和记录,或核查清洁生产审核报告。 察看生产现场。 察看生产现场冲洗场地、罐车的废水是否进行收集利用。 现场核查文件资料,或核查不少于6个月的数据,或核查能源审计报告。 具有能源管理考核制度,并与个人绩效挂钩 生产能耗 4 能源管理 4 主要耗能设备设置分级计量,进行能源消耗统计分析 通过第三方机构实施的能源审计 2 资源利用 4 废品利用 2 生产阶段 46 废料收集 2 冲洗废水 冲洗废料 罐车 污染物排放 环境影响 6 2 场地、罐车冲洗废水、废料 全部利用无排放 49~41dB 噪声 2 厂址在非居民区 清洁生产 2 清洁生产 2 一级指标 名称 分值 二级指标 名称 分值 三级指标 名称 分值 永久性搅拌站 临时性搅拌站 1 分区 永久性搅拌站 临时性搅拌站 永久性搅拌站 评分要求 评价方法 详细规定 全部室内堆放 全密封式工厂 露天遮盖或定时浇水防尘 按规格严格分区 全部密封 距居民住宅距离不小于2km 计量秤校准 计量装置 计量方式 每月自校1次 有皮带秤 全单独计量 每月自校1次 全部做到 全部做到 有设施且正常运行 分值 1 2 生产现场核查。 2 1 2 生产现场核查。 2 2 1 1 2 2 1 1 现场核查,检查相关记录。 2 砂石料场 砂石输送 2 生产阶段 46 设施装备 30 配料 6 计量秤校准 临时性搅拌站 所有原料每盘均准确计量 数据 保存 监控 自动保存配料参数且防修改 配料可视监控 一级指标 名称 分值 二级指标 名称 分值 三级指标 名称 分值 评分要求 评价方法 详细规定 所有排放点均永久性应设置收尘装搅拌站 置,且应正常运行 80%以上时间运行正常 实时监控,且运行正常 80%以上时间运行正常 分值 2 4 2 现场核查,检查运行记录。 收尘设施 4 水泥、粉煤灰贮罐、称量排临时性放点应设置收搅拌站 尘装置,且应正常运行 全部运行正常 4 生产阶段 46 设施装备 30 能源计 量设施 功能分区 1 永久性水、电、气计量装置齐全,生产区分级搅拌站 计量;生活区单独计量;且运行正常。 临时性有用电计量装置且正常运行 搅拌站 生产区与生活区分开,且距离不小于100m 永久性搅拌站厂区内绿地率不小15% 1 1 1 1 现场核查,检查运行记录。 现场核查。 1 绿化/降尘 1 临时搅拌站生产场所坚持洒水防尘 配备了出厂检验所需的主要检测设备,所有计量设备经检定合格。 配备了出厂检验所需的全部检测设备,所有计量设备经检定合格。 1 2 现场核查。 检测设备、设施 3 设备配置 现场察看并核对。 3 一级指标 名称 分值 二级指标 名称 分值 三级指标 名称 试验室环境条件 试验室配备人员 分值 1 全部符合要求 评分要求 评价方法 详细规定 分值 1 现场察看并核对。 检查文件及相关证书,并核查试验室实际人员配置。 2 4名及以上 2 2 生产阶段 46 设施装备 30 原材料:应对所有原料每批按规定进行检测 配合比设计:各种规格预拌混凝土应经配合比设计后,方可进行生产,正常生产条件下每月验证一次。 产品检验:应按规定对混凝土拌合物和硬化混凝土的性能进行检测。 较好 良好 较好 良好 较好 良好 1 抽查3个月以上记录。 2 1 抽查3个月以上记录。 2 1 抽查3个月以上记录。 2 2 2 2 资料核查、并检查设备、设施运行情况。 试验室运行 2 2 监控系统 运输阶段 6 设施 及运行 6 运输车 安全 2 2 2 有GPS实时定位监控系统且正常运行,现场站可不配。 无故障、排放达标、证照齐全。 无重大交通事故,且制定有应急预案。 一级指标 名称 分值 二级指标 名称 分值 三级指标 名称 分值 评分要求 评价方法 详细规定 设有售后技术支持服务机构,并配有具备相应技术能力的服务人员。 为客户提供了良好的售后技术服务,可保障产品的正确使用。 运输服务。 90%以上 泵送服务。 90%以上 IRa=(0.8~0.7)、Ir=(0.8~0.7) 分值 1 资料核查和服务记录。 2 2 核查工作记录。 2 2 2 4 开展 合格率100% 开展 合格率100% 2 4 2 4 抽查3个月以上的检测记录,进行统计。 核查产品抽检报告(检测机构应具备相应的资质,报告时间在1年以内) 技术服务 施工阶段 6 2 组织和运行 2 2 配套 4 配套形式 有害物质 4 放射性 IRa≤0.6、Ir≤0.6 预拌混凝土现场工作度 混凝土强度 使用阶段 12 环保安全 12 质量安全 4 现场测试 (企业自己测试) 4 现场回弹测试 (企业自己测试) 表A.1-3预拌混凝土性能指标评价细则

性能指标 分值 评分要求 混凝土强度等级 标准差б(MPa) 2.9~2.0 <C20 1.9~1.5 ≤1.4 3.4~3.0 强度分散性(在混凝土强度等级合格前提下) 10 C20~C40 2.9~2.1 ≤2.0 3.9~3.5 ≥C45 3.4~2.6 ≤2.5 分值 2 6 10 2 6 10 2 6 10 核查统计6个月检测记录,统计计算。 注:分强度等级统计计算,每个等级均应达到规定要求。 评价方法 B.1 烧结墙体材料绿色建材评价技术细则

说 明

1、本细则适用于烧结多孔砖和多孔砌块、烧结空心砖和空心砌块、烧结保温砖和保温砌块、复合保温砖和保温砌块绿色建材产品的评价。

2、所有核查项目企业均应提供相关证明材料的原件,并根据情况提供复印件;

3、表中某些指标因企业不能提供相关原始数据以至审核组无法核查或核算出结果的,一律按0分计;

4、表中所有得分项目均严格按照给定分值进行给分,若部分指标划分了几个评分档次,且企业现状不能满足该项指标的最低档,则按0分计;

5、原料采集阶段中原料本地化程度(100km以内原材料使用率)以重量计算使用百分比,运距以出产地运至企业生产现场的距离。

6、本细则中的废弃物是指采矿选废弃物、工业生产和加工废弃物、建筑垃圾和其他循环再利用材料。

7、在基本项全部合格的基础上,根据企业所评审产品品种的生态指标、性能指标和优选项得分,按下表规定评定烧结墙体材料产品绿色建材星级。

等级 ★ ★★ ★★★ 得分项(100分) 性能指标 ≥4 ≥8 ≥10 生态指标 ≥50 ≥60 ≥70 优选项 (10分) ≥0 ≥2 ≥4 总评分值 (110分) ≥65 ≥80 ≥95 表B.1-1 烧结墙体材料基本项评价细则

序号 名 称 具体要求 应为国家或当地允许生产的项目,不在限期淘汰或强制迁移的范围内。 生产工艺与装备不属于国家、地方限制和淘汰的类别。 1 产业政策 生产项目应当通过环境影响评价。 核查项目环评报告(编制机构应具备相应的资质)。 评价方法 核查项目核准批文或当地政府部门允许项目生产的说明。 与国家、地方发布的产业政策要求相对照。 生产场所不应在风景名胜区、生态保护区、自然和文化遗产核查生产场所是否在所述区域。 保护区、饮用水源保护区、城市建成区和非工业规划区内。 产品质量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烧结多孔砖和多孔砌块》GB 13544、《烧结空心砖和空心砌块》GB 13545、《烧结保温砖和保温砌块》GB26538、《复合保温砖和保温砌块》核查产品抽检报告(检测机构应具备相应的资质,报GB/T29060等的规定。 告时间在半年以内)。 产品放射性应符合《建筑材料放射性核素限量》GB 6566对建筑主体材料的规定。 满足《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 12348的规定。 基本性能 2 产品性能 安全性能 厂界噪声 3 核查环境监测报告。(监测机构应具备相应的资质,环境影响 大气污染物 应符合《砖瓦工业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GB 29620的规定。报告时间在1年以内)。 应达到《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二级或项目所在地环境外排废水 标准规定。 4 安全生产 有健全的安全生产责任制,制订了完善的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有安全生产事故应急预案。有自备矿山的企业应取得相应的安全生产许可。 应安装可保存运行记录的视频监控系统,监控点应覆盖主要生产车间、检验室、产品库房和重点环保设施。 核查相关制度和文件。 5 视频监控 现场核查监控设施运行情况。

表B.1-2 烧结墙体材料生态指标评价细则

一级指标 名称 分值 二级指标 名称 分值 三级指标 名称 分值 评分要求 评价方法 详细规定 10%~50% 资源消耗 原料采集阶段 20 环境影响 原料来源 3 5 环境影响 本地化程度 3 5 12 废弃物利用 12 利用量占原料总量的比例 51%~90% > 90% 原料密闭运输 100km以内原材料使用率 单位产品综合能耗(kgce/t) 50%~90% > 90% ≤限值,>准入值 生产能耗 20 产品生产能耗 20 ≤准入值,>先进值 ≤ 先进值 生产阶段 63 资源利用 4 废品利用 2 不符合要求的半成品和不合格产品 ≥90%,<95% 成品率 2 生产成品率 95%~98% > 98% 部分利用 全部利用 分值 6 9 12 3 3 5 10 15 20 1 统计周期不少于6个月。根据生产记录和购买台账,计算废弃物在原料中的掺量。 核查原料运输方式。 统计周期不少于6个月。查原料运输台账和购买发票,根据统计结果评分。 按GB30526标准的规定考核。查看能源审计报告,或核查不少于6个月的数据。 统计周期不少于6个月。以消耗的原料1.5 计算出理论产量,实际产量与理论产量2 的比值即为生产成品率。 1 2 生产现场核查处置方法、相关设备设施与处置记录。 废水排放 二级 一级 ≤现有企业限值, >新建企业限制 ≤新建企业限值 2类 1 2 2 3 1 2 3 2 4 1 2 2 1 2 1 1 1 2 2 2 核查环境监测报告。应符合GB8978中一级或二级标准. 核查环境监测报告。应符合GB 29620中相关要求。 环境影响 8 污染物排放 8 大气污染物排放 厂界噪声 1类 0类 核查环境监测报告。应符合GB12348中0-2类声环境功能区标准。 清洁生产 4 清洁生产 4 设定了清洁生产目标,按计划实施,并有相关记录和验证数据。 进行了清洁生产审核,并有第三方机构编制的清洁生产审核报告。 6000~8000万标块/年 单线产能 陈化库容量 砖机规格 现场核查资料和记录,或核查清洁生产审核报告。 生产能力 陈化 成型 设施装备 27 码坯 干燥 焙烧 自动控制 产品包装 收尘设施 脱硫装置 2 2 1 2 1 1 1 2 2 2 >8000万标块/年 ≥72h产能 ≥ 55 机械码坯 生产现场核查。 生产现场核查。 生产现场核查。 生产现场核查。 生产现场核查。 生产现场核查。 生产现场核查。 生产现场核查。 生产现场核查。 生产现场核查。 有余热利用装置并运行正常 隧道窑断面尺寸 ≥4.6m 搅拌、干燥、焙烧系统实施了自控 有产品包装设备,运行正常。 有收尘装置,运行正常。 有处理装置,运行正常。 检测设备和运行 7 出厂检验设备配置 配备了出厂检验所需的主要检测1.5 设备,所有计量设备经检定合格。 配备了出厂检验所需的全部检测设备,所有计量设备经检定合格。 对主要出厂检验项目进行了检测并有记录,频次符合要求。 3 生产现场核查。 2 4 2 1 1 1 2 1 2 1 2 生产现场核查。 生产现场核查。 生产现场核查。 资料核查。 资料核查。 核查产品抽检报告(检测机构应具备相应的资质,报告时间在1年以内) 生产现场核查 出厂检验出厂检验项目完整并有详细的记记录 录,频次符合要求。 2 1 1 1 2 2 2 水、电、气计量装置齐全,生产区分级计量;生活区单独计量;且运行正常。 生产区与生活区分开,且距离不小于100m 厂区内绿地率不小于15%。 设有售后技术支持服务机构,并配有具备相应技术能力的服务人员。 为客户提供了良好的售后技术服务,可保障产品的正确使用。 放射性 IRa≤0.8、Ir≤0.8 IRa≤0.6、Ir≤0.6 能源计量设施 功能分区 绿化 组织 3 技术服务 3 运行 2 2 环保安全 回收利用 2 2 有害物质 可能性 施工阶段 使用阶段 报废阶段 孔洞内填充无机保温材料 孔洞内未填充保温材料 表B.1-3 烧结墙体材料性能指标评价细则

性能指标 分值 评分要求 详细规定 1.1 W/(㎡·K)~1.3 W/(㎡·K) 保温隔热性能 4 传热系数 0.9 W/(㎡·K)~1.0 W/(㎡·K) ≤0.8 W/(㎡·K) 强度 2 变异系数 0.18~0.21 ≤0.18 标准限值80%~99% <标准限值80% 标准限值的95%~99% <标准限值的95% 分值 1 2 4 1 2 1 2 1 2 核查产品抽检报告(检测机构应具备相应的资质,报告时间在半年以内) 评价方法 吸水率 抗风化性 4 饱和系数

B.2 蒸压加气混凝土砌块绿色建材评价技术细则

说 明

1、本评价细则适用于蒸压加气混凝土砌块绿色建材产品的评价。

2、所有核查项目企业均应提供相关证明材料的原件,并根据情况提供复印件;

3、表中某些指标因企业不能提供相关原始数据以至审核组无法核查或核算出结果的,一律按0分计;

4、表中所有得分项目均严格按照给定分值进行给分,若部分指标划分了几个评分档次,且企业现状不能满足该项指标的最低档,则按0分计;

5、原料采集阶段中原料本地化程度(100km以内原材料使用率)以重量计算使用百分比,运距以出产地运至企业生产现场的距离。

6、本细则中的废弃物是指采矿选废弃物、工业生产和加工废弃物、建筑垃圾和循环再利用材料。计算废弃物掺量时,原材料总量不包括蒸压加气混凝土拌合用水。

7、在基本项全部合格的基础上,根据企业所评审产品品种的生态指标、性能指标和优选项得分,按下表规定评定烧结墙体材料产品绿色建材星级。

等级 ★ ★★ ★★★

得分项(100分) 性能指标 ≥4 ≥8 ≥12 生态指标 ≥50 ≥60 ≥70 优选项 (10分) ≥0 ≥2 ≥4 总评分值 (110分) ≥65 ≥80 ≥95 表B.2-1 蒸压加气混凝土砌块基本项评价细则

序号 名 称 具体要求 应为国家或当地允许生产的项目,不在限期淘汰或强制迁移的范围内。 1 产业政策 生产工艺与装备不属于国家、地方限制和淘汰的类别。 生产项目应当通过对环境影响评价。 评价方法 核查项目核准批文或当地政府部门允许项目生产的说明。 与国家、地方发布的产业政策要求相对照。 核查项目环评报告(编制机构应具备相应的资质)。 生产场所不应在风景名胜区、生态保护区、自然和文化遗产核查是否生产场所是否在所述区域。 保护区、饮用水源保护区、城市建成区和非工业规划区内。 基本性能 2 产品性能 安全性能 厂界噪声 3 环境影响 产品放射性应符合《建筑材料放射性核素限量》GB 6566对建筑主体材料的要求。 满足《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 12348的规定。 核查环境监测报告。(监测机构应具备相应的资质,报告时间在1年以内)。 产品质量应符合国家标准《蒸压加气混凝土砌块》GB 11968的要求。 核查产品抽检报告(检测机构应具备相应的资质,报告时间在1年以内)。 大气污染物 应符合《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GB 16297的规定。 外排废水 应达到《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二级或项目所在地环境标准规定。 有健全的安全生产责任制,制订了完善的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有安全生产事故应急预案。有自备矿山的企业应取得相应的安全生产许可。 应安装可保存运行记录的视频监控系统,监控点应覆盖主要生产车间、检验室、产品库房和重点环保设施。 4 安全生产 核查相关制度和文件。 5 视频监控 现场核查监控设施运行情况。 表B.2-2 蒸压加气混凝土砌块生态指标评价细则 一级指标 名称 分值 二级指标 名称 分值 三级指标 名称 废弃物利用 分值 利用量占原料总量的比值 原料运输 原料采集阶段 20 环境影响 4 环境影响 4 粉料储存 有粉料罐,运行正常 原料来源 4 本地化程度 4 运距100km以内 原材料使用率 50%~90% ≥90% >18,≤ 20 生产能耗 14 产品生产能耗 14 单位产品综合能耗 (kgce/m³) >16,≤ 18 ≤ 16 生产阶段 60 成品率 资源利用 10 废品利用 5 不符合要求的半成品和不合格产品 5 生产成品率 ≥90%,<95% 95%~98% ≥98% 部分利用 全部利用 3 2 4 5 10 14 1 3 5 3 5 统计周期不少于6个月。以消耗的原料计算出理论产量,实际产量与理论产量的比值即为生产成品率。 生产现场核查。 查看能源审计报告,或核查不少于6个月的数据。 统计周期不少于6个月。查原料运输台账和购买发票,根据统计结果评分。 评分要求 评价方法 详细规定 ≥20% ≥50% ≥70% 密闭 袋装 分值 4 8 12 1 2 生产现场核查。 统计周期不少于6个月。根据生产记录和购买台账,计算废弃物在原料中的掺量。 核查原料运输方式。 资源消耗 12 12 一级指标 名称 分值 二级指标 名称 分值 三级指标 名称 分值 评分要求 评价方法 详细规定 分值 二级 2 废水排放 核查环境监测报告。应符合一级 3 GB8978中一级或二级标准. 二级 2 大气污染物排放 核查环境监测报告。应符合环境影响 9 污染物排一级 3 GB16297中一级或二级标准。 放 9 2类 1 核查环境监测报告。应符合厂界噪声 1类 2 GB12348中0-3类声环境功能0类 3 区标准。 设定了清洁生产目标,按计划实施,并有相关记录清洁生产 4 清洁生产 3 和验证数据。 2 现场核查资料和记录,或核进行了清洁生产审核,并有第三方机构编制的清洁查清洁生产审核报告。 生产审核报告。 4 生产能力 3 单线产能 ≥150000m³/a,<200000m³/a 2 生产现场核查。 ≥200000m³/a 3 切割 1 切割机尺寸 ≥ 4.2m 1 生产现场核查。 养护 1 蒸压釜直径 ≥2m 1 生产现场核查。 设施装备 23 自动控制 1 搅拌、配料等主要工序实施了自控 1 生产现场核查。 产品包装 2 有产品包装设备,运行正常。 2 生产现场核查。 收尘设施 2 有收尘装置,运行正常。 2 生产现场核查。 废水处理 2 有废水处理装置,运行正常。 2 生产现场核查。 一级指标 名称 分值 二级指标 名称 分值 三级指标 名称 分值 出厂检验设备配置 评分要求 评价方法 详细规定 配备了出厂检验所需的主要检测设备,所有计量设备经检定合格。 配备了出厂检验所需的全部检测设备,所有计量设备经检定合格。 对主要出厂检验项目进行了检测并有记录,频次符合要求。 出厂检验项目完整并有详细的记录,频次符合要求。 分值 2 生产现场核查。 3 2 生产现场核查。 4 2 1 1 2 4 1 2 生产现场核查。 生产现场核查。 生产现场核查。 资料核查。 资料核查。 核查产品抽检报告(检测机构应具备相应的资质,报告时间在1年以内) 3 检测设备和运行 4 出厂检验记录 能源计量设施 功能分区 施工阶段 绿化 组织 6 技术服务 6 运行 2 1 1 2 4 水、电、气计量装置齐全,生产区分级 计量;生活区单独计量;且运行正常。 生产区与生活区分开,且距离不小于100m 厂区内绿地率不小于15%。 设有售后技术支持服务机构,并配有具备相应技术能力的服务人员。 为客户提供了良好的售后技术服务,对配套砂浆有明确的质量要求,可保障产品的正确使用。 IRa≤0.8、Ir≤0.8 放射性 IRa≤0.6、Ir≤0.6 使用阶段 2 环保安全 2 有害物质 2 表B.2-3 蒸压加气混凝土砌块性能指标评价细则 性能指标 保温隔热性能 强度 干缩 抗冻性 分值 5 2 2 3 导热系数 质量等级 收缩率 质量损失 评分要求 详细规定 低于该等级标准限值0.01 低于该等级标准限值0.02 达到优等品指标且不低于A2.5级 ≤标准限值0.1mm/m ≤标准限值0.2mm/m ≤4% ≤3%

分值 3 5 2 1 2 2 3 核查产品抽检报告(检测机构应具备相应的资质,报告时间在1年以内) 评价方法 B.3 隔墙板绿色建材评价技术细则

说 明

1、本评价细则适用于工业与民用建筑的非承重用隔墙板绿色建材产品的评价; 2、所有核查项目企业均应提供相关证明材料的原件,并根据情况提供复印件;

3、表中某些指标因企业不能提供相关原始数据以至审核组无法核查或核算出结果的,一律按0分计;

4、表中所有得分项目均严格按照给定分值进行给分,若部分指标划分了几个评分档次,且企业现状不能满足该项指标的最低档,则按0分计;

5、计算废弃物掺量时,原材料总量不包括隔墙板成型用水。

6、本细则废弃物是指粉煤灰、经煅烧或自燃的煤矸石、炉渣、矿渣、工业副产石膏、建筑垃圾和其他循环再利用材料。 7、本细则成型设备中的自动化设备指的是工艺流程如原料计量,配料,搅拌、成型、切割等一体化自动控制,地模、立模设备都不属于自动化设备。

8、本细则中蒸汽养护养护时间不得低于7小时。

9、在基本项全部合格的基础上,根据企业所评审产品品种的生态指标、性能指标和优选项得分,按下表规定评定隔墙板绿色建材星级。

等级 ★ ★★ ★★★ 得分项(100分) 性能指标 ≥4 ≥8 ≥12 生态指标 ≥50 ≥60 ≥70 优选项 (10分) ≥0 ≥2 ≥4 总评分值 (110分) ≥65 ≥80 ≥95 表B.3-1 隔墙板基本项评价细则

序号 名 称 具体要求 应为国家或当地允许生产的项目,不在限期淘汰或强制迁移的范围内。 生产工艺与装备不属于国家、地方限制和淘汰的类别。 1 产业政策 生产项目应当通过环境影响评价。 核查项目环评报告(编制机构应具备相应的资质)。 生产场所不应在风景名胜区、生态保护区、自然和文化遗产保护核查生产场所是否在所述区域。 区、饮用水源保护区、城市建成区和非工业规划区内。 基本性能 2 产品性能 安全性能 厂界噪声 3 产品质量应符合《灰渣混凝土空心隔墙板》GB/T23449、《建筑隔墙用轻质条板》JG/T169、《建筑隔墙用保温条板》GB/T23450、核查产品抽检报告(检测机构应具备相应的资质,报《建筑用轻质隔墙条板》GB/T23451等标准的规定。 告时间在1年以内)。 产品放射性应符合《建筑材料放射性核素限量》GB 6566对建筑主体材料的规定。 满足《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 12348的规定。 核查环境监测报告。(监测机构应具备相应的资质,报告时间在1年以内)。 评价方法 核查项目核准批文或当地政府部门允许项目生产的说明。 与国家、地方发布的产业政策要求相对照。 应符合《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GB 16297表2中二级的规大气污染物 环境影响 定。 外排废水 应达到《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二级或项目所在地环境标准的规定。 有健全的安全生产责任制,制订了完善的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有安全生产事故应急预案。 应安装可保存运行记录的视频监控系统,监控点应覆盖主要生产车间、检验室、产品库房和重点环保设施。 4 5 安全生产 视频监控 核查相关制度和文件。 现场核查监控设施运行情况。 表B.3-2 隔墙板生态指标评价细则

一级指标 名称 分值 二级指标 名称 分值 三级指标 名称 分值 评分要求 评价方法 详细规定 ≥20% 资源消耗 10 废弃物利用 10 利用量占原料总量的比值 ≥50% ≥80% 原料采集阶段 18 环境影响 4 环境影响 4 粉料储存 有粉料罐,运行正常 原料来源 4 本地化程度 4 100km以内 原材料使用率 50%~90% ≥90% 4 2 4 2 2 4 4 1 3 5 统计周期不少于6个月。以消耗的原料计算出理论产量,实际产量与理论产量的比值即为生产成品率。 查看能源审计报告,或核查不少于6个月的数据。 统计周期不少于6个月。查原料运输台账和购买发票,根据统计结果评分。 袋装 分值 4 6 10 2 生产现场核查。 统计周期不少于3个月生产期。根据实际生产工艺配方,计算废渣在原料中的掺量。 建立能源管理制度和管理机构 具有能源管理考核制度,并与个人绩效挂钩 生产能耗 生产阶段 62 12 能源管理 12 主要耗能设备设置分级计量,进行能源消耗统计分析 通过第三方机构实施的能源审计 ≥90%,<95% 资源利用 10 成品率 5 生产成品率 95%~98% ≥98% 一级指标 名称 分值 二级指标 名称 资源利用 分值 10 三级指标 名称 废品利用 分值 5 不符合要求的半成品和不合格产品 评分要求 评价方法 详细规定 利用率≥30% 利用率≥90% 二级 废水排放 一级 二级 大气污染物排放 3 2 3 1 2 3 2 4 2 生产现场核查。 ≥30万m²/a 4 3 3 生产现场核查。 生产现场核查。 自动化设备 蒸汽养护 分值 3 生产现场核查。 5 2 核查环境监测报告。应符合GB8978中一级或二级标准. 核查环境监测报告。应符合GB16297中一级或二级标准。 核查环境监测报告。应符合GB12348中0-3类声环境功能区标准。 环境影响 9 污染物排放 9 一级 2类 生产阶段 62 厂界噪声 1类 0类 清洁生产 4 清洁生产 4 设定了清洁生产目标,按计划实施,并有相关记录和验证数据。 进行了清洁生产审核,并有第三方机构编制的清洁生产审核报告。 15~30万m²/a 年产能 成型设备 养护方式 现场核查资料和记录,或核查清洁生产审核报告。 生产能力 设施装备 27 成型 养护 4 3 3 一级指标 名称 分值 二级指标 名称 分值 三级指标 名称 产品包装 收尘设施 废水处理 能源计量设施 功能分区 分值 2 2 2 2 1 评分要求 评价方法 详细规定 有产品包装设备,运行正常。 有收尘装置,运行正常。 有废水处理装置,运行正常。 水、电、气计量装置齐全,生产区分级 计量;生活区单独计量;且运行正常。 生产区与生活区分开,且距离不小于100m 配备了出厂检验所需的主要检测设备,所有计量设备经检定合格。 配备了出厂检验所需的全部检测设备,所有计量设备经检定合格。 对主要出厂检验项目进行了检测并有记录,频次符合要求。 出厂检验项目完整并有详细的记录,频次符合要求。 分值 2 2 2 2 1 生产现场核查。 生产现场核查。 生产现场核查。 生产现场核查。 生产现场核查。 生产阶段 62 设施装备 27 3 检测设备和运行 出厂检验设备配置 2 生产现场核查。 3 2 生产现场核查。 4 1 生产现场核查。 4 出厂检验记录 绿化 1 厂区内绿地率大于等于15%。 一级指标 名称 分值 二级指标 名称 分值 三级指标 名称 组织 分值 2 评分要求 评价方法 详细规定 设有售后技术支持服务机构,并配有具备相应技术能力的服务人员。 有专业的安装队伍,无施工工法,也没有配套材料。 分值 2 1 资料核查。 2 核查产品抽检报告(检测机构应具备相应的资质,报告时间在1年以内) 资料核查。 施工阶段 4 技术服务 4 运行 2 有专业的安装队伍,有健全的施工工法,成熟的配套材料。 放射性 IRa≤0.6、Ir≤0.8 使用阶段 3 环保安全 3 有害物质 3 1 表B.3-3 隔墙板性能指标评价细则

评分要求 性能指标 分值 详细规定 面密度平均值 该等级标准限值的86%~90% ≤该等级标准限值的85% 标准限值的111%~120% >标准限值的120% 标准限值的81%~90% 干缩 5 收缩率 ≤标准限值的80% 该等级标准限值的101%~110% 耐水性能 2 软化系数 >该等级标准限值的110% 2 分值 2 4 1 2 3 5 1 核查产品抽检报告(检测机构应具备相应的资质,报告时间在1年以内) 评价方法 面密度 4 强度 2 抗压强度平均值 C.1 热轧带肋钢筋绿色建材评价技术细则

说 明

1、本细则适用于钢筋中的热轧带肋钢筋绿色建材产品的评价。

2、所有核查项目企业均应提供相关证明材料的原件,并根据情况提供复印件;

3、表中某些指标因企业不能提供相关原始数据以至审核组无法核查或核算出结果的,一律按0分计。

4、表中所有得分项目均严格按照给定分值进行给分,若部分指标划分了几个评分档次,且企业现状不能满足该项指标的最低档,则按0分计。

5、在基本项全部合格的基础上,根据企业所评审产品品种的生态指标、性能指标和优选项得分,按下表规定评定热轧带肋钢筋绿色建材星级。

等级 ★ ★★ ★★★ 得分项(100分) 性能指标 ≥4 ≥8 ≥12 生态指标 ≥50 ≥60 ≥70 优选项 (10分) ≥0 ≥2 ≥4 总评分值 (110分) ≥65 ≥80 ≥95

表C.1-1 热轧带肋钢筋基本项评价细则

序号 名 称 具体要求 生产项目应符合国家和当地允许生产的项目,不在限期淘汰或强制迁移的范围内。 生产工艺和装备不属于国家、地方禁止、淘汰和限制的类别。 1 产业政策 生产项目应当通过对环境影响评价。 生产场所不应在风景名胜区、生态保护区、自然和文化遗产保护区、饮用水源保护区、城市建成区和非工业规划区内。 2 产品性能 基本性能 厂界噪声 3 环境影响 大气污染物 外排废水 4 5 安全生产 视频监控 产品质量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钢筋混凝土用钢 第2部分:热轧带肋钢筋》GB 1499.2。 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 12348的规定。 符合现行国家标准《轧钢工业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GB 28665的规定。 符合现行国家标准《钢铁企业水污染物排放标准》GB 13456或项目所在地环境标准要求。 有健全的安全生产责任制,制订了完善的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有安全生产事故应急预案。 应安装可保存运行记录的视频监控系统,监控点应覆盖主要生产车间、检验室、产品库房和重点环保设施。 核查相关制度和文件。 现场核查监控设施运行情况。 核查环境监测报告。(监测机构应具备相应的资质,报告时间在1年以内)。 核查项目环评报告(编制机构应具备相应的资质)。 核查生产场所是否在所述区域。 核查产品近三年的监督抽查检验报告。 评价方法 核查有效的生产许可证。 与国家、地方发布的产业政策要求相对照。 表C.1-2 热轧带肋钢筋生态指标评价细则

一级指标 名称 分值 二级指标 名称 分值 三级指标 名称 分值 运距500km以内 原材料使用率 (%) 评分要求 评价方法 详细规定 50~70 70~90 >90 ≤70 生产能耗 15 产品生产能耗 15 轧钢工序 单位产品综合能耗 (kgce/t) ≤60 ≤50 ≥97% 成材率 资源利用 10 废品利用 环境影响 20 2 不符合要求的半成品和不合格产品 ≤1.5 废水 排放量 (m3/t) 4 ≤1.1 0 8 生产成材率 ≥98% ≥98.5% 全部利用 分值 2 3 4 5 10 15 4 6 8 2 1 2 4 核查环境监测报告。 生产现场核查。 查看相关生产记录,统计周期不少于6个月。 查看能源审计报告,或核查不少于6个月的数据。 查原料运输台账和购买发票,统计周期不少于6个月,根据统计结果评分。 原料采集阶段 4 钢坯来源 4 本地化 程度 4 生产阶段 76 一级指标 名称 生产阶段 分值 76 二级指标 名称 分值 三级指标 名称 颗粒物 排放浓度 二氧化硫排放浓度 氮氧化物(以NO2计)排放浓度 分值 4 评分要求 评价方法 详细规定 达到新建企业排放限值标准 ≤新建企业排放限值标准的80% 达到新建企业排放限值标准 分值 2 4 2 4 2 4 1 2 4 2 4 2 生产现场核查。 >250万吨 3 按GB 28665标准的要求考核。核查环境监测报告。 按GB 28665标准的要求考核。核查环境监测报告。 4 ≤新建企业排放限值标准的80% 达到新建企业排放限值标准 20 环境影响 4 ≤新建企业排放限值标准的80% 2类 按GB 28665标准的要求考核。核查环境监测报告。 厂界噪声 4 1类 0类 设定了清洁生产目标,按计划实施,并有相关记录和验证数据。 进行了清洁生产审核,并有第三方机构编制的清洁生产审核报告。 150万吨~250万吨 核查环境监测报告。应符合GB12348中0-3类声环境功能区标准。 清洁生产 4 清洁生产 4 现场核查资料和记录,或核查清洁生产审核报告。 钢筋 生产能力 3 年产能 27 设施装备 一级指标 名称 生产阶段 76 分值 二级指标 名称 设施装备 分值 27 三级指标 名称 自动化 程度 分值 6 评分要求 评价方法 详细规定 实现了在线生产监测自动化 实现了在线生产监测、质量检测自动化 配备了出厂检验所需的主要检测设备,所有计量设备经检定合格。 配备了出厂检验所需的全部检测设备,所有计量设备经检定合格。 对主要出厂检验项目进行了检测并有记录,频次符合要求。 出厂检验项目完整并有详细的记录,频次符合要求。 全连轧 分值 3 生产现场核查。 6 2 出厂检验设备配置 检测设备和运行 8 3 现场核查。 4 5 5 3 1 1 生产现场核查设备;查看生产记录,统计周期不少于6个月。 生产现场核查。 生产现场核查。 生产现场核查。 出厂检验记录 全连轧 能源计量设施 功能分区 绿化 5 3 1 1 采用全连轧工艺生产 水、电、气计量装置齐全,生产区分级计量;生活区单独计量;且运行正常。 生产区与生活区分开,且距离不小于800m。 厂区内绿化率不小15%。 一级指标 名称 分值 二级指标 名称 分值 三级指标 名称 组织 分值 2 评分要求 评价方法 详细规定 设有售后技术支持服务机构,并配有具备相应技术能力的服务人员。 为客户提供了良好的售后技术服务,可保障产品的正确使用。 分值 2 资料核查。 施工阶段 4 技术服务 4 运行 2 2 资料核查。

表C.1-3 热轧带肋钢筋性能指标评价细则

性能指标 分值 评分要求 详细规定 ≤现行产品标准允许偏差的80% 尺寸、外形 2 允许偏差 ≤现行产品标准允许偏差的50% 屈服强度ReL、抗拉强度Rm≥标准值的1.1倍 且伸长率A≥标准值的1.5倍 屈服强度ReL、抗拉强度Rm≥标准值的1.15倍 且伸长率A≥标准值的1.8倍 ≥15% 钢筋抗震性能 5 生产或销售的抗震钢筋(牌号带E)所占比例 ≥30% >50% ≥15% 高强钢筋HRB500 5 生产或销售的高强钢筋(HRB500及以上)所占比例 ≥30% >50% 2 2 4 1 3 5 1 3 5 查看生产或销售记录,统计周期不少于6个月。 查看生产或销售记录,统计周期不少于6个月。 核查产品近三年的监督抽查报告。 分值 1 评价方法 力学性能 4 D.1 沥青类防水卷材绿色建材评价技术细则

说 明

1、本细则适用于沥青类防水卷材(PY类产品)绿色建材产品的评价; 2、所有核查项目企业均应提供相关证明材料的原件,并根据情况提供复印件;

3、表中某些指标因企业不能提供相关原始数据以至审核组无法核查或核算出结果的,一律按0分计;

4、表中所有得分项目均严格按照给定分值进行给分,若部分指标划分了几个评分档次,且企业现状不能满足该项指标的最低档,则按0分计;

5、原料采集阶段中原料本地化程度(500km以内原材料使用率)以重量计算使用百分比,运距以出产地运至企业生产现场的距离。

6、在基本项全部合格的基础上,根据企业所评审产品品种的生态指标、性能指标和优选项得分,按下表规定评定沥青类防水卷材绿色建材星级。

等级 ★ ★★ ★★★ 得分项(100分) 性能指标 ≥4 ≥8 ≥12 生态指标 ≥50 ≥60 ≥70 优选项 (10分) ≥0 ≥2 ≥4 总评分值 (110分) ≥65 ≥80 ≥95 表D.1-1 沥青类防水卷材基本项评价细则

序号 名 称 具体要求 应为国家或当地允许生产的项目,不在限期淘汰或强制迁移的范围内。 生产工艺与装备不属于国家、地方限制和淘汰的类别。 1 产业政策 生产项目应当通过对环境影响评价。 生产场所不应在风景名胜区、生态保护区、自然和文化遗产保护区、饮用水源保护区、城市建成区和非工业规划区内。 产品质量应符合《弹性体改性沥青防水卷材》GB 18242、《塑性体改性沥青防水卷材》GB 18243、《自粘聚合物改性沥青防水卷材》GB 23441(PY类)、《预铺/湿铺防水卷材》GB/T 23457(PY类)等产品标准的规定。 产品中可溶性重金属的含量应符合《环境标志产品技术要求 防水卷材》HJ 455的规定。 满足《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 12348的规定。 核查项目环评报告(编制机构应具备相应的资质)。 核查生产场所是否在所述区域。 评价方法 核查项目核准批文或当地政府部门允许项目生产的说明。 与国家、地方发布的产业政策要求相对照。 基本性能 2 产品性能 安全性能 厂界噪声 核查产品抽检报告(检测机构应具备相应的资质,报告时间在1年以内,时间以委托日期起算)。 3 应符合《工业炉窑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GB 9078中二类的规核查环境监测报告。(监测机构应具备相应的资质,大气污染物 环境影响 定和《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GB 16297表2中二级标准。 报告时间在1年以内)。 外排废水 应达到《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 8978二级或项目所在地环境标准的规定。 序号 4 名 称 安全生产 具体要求 有健全的安全生产责任制,制订了完善的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有安全生产事故应急预案。 应安装可保存运行记录的视频监控系统,监控点应覆盖主要生产车间、检验室、产品库房和重点环保设施。 评价方法 核查相关制度和文件。 5 视频监控 现场核查监控设施运行情况。 表D.1-2 沥青类防水卷材生态指标评价细则

一级指标 名称 分值 二级指标 名称 环境影响 原料采集阶段 9 原料来源 5 分值 4 三级指标 名称 环境影响 本地化程度 分值 4 粉料储存 500km以内原材料使用率 评分要求 评价方法 详细规定 有粉料罐,运行正常 50%~90% >90% ≤限值,>准入值 生产能耗 20 产品生产能耗 20 单位产品综合能耗 2(kgce/km) ≤准入值,>先进值 ≤先进值 ≥90%,<95% 生产阶段 72 成品率 资源利用 6 不符合要求的半成品和不合格产品 3 生产成品率 95%~98% >98% 部分利用 全部利用 2 3 2 3 生产现场核查处置方法、相关设备设施与处置记录。 分值 4 3 5 12 16 20 1 统计周期不少于6个月。以消耗的原料计算出理论产量,实际产量与理论产量的比值即为生产成品率。 按GB 30184-2013标准的要求考核。 查看能源审计报告,或核查不少于6个月的数据。 生产现场核查。 统计周期不少于6个月。查原料购买台账和配料单。 5 废品利用 3 一级指标 名称 分值 二级指标 名称 分值 三级指标 名称 分值 评分要求 评价方法 详细规定 二级 废水排放 一级 大气污染物排放 二级 一级 2类 厂界噪声 1类 0类 3 2 3 1 2 3 2 现场核查资料和记录,或核查清洁生产审核报告。 4 2 4 1 生产现场核查。 >40m³/h 3 生产现场核查。(按250天/年、两班制16小时生产、产品厚度以3.0mm计算) 核查环境监测报告。应符合GB12348中0-3类声环境功能区标准。 分值 2 核查环境监测报告。应符合GB8978中一级或二级标准. 环境影响 9 污染物排放 9 核查环境监测报告。应符合GB16297中一级或二级标准。 生产阶段 72 设定了清洁生产目标,按计划实施,并有相关记录和验证数据。 清洁生产 4 清洁生产 4 进行了清洁生产审核,并有第三方机构编制的清洁生产审核报告。 最大单线产能 最大单线总流量 1000~1500万m/年 >1500万m/年 20~40m³/h 22生产能力 设施装备 33 胶体磨 4 3 一级指标 名称 分值 二级指标 名称 分值 三级指标 名称 分值 评分要求 评价方法 详细规定 1200~1750kW/h 总供热能力 分值 2 生产现场核查。 >1750kW/h 加热方式 燃气 有2道处理工序 4 2 1 生产现场核查。 有3道或以上处理工序 出厂检验设备配置 配备了出厂检验所需的主要检测设备,所有计量设备经检定合格。 配备了出厂检验所需的全部检测设备,所有计量设备经检定合格。 对主要出厂检验项目进行了检测并有记录,频次符合要求。 3 1.5 生产现场核查。 导热油炉 6 烟气处理装置 3 生产阶段 72 设施装备 33 检测设备和运行 3 生产现场核查。 7 出厂检验记录 出厂检验项目完整并有详细的记录,频次符合要求。 2 4 2 2 生产现场核查。 生产现场核查。 产品包装 脱硫装置 2 2 有热缩包装设备,运行正常。 有处理装置,运行正常。 一级指标 名称 分值 二级指标 名称 分值 三级指标 名称 能源计量设施 分值 2 2 2 1.5 评分要求 评价方法 详细规定 水、电、气计量装置齐全,生产区分级 计量;生活区单独计量;且运行正常。 生产区与生活区分开,且距离不小于100m 厂区内绿地率不小于15%。 设有售后技术支持服务机构,并配有具备相应技术能力的服务人员。 为客户提供了良好的售后技术服务,可保障产品的正确使用。 分值 2 2 2 生产现场核查。 生产现场核查。 生产现场核查。 生产阶段 72 设施装备 33 功能分区 绿化 组织 1.5 资料核查。 施工阶段 3 技术服务 3 运行 1.5 1.5 资料核查。 表D.1-3 沥青类防水卷材性能指标评价细则

评分要求 性能指标 分值 详细规定 耐低温性能 耐热性能 2 2 低温柔性 耐热性 最大拉力时延伸率 试验温度在最高等级产品标准规定条件下降低5℃,检验合格 试验温度在最高等级产品标准规定条件下升高10℃,检验合格 比最高等级产品标准规定延伸率高10%以上且不超过20% 比最高等级产品标准规定延伸率高20%以上 ≥90%,<98% ≥98% 试验温度在最高等级产品标准规定条件下降低5℃,检验合格 分值 2 2 1 2 3 6 4 核查产品抽检报告(检测机构应具备相应的资质,报告时间在1年以内) 评价方法 延伸率 2 人工气候加速老化 (720h) 10 拉伸性能 保持率 低温柔性 E.1 塑料型材绿色建材评价技术细则

说 明

1、本细则适用于门窗用未增塑料聚氯乙烯(PVC-U)型材的评价;

2、所有核查项目企业均应提供相关证明材料的原件,并根据情况提供复印件;

3、表中某些指标因企业不能提供相关原始数据以至审核组无法核查或核算出结果的,一律按0分计;

4、表中所有得分项目均严格按照给定分值进行给分,若部分指标划分了几个评分档次,且企业现状不能满足该项指标的最低档,则按0分计。

5、热工性能评价时,巳获得门窗标识证书且在有效期内的模拟计算报告可直接采信。

6、在基本项全部合格的基础上,根据企业所评审产品品种的生态指标、性能指标和优选项得分,按下表规定评定塑料型材绿色建材星级。

等级 ★ ★★ ★★★ 得分项(100分) 性能指标 ≥4 ≥8 ≥12 生态指标 ≥50 ≥60 ≥70 优选项 (10分) ≥0 ≥2 ≥4 总评分值 (110分) ≥65 ≥80 ≥95

表E.1-1 塑料型材基本项评价细则

序号 名 称 具体要求 生产项目应符合国家和当地允许生产的项目,不在限期淘汰或强制迁移的范围内。 生产工艺与装备不属于国家、地方限制和淘汰的类别。 1 产业政策 生产项目应当通过对环境影响评价。 生产场所不应在风景名胜区、生态保护区、自然和文化遗产保护区、饮用水源保护区、城市建成区和非工业规划区内。 评价方法 核查项目核准批文或当地政府部门允许项目生产的说明。 与国家、地方发布的产业政策要求相对照。 核查项目环评报告(编制机构应具备相应的资质)。 核查是否生产场所是否在所述区域。 2 产品性能 基本性能 产品质量应符合《门、窗用未增塑聚氯乙烯PVC-U型材》GB8814核查产品型式检验报告(检测机构应具备相应的和《建筑门窗用未增塑聚氯乙稀彩色型材》JG/T 263标准的要资质,报告时间在2年以内)。 求。 满足《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 12348的规定。 核查环境监测报告。(监测机构应具备相应的资质,报告时间在1年以内)。 厂界噪声 3 环境影响 大气污染物 应符合《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GB16297的规定。 外排废水 应达到《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或项目所在地环境标准要求。 有健全的安全生产责任制,制订了完善的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有安全生产事故应急预案。 应安装可保存运行记录的视频监控系统,监控点应覆盖主要生产车间、检验室、产品库房和重点环保设施。 4 5 安全生产 视频监控 核查相关制度和文件。 现场核查监控设施运行情况。

表E.1-2 塑料型材生态指标评价细则

一级指标 名称 分值 二级指标 名称 分值 三级指标 名称 环境影响 9 原料采集阶段 14 原料来源 本地化程度 分值 2 评分要求 评价方法 详细规定 袋装及罐装 未使用铅盐 原料选择 7 灰份含量 运距300km以内 原材料使用率 10%~15% ≤10% 50%~90% ≥90% 分值 2 4 1 3 2 5 2 2 2 4 1 2 3 1 3 统计周期不少于6个月。以消耗的原料计算出理论产量,实际产量与理论产量的比值即为生产成品率。 统计周期不少于6个月生产期的生产记录数据。 现场核查文件资料,或核查不少于6个月的数据,或核查能源审计报告。 查看统计周期不少于6个月。查原料运输台账和购买发票,根据统计结果评分。 查看统计周期不少于6个月生产期的生产记录 现场检查。 5 5 建立能源管理制度和管理机构 具有能源管理考核制度,并与个人绩效挂钩 主要耗能设备设置分级计量,进行能源消耗统计分析 通过第三方机构实施的能源审计 90%~95% 成品率 资源利用 6 废品利用 3 不符合要求的半成品和不合格产品 3 生产成品率 95%~98% ≥98% 部分利用 全部利用 生产能耗 10 能源管理 10 生产阶段 63 一级指标 名称 分值 二级指标 名称 分值 三级指标 名称 分值 废水排放 评分要求 评价方法 详细规定 二级 一级 二级 一级 2类 厂界噪声 1类 0类 设定了清洁生产目标,按计划实施,并有相关记录和验证数据。 进行了清洁生产审核,并有第三方机构编制的清洁生产审核报告。 总产能 配料 2~5万吨/年 ≥5万吨/年 自动 自动 有回收装置 无尘 无噪声 分值 2 3 2 3 1 2 4 2 4 1 2 2 2 2 2 2 生产现场核查。 生产现场核查。 现场核查资料和记录,或核查清洁生产审核报告。 核查环境监测报告。应符合GB12348中0-3类声环境功能区标准。 核查环境监测报告。应符合GB8978中一级或二级标准. 核查环境监测报告。应符合GB16297中一级或二级标准。 环境影响 10 污染物排放 10 大气污染物排放 生产阶段 63 清洁生产 4 清洁生产 4 生产能力 2 生产现场核查。 设施装备 33 捏合混料 6 输送 粉尘回收 挤出成型 4 切割方式 一级指标 名称 分值 二级指标 名称 分值 三级指标 名称 分值 评分要求 评价方法 详细规定 自动包装 分值 1 1 1 2 3 生产现场核查。 4 5 2 2 2 2 2 生产现场核查。 生产现场核查。 生产现场核查。 生产现场核查。 生产现场核查。 生产现场核查。 生产现场核查 生产现场核查。 包装计量 2 自动计量 自动控制 1 出厂检验设备配置 系统实现自动控制 配备了出厂检验所需的主要检测设备,所有计量设备经检定合格。 配备了出厂检验所需的全部检测设备,所有计量设备经检定合格。 对主要出厂检验项目进行了检测并有记录,频次符合要求。 检测设备和运行 生产阶段 63 设施装备 33 8 出厂检验出厂检验项目完整并有详细的记记录 录,频次符合要求。 2 2 2 2 2 有粉尘回收装置,运行正常 有废水循环装置,运行正常 水、电、气计量装置齐全,生产区分级计量;生活区单独计量;且运行正常。 生产区与生活区分开,且距离不小于100m 厂区内绿化率 ≥15% 粉尘回收 废水循环 能源计量设施 厂区功能分区 绿化 一级指标 名称 分值 二级指标 名称 分值 三级指标 名称 组织 分值 2 2 2 2 评分要求 评价方法 详细规定 设有售后技术支持服务机构,并配有具备相应技术能力的服务人员。 为客户提供了良好的售后技术服务,可保障产品的正确使用。 无甲醛、TVOC、苯等有害物质释放 含铅量 0 分值 2 2 2 查看混料记录或检测报告。 2 资料核查。 资料核查。 施工阶段 4 技术服务 4 运行 环保 使用阶段 4 环保安全 4 安全 表E.1-3 塑料型材性能指标评价细则

评分要求 性能指标 分值 详细规定 性能要求 ≤2.0 热工性能 15 传热系数 2W/(mK) ≤1.5 ≤1.2 分值 5 10 15 开启面的框扇组合节点的模拟计算报告(门窗标识实验室提供的计算报告) 评价方法 E.2 塑料门窗绿色建材评价技术细则

说 明

1、本细则适用于未增塑料聚氯乙烯(PVC-U)门、窗产品的评价;

2、所有核查项目企业均应提供相关证明材料的原件,并根据情况提供复印件;

3、表中某些指标因企业不能提供相关原始数据以至审核组无法核查或核算出结果的,一律按0分计;

4、表中所有得分项目均严格按照给定分值进行给分,若部分指标划分了几个评分档次,且企业现状不能满足该项指标的最低档,则按0分计;

5、已获得门窗标识证书产品且在有效期内的性能指标可直接采信。

6、在基本项全部合格的基础上,根据企业所评审产品品种的生态指标、性能指标和优选项得分,按下表规定评定塑料门窗产品绿色建材星级。

等级 ★ ★★ ★★★ 得分项(100分) 性能指标 ≥4 ≥8 ≥12 生态指标 ≥50 ≥60 ≥70 优选项 (10分) ≥0 ≥2 ≥4 总评分值 (110分) ≥65 ≥80 ≥95

表E.2-1 塑料门窗基本项评价内容及要求

序号 名 称 具体要求 生产项目应符合国家和当地允许生产的项目,不在限期淘汰或强制迁移的范围内。 生产工艺与装备不属于国家、地方限制和淘汰的类别。 1 产业政策 生产项目应当通过对环境影响评价。 生产场所不应在风景名胜区、生态保护区、自然和文化遗产保护区、饮用水源保护区、城市建成区和非工业规划区内。 2 产品性能 基本性能 评价方法 核查项目核准批文或当地政府部门允许项目生产的说明。 与国家、地方发布的产业政策要求相对照。 核查项目环评报告(编制机构应具备相应的资质)。 核查是否生产场所是否在所述区域。 产品质量应符合《建筑用塑料窗》GB28887或《建筑用塑料门》核查产品型式检验报告(检测机构应具备相应的GB28886标准的要求。 资质,报告时间在2年以内)。 满足《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 12348的规定。 核查环境监测报告。(监测机构应具备相应的资质,报告时间在1年以内)。 厂界噪声 3 环境影响 大气污染物 应符合《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GB16297的规定。 外排废水 应达到《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或项目所在地环境标准要求。 有健全的安全生产责任制,制订了完善的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有安全生产事故应急预案。 应安装可保存运行记录的视频监控系统,监控点应覆盖主要生产车间、检验室、产品库房和重点环保设施。 4 5 安全生产 视频监控 核查相关制度和文件。 现场核查监控设施运行情况。 表E.2-2 塑料门窗生态指标评价细则

一级指标 名称 分值 二级指标 名称 分值 三级指标 名称 环境影响 材料 分值 2 2 白色 本地化程度 14 原料来源 14 型材 玻璃 原材料 选择 7 五金 密封材料 衬钢 绿色/多腔型材 Low-E中空/暖边条 ≥两个锁点 三元乙丙 热镀锌 3 1 1 1 1 2 2 2 4 现场核查文件资料,或核查不少于6个月的数据,或核查能源审计报告。 核查原材料采购记录、检测报告及合格证 3 运距100km以内 原材料使用率 50%~90% ≥90% 1 1 3 统计周期不少于6个月。查原料运输台账和购买发票,根据统计结果评分。 评分要求 评价方法 详细规定 非露天堆放 共挤 分值 2 1 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报告进行计算。 现场查看 原料采集阶段 建立能源管理制度和管理机构 具有能源管理考核制度,并与个人绩效挂钩 主要耗能设备设置分级计量,进行能源消耗统计分析 通过第三方机构实施的能源审计 生产阶段 59 生产能耗 10 能源管理 10 一级指标 名称 分值 二级指标 名称 分值 三级指标 名称 分值 评分要求 评价方法 详细规定 90%~95% 分值 1 2 3 1 3 2 3 2 3 1 2 4 2 4 1 2 2 现场核查资料和记录,或核查清洁生产审核报告。 核查环境监测报告。应符合GB12348中0-3类声环境功能区标准。 统计周期不少于6个月。以消耗的原料计算出理论产量,实际产量与理论产量的比值即为生产成品率。 生产现场核查。 核查环境监测报告。应符合GB8978中一级或二级标准. 核查环境监测报告。应符合GB16297中一级或二级标准。 成品率 资源利用 6 废品利用 3 生产成品率 95%~98% ≥98% 3 不符合要求的半成品和不合格产品 废水排放 部分利用 全部利用 二级 一级 二级 一级 2类 环境影响 生产阶段 59 10 污染物排放 10 大气污染物排放 厂界噪声 1类 0类 清洁生产 4 清洁生产 4 设定了清洁生产目标,按计划实施,并有相关记录和验证数据。 进行了清洁生产审核,并有第三方机构编制的清洁生产审核报告。 总产能 切割机 10~30万㎡ ≥30万㎡ 数控 设施装备 29 生产能力 下料 2 2 生产现场核查。 生产现场核查。 一级指标 名称 分值 二级指标 名称 分值 三级指标 名称 焊接 清角 装配 自动控制 分值 2 2 2 2 出厂检验设备配置 自动焊机 清角机 评分要求 评价方法 详细规定 三位 四位 数控 分值 1 2 2 1 2 2 2 3 生产现场核查。 4 5 2 2 2 1 2 生产现场核查。 生产现场核查。 生产现场核查。 生产现场核查。 生产现场核查。 生产现场核查。 生产现场核查。 生产现场核查。 生产现场核查。 有部分配套工装 具备完善工装 系统实现自动控制 配备了出厂检验所需的主要检测设备,所有计量设备经检定合格。 配备了出厂检验所需的全部检测设备,所有计量设备经检定合格。 对主要出厂检验项目进行了检测并有记录,频次符合要求。 生产阶段 59 设施装备 29 检测设备和运行 8 出厂检验出厂检验项目完整并有详细的记记录 录,频次符合要求。 2 2 2 1 2 有粉尘回收装置,运行正常 有噪声控制装置 水、电、气计量装置齐全,生产区分级 计量;生活区单独计量;且运行正常。 生产区与生活区分开,且距离不小于100m 厂区内绿化率 ≥15% 粉尘回收 噪声控制 能源计量设施 厂区功能分区 绿化 一级指标 名称 分值 二级指标 名称 分值 三级指标 名称 组织 分值 2 2 2 评分要求 评价方法 详细规定 设有售后技术支持服务机构,并配有具备相应技术能力的服务人员。 为客户提供了良好的售后技术服务,可保障产品的正确使用。 无甲醛、TVOC、苯等有害物质释放 内平开窗或悬窗 分值 2 2 2 1 现场核查 有防坠落处理措施/铰链部位加强处理 1 资料核查。 资料核查。 检查检测报告 施工阶段 4 技术服务 4 运行 环保 使用阶段 4 环保安全 4 安全 2 表E.2-3 塑料门窗性能指标评价细则

评分要求 性能指标 分值 详细规定 ≤2.0 保温性能 2W/(mK) 7 ≤2.2 ≤2.5 气密性能 遮阳性能 可见光透射比 (玻璃) 隔声性能 dB 3 3 <0.50 3 >0.4 >25 3 ≥30 ≥35 1 3 1 2 3 ≥6级 <0.40 分值 7 5 3 3 3 核查产品抽检报告及现场核查(检测机构应具备相应的资质,报告时间在1年以内) 评价方法 E.3 铝合金型材绿色建材评价技术细则

说 明

1、本细则适用于隔热铝合金型材的评价;

2、所有核查项目企业均应提供相关证明材料的原件,并根据情况提供复印件;

3、表中某些指标因企业不能提供相关原始数据以至审核组无法核查或核算出结果的,一律按0分计;

4、表中所有得分项目均严格按照给定分值进行给分,若部分指标划分了几个评分档次,且企业现状不能满足该项指标的最低档,则按0分计;

5、巳获得门窗标识证书产品且在有效期内的性能指标可直接采信。

6、在基本项全部合格的基础上,根据企业所评审产品品种的生态指标、性能指标和优选项得分,按下表规定评定铝合金型材绿色建材星级。

等级 ★ ★★ ★★★ 得分项(100分) 性能指标 ≥4 ≥8 ≥12 生态指标 ≥50 ≥60 ≥70 优选项 (10分) ≥0 ≥2 ≥4 总评分值 (110分) ≥65 ≥80 ≥95

表E.3-1 铝合金型材基本项评价细则

序号 名 称 具体要求 生产项目应符合国家和当地允许生产的项目,不在限期淘汰或强制迁移的范围内。 生产工艺与装备不属于国家、地方限制和淘汰的类别。 1 产业政策 生产项目应当通过对环境影响评价。 生产场所不应在风景名胜区、生态保护区、自然和文化遗产保护区、饮用水源保护区、城市建成区和非工业规划区内。 2 产品性能 基本性能 厂界噪声 3 产品质量应符合《铝合金建筑型材》GB5237(所有部分)标准的要求。 满足《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 12348的规定。 核查环境监测报告。(监测机构应具备相应的资质,报告时间在1年以内)。 评价方法 核查项目核准批文或当地政府部门允许项目生产的说明。 与国家、地方发布的产业政策要求相对照。 核查项目环评报告(编制机构应具备相应的资质)。 核查生产场所是否在所述区域。 核查产品型式检验报告(检测机构应具备相应的资质,报告应在有效期内)。 环境影响 大气污染物 应符合《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GB16297的规定。 外排废水 应达到《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或项目所在地环境标准要求。 有健全的安全生产责任制,制订了完善的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有安全生产事故应急预案。 应安装可保存运行记录的视频监控系统,监控点应覆盖主要生产车间、检验室、产品库房和重点环保设施。 4 5 安全生产 视频监控 核查相关制度和文件。 现场核查监控设施运行情况。

表E.3-2 铝合金型材生态指标评价细则

一级指标 名称 分值 二级指标 名称 分值 三级指标 名称 分值 评分要求 评价方法 详细规定 采用铝锭 铝材 能源消耗 原料采集阶段 10 本地化程度 5 能源消耗 5 复合方式 500km以内原材料使用率 采用铝棒 穿条式 50%~90% ≥90% ≤ 限值 ≤ 准入值 ≤ 先进值 90%~95% 生产阶段 66 成品率 资源利用 5 不符合要求的半成品和不合格产品 3 生产成品率 95%~98% ≥98% 部分利用 全部利用 2 3 1 生产现场核查。 2 3 2 2 5 4 7 10 1 统计周期不少于6个月。查原料运输台账和购买发票,根据统计结果评分。 按《铝合金建筑型材单位产品能源消耗限额》GB 21351的要求考核。查看能源审计报告,或核查不少于6个月的数据。 核查企业不少于6个月采购记录。 分值 1 原料来源 5 5 生产能耗 10 产品生产能耗 10 单位产品综合能耗 (kgce/t) 统计周期不少于6个月。以消耗的原料计算出理论产量,实际产量与理论产量的比值即为生产成品率。 废品利用 2 一级指标 名称 分值 二级指标 名称 分值 三级指标 名称 分值 评分要求 评价方法 详细规定 二级 废水排放 一级 二级 大气污染物排放 3 2 3 1 2 4 1 2 4 1 生产现场核查。 >30吨/天 2 1 生产现场核查。 铝棒锯切 自动 1 核查清洁生产审核报告,满足《铝及铝合金管、棒、型材行业清洁生产水平评价技术要求》YS/T781 核查环境监测报告。应符合GB12348中0-3类声环境功能区标准 分值 2 核查环境监测报告。应符合GB8978中一级或二级标准 核查环境监测报告。应符合GB16297中一级或二级标准 环境影响 10 污染物排放 10 一级 2类 厂界噪声 1类 0类 生产阶段 66 设定了清洁生产目标,按计划实施。清洁水平达到 三级 二级 一级 10~30吨/天 生产能力 设施装备 37 均质炉 熔铸 2 有 2 单线产能 清洁生产 4 清洁生产 4 一级指标 名称 分值 二级指标 名称 分值 三级指标 名称 分值 评分要求 评价方法 详细规定 1000吨~2000吨 压力 分值 1 2 1 1 1 3 1 2 1 1 1 1 1 生产现场核查。 生产现场核查。 产现场核查 生产现场核查。 (注:本指标最高值3分) 生产现场核查。 生产现场核查。 挤压拉伸 3 热处理 氧化 >2000吨 杆件长度规格 ≥6.5m 有 有 无铬钝化 氧化电泳 5 电泳 生产阶段 66 设施装备 37 喷涂 3 卧式 立式 15吨/天 60吨/天 全自动喷涂装置 隔热工序 1 单线产能 包装 包装计量 2 计量 自动控制 1 自动计量 >20吨/天 自动包装 全部系统实现自控制 一级指标 名称 分值 二级指标 名称 分值 三级指标 名称 分值 评分要求 评价方法 详细规定 出厂检验设备配备了出厂检验所需的全部检配置 测设备,所有计量设备经检定合格。 对主要出厂检验项目进行了检出厂测并有记录,频次符合要求。 检验出厂检验项目完整并有详细的记录 记录,频次符合要求。 配备了出厂检验所需的主要检测设备,所有计量设备经检定合格。 分值 2 检测设备和运行 8 3 生产现场核查。 4 5 2 2 2 2 生产现场核查。 生产现场核查。 生产现场核查。 按《建筑材料行业能源计量器具配备和管理要求》GB/T24851,生产现场核查。 生产现场核查。 生产现场核查。 生产阶段 66 设施装备 37 粉尘回收 余热回收 废水回收 能源计量设施 功能分区 绿化 2 2 2 2 有烟尘/SO2回收装置,运行正常 有余热回收装置,运行正常 有废水回收装置,运行正常 水、电、气计量装置齐全,生产区分级计量;生活区单独计量;且运行正常。 生产区与生活区分开,且距离不小于100m 厂区内绿化率≥15% 1 1 1 1 一级指标 名称 分值 二级指标 名称 配套及服务 分值 三级指标 名称 组织 4 运行 2 分值 2 评分要求 评价方法 详细规定 设有售后技术支持服务机构,并配有具备相应技术能力的服务人员。 为客户提供了良好的售后技术服务,可保障产品的正确使用。 铅(Pb) 镉(Cd) ≤2mg/Kg ≤2mg/Kg ≤2mg/Kg 无 分值 2 2 1 1 1 2 核查产品抽检报告(检测机构应具备相应的资质,报告时间在1年以内) 资料核查。 资料核查。 施工阶段 4 使用阶段 5 环保安全 5 有害物质 5 汞(Hg) 六价铬(Cr(VI)) 表E.3-3 铝合金型材性能指标评价细则

评分要求 性能指标 分值 详细规定 性能要求 ≤3.5 热工性能 15 传热系数 2W/(mK) ≤3.0 ≤2.0 分值 5 10 15 开启面的框扇组合节点的模拟计算报告(门窗标识实验室提供的计算报告) 评价方法 E.4 铝合金门窗绿色建材评价技术细则

说 明

1、本细则适用于隔热铝合金门、窗的评价;

2、所有核查项目企业均应提供相关证明材料的原件,并根据情况提供复印件;

3、表中某些指标因企业不能提供相关原始数据以至审核组无法核查或核算出结果的,一律按0分计;

4、表中所有得分项目均严格按照给定分值进行给分,若部分指标划分了几个评分档次,且企业现状不能满足该项指标的最低档,则按0分计;

5、巳获得门窗标识证书产品且在有效期内的性能指标可直接采信。

6、在基本项全部合格的基础上,根据企业所评审产品品种的生态指标、性能指标和优选项得分,按下表规定评定铝合金门窗绿色建材星级。

等级 ★ ★★ ★★★ 得分项(100分) 性能指标 ≥4 ≥8 ≥12 生态指标 ≥50 ≥60 ≥70 优选项 (10分) ≥0 ≥2 ≥4 总评分值 (110分) ≥65 ≥80 ≥95

表E.4-1 铝合金门窗基本项评价细则

序号 名 称 具体要求 生产项目应符合国家和当地允许生产的项目,不在限期淘汰或强制迁移的范围内。 生产工艺与装备不属于国家、地方限制和淘汰的类别。 1 产业政策 生产项目应当通过对环境影响评价。 生产场所不应在风景名胜区、生态保护区、自然和文化遗产保护区、饮用水源保护区、城市建成区和非工业规划区内。 2 产品性能 基本性能 厂界噪声 3 产品质量应符合《铝合金门窗》GB8478标准的要求。 满足《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 12348的规定。 核查环境监测报告。(监测机构应具备相应的资质,报告时间在1年以内)。 评价方法 核查项目核准批文或当地政府部门允许项目生产的说明。 与国家、地方发布的产业政策要求相对照。 核查项目环评报告(编制机构应具备相应的资质)。 核查是否生产场所是否在所述区域。 核查产品型式检验报告(检测机构应具备相应的资质,报告时间在2年以内)。 环境影响 大气污染物 应符合《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GB16297的规定。 外排废水 应达到《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或项目所在地环境标准要求。 有健全的安全生产责任制,制订了完善的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有安全生产事故应急预案。 应安装可保存运行记录的视频监控系统,监控点应覆盖主要生产车间、检验室、产品库房和重点环保设施。 4 5 安全生产 视频监控 核查相关制度和文件。 现场核查监控设施运行情况。

表E.4-2 铝合金门窗生态指标评价细则

一级指标 名称 分值 二级指标 名称 分值 三级指标 名称 环境影响 本地化程度 12 原料来源 12 铝合金型材 材料选择 6 五金 密封材料 分值 2 评分要求 评价方法 详细规定 非露天堆放 运距100km以内 原材料使用率 50%~90% ≥90% 绿色型材 ≥两个锁点 三元乙丙 分值 2 2 4 4 1 1 2 2 2 4 1 2 3 统计周期不少于6个月。以消耗的原料计算出理论产量,实际产量与理论产量的比值即为生产成品率。 现场核查文件资料,或核查不少于6个月的数据,或核查能源审计报告。 统计周期不少于6个月。查原料运输台账和购买发票,根据统计结果评分。 根据能源审计报告进行计算或核查企业不少于6个月数据。 4 原料采集阶段 建立能源管理制度和管理机构 具有能源管理考核制度,并与个人绩效挂钩 主要耗能设备设置分级计量,进行能源消耗统计分析 通过第三方机构实施的能源审计 90%~95% 资源利用 6 成品率 3 生产成品率 95%~98% ≥98% 生产能耗 生产阶段 61 10 能源管理 10 一级指标 名称 分值 二级指标 名称 资源利用 分值 6 三级指标 名称 废品利用 分值 3 评分要求 评价方法 详细规定 不符合要求的半成品和不合格产品 废水排放 部分利用 全部利用 二级 一级 二级 一级 2类 厂界噪声 1类 0类 设定了清洁生产目标,按计划实施,并有相关记录和验证数据。 进行了清洁生产审核,并有第三方机构编制的清洁生产审核报告。 总产能 切割机 10~30万m/年 ≥30万m/年 数控 22分值 1 3 2 3 2 3 1 2 4 2 4 1 3 2 2 1 现场核查资料和记录,或核查清洁生产审核报告。 核查环境监测报告。应符合GB12348中0-3类声环境功能区标准。 生产现场核查。 核查环境监测报告。应符合GB8978中一级或二级标准. 核查环境监测报告。应符合GB16297中一级或二级标准。 环境影响 10 污染物排放 10 大气污染物排放 生产阶段 61 清洁生产 4 清洁生产 4 生产能力 设施装备 31 下料 铣、冲、钻 组角 3 2 2 2 核查环境监测报告。应符合GB12348中0-3类声环境功能区标准。 生产现场核查。 生产现场核查。 生产现场核查。 组合冲、钻、铣加工中心 1次组角胶 一级指标 名称 分值 二级指标 名称 分值 三级指标 名称 分值 评分要求 评价方法 详细规定 2次给组角胶 框 扇 挺接缝高低差,装配间隙<0.3mm 框 扇 挺接缝高低差,装配间隙<0.1mm 分值 2 1 生产现场核查或查看记录。 2 2 2 3 生产现场核查。 4 5 2 2 2 2 2 生产现场核查。 生产现场核查。 生产现场核查。 生产现场核查。 生产现场核查。 生产现场核查。 装配 2 装配精度 自动控制 2 出厂检验设备配置 系统实现自动控制 配备了出厂检验所需的主要检测设备,所有计量设备经检定合格。 配备了出厂检验所需的全部检测设备,所有计量设备经检定合格。 对主要出厂检验项目进行了检测并有记录,频次符合要求。 生产阶段 61 设施装备 31 检测设备和运行 8 出厂检验出厂检验项目完整并有详细的记记录 录,频次符合要求。 2 2 2 2 2 有粉尘回收装置,运行正常 有噪声控制装置 水、电、气计量装置齐全,生产区分级 计量;生活区单独计量;且运行正常。 生产区与生活区分开,且距离不小于100m 厂区内绿化率 ≥15% 粉尘回收 噪声控制 能源计量设施 厂区功能分区 绿化 一级指标 名称 分值 二级指标 名称 分值 三级指标 名称 组织 分值 2 2 评分要求 评价方法 详细规定 设有售后技术支持服务机构,并配有具备相应技术能力的服务人员。 为客户提供了良好的售后技术服务,可保障产品的正确使用。 内平开窗或悬窗 分值 2 2 2 2 资料核查。 资料核查。 核查产品抽检报告(检测机构应具备相应的资质,报告时间在1年以内) 施工阶段 4 技术服务 4 运行 使用阶段 4 环保安全 4 安全性 4 有防坠落处理措施/铰链部位加强处理 表E.4-3 铝合金门窗性能指标评价细则

评分要求 性能指标 分值 详细规定 ≤2.5 保温性能 7 ≤2.2 ≤2.0 气密性能 3 ≥6级 <0.50 遮阳性能 3 <0.40 可见光透射比(玻璃) 3 3 3 1 2 3 分值 3 5 7 3 1 核查产品抽检报告及现场核查(检测机构应具备相应的资质,报告时间在1年以内) 评价方法 >0.40 >25dB 隔声性能 3 ≥30dB ≥35dB F.1 塑料管材绿色建材评价技术细则

说 明

1、本细则适用于塑料管材中聚氯乙烯、聚丙烯和聚乙烯管材绿色建材产品的评价。 2、所有核查项目企业均应提供相关证明材料的原件,并根据情况提供复印件;

3、表中某些指标因企业不能提供相关原始数据以至审核组无法核查或核算出结果的,一律按0分计。

4、表中所有得分项目均严格按照给定分值进行给分,若部分指标划分了几个评分档次,且企业现状不能满足该项指标的最低档,则按0分计。

5、在基本项全部合格的基础上,根据企业所评审产品品种的生态指标、性能指标和优选项得分,按下表规定评定塑料管材绿色建材星级。

等级 ★ ★★ ★★★ 得分项(100分) 性能指标 ≥4 ≥8 ≥10 生态指标 ≥50 ≥60 ≥70 优选项 (10分) ≥0 ≥2 ≥4 总评分值 (110分) ≥65 ≥80 ≥95

表F.1-1 塑料管材基本项评价细则

序号 名 称 具体要求 生产项目应符合国家和当地允许生产的项目,不在限期淘汰或强制迁移的范围内。 1 产业政策 生产工艺与装备不属于国家、地方限制和淘汰的类别。 生产场所不应在非工业规划区内。 评价方法 核查项目核准批文或当地政府部门允许项目生产的说明。 与国家、地方发布的产业政策要求相对照。 核查是否生产场所是否在所述区域。 基本性能 2 产品性能 卫生性能 固体废弃物 厂界噪声 3 环境影响 大气污染物 外排废水 4 5 安全生产 视频监控 产品质量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给水用硬聚氯乙烯(PVC-U)管材》GB/T 10002.1、《冷热水用聚丙烯管道系统 第2部分:管材》GB/T 18742.2、《建筑排水用硬聚氯乙烯(PVC-U)管材》GB/T 5836.1、GB/T13663《给核查产品抽检报告(检测机构应具备相应的水用聚乙烯(PE)管材》的要求。 资质,报告时间在2年以内)。 用于输送饮用水的管材性能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生活饮用水输配水设备及防护材料的安全性评价标准》GB/T 17219的要求。 生产过程中废品的处理(原材料、半成品、成品)应符合《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的规定。 满足现行国家标准《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 12348的规定。 满足现行国家标准《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GB 16297的规定。 满足现行国家标准《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或项目所在地环境标准要求。 核查环境监测报告。(监测机构应具备相应的资质,报告时间在1年以内)。 核查相关管理制度和执行情况。 有健全的安全生产责任制,制订了完善的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核查相关制度和文件。 有安全生产事故应急预案。 应安装可保存运行记录的视频监控系统,监控点应覆盖主要生产车间、检验室、产品库房和重点环保设施。 现场核查监控设施运行情况。 表F.1-2 塑料管材生态指标评价细则

一级指标 名称 原料采集阶段 生产阶段 分值 4 73 二级指标 名称 原料来源 分值 4 三级指标 名称 本地化程度 分值 4 评分要求 详细规定 500km以内原材料使用率 <50% 50%~90% >90% 分值 2 3 4 2 2 2 4 查看相关资料,或核查不少于6个月的数据。 评价方法 统计周期不少于6个月。查原料运输台账和购买发票,根据统计结果评分。 建立能源管理制度和管理机构 具有能源管理考核制度,并与个人绩效挂钩 主要耗能设备设置分级计量,进行能源消耗统计 通过能源审计 生产能耗 10 能源管理 10 ≤90% 成品率 4 生产成品率 1 2 4 2 4 1 2 2 3 ≤95% >95% 部分利用 全部利用 10~20% 统计周期不少于6个月。以消耗的原料计算出理论产量,实际产量与理论产量的比值即为生产成品率。 生产现场核查。 统计周期不少于3个月生产期。计算平均日补充循环水量与循环水总量的比值。 核查环境监测报告。应符合GB 8978中一级或二级标准。 资源利用 10 废品利用 4 不符合要求的半成品、产品 补充率 循环水 环境影响 10 2 <10% 污水排放 3 二级 一级 一级指标 名称 生产阶段 分值 73 二级指标 名称 环境影响 分值 10 三级指标 名称 大气污染物排放 分值 3 评分要求 详细规定 二级 一级 2类 分值 2 3 1 2 4 2 4 2 4 2 4 2 4 4 3 资料核查 评价方法 核查环境监测报告。应符合GB 16297中一级或二级标准。 核查环境监测报告。应符合GB 12348中0-3类声环境功能区标准。 厂界噪声 4 1类 0类 设定了清洁生产目标,按计划实施,并有相关记录和验证数据。 进行了清洁生产审核,并有第三方机构编制的清洁生产审核报告。 PVC 4 ~ 6万吨/年 >6万吨/年 0.6 ~ 1万吨/年 >1万吨/年 0.6 ~ 0.8万吨/年 >0.8万吨/年 自动计量、配混料 自动控制温度、压力等主要工艺参数 清洁生产 4 清洁生产 4 现场核查资料和记录,或核查清洁生产审核报告。 设施装备 36 生产能力 4 PPR PE 自动配料 自动控制工艺参数 4 3 生产现场核查。 生产现场核查。 一级指标 名称 生产阶段 分值 73 二级指标 名称 设施装备 分值 34 三级指标 名称 定长切割 永久标识 分值 2 4 评分要求 详细规定 有自动定长切割装置 有自动喷码永久标识 配备了出厂检验所需的主要检测设备,所有计量设备经检定合格。 配备了出厂检验所需的全部检测设备,所有计量设备经检定合格。 对主要出厂检验项目进行了检测并有记录,频次符合要求。 出厂检验项目完整并有详细的记录,频次符合要求。 分值 2 4 2 评价方法 生产现场核查 生产现场核查 出厂检验设备配置 检测设备和运行 8 4 现场核查 2 出厂检验记录 4 2 4 1 2 生产现场核查。 生产现场核查。 生产现场核查。 生产现场核查。 收尘设施 能源计量设施 功能分区 绿化 2 4 1 2 有收尘装置,运行正常。 水、电、气计量装置齐全,生产区分级 计量;生活区单独计量;且运行正常。 生产区与生活区分开,且距离不小100m 厂区内绿化率不小15%。 企业污染物排放总量及能源消耗总量满足国家及地方政府相关规定要求 生产管理 5 总量控制 3 3 核查环境监测资料。 一级指标 名称 生产阶段 分值 73 二级指标 名称 生产管理 分值 5 三级指标 名称 分值 评分要求 详细规定 环境管理制度健全、原始记录及统计数据齐全有效。 2 按照《环境管理体系 要求及使用指南》 GB/T24001要求建立并运行环境管理体系、管理手册、程序文件及作业文件齐备 设有售后技术支持服务机构,并配有具备相应技术能力的服务人员。 为客户提供了良好的售后技术服务,可保障产品的正确使用。 有材料配套方案,有指定配套材料供应商。 能生产主要配套材料,并提供其它配材供应商。 输送饮用水管材不应使用铅盐稳定剂,卫生性能应符合GB/T 17219-1998的规定。 输送饮用水管材的氯乙烯单体含量应不得大于1.0mg/kg 分值 1 评价方法 生产现场核查。 环境管理制度 1 生产现场核查。 组织 技术服务 4 运行 使用阶段 13 材料配套 5 配套形式 2 2 2 3 5 2 资料核查。 资料核查。 资料核查。 资料核查。 2 5 环保安全 4 有害物质 4 核查现场及产品抽样检测 2

表F.1-3 塑料管材性能指标评价细则 1、给水用硬聚氯乙烯管材

评分要求 性能指标 分值 详细规定 ≤现行标准允许偏差的95% 尺寸 5 壁厚允许偏差 ≤现行标准允许偏差的90% 液压试验 物理力学性能 5 系统内压试验 ≥现行标准试验时间要求的5% 5 ≥现行标准试验时间要求的5% 5 3 现场抽样,并核查产品抽检报告(检测机构应具备相应的资质,报告时间在2年以内) 分值 3 核查成品库房和半年内生产记录 评价方法 2、冷热水用聚丙烯管材

评分要求 性能指标 分值 详细规定 ≤现行标准允许偏差的95% 尺寸 5 壁厚允许偏差 ≤现行标准允许偏差的90% 物理力学性能 5 静液压试验 ≥现行标准试验时间要求的5% 5 5 现场抽样,并核查产品抽检报告(检测机构应具备相应的资质,报告时间在2年以内) 分值 3 核查成品库房和半年内生产记录 评价方法

3、给水用聚乙烯管材

评分要求 性能指标 分值 详细规定 ≤现行标准允许偏差的95% 尺寸 5 壁厚允许偏差 ≤现行标准允许偏差的90% 静液压试验 物理力学性能 5 耐候性试验 ≥现行标准试验时间要求的5% 5 ≥现行标准试验时间要求的5% 5 3 现场抽样,并核查产品抽检报告(检测机构应具备相应的资质,报告时间在2年以内) 分值 3 核查成品库房和半年内生产记录 评价方法 4、排水用硬聚氯乙烯管材

评分要求 性能指标 分值 详细规定 ≤现行标准允许偏差的95% 尺寸 5 壁厚允许偏差 ≤现行标准允许偏差的90% 物理力学性能 5 拉伸强度 ≥42MPa 5 5 现场抽样,并核查产品抽检报告(检测机构应具备相应的资质,报告时间在2年以内) 分值 3 核查成品库房和半年内生产记录 评价方法 G.1 岩棉、矿渣棉及其制品绿色建材评价技术细则

说 明

1、本评价细则适用于在建筑物围护结构上使用的岩棉、矿渣棉制品,也适用于在具有保温功能的建筑构件和地板使用的岩棉、矿渣棉制品绿色建材产品的评价。

2、所有核查项目需要提供证明材料的(如生产记录、设备仪器运行使用记录、检测报告等),企业均应提供或出示相关证明材料的原件,并根据情况提供复印件;

3、表中某些指标因企业不能提供相关原始数据以至审核组无法核查或核算出结果的,一律按0分计;

4、表中所有得分项目均严格按照给定分值进行给分,若部分指标划分了几个评分档次,且企业现状不能满足该项指标的最低档,则按0分计。

5、原料采集阶段平均运距,指各种原材料从出产地到企业生产场所的运输距离与其运量在原材料总运量占比的加权平均值。 6、在基本项全部合格的基础上,根据企业所评审产品品种的生态指标、性能指标和优选项得分,按下表规定评定评审岩棉、矿渣棉及其制品品种绿色建材星级。

等级 ★ ★★ ★★★ 得分项(100分) 性能指标 ≥4 ≥8 ≥12 生态指标 ≥50 ≥60 ≥70 优选项 (10分) ≥0 ≥2 ≥4 总评分值 (110分) ≥65 ≥80 ≥95

表G.1-1 岩棉、矿渣棉及其制品基本项评价细则

序号 名 称 具体要求 生产项目应符合国家和当地允许生产的项目,不在限期淘汰或强制迁移的范围内。 1 产业政策 生产工艺与装备不属于国家、地方限制和淘汰的类别。 生产项目应当通过对环境影响评价。 生产场所不应在风景名胜区、生态保护区、自然和文化遗产保护区、饮用水源保护区、城市建成区和非工业规划区内。 基本性能 2 产品性能 安全性能 产品质量应符合《建筑外墙外保温用岩棉制品》GB/T 25975-2010、《建筑用岩棉、矿渣棉绝热制品》GB/T 19686-2005、《绝热用岩棉、矿渣棉及其制品》GB/T 11835-2007等标准的要求。 评价方法 核查项目核准批文或当地政府部门允许项目生产的说明。 与国家、地方发布的产业政策要求相对照。 核查项目环评报告(编制机构应具备相应的资质) 核查是否生产场所是否在所述区域。 核查产品抽检报告(检测机构应具备相应的资产品放射性应符合《建筑材料放射性核素限量》GB 6566-2010对质,报告时间在1年以内)。 建筑主体材料的要求。 用于民用建筑的产品甲醛释放量应符合GB 18580-2001对E2限制的要求。 满足《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 12348-2008的规定。 满足《工业窑炉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GB 9078-1996和《大气污核查环境监测报告。(监测机构应具备相应的资染物综合排放标准》GB 16297-1996的规定。 质,报告时间在1年以内)。 应达到《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 8978-1996或项目所在地环境标准要求。 有健全的安全生产责任制,制订了完善的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有安全生产事故应急预案。 应安装可保存运行记录的视频监控系统,监控点应覆盖主要生产车间、检验室、产品库房和重点环保设施。 核查相关制度和文件。近1年内发生过重大安全事故该项评定为不合格。 现场核查监控设施运行情况。 厂界噪声 3 环境影响 大气污染物 外排废水 4 5 安全生产 视频监控 表G.1-2 岩棉、矿渣棉及其制品生态指标评价细则

一级指标 名称 分值 二级指标 名称 分值 三级指标 名称 分值 评分要求 评价方法 详细规定 >10% 资源消耗 3 废弃物利用 3 利用量占原料总量的比例 >15% ≥20% 原料采集阶段 能源消耗 15 厂区外运输 环境影响 4 厂区内贮存 2 室内贮存,且厂区内环境整洁卫生 199~101 原料来源 4 本地化程度 4 平均运距(km) ≤100 >470 单位产品综合能耗 (kgce/t) >440 >420 >400 ≤400 4 2 5 10 15 20 按JC/T522-2013标准的要求考核。 查看能源审计报告,或核查不少于6个月的数据。 2 2 统计周期不少于6个月。查原料运输台账和购买发票,根据统计结果评分。 2 矿石原料运输过程遮盖密封 2 现场核查。 4 能源消耗 4 原料采集过程能耗 分值 1 2 3 4 统计周期不少于3个月生产期。根据实际生产工艺配方,计算废渣在原料中的掺量。 根据能源审计报告进行计算或核查企业不少于6个月数据。 生产阶段 61 生产能耗 20 产品生产能耗 20 一级指标 名称 分值 二级指标 名称 分值 三级指标 名称 分值 评分要求 评价方法 详细规定 81%~89% 分值 1 2 4 2 4 1 2 1 3 1 3 1 3 1 2 3 生产现场核查。 现场核查资料和记录,或核查清洁生产审核报告。 核查环境监测报告。 统计周期不少于6个月。以消耗的原料计算出理论产量,实际产量与理论产量的比值即为生产成品率。 生产现场核查。 统计周期不少于3个月生产期。计算平均日补充循环水量与循环水总量的比值。 成品率 4 生产成品率 90%~94% ≥95% 资源利用 10 废品利用 循环水 补充 窑炉废气排放 4 不符合要求的半 成品和成品 补充率 部分利用 全部利用 ≥10% 2 <10% 达到二级标准 达到一级标准 生产阶段 61 环境影响 6 3 污染物排放 3 ≤现有企业排放限值标准的85% 达到新建企业排放限值标准 设定了清洁生产目标,按计划实施,并有相关记录和验证数据。 进行了清洁生产审核,并有第三方机构编制的清洁生产审核报告。 ≤ 2.0 t/h 清洁生产 3 清洁生产 3 设施装备 22 生产能力 3 窑炉产能 ≤ 3.0 t/h > 3.0 t/h 一级指标 名称 分值 二级指标 名称 分值 三级指标 名称 分值 评分要求 评价方法 详细规定 600 rpm 分值 1 1.5 生产现场核查。 2 1 1 生产现场核查。 生产现场核查。 离心机 2 最大转速 800 rpm 1000 rpm 打褶机 切割机 1 1 段数不少于3段,最大打褶比不低于1:3。 带自动调速装置 进料自动计量、配料、加料,集棉、固化成型在线控制。 有收尘装置,运行正常。 有处理装置,运行正常。 有利用装置,运行正常。 水、电、气计量装置齐全,生产区分级 计量;生活区单独计量;且运行正常。 生产区与生活区分开,且距离不小于100m 厂区内绿地率不小于15%。 自动控制 生产阶段 61 设施装备 22 收尘设施 脱硫装置 余热利用 能源计量设施 功能分区 绿化 1 1 生产现场核查。 2 2 2 2 1 1 2 2 2 2 1 1 生产现场核查。 生产现场核查。 生产现场核查。 生产现场核查。 生产现场核查。 生产现场核查。 一级指标 名称 分值 二级指标 名称 分值 三级指标 名称 分值 出厂检验设备配置 出厂检验记录 1 2 评分要求 评价方法 详细规定 配备了出厂检验所需的主要检测设备,所有计量设备经检定合格。 配备了出厂检验所需的全部检测设备,所有计量设备经检定合格。 对主要出厂检验项目进行了检测并有记录,频次符合要求。 出厂检验项目完整并有详细的记录,频次符合要求。 分值 1 2 现场核查。 1 2 1 2 资料核查。 资料核查。 资料核查。 3 资料核查。 5 1 2 1 2 核查产品抽检报告(检测机构应具备相应的资质,报告时间在1年以内) 资料核查。 生产阶段 61 设施装备 22 检测设备和运行 4 组织 技术服务 3 运行 施工阶段 8 材料配套 5 配套形式 设有售后技术支持服务机构,并配有具备相应技术能力的服务人员。 为客户提供了良好的售后技术服务,可保障产品的正确使用。 有材料配套方案,指定了配套材料供应商。 能生产主要配套材料,指定了其它配材供应商。 IRa≤0.8、Ir≤0.8 放射性 IRa≤0.6、Ir≤0.6 5 使用阶段 4 环保安全 4 有害物质 4 ≤ 5mg/L 甲醛释放量 ≤ 3mg/L 表G.1-3 岩棉、矿渣棉及其制品性能指标评价细则

评分要求 性能指标 分值 详细规定 ≥ 0.040 ≥ 0.038 保温隔热性能 6 导热系数(25℃) ≥ 0.036 < 0.036 ≤ 2% 渣球含量 6 憎水率 憎水性(建筑用岩棉制品) 长期吸水率 ≤ 2.0kg/㎡ 3 ≤ 99% 3 矿渣棉及制品 ≤ 1% 6 4 6 3 核查产品抽检报告(检测机构应具备相应的资质,报告时间在1年以内) 分值 0 2 评价方法 G.2 绝热用模塑聚苯乙烯泡沫塑料(板)绿色建材评价技术细则

说 明

1、本评价细则适用于模塑聚苯乙烯泡沫塑料(板)绿色建材产品的评价。

2、所有核查项目需要提供证明材料的(如生产记录、设备仪器运行使用记录、检测报告等),企业均应提供或出示相关证明材料的原件,并根据情况提供复印件;

3、表中某些指标因企业不能提供相关原始数据以至审核组无法核查或核算出结果的,一律按0分计;

4、表中所有得分项目均严格按照给定分值进行给分,若部分指标划分了几个评分档次,且企业现状不能满足该项指标的最低档,则按0分计。

5、在基本项全部合格的基础上,根据企业生态指标、性能指标和优选项得分,按下表规定评定该企业生产的模塑聚苯乙烯泡沫塑料(板)绿色建材星级。

等级 ★ ★★ ★★★ 得分项(100分) 性能指标 ≥4 ≥8 ≥12 生态指标 ≥50 ≥60 ≥70 优选项 (10分) ≥0 ≥2 ≥4 总评分值 (110分) ≥65 ≥80 ≥95 6、原料采集阶段中原料本地化程度(1000km以内原材料使用率)以重量计算使用百分比,原料运距按原料从出产地到企业生产场所的累计运输距离计算。

表G.2-1 绝热用模塑聚苯乙烯泡沫塑料(板)基本项评价细则

序号 名 称 具体要求 生产项目应符合国家和当地允许生产的项目,不在限期淘汰或强制迁移的范围内。 1 产业政策 生产工艺与装备不属于国家、地方限制和淘汰的类别。 生产场所(包括原料、成品的储存)应当符合《建筑防火设计规范》GB 50016火灾危险乙类的要求。 生产场所不应在非工业规划区内。 基本性能 2 产品性能 安全性能 固体废弃物 厂界噪声 产品质量应符合《绝热用模塑聚苯乙烯泡沫塑料》GB/T 10801.1-2002标准的要求。 用于民用建筑节能的产品燃烧性能应符合GB 8624对B1级材料的要求。 生产过程中废品的处理(原材料、半成品、成品)和炉渣的处置应符合《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的规定。 满足《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 12348-2008的规定。 应达到《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1996或项目所在地环境标准要求。 应建立安全生产管理制度。 应设置必要的消防设施和器材。 应安装可保存运行记录的视频监控系统,监控点应覆盖主要生产车间、检验室、产品库房和重点环保设施。 评价方法 核查项目核准批文或当地政府部门允许项目生产的说明。 与国家、地方发布的产业政策要求相对照。 核查项目建设验收报告。 核查是否生产场所是否在所述区域。 核查产品抽检报告(检测机构应具备相应的资质,报告时间在1年以内)。 核查相关管理制度和执行情况。 3 环境影响 大气污染物 满足《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GB 16297-1996的规定。 外排废水 4 5 安全生产 视频监控 核查环境监测报告。(监测机构应具备相应的资质,报告时间在1年以内)。 核查相关制度和执行情况。 核查设施、器材的配置及其状态。 现场核查监控设施运行情况。 表G.2-2 绝热用模塑聚苯乙烯泡沫塑料(板)生态指标评价细则

一级指标 名称 分值 二级指标 名称 能源消耗 分值 5 三级指标 名称 能源消耗 分值 5 普通阻燃聚苯板 原料采集阶段 15 环境影响 6 阻燃剂种类 含溴、磷阻燃剂 6 石墨 4 运距1000km以内原材料使用率 建立能源管理制度和管理机构 能源 管理 具有能源管理考核制度,并与个人绩效挂钩 4 主要耗能设备设置分级计量,进行能源消耗统计分析 通过第三方机构实施的能源审计 <90% 资源利用 6 成品率 *评分要求 评价方法 详细规定 石墨改性聚苯板 分值 3 5 3 6 <70% ≥70% 2 4 1 1 1 1 1 2 3 统计周期不少于6个月。以消耗的原料计算出理论产量,实际产量与理论产量的比值即为生产成品率。 (* 切割裁下的边角余料作为废品计。) 现场核查文件资料,或核查不少于6个月的数据,或核查能源审计报告。 核查企业生产产品,以及不少于6个月记录。 核查企业生产产品,以及不少于6个月记录。 统计周期不少于6个月。查原料运输台账和购买发票,根据统计结果评分。 原料来源 4 运输距离 生产能耗 4 生产阶段 55 3 生产成品率 <95% ≥95% 一级指标 名称 分值 二级指标 名称 分值 三级指标 名称 生产过程废弃物回收利用 分值 2 1 2 回收利用率 评分要求 评价方法 详细规定 ≤90% >90% 炉渣利用 二级 90%以上 分值 1 2 1 1 2 1 2 1 2 2 核查生产现场设施。 电 设定了清洁生产目标,按计划实施,并有相关记录和验证数据。 进行了清洁生产审核,并有第三方机构编制的清洁生产审核报告。 3~6m 模腔长度 ≥6m 4 3 2 3 2 生产现场核查。 现场核查资料和记录,或核查清洁生产审核报告。 核查环境监测报告。应符合GB8978中一级或二级标准. 核查环境监测报告。应符合GB16297中一级或二级标准。 核查环境监测报告。应符合GB12348中0-3类声环境功能区标准。 生产现场核查周期不少于6个月的处置利用数据。 资源利用 6 废气排放 一级 二级 废水排放 环境影响 生产阶段 55 9 1类 噪声 2 0类 天然气 燃料种类 3 2 一级 清洁生产 3 清洁生产 3 设施装备 33 生产能力 4 一级指标 名称 分值 二级指标 名称 分值 三级指标 名称 分值 燃煤锅炉 加热方式 6 评分要求 评价方法 详细规定 卧式锅炉 燃气锅炉 电加热 分值 2 4 6 4 1 1 核查生产现场设施。 自动蒸汽供应系统 集中控制 1 1 2 1 1 1 生产现场核查。 生产现场核查。 生产现场核查。 生产现场核查。 生产现场核查。 生产现场核查。 时效处理 4 烘房 自动计量系统 自动真空系统 生产阶段 55 设施装备 33 自动控制 4 辅助设施 能源计量设施 功能分区 绿化 2 1 1 1 边角余料回收造粒系统 水、电、气计量装置齐全,生产区分级计量;生活区单独计量;且运行正常。 生产区与生活区分开,且距离不小于500m 厂区内绿化率不小15%。 一级指标 名称 分值 二级指标 名称 分值 三级指标 名称 分值 出厂检验设备配置 评分要求 评价方法 详细规定 配备了出厂检验所需的主要检测设备,所有计量设备经检定合格。 配备了出厂检验所需的全部检测设备,所有计量设备经检定合格。 对主要出厂检验项目进行了检测并有记录,频次符合要求。 出厂检验项目完整并有详细的记录,频次符合要求。 分值 3 6 现场核查 2 4 1 2 资料核查。 资料核查。 资料核查。 有材料配套方案,指定了配套材料供应商。 3 资料核查。 能生产主要配套材料,指定了其它配材供应商。 5 3 1 资料核查。 核查制度、回收证据。 核查产品标识。 6 生产阶段 55 设施装备 23 检测设备和运行 4 出厂检验记录 组织 技术服务 施工阶段 8 材料配套 5 配套形式 3 运行 1 2 设有售后技术支持服务机构,并配有具备相应技术能力的服务人员。 为客户提供了良好的售后技术服务,可保障产品的正确使用。 5 余、废材料 使用阶段 4 环保安全 4 包装、标志 3 1 提供余料、废料回收。 明示可燃、防火。 表G.2-2 绝热用模塑聚苯乙烯泡沫塑料(板)性能指标评价细则

评分要求 性能指标 分值 详细规定 0.036 ~ 0.038 保温隔热性能 8 导热系数(25℃) ≤ 0.035 1.6% ~ 2.9% 收缩变形 10 尺寸稳定性 1.0% ~ 1.5% ≤ 0.9%

8 3 7 10 核查产品抽检报告(检测机构应具备相应的资质,报告时间在1年以内) 分值 4 评价方法 G.3 绝热用挤塑聚苯乙烯泡沫塑料(板)绿色建材评价技术细则

说 明

1、本评价细则适用于挤塑聚苯乙烯泡沫塑料(板)绿色建材产品的评价。

2、所有核查项目需要提供证明材料的(如生产记录、设备仪器运行使用记录、检测报告等),企业均应提供或出示相关证明材料的原件,并根据情况提供复印件;

3、表中某些指标因企业不能提供相关原始数据以至审核组无法核查或核算出结果的,一律按0分计;

4、表中所有得分项目均严格按照给定分值进行给分,若部分指标划分了几个评分档次,且企业现状不能满足该项指标的最低档,则按0分计。

5、在基本项全部合格的基础上,根据企业生态指标、性能指标和优选项得分,按下表规定评定该企业生产的挤塑聚苯乙烯泡沫塑料(板)绿色建材星级。

等级 ★ ★★ ★★★ 得分项(100分) 性能指标 ≥4 ≥8 ≥12 生态指标 ≥50 ≥60 ≥70 优选项 (10分) ≥0 ≥2 ≥4 总评分值 (110分) ≥65 ≥80 ≥95 6、原料采集阶段中原料本地化程度(1000km以内原材料使用率)以重量计算使用百分比,原料运距按原料从出产地到企业生产场所的累计运输距离计算。

表G.3-1 绝热用挤塑聚苯乙烯泡沫塑料(板)基本项评价细则

序号 名 称 具体要求 生产项目应符合国家和当地允许生产的项目,不在限期淘汰或强制迁移的范围内。 1 产业政策 生产工艺与装备不属于国家、地方限制和淘汰的类别。 生产场所(包括原料、成品的储存)应当符合《建筑防火设计规范》GB 50016火灾危险乙类的要求。 生产场所不应在非工业规划区内。 基本性能 2 产品性能 安全性能 固体废弃物 厂界噪声 产品质量应符合《绝热用挤塑聚苯乙烯泡沫塑料》GB/T 10801.2-2002标准的要求。 用于民用建筑节能的产品燃烧性能应符合GB 8624对B1级材料的要求。 生产过程中废品的处理(原材料、半成品、成品)和炉渣的处置应符合《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的规定。 满足《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 12348-2008的规定。 应达到《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1996或项目所在地环境标准要求。 应建立安全生产管理制度。 应设置必要的消防设施和器材。 应安装可保存运行记录的视频监控系统,监控点应覆盖主要生产车间、检验室、产品库房和重点环保设施。 评价方法 核查项目核准批文或当地政府部门允许项目生产的说明。 与国家、地方发布的产业政策要求相对照。 核查项目建设验收报告。 核查是否生产场所是否在所述区域。 核查产品抽检报告(检测机构应具备相应的资质,报告时间在1年以内)。 核查相关管理制度和执行情况。 3 环境影响 大气污染物 满足《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GB 16297-1996的规定。 外排废水 4 5 安全生产 视频监控 核查环境监测报告。(监测机构应具备相应的资质,报告时间在1年以内)。 核查相关制度和执行情况。 核查设施、器材的配置及其状态。 现场核查监控设施运行情况。 表G.3-2 绝热用挤塑聚苯乙烯泡沫塑料(板)生态指标评价细则

一级指标 名称 分值 二级指标 名称 分值 三级指标 名称 分值 评分要求 评价方法 详细规定 氢氯氟烃类 环境影响 原料采集阶段 14 原料来源 4 本地化程度 4 运距1000km以内原材料使用率 建立能源管理制度和管理机构 具有能源管理考核制度,并与个人绩效挂钩 生产能耗 4 能源管理 4 主要耗能设备设置分级计量,进行能源消耗统计分析 通过第三方机构实施的能源审计 生产阶段 56 成品率 资源利用 7 生产过程固体废弃物回收利用 4 不符合要求的半成品和成品的回收利用率 *分值 2 5 10 <70% ≥70% 2 4 1 1 1 1 1 2 3 2 核查6个月回收利用数据。 >90% 4 统计周期不少于6个月。以消耗的原料计算出理论产量,实际产量与理论产量的比值即为生产成品率。 (*切割裁下的边角余料作为废品计。) 现场核查文件资料,或核查不少于6个月的数据,或核查能源审计报告。 统计周期不少于6个月。查原料运输台账和购买发票,根据统计结果评分。 统计周期不少于6个月生产期。根据实际生产工艺配方。 10 发泡剂种类 10 氢氟烃类 二氧化碳 ≤90% 3 生产成品率 ≤95% >95% ≤90% 一级指标 名称 分值 二级指标 名称 分值 三级指标 名称 废气排放 分值 2 评分要求 评价方法 详细规定 二级 一级 二级 分值 1 2 1 2 1 2 3 2 3 1 2 3 4 5 生产现场核查。 现场核查资料和记录,或核查清洁生产审核报告。 核查环境监测报告。 废水排放 环境影响 7 2 一级 2类 噪声 3 1类 0类 生产阶段 56 清洁生产 3 清洁生产 3 设定了清洁生产目标,按计划实施,并有相关记录和验证数据。 进行了清洁生产审核,并有第三方机构编制的清洁生产审核报告。 Φ120 Φ135 设施装备 35 生产能力 5 挤出机螺杆直径 Φ150 Φ165 Φ200 一级指标 名称 分值 二级指标 名称 分值 三级指标 名称 分值 挤出混料 评分要求 评价方法 详细规定 同向双螺杆 变频交流电机 分值 2 2 生产现场核查。 直流电机 自动调节温控系统 成型机头 自动调节温控系统 真空成型装置 变频调速 2 1 2 2 2 生产现场核查。 自动校正 2 3 3 生产现场核查。 生产现场核查。 生产现场核查。 生产现场核查。 挤出机 5 驱动电机 成型机 4 生产阶段 56 设施装备 35 牵引装置 4 集中控制 辅助设施 能源计量设施 功能分区 绿化 3 3 有集中控室 边角余料回收造粒系统 水、电、气计量装置齐全,生产区分级 2 计量;生活区单独计量;且运行正常。 1 1 生产区与生活区分开,且距离不小于100m 厂区内绿化率不小15%。 2 生产现场核查。 1 1 生产现场核查。 生产现场核查。 一级指标 名称 分值 二级指标 名称 分值 三级指标 名称 分值 评分要求 评价方法 详细规定 出厂检验设备配置 配备了出厂检验所需的全部检测设备,所有计量设备经检定合格。 出厂检验记录 对主要出厂检验项目进行了检测并有记录,频次符合要求。 出厂检验项目完整并有详细的记录,频次符合要求。 配备了出厂检验所需的主要检测设备,所有计量设备经检定合格。 分值 2 3 现场核查。 2 4 1 2 资料核查。 资料核查。 资料核查。 有材料配套方案,指定了配套材料供应商。 3 资料核查。 能生产主要配套材料,指定了其它配材供应商。 5 3 1 资料核查。 核查制度、回收证据。 核查产品标识。 生产阶段 56 设施装备 35 检测设备和运行 7 组织 技术服务 施工阶段 8 材料配套 5 配套形式 3 运行 1 2 设有售后技术支持服务机构,并配有具备相应技术能力的服务人员。 为客户提供了良好的售后技术服务,可保障产品的正确使用。 5 余、废材料 使用阶段 4 环保安全 4 包装、标志 3 1 提供余料、废料回收。 明示可燃、防火。 表G.3-3 绝热用挤塑聚苯乙烯泡沫塑料(板)性能指标评价细则

评分要求 性能指标 分值 详细规定 0.027 ~ 0.029 保温隔热性能 8 导热系数(25℃) ≤ 0.026 0.6% ~ 1.0% 收缩变形 10 尺寸稳定性 0.4% ~ 0.5% ≤ 0.3% 8 2 6 10 核查产品抽检报告(检测机构应具备相应的资质,报告时间在1年以内) 分值 4 评价方法 H.1 建筑陶瓷砖(板)绿色建材评价技术细则

说 明

1、本评价细则适用于陶瓷砖(板)绿色建材产品的评价。

2、所有核查项目需要提供证明材料的,企业均应提供或出示相关证明材料的原件,并根据情况提供复印件; 3、表中某些指标因企业不能提供相关原始数据以至审核组无法核查或核算出结果的,一律按0分计;

4、表中所有得分项目均严格按照给定分值进行给分,若部分指标划分了几个评分档次,且企业现状不能满足该项指标的最低档,则按0分计。

6、本细则建筑陶瓷砖(板)是指由黏土和其它无机非金属原料在室温下,经过干压、挤压等方法成型,经干燥后在满足性能要求的温度下烧制而成的用于覆盖墙面和地面的薄板制品。

7、本细则废弃物是指采矿选废弃物、工业生产和加工废弃物、建筑垃圾和循环再利用材料。

5、在基本项全部合格的基础上,根据企业生态指标、性能指标和优选项得分,按下表规定评定该企业生产的建筑陶瓷砖(板)绿色建材星级。

等级 ★ ★★ ★★★

得分项(100分) 性能指标 ≥4 ≥8 ≥10 生态指标 ≥50 ≥60 ≥70 优选项 (10分) ≥0 ≥2 ≥4 总评分值 (110分) ≥65 ≥80 ≥95 表H.1-1 建筑陶瓷砖(板)基本项评价细则

序号 名称 具体要求 应为国家或当地允许生产的项目,不在限期淘汰或强制迁移的范围内。 生产工艺与装备不属于国家、地方限制和淘汰的类别。 1 产业政策 严禁使用有毒有害色釉料和原料。 生产项目应当通过环境影响评价。 评价方法 核查项目核准批文或当地政府部门允许项目生产的说明。 与国家、地方发布的产业政策要求相对照。 核查原材料品种和成分分析报告。 核查项目环评报告(编制机构应具备相应的资质)。 生产场所不应在风景名胜区、生态保护区、自然和文化遗产保护核查生产场所是否在所述区域。 区、饮用水源保护区、城市建成区和非工业规划区内。 2 产品性能 基本性能 产品质量应符合《陶瓷砖》GB/T 4100、《陶瓷板》GB/T 23266等标准的要求,瓷质砖产品通过国家强制性认证。 核查产品抽检报告(检测机构应具备相应的资质,报告时间在1年以内)。 安全性能 产品放射性应符合《建筑材料放射性核素限量》GB6566的规定。 厂界噪声 满足《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 12348的规定。 3 环境影响 大气污染物 应符合《陶瓷工业污染物排放标准》GB 25464表4和表6中的规核查环境监测报告。(监测机构应具备相定。 应的资质,报告时间在1年以内)。 应符合《陶瓷工业污染物排放标准》GB 25464表1和表3中的规外排废水 定或项目所在地环境标准规定。 有健全的安全生产责任制,制订了完善的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有重大危险源检测、评估、监控措施和应急预案。取得相应的安全生产许可。 应安装可保存运行记录的视频监控系统,监控点应覆盖主要生产车间、检验室、产品库房和重点环保设施。 核查许可文件。 4 安全生产 5 视频监控 现场核查监控设施运行情况。 表H.1-2 建筑陶瓷砖(板)生态指标评价细则

一级指标 名称 分值 二级指标 名称 分值 三级指标 名称 分值 利用量占原料总量的比例 评分要求 评价方法 详细规定 ≥20% ≥30% ≥50% 分值 4 6 10 4 3 3 5 10 15 20 1 2 3 统计周期不少于3个月生产期。根据实际生产工艺配方,计算废渣在原料中的掺量。 生产现场核查。 核查原料运输方式。 统计周期不少于6个月。查原料运输台账和购买发票,根据统计结果评分。 按《建筑卫生陶瓷单位产品能源消耗限额》GB 21252标准的要求考核。 查看能源审计报告。 统计周期不少于6个月。以消耗的原料计算出理论产量,实际产量与理论产量的比值即为生产成品率。 废弃物利用 资源消耗 原料采集阶段 14 10 22 环境影响 3 产品厚度 环境影响 4 3 <6mm 原料密闭运输 运距100km以内原材料使用率 50%~90% >90% ≤限值,>准入值 原料来源 5 本地化程度 4 生产能耗 20 产品生产能耗 20 单位产品综合能耗 ≤准入值,>先进值 (kgce/t) ≤先进值 90%~94% 生产阶段 61 资源利用 6 成品率 3 生产成品率 95%~98% > 98% 一级指标 名称 分值 二级指标 名称 资源利用 分值 6 三级指标 名称 废品利用 分值 3 不符合要求的半成品和不合格产品 评分要求 评价方法 详细规定 部分利用 全部利用 分值 1 生产现场核查。 3 4 核查环境监测报告。 ≤排放限值标准的70% 8 7 2 生产现场核查。 4 2 2 2 1 1 2 2 生产现场核查。 生产现场核查。 生产现场核查。 生产现场核查。 生产现场核查。 生产现场核查。 生产现场核查。 核查清洁生产审核报告。 设定了清洁生产目标,按计划实施。 200(含)~300万平方米/年 ≥300万平方米/年 ≤排放限值标准的85% 环境影响 清洁生产 8 7 污染物排放 清洁生产 8 7 生产能力 生产阶段 61 干燥塔容量 余热利用 设施装备 20 焙烧 自动控制 产品包装 收尘设施 脱硫装置 4 单线产能 2 2 2 1 1 2 2 ≥8000t 有余热利用装置并运行正常 窑型内宽 ≥2500mm 系统实施了自控 有产品包装设备,运行正常。 有收尘装置,运行正常。 有处理装置,运行正常。 一级指标 名称 分值 二级指标 名称 分值 三级指标 名称 能源计量设施 分值 2 评分要求 评价方法 详细规定 水、电、气计量装置齐全,生产区分级计量;生活区单独计量;且运行正常。 生产区与生活区分开,且距离不小于100m 厂区内绿化率不小15%。 设有售后技术支持服务机构,并配有具备相应技术能力的服务人员。 为客户提供了良好的售后技术服务,保障产品的正确使用。 IRa≤0.8、Ir≤0.8 放射性 IRa≤0.6、Ir≤0.6 3 分值 2 生产现场核查。 生产阶段 61 设施装备 20 功能分区 绿化 组织 1 1 2 2 1 1 2 2 1 生产现场核查。 生产现场核查。 资料核查。 资料核查。 核查产品抽检报告(检测机构应具备相应的资质,报告时间在1年以内) 施工阶段 4 技术服务 4 运行 使用阶段 3 环保安全 3 有害物质 3 表H.1-3 建筑陶瓷砖(板)性能指标评价细则

评分要求 性能指标 分值 详细规定 试验次数多于标准规定2次,并合格 抗热震性 5 抗热震性 试验次数多于标准规定4次,并合格 有釉砖 耐污染性 5 耐污染性 4级 5级 无釉砖有要求(A) 4级 5级 5 3 5 核查产品抽检报告(检测机构应具备相应的资质,报告时间在1年以内) 分值 3 评价方法 A标准要求对有釉砖是强制的,对于无釉砖,若在有污染的环境下使用,建议考虑耐污染性的问题。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