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唐诗宋词选读》宋词部分阅读举要

《唐诗宋词选读》宋词部分阅读举要

来源:小侦探旅游网
《唐诗宋词选读》宋词部分阅读举要

编写人:王俊

一、宋词部分:应知名句 1、照花前后镜,花面交相映。(温庭筠《菩萨蛮》。) 2、垆边人似月,皓腕凝霜雪。未老莫还乡,还乡须断肠。(韦庄《菩萨蛮》) 3、独立小桥风满袖,平林新月人归后。(冯延巳《鹊踏枝》) 4、细雨梦回鸡塞远,小楼吹彻玉笙寒。(李璟《浣溪沙》) 5、胭脂泪,相留醉,几时重?自是人生长恨水长东。(李煜《乌夜啼》) 6、独自莫凭阑,无限江山,别时容易见时难。(李煜《浪淘沙令》) 7、池上碧苔三四点,叶底黄鹂一两声。(晏殊《破阵子.春景》) 8、平芜尽处是春山,行人更在春山外。(欧阳修《踏莎行》) 9、泪眼问花花不语,乱红飞过秋千去。(欧阳修《蝶念花》) 10、碧云天,黄叶地。秋色连波,波上寒烟翠。(范仲淹《苏幕遮.怀旧》) 11、沙上并禽池上暝。云破月来花弄影。(张先《天仙子》) 12、渐霜风凄惨,关河冷落,残照当楼。(柳永《八声甘州》) 13、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苏轼《定风波》) 14、夜来幽梦忽还乡。小轩窗。正梳妆。相顾无言、惟有泪千行。(苏轼《江城子》)

15、晓来雨过,遗踪何在?一池萍碎。春色三分,二分尘土,一分流水。(苏轼《次韵章质夫杨花词》)

16、拣尽寒枝不肯栖,寂寞沙洲冷。(苏轼《卜算子.黄州定慧院寓居作》) 17、落花人独立,微雨燕双飞。(晏几道《临江仙》) 18、舞低杨柳楼心月,歌尽桃花扇底风。(晏几道《鹧鸪天》) 19、若有人知春去处,唤取归来同住。(黄庭坚《清平乐》) 20、郴江幸自绕郴山,为谁流下潇湘去。(秦观《踏莎行》) 21、若问闲情都几许?一川烟草,满城飞絮,梅子黄时雨。(贺铸《横塘路》) 22、叶上初阳干宿雨、水面清圆,一一风荷举。(周邦彦《苏幕遮》) 23、自在飞花轻似梦,无边丝雨细如愁。(秦观《浣溪沙》) 24、试问卷帘人,却道海棠依旧。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李清照《如梦令》)

25、莫道不销魂,帘卷西风,人似黄花瘦。(李清照《醉花阴》)

26、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岳飞《满江红.写怀》)

27、无意苦争春,一任群芳妒。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陆游《卜算子.咏梅》)

28、二十四桥仍在,波心荡冷月无声。念桥边红药,年年知为谁生。(姜夔《扬州慢》)

29、漫向孤山山下觅盈盈,翠禽啼一春。(姜夔《鬲溪梅令》) 30、欲将心事付瑶琴。知音少,弦断有谁听。(岳飞《小重山》) 31、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江晚正愁余,山深闻鹧鸪。(辛弃疾《菩萨蛮.书江西造口壁》)

32、落日楼头,断鸿声里,江南游子。把吴钩看了,栏干拍遍,无人会,登临意。(辛弃疾《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

1

33、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辛弃疾《青玉案.元夕》) 34、少年不识愁滋味,爱上层楼。爱上层楼,为赋新词强说愁。(辛弃疾《丑奴儿.书博山道中壁》)

二、宋词部分:文学、文化常识 1、词知识回顾:词,是一种配合音乐用以歌唱的诗体。 词的别称:“诗余” “长短句” “曲子词”“乐章”“乐府” ;词的分类:小令:58字以内中令:59—90字以内长调:91字以上。词最常见的是双调,分上下两阕。 2、“温韦”:温庭筠与韦庄。 3、南唐二主:李璟(南唐中主)、李煜(南唐后主) 4、欧阳修:字永叔,号醉翁、六一居士,谥文忠。 5、柳永:柳屯田。《乐章集》

6、苏轼:字子瞻,号东坡居士。词集《东坡乐府》 “一门父子三词客,千古文章四大家”。 上联指“三苏”既是散文家,又长于诗词。三苏即苏洵、苏轼、苏辙。下联千古文章四大家是指:韩,柳,欧,苏。(唐代韩愈、柳宗元和北宋欧阳修、苏轼)。

7、次韵:凡和人诗、词,依照原作的韵脚叫次韵,也叫步韵。 8、晏几道:字叔原,号小山。《小山词》。 9、黄庭坚:子鲁直,号山谷道人。《山谷集》 10、“苏黄”:苏轼和黄庭坚。“苏门四学士”: 黄庭坚、秦观、晁补之和张耒 11、秦观:字太虚,少游,号淮海居士。《淮海集》《淮海长短句》 12、贺铸:字方回,号庆湖遗老。《庆湖遗老集》 13、周邦彦:字美成,号清真居士。《清真居士集》 14、李清照:号易安居士。《易安词》 15、岳飞:字鹏举,谥武穆。 16、陆游:字务观,号放翁。《剑兰诗稿》《渭南文集》 17、姜夔:字尧章,号白石道人。 18、辛弃疾:字幼安,号稼轩。《稼轩长短句》。 19、“苏辛”:苏轼、辛弃疾。 三、宋词部分:典故、意象 1、章台路:代指烟花柳巷。

2、斗草:女子游春时采百草为戏。

3、燕子来时新社:新社,指春社。旧时每年有春、秋两个社日,邻里聚会祭祀土神。

4、泪眼问花花不语,乱红飞过秋千去:借景抒情。

5、当时明月在,曾照彩云归:古代常用以比喻美丽而薄命的女子。

6、杜鹃声里斜阳暮:俗称布谷,又名子规、杜宇、子鹃。传说杜鹃昼夜悲鸣,啼至血出乃止。常用以形容哀痛之极。杜鹃的啼叫又好像是说“不如归去,不如归去”,它的啼叫容易触动人们的乡愁乡思。 7、桃源望断无寻处:代指隔绝尘寰的仙境。

8、驿寄梅花:江南无所有,聊寄一枝春。古代以赠梅表示友谊。 9、鱼传尺素:代指书信。

10、彩笔新题断肠句:代指文才。齐梁名作家江淹得到一支五色笔,因此才思敏捷,多有佳句。后来他梦见郭璞向他讨回那支五彩笔,作诗再也没有佳句了。 怒发冲冠:用典。语出《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相如因持璧却立,倚柱,怒发

2

上冲冠。

11、黍离之悲:指亡国之痛。周大夫行役至于宗周,过宗庙公室,尽为黍离。闵宗周之颠覆,彷徨不忍去而作是诗也。“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悠悠苍天!此何人哉?”

12、豆蔻词工:喻少女,形容少女的年轻美丽。

13、西北望长安:汉代和唐代的京都。在古诗词中常代指京城。 14、山深闻鹧鸪:鹧鸪蹄声“行不得也,哥哥”,传说鹧鸪飞必向南,而不北往。啼声凄苦。

15、休说鲈鱼堪脍,尽西风季鹰归未:这里反用西晋张翰(字季)弃官归乡的故事。

16、求田问舍,怕应羞见,刘郎才气:许汜一心置买田地和房屋而不关心国家大事,见到雄才大略的刘备,恐怕会感到羞耻。

17、树犹如此:东晋桓温北伐途径丹阳,见当年手植柳树已有十围之粗。“树犹如此,人何以堪!”感叹岁月无情,催人衰老,自然规律让人无奈、感伤。 18、常见意象顺口溜:松梅竹菊寓高洁,借月托雁寄乡思。杜鹃鹧鸪啼凄凄,梧桐叶落透悲意。别时长亭柳依依,落花流水传愁绪。乌鸦燕子系兴衰,草木仍在人事移。

四、宋词部分:重点词语 1、谁道闲情抛弃久:闲愁。 ..2、敢辞镜里朱颜瘦:岂感辞。“听任”。 ..

3、菡萏香消翠叶残:荷花的别称。另外还称荷花为“芙蓉”。 ..

4、巧笑东邻女伴:美好的笑。出自《诗经.卫风.硕人》“巧笑倩兮,美目盼兮。” ..5、候馆梅残:迎候宾客的馆舍。 ..6、平芜尽处是春山:平阔的草地。 ..7、杨柳堆烟:烟雾笼罩着杨柳。 ....8、渐霜风凄惨:旋,又。 .9、想佳人妆楼颙望:举头凝望 ..10、回首向来潇洒处:刚才。 ..11、漏断人初静:漏壶,古代计时器。 .12、时见幽人独往来:隐居之人,隐士。 ..13、彩袖殷情捧玉钟:酒盏的美称。 ..14、当年拚却醉颜红:甘愿,任凭。 ..15、月迷津渡:河流的渡口。 ..16、郴江幸自绕郴山:本自,原来是。 ..

17、凌波不过横塘路:“凌波微步,罗袜生尘”。形容丽人步履轻盈之态。 ..18、绿肥红瘦:绿叶繁茂,红花萎谢。 ..19、人死黄花瘦:菊花。 ..

20、朝天阙:朝拜皇帝。天阙,皇城宫阙。 ...21、玉壶光转:比喻皎洁的月亮。 ..

3

诗歌鉴赏手法举要

一、修辞手法

1、比喻(要求理解喻体和本体)

“总为浮云能蔽日,长安不见使人愁”两句有深刻的寓意:“浮云”喻奸佞小人,“日”喻指皇帝。诗句暗示皇帝已经被奸佞所包围,朝政已经腐败。这两句诗还表达了诗人报国无门的沉痛心情。

2、拟人(写景、写人、抒情)——明确拟体及情感 只恐夜深花睡去,故烧高烛照红妆。苏轼《海棠》 3、借代

(1)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李清照《如梦令》)诗中用“绿”和“红”两种颜色分别代替叶和花,写叶的茂盛和花的凋零。

(2)李白《春夜洛城闻笛》这首诗,运用了借代、双关的修辞手法,诗中的“折柳”,是由听到“折柳”曲的笛声引起的思乡之情:“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 4夸张(描写事物特征,渲染环境氛围) 燕山雪花大如席。——李白

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李白《秋浦歌》

危楼高百尺,手可摘星辰。---李白《夜宿山寺》

5、对偶(鉴赏诗词的形式整体不说对仗而应该说对偶)

无波真古井,有节是秋筠。用了比喻和对比的手法,赞扬了友人淡泊、坚贞的品格。

二、描写角度及手法(对象是景物、画面、人物形象等) 1、视听

(1)孤村一犬吠,残月几人行。倦夜(苏轼) (2)孤城吹角罢,数骑射雕还。《并州路》 2、嗅;远、近;俯、仰

林断山明竹隐墙,乱蝉衰草小池塘。 翻空白鸟时时见,照水红蕖细细香。 3、以动衬静,以声衬静(反衬) (1)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2)沙头宿鹭联拳静,船尾跳鱼拨剌鸣。 杜甫《漫成一首》 4、虚实结合

无数铃声遥过碛,应驮白练到安西。张籍《凉州词》 5、叠词(摹形状貌;乐律,节奏;表达情感)

葱葱溪树暗,靡靡江芜湿。雨过晓开帘,一时放春入。《黄氏延绿轩》. 明·高启

写出春雨后水边草木之貌;富有韵律感,增强表达效果。 6、细节描写 (1)柳外画楼独上,凭栏手捻花枝。放花无语对斜阳,此恨谁知?(秦观《画堂春》) (2)逢郎欲语低头笑, 碧玉搔头落水中。白居易《采莲曲》

(3)夜深风竹敲秋韵,万叶千声皆是恨。故欹单枕梦中寻,梦又不成灯又烬。欧阳修《玉楼春》

三、对比(感情的好恶、古今的兴衰)

(1)马后桃花马前雪,出关争得不回头。徐兰《出关》

4

(2)宫女如花满春殿,只今唯有鹧鸪飞。李白《越中览古》 (3)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 四、衬托 1、反衬

(1)乐景衬哀情。

一枝红艳出墙头, 墙外行人正独愁。 (2)以声衬寂、以动衬静、以明衬暗

露侵驼褐晓寒轻,星斗阑干分外明。寂寞小桥和梦过,稻田深处草虫鸣。陈与义(宋诗)《早行》(阑干:纵横)

2、正衬(以景衬人,以景衬物,以景烘托环境营造氛围)

寒山几堵,风低削碎中原路。秋空一碧无今古,醉袒貂裘,略记寻呼处。(陈维崧 醉落魄 咏鹰)

五、抒情手法(直接抒情和间接抒情,这里列出的是间接抒情) 1、借景抒情

浮天水送无穷树, 带雨云埋一半山。 今古恨,几千般, 只应离合是悲欢? 江头未是风波恶, 别有人间行路难。(辛弃疾《鹧鸪天.送人》 离离芳草满吴宫,绿到台城旧苑东。一夜空江烟水冷,石头明月雁声中。刘翰 《石头城》

2、托物言志

小斋即事 刘一止①

怜琴为弦直,爱棋因局②方。未用较得失,那能记宫商?我老世愈疏,一拙万事妨。虽此二物随,不系有兴亡。

3、用典抒情(多在怀古咏史诗词中使用,往往借古讽今,委婉含蓄) 可怜后主还祠庙,日暮聊为梁父吟。

六、曲笔(落笔对方,从对方角度入手)写文章时故意离开本题,不直接抒写其事其情的笔法,叫做曲笔。

邯郸驿里逢冬至, 抱膝灯前影伴身。想得家中夜深坐,还应说着眼前人。(自居易《邯郸冬至夜思家》) 七、联想和想象

风吹古木晴天雨,月照平沙夏夜霜。(白居易 江楼夕望招客) 八、以景结情

征人正垂泪,烽火起云间。《并州路》

琵琶起舞换新声,总是关山别就请。撩乱边愁听不尽,高高秋月照长城。王昌龄《从军行七首》(其二)

5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