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2020-2021学年七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学期期中测试卷B卷(山东)(部编版)(解析版)

2020-2021学年七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学期期中测试卷B卷(山东)(部编版)(解析版)

2021-02-11 来源:小侦探旅游网


2020-2021学年上学期期中原创卷B卷

七年级道德与法治

(考试时间:60分钟 试卷满分:100分)

注意事项:

1.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第Ⅰ卷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回答第Ⅱ卷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4.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第Ⅰ卷

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40分)

1.中学时代是人生发展的新阶段,中学生活提供了发展自我的多种机会。下列正确的是( ) ①集体生活,丰富我们的个性 ②新的课程,增强我们学习的压力 ③社团活动,给我们提供发展兴趣的平台 ④社会实践,为我们打开认识社会之门 A.①②③ 【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对初中生活带给我们的发展机会的认识。根据所学知识,新的初中生活,丰富我们的个性,给我们提供发展兴趣的平台,社会实践为我们打开认识社会之门,①③④说法正确;②是初中生活带给我们的压力的表现,与题意不符;故选C。

2.中学时代是生命历程中的一个重要支点,因为这个时期( ) ①为中学生的一生奠定了重要的基础 ②中学生可以学到所有的知识和能力 ③见证着一个人从少年到青年的生命进阶

④中学生可以离开父母的监护和唠叨,独立自主的生活 A.①②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中学时代的意义。根据所学,成长中的每个阶段都有独特的价值和意义。中学时代是人生发展的一个新阶段,这段时间并不是很长,却可以为我们的一生奠定重要基础;中学时代见证着一个人从少年到青年的生命进阶,所以①③符合题意。②说法过于绝对化,明显错误;中学时代的青少年还不能完全独立自主的生活,离不开父母的监护和唠叨,④错误。故本题选择B。

3.周恩来总理年少时,面对国家危难和人民困苦,决心“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立下“面壁十年图破壁” 的远大志向。以周恩来总理为榜样,部分同学围绕“少年有梦”提出了如下的思考,你认为正确的是( )

①编织人生梦想,是青少年时期的重要生命主题 ②现实常常会把梦想打败,有梦想并不重要 ③梦想遥不可及,它会时时折磨着你进取的心 ④关心国家发展,将个人梦想与时代脉搏紧密相连 A.①② 【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少年有梦的相关知识,题干中周恩来总理的事迹启示我们把编织人生梦想作为青少年时期的重要生命主题,要关心国家发展,把个人梦想与时代的脉搏紧密相连,与中国梦紧密相连,①④正确;有梦想很重要,青少年要敢于有梦,敢于追梦,②观点错误;梦想并不是遥不可及的,许多梦想经过努力会实现,梦想会激发进取心,③观点错误,故选B。

4.习总书记曾说,生活在这个时代的我们,共同享有人生出彩的机会,共同享有梦想成真的机会,共同享有同祖国和时代一起成长与进步的机会。可见,少年的梦想

①与时代的脉搏紧密相连 ②少年需要有梦

③梦想反映了我们对待生命的态度 ④与个人的人生目标紧密相连 A.①② 【答案】D

【解析】此题旨在考查学生对少年梦想的认识,题文中的关键信息“共同享有同祖国和时代一起成长与进步的机会”,表明少年的梦想与时代的脉搏紧密相连,与个人的人生目标紧密相连,①④符合题意,②观点虽然正确,但不符合题意,③观点错误,梦想反映了我们对待人生的态度,所以正确答案选D。

5.苏州人李麟青幼时因脑瘫致残,仅能靠轮椅移动,他通过学习改变命运,不仅攻读博士学位,还开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B.③④ C.③② D.①④

发无障碍地图,服务残障人士生活。这告诉我们( )

①学习带来更多选择,让个人变得更加独立和自由 ②学习点亮内心不熄的明灯,激发前进的持续动力 ③学习能增益他人,服务社会,为幸福的生活奠基 ④只有残疾人才需要通过不断地学习来改变自己的命运 A.①③④ 【答案】B

【解析】本题通过苏州人李麟青战胜挫折、勇于学习的相关内容,向我们说明了学习的重要性。根据所学知识,学习带来更多选择,让个人变得更加独立和自由;学习点亮内心不熄的明灯,激发前进的持续动力;学习能增益他人,服务社会,为幸福的生活奠基。所以①②③说法正确;④的说法过于绝对,说法错误;故选B。

6.小红是某校七年级学生。她家住合浦县某镇,父亲外出打工,母亲卧病在床,她不但每天照料母亲,还坚持到校学习,从不缺席。这是因为小红懂得( )

①只要努力学习,我们就能拥有一切 ②中学阶段,学习是我们的重要任务 ③要想有出息,唯一的出路就是读书学习 ④学习伴随着我们的成长 A.①② 【答案】D

【解析】此题旨在考查学生对学习的认识,题干中小红在家境不好的情况下,坚持学习,这是因为小红懂得学习的重要性,中学阶段,学习是我们的重要任务,学习能增长知识,增长才干,学习伴随着我们的成长,为我们的幸福生活奠基。②④说法正确,符合题意。①说法错误,“拥有一切”的说法过于绝对;③说法错误,“唯一”的说法过于绝对。故选:D。

7.对下图中厌学的同学,你可以这样劝告他( )

B.①③

C.②③

D.②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②④

①学习中只有苦的滋味,不如放弃

②学习中有辛苦,需要我们凭借坚强的意志作出努力 ③学习中有快乐,我们能够享受学习的乐趣

④学习是一个过程,并不是每时每刻都能从中感受到快乐 A.②③ 【答案】D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享受学习、学习苦与乐的认识和理解。学习中有快乐,当我们对某方面的知识有强烈兴趣时,自己解决某个问题时,我们都可以体味到学习带来的快乐。学习是一个过程,并不是每时每刻都能从中感受到快乐。学习中也有辛苦,尽管抱有兴趣和探索欲望,学习也并不是轻而易举的事情,它需要我们集中注意力、耗费精力,这些都需要我们凭借坚强的意志作出努力。②③④符合题意,①观点错误,排除。故选D。

8.二年级学生小冯发现,语文课文《羿射九日》中前一段提到“江河里的水被蒸干了”,下一段又提到“他蹚过九十九条大河……”。因此他质疑:“既然晒干了,那后羿是怎么蹚的?课文错了?”他这一发现得到人教社官方微博的肯定。这说明在学习过程中

①要勤于观察思考,敢于质疑批判 ②要善于合作交流,相互取长补短 ③要敢于否定一切,坚持自我判断 ④要联系生活实际,积极探索发现 A.①② 【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学会学习。题文中的学生小冯在学习语文课时提出了自己的看法,说明在学习过程要能够勤于观察思考,敢于质疑批判,并联系生活实际,积极探索发现,①④观点正确;题文中没有体现交流合作,取长补短的学习方法,②观点错误;思维的批判性在于对事情有自己的看法,敢于向权威挑战,

B.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B.③④ C.②③ D.①④

但不是否定一切,③观点错误,所以本题选择D答案。

9.“什么是哲学?”自答:“认识你自己!”古希腊著名哲学家苏格拉底曾自问:认识自己,方能认识人生。对苏格拉底的这句话,你的理解是( )

①正确认识自己,可以促进自我发展 ②正确认识自己,就可以拥有美好的人生 ③正确认识自己,就能够成为哲学家 ④正确认识自己,能更好发掘自己的潜能 A.①② 【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正确认识自己的相关知识。认识自己,方能认识人生。”理解是正确认识自己,可以促进自我发展,①正确。正确认识自己,可以拥有美好的人生,但不能太绝对,②错误。正确认识自己,可能但不是一定就能够成为哲学家,③错误。正确认识自己,能更好发掘自己的潜能正确,④正确。故本题正确答案选B。

10.漫画启示我们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A.别人都在做的事情我们也可以放心去做 B.要正确认识自己,别人的路未必适合你 C.选择人生之路不必要多考虑主客观条件 D.养成自信自立的生活态度则无往而不胜 【答案】B

【解析】欣赏漫画启示我们要正确认识自己,别人的路未必适合你,克服职盲目从众的心理,所以选项B的观点是正确的,符合题意;选项AD的观点错误,别人都在做的事情我们也不可以,不加辨析的放心去做;养成自信自立的生活态度也并非无往而不胜。C选择人生之路要充分地考虑主客观条件,能发挥自己特长,符合自身的条件,故选:B。

11.“接纳.自己不等于听天由命,更不等于自暴自弃,接纳只是开始,最终是为了做更好的自己。接纳

从本质上说,就是以平和的心态实事求是的认知自我,承认自己的不足和缺点,肯定自己的长处和优点。”对此,下列观点正确的有

①接纳自己的不完美,是因为人不可能十全十美 ②人贵自知,接纳自己有利于正确认识自己

③只有首先学会接纳、欣赏自己,然后才能做更好的自己 ④接纳自己的不完美,其实也是一种变相地放纵自己的缺点和不足 A.①②③ 【答案】A

【解析】此题旨在考查学生对接纳自己的认识,根据所学,正确认识自己,就要学会接纳自己,既要接纳自己的优点,也要接纳自己的不完美,接纳自己的不完美,是因为人不可能十全十美。人贵自知,接纳自己有利于正确认识自己,只有学会接纳、欣赏自己,然后才能做更好的自己,①②③观点正确,④观点错误,所以正确答案选A。

【点睛】

解答此题的关键在于,要求学生认识到,接纳自己的不完美,不是变相地放纵自己的缺点和不足,而是为了正确认识自己,“金无足赤人无完人”,世界上没有十全十美的人,正视自己的缺点和不足,做到扬长避短,才能做更好的自己。

12.胡赫曾对贝多芬说:“你不应该成为第二个莫扎特,你应该成为第一个贝多芬。”这句话( ) ①告诫贝多芬做人要有骨气

②告诫贝多芬要根据自己的特点发挥自己的优势

③告诫贝多芬要用勇气和毅力改正缺点,实现自我完善、自我发展 ④说明了每个人都要探索自己的潜能,做更好的自己 A.①②③ 【答案】C

【解析】题文中胡赫的话语中体现了要贝多芬增强自信,根据自己的特点发挥自己的优势,发掘自身的潜能,实现自我完善、自我发展,做更好的自己,②③④观点正确;题文中没有体现出要有骨气的相关内容,①观点不合题意,所以本题选择C答案。

13.马龙和张继科从小一起长大,一起进步,是最好的朋友,也是最大的对手。里约奥运会乒乓球男子单打决赛上,上演了精彩的“科龙对决”,最终马龙以4:0完胜张继科,完成大满贯。以下表述在材料中没有体现的是( )

B.②③④ C.①②③④ D.①②④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A.友谊是一种亲密的关系 C.友谊是一种心灵的相遇 【答案】B

B.学会坦然接受新的友谊 D.竞争并不必然伤害友谊

【解析】本题考查友谊的相关知识。本题属于逆向选择题,选择没有体现的一项。题干中马龙和张继科的案例,说明了友谊的特征,友谊是一种亲密的关系,正确,不符合题目要求,A错误。新的友谊在材料中没有体现,错误,符合题目要求,B正确。友谊是一种心灵的相遇,正确,不符合题目要求,C错误。也体现了竞争并不必然伤害友谊,正确,不符合题目要求,D错误。故本题正确答案选B。

14.与朋友同行的路,有时并不平坦。要结交朋友,建立友谊,需要 ①开放自己,主动表达 ②真诚夸赞,用心关怀对方 ③持续行动,真诚待人

④记住对方的名字,学会尊重对方 A.①②③④ 【答案】A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结交朋友,建立友谊的内容。与朋友相识是容易的,而要成为朋友则需要彼此之间的真诚和心灵的沟通。结合所学知识,可以明确,要结交朋友,建立友谊,需要开放自己、真诚夸赞对方、持续的行动、记住对方的名字等。所以①②③④观点都是正确的。故选A。

15.王明最近放学后喜欢和一批旷课、玩游戏的朋友们玩耍,学习成绩明显下滑。为了劝告王明,老师让他把一个烂苹果和三个好苹果装进一个纸盒里。一周后,老师让他把苹果拿出来,结果打开纸盒后王明发现里面的苹果都烂了。老师的做法是为了告诉他( )

A.我们只能与正直、诚信的人交朋友 B.我们应拒绝与有缺点的人交朋友 C.与开朗的朋友相处,必定会变得豁达 D.朋友的品德和言行对我们有很大影响 【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正确认识朋友对一个人的影响。A错误,我们应广交益友、乐交诤友,但好朋友的品质不仅包括正直和诚信,我们还可以与其他好品质的益友交往。B错误,我们不能因为对方有缺点就拒绝交往,人无完人,朋友也会有缺点,朋友之间要相互帮助,共同提高。C错误,“必定\"说法太绝对。D正确,老师让王明做实验是让他懂得,朋友的品德和言行对我们有很大影响。故选D。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②④

16.在运动会上,我们经常看到“友谊第一,比赛第二”的标语,这句话意在提醒我们 ①在竞争中要坦然接受并欣赏对手的成就 ②在竞争中要做到相互尊重、相互鼓励 ③为了友谊,我们不能与朋友竞争 ④竞争对手之间,难以有真正的友谊 A.①② 【答案】A

【解析】“友谊第一,比赛第二”的标语,这意在提醒我们要正确认识到竞争并不必然伤害友谊,关键是我们对待竞争的态度。在竞争中能坦然接受并欣赏朋友的成就,做到自我反省和激励,我们会收获更多。①②说法正确;③④错误,因为竞争并不必然伤害友谊。故选A。

【点睛】

在法律和道德允许的范围内按照平等、公平、诚信的原则进行竞争,实现双赢,有利于促进友谊的发展。

17.中国青年网就大学生宿舍关系话题,对全国958名大学生进行调查。结果显示42.28%的学生与舍友曾经发生过矛盾,“生活习惯不同”“不注意说话方式”“性格爱好不同”成为舍友间发生矛盾的主要起因。同学间产生矛盾时需要

①保持冷静,必要时冷处理 ②拒绝交流,避免激化矛盾 ③勇担责任,注意相互谅解 ④换位思考,从对方角度看问题 A.①②④ 【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有关友谊的相关知识。根据上述材料,同学间产生矛盾时需要保持冷静,必要时冷处理;勇担责任,注意相互谅解;换位思考,从对方角度看问题。①③④选项表述正确。②选项表述错误,当双方出现矛盾时,需要学会沟通交流,而不是拒绝交流。综上所述,选C。

18.据新华社报道,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在北京、十海、广州、长春、成都和兰州六大城市2500名中小学生中进行的调查显示,经常与小伙伴玩的比例不足50%。这启示我们( )

①建立友谊,需要开放自己 ②建立友谊,需要持续的行动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B.①②③ C.①③④ D.②③④

③要学会自我封闭,少与同伴在一起 ④要敞开心扉,主动表达 A.①②③ 【答案】C

【解析】此题旨在考查学生对建立友谊的认识,题文中“调查结果显示,经常与小伙伴玩的比例不足50%”,表明部分中小学生不能建立友谊,启示我们建立友谊需要开放自己,需要持续的行动,要敞开心扉,主动表达,积极交往,①②④观点正确;③自我封闭不利于建立友谊,观点错误,所以正确答案选C。

19.刚大学毕业的小何应网友的“盛情”邀请,千里迢迢从陕西咸阳来到湖北麻城,不料被骗入传销组织。这一案例警示我们

A.网络是个虚拟空间,网络交往不能讲诚信 B.网络信息真假难辨,约会网友肯定会受骗 C.网络处处都有陷进,要自觉远离网络 D.提高安全防范意识,学会自我保护 【答案】D

【解析】此题旨在考查学生对合理利用网络的认识,根据所学,网络有利也有弊,我们要合理利用网络,在上网过程中,要提高安全防范意识和自我保护意识,学会自我保护。题文中小何是缺乏自我保护的表现,ABC都没有认识到网络的积极作用,观点绝对化,是错误的,正确答案选D。

【点睛】

解答此题的关键在于,要求学生认识到,网络有利也有弊,我们要学会趋利避害,发挥网络的积极作用。

20.小丽在班上很少与同学交流,她有个很多人网聊群,是典型的“话唠”。你想对小丽说的是( ) ①封闭自己,脱离现实世界,会使自己陷入孤立 ②网上交往有虚拟性的特点,敞开心靡,尽情表白 ③不要只停留在虚拟世界中,要学会在现实中交往 ④在虚拟世界中获得成就感,也能形成良好的性格 A.①② 【答案】C

【解析】网上交往可以满足我们的一些心理需要,并且不必承担现实交往中那么多的压力和责任,但是虚拟的交往难以触摸到生活中的真实,封闭自己,脱离现实世界,会使自己陷入孤立,说法①正确;不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

B.②③ C.①③ D.②④

管互联网生活多么精彩,我们不可能只停留在虚拟世界中,我们要学会在现实中与同伴交往,增加真实而贴切的感受,为友谊奠定可靠的基础,说法③正确。虚拟世界的交往,带有很多不确定的因素,我们要有一定的自我保护意识,说法②中“尽情表白”的说法错误;说法④不利于劝说小丽减少上网时间,多与同学交流,不符合题意。本题选C。

第Ⅱ卷

二、解答题(4小题,共60分)

21. 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莫言说:“我生来相貌丑陋,村子里很多人嘲笑我,学校里几个性格霸蛮的同学甚至为此打我,我回家痛哭,母亲对我说,儿子,你不丑,你不缺鼻子也不缺眼,四肢健全,丑在哪里?而且只要你心存善良,多做好事,即便是丑也能变美。后来我进入城市,有一些很有文化的人依然在背后甚至当面嘲笑我的相貌,我想到了母亲的话,便心平气和地向他们道歉。”

(1)材料中的对话蕴含了一些认识自我的正确方法,你知道是什么吗?请写出来。(4分)

(2)莫言因相貌丑陋而被人欺负、嘲笑,到后来成为让世界尊敬的作家,告诉我们:通过不懈的努力,可以使自己变得更好。那么,你打算如何做更好的自己呢?(8分)

【答案】(1)通过自我评价认识自己,通过他人评价来认识自己。

(2)①做更好的自己,要扬长避短。②需要主动改正缺点。③需要不断激发自己的潜能。④更好的自己,是在和他人共同生活的过程中不断成长的,更是在为他人、为社会带来福祉的过程中实现的。

【解析】(1)本问考查正确认识自己的方法,是对课本基础知识的考查。学生可从通过自我评价认识自己,通过他人评价来认识自己两个角度组织答案。

(2)本问考查做更好的自己的方法,是对课本基础知识的考查。根据所学知识,学生可从要扬长避短、需要主动改正缺点、需要不断激发自己的潜能、在和他人共同生活的过程中不断成长的,更是在为他人、为社会带来福祉的过程中实现的等角度作答。

【点睛】

本题所考查的内容均为教材中的基本知识和重点内容。这有利于引导学生深入把握教材,注意教材细节,夯实基础知识,最终问题的落脚点放在了青少年的具体做法上,因而能够指导学生的具体行为,达到学以致用的目标。

22. 钱学森早年留学美国,“我的事业在中国,他一直想回国报效祖国,实现科技强国梦。他常说:

我的成就在中国,我的归宿在中国。”5年归国路,10年两弹成,为梦想,他披荆斩棘,奋力前行。面对困难,他鼓励身边的工作人员说:“常常是最后一把钥匙打开了神殿门,不要失去信心,只要坚持不懈,最终会有成果的。”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1)少年有梦,钱学森的行为对我们青少年追求梦想有什么启示?(4分) (2)青少年如何追逐自己的少年梦呢?(8分)

【答案】(1)今天,我们青少年的梦想,应该与时代的脉搏紧密相连,与中国梦密不可分,与个人的人生目标紧密相连。

(2)把梦想变成现实,需要付出努力。努力需要立志,需要坚持。要把努力落实在某一天的具体行动中,并始终如一地坚持着自己的梦想。

【解析】(1)本题为启示类问题,分析材料中钱学森的行为实质是将个人梦想与国家需要相结合,对我们青少年追求梦想的启示,从青少年的梦想与时代的脉搏紧密相连,与中国梦密不可分,与个人的人生目标紧密相连等方面来回答。(2)本题为做法类问题,考查青少年如何追逐自己的少年梦,也就是如何实现梦想。依据教材知识,从把梦想变成现实需要付出努力,努力需要立志,需要坚持等方面来回答。

23.阅读材料,运用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中国好同桌”王小虎是海口市灵山中学的一名初中生,他的同桌冯贻崇患有小儿麻痹症,无法独立行走,在学校行动很不方便,于是王小虎主动当起了同桌的“脚”。两年来,王小虎坚持背患病同桌上课,风雨无阻。王小虎用脊背背起了同桌的未来上学之路,他帮助同桌驱走黑暗,他温暖了他人,也快乐了自己。

材料二 学生时代的同桌应该让很多人印象深刻,同桌是你在校园生活中必不可少的陪伴。“同桌”不仅仅是一个词语,更是一段段美好的回忆。

(1)材料一中王小虎坚持背患病同桌上课体现了友情的什么作用?(12分) (2)在你与同学、同桌的交往中,你是如何呵护友谊的?(8分)

【答案】(1)①朋友对一个人的影响很大.②朋友,见证了我们一起走过的成长历程.③友谊给我们温暖,让我们活得更加自在.④友谊让我们感受到自身价值,多了一份对自己的欣赏.⑤友谊让我们学会了更好地与人相处,享受交往的快乐.⑥友谊让我们更深刻地体悟生命的美好。

(2)①需要用心去关怀对方。②需要学会尊重对方。③需要学会正确处理冲突。④需要学会承受并正确对待交友中受到的伤害。

【解析】(1)此问旨在考查学生对友情的作用的认识,结合材料一和所学知识,从朋友对一个人的影响很大;朋友,见证了我们一起走过的成长历程;友谊给我们温暖,让我们活得更加自在;友谊让我们感受到自身价值,多了一份对自己的欣赏;友谊让我们学会了更好地与人相处,享受交往的快乐;友谊让我们更深刻地体悟生命的美好等方面回答即可。(2)此问旨在考查学生对怎样呵护友谊的认识,根据所学,从需要用心去关怀对方;需要学会尊重对方;需要学会正确处理冲突;需要学会承受并正确对待交友中受到的伤害等方面回答即可。

24. “有事情,发微信”“找好友,摇一摇”“有趣事,朋友圈里晒一晒”“微信摇一摇,朋友自然来”。目前,使用微信交友已经成为很多年轻人热衷的交友方式。然而,“摇一摇”除了摇来了朋友,也摇来了凶险和危机。近来,由于微信交友引发的抢劫、诈骗、勒索的犯罪数量增多。

(1)结合网络交友的特点,谈谈微信这种新的交友方式有什么利与弊。(8分)

(2)请你一起来完善“青少年安全上网秘籍”,你会为同龄人享受健康的网络生活提出哪些建议?(三个方面即可)(8分)

【答案】(1)网上交往具有虚拟、平等、自主等特点。网络交往的利:超越时空限制,开辟了人际交往的新通道,拓展了交往圈。网络交往的弊:互联网开启了通往世界的又一个窗口,但是有时关闭了与他人沟通的心灵之门。

(2)①网上交友,需要考虑对自己学习和生活的影响,学会理性辨别、慎重选择。②虚拟世界的交往,带有很多不确定的因素,我们要有一定的自我保护意识。对陌生人的邀请,不轻易接受;对个人的家庭住址、经济状况、联系方式等,要注意保密;遇到问题时,要学会求助。③将网上的朋友转化为现实中的朋友,需要慎重。

【解析】(1)本题考查网络交友的利与弊。依据教材知识,首先回答网上交往具有虚拟、平等、自主等特点。再回答网络交友的好处,从超越时空限制,开辟了人际交往的新通道,拓展了交往圈方面记忆说明。最后回答网络交友的弊端,从有时关闭了与他人沟通的心灵之门方面加以说明。(2)本题为建议类问题,实际考查如何慎重结交网友。依据教材知识,从考虑对自己学习和生活的影响,理性辨别、慎重选择,要有一定的自我保护意识,将网上的朋友转化为现实中的朋友需要慎重等方面来回答。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