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维护社会和谐稳定,促进经济平稳发展有重大意义,如何把“三项重点工作”落到实处。既要紧扣民生脉搏,又要立足和谐社会建设,同时要不断推动理念机制创新。基层公安工作单位要以努力争当社会矛盾化解的主力军、社会管理创新的排头兵、公正安全执法的践行者为目标,结合基层公安工作的实际,笔者就“三项重点工作”谈一些粗浅认识。
一、完善常态工作机制,提升社会矛盾化解水平 社会矛盾化解不仅是坚持执法为民的基本任务,也是维护社会和谐稳定的重要抓手,更是我们肩负的一项长期而艰巨的政治工作,社会矛盾纠纷能否得到及时、有效化解,关键在于建立起一整套行之有效、符合实际工作开展的常态化、规范化机制。
(一)完善信息采集机制。充分利用自身优势,通过构建情报信息网络,着重强化特殊敏感时期等重点时段敏感问题相关信息收集。利用社区红袖标义务巡逻队成员性质的广泛性和渗入性,深入开展情报搜集工作。在此基础上加强分析研判,围绕热点、重点、难点问题,及时研判各类深层次、内幕性和预警性情报信息,积极预案、多措并举,坚决把问题化解在源头、消灭在萌芽、解决在基层。
(二)完善应急反应机制。要针对当前治安特点和走向,最大限度整合社会面治安监控系统、治安卡口、群防群治等现有资源,着力提升诸警合成、综合警力以及快速反应能力。
(三)完善维稳工作机制。针对可能出现的各种社会矛盾和不安定事端,切实分析警情舆情,找准问题症结,认真做好应对工作,全面做好矛盾的源头性化解,严厉打击各种非访活动,保持社会大局平稳可控。
(四)完善常态化公安信访机制。坚持领导接访、源头控访、减少初访,建立健全信访工作长效机制;要通过教育疏导、爱心帮扶,分类解决;通过健全督办机制,进一步明确了包案领导、责任单位、责任人及办结时期。
二、寻求管控技防突破,拓展社会管理创新层次
推进社会管理创新,是当前摆在我们面前的一项重要任务,要坚持以全新的精神状态、全新的思维模式、全新的工作举措,突出关键、重点重抓。通过寻求社会管理工作的新变化、新发展、新突破;注重破案途径,培养长效机制,严格执行领导干部绩效问责制度。
(一)坚持在打防控一体化上寻求新突破。牢固树立防控理念,坚持严厉遏制犯罪,始终保持对违法犯罪行为的严打高压态势。建立实时防控的动态警务模式,积极探索社区、社会警务工作的新模式,强化重点时间、地点、人员的分析研判制度,牢固树立全面治安意识,结合本辖区实际情况深入了解,工作开展有重点有步骤;强化巡防制度与重点排查相结合,最大限度地挤压犯罪空间,要注重拓展案源、提高见警率、盘查率和现场查获率。
(二)坚持在实有人口管理上寻求新突破。树立人口治安管理为重的理念,把流动人口、刑释人员、作为管理重点,落实专管人员,建立常态化管控机制,做到动知行、行知因。完善人口管理方法,以派出所工作对象为重点,建立规范的信息采集标准,运用信息化手段,从场所行业、高危人群、研判信息、走访群众注意发现线索,破解人口管理特别是高危人员管理的难题。
(三)坚持在基层全面防治上寻求新突破。根据实际情况,全面调研论证,科学进行规划,并充分运用科技手段,着重抓好社会面治安监控系统的建设;,进一步深化群众义务巡防“红袖标”工程,坚持群防群治制度深入贯彻落实,加强基层防治宣传工作,营造强大的防治舆情氛围,进一步拓展群防群治制度的深度;落实全面监控工作,不断规范治安卡口建设,确保其正常运转。
三、把握执法管理监督,推进公正安全执法进程 公正安全执法不仅是公安工作的底线,也是公安机关维护社会公平正义的重要保障,更是凸显公安机关执法公信力的必然要求,我们的执法工作,要着重抓好以下关键环节。
(一)转变执法理念。以执法规范化建设活动为载体,组织民警广泛开展执法安全化、规范化建设,工作进行换位思考,在民警思想深处根植构建和谐警民关系理念建设。同时积极开展廉政警示教育,筑牢民警思想防线,把执法安全规范责任落实到个人,坚决杜绝违纪违规问题发生。
(二)提升执法素质。坚持民警培训制度,对民警集中进行法律知识、执法技能培训,不断提高民警的群众意识、法治意识、服务意识、程序意识和证据意识。结合《江苏省公安机关执法安全防范工作若干规定》学习,落实到日常执法工作中去反思,定期组织业务骨干、执法标兵和经验丰富的老民警集中授课,强化岗位练兵和“传帮带”。
(三)规范执法管理监督。坚持从基层民警日常活动中最容易发生问题的环节入手,制定包括执法办案、户籍管理、消防管理、治安管理、窗口服务、110接处警等涵盖整个公安工作的执法标准化规范,明确岗位职责、执法标准、执法流程、岗位技能,严格落实相关执法监督管理体系,充分运用信息化手段,实时监管、强效落实。最大限度地将执法活动置于统一标准下规范运行,实现对各项执法活动的即时性管理、过程性管理、系统性管理,确保执法公正廉洁。
三项重点工作本身就是工作创新,必须以创新的精神予以推进。基层警务工作就是要立足民生、面向社会、服务群众,切实的把人民群众最根本的利益作为工作开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这就要求不断强化便民利民措施、向服务型组织转变,彰显人文关怀。加强便民工作,对于及时化解社会矛盾具有重要意义。加强信访窗口建设,在规范上下功夫,在服务上做文章,完善“一站式”服务,打造综合服务平台;进一步关注弱势群体、重点群体情况,创新工作举措,最大限度地为群众提供方便,减轻当事人的奔波劳苦。同时,基层公安机构要进一步强化管理理念,细化管理标准,增强广大干警责任意识;大力推进执法规范化建设,努力形成更加科学的社会执法管理制度。
三项重点工作内在统一、相辅相成的。基层公安机关以深入推进三项重点工作为契机,全面加强警务服务工作和自身建设,努力使化解社会矛盾水平有新提高,社会管理创新方法有新改进,公正廉洁执法能力有新进步,把落实三项重点工作变成推进基层公安工作科学发展的生动实践。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