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师工作案例
仁和中学 任成花
一、受导学生基本情况
姓名:张松 班级:八(1)
二、家庭生活情况
仁和人,父母在镇上开“驴肉馆”,生意比较好,很忙,没有时间照管孩子的学习与生活,家里只有爷爷在照顾他,作业没有人负责检查。
三、行为习惯心理等情况
1.行为习惯比较差,课堂上喜欢乱叫,嘴里自言自语,作业马虎粗心又拖拉,性格怪异,显得比较懒散,在班里是霸王,同学们都怕他。
2.心理比较复杂,批评几句就要赌气,自私而又小气。
3.由于缺乏家长的悉心关怀教育引导,态度很不认真,对作业错误无所谓,甚至不写作业。
四、导师措施
1.加强心理沟通,多与该生谈心,教育引导该生学会求知,学会做人。
2.尽量采取面批,面授的形式,争取提高该生的成绩,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3.与家长多联系沟通,双管齐下,教育好该生。
4.一分为二,多鼓励少批评,对其闪光点及时进行表扬,并提出要求,帮助该生树立目标。
五、案例:(转化过程)
开学到现在,张松的成绩极其不稳定,有时能考90分,但有时只有六、七十分,作业经常要到班里去要着。(我们1班这样的学生比较多,并且都是看样的,因为有最后一节几个不上课的没有完成作业,到放学连人影也找不到。)
……
2月8日,张松今天在课堂上无精打采,昨晚作业直到今天放晚学时还交不出,记得在中午时曾经催促过几次,但他还是玩字当先,而且最近和隋鑫走得比较近。作业的事情已经不是事儿了。这样的日子已经连续好几天了,真是苦了自己。虽然与他爸爸电话联系了几次,但是好像没有起色。
晚上,我不得不亲自来到张松爸爸开的店里。先自我介绍,然后向张松的父母反映了他在校的表现与作业情况。希望家长能抽 时间管一管,好好教育,家长表示尽量配合好。同时也反映了实际困难,他们开店要到凌晨一、二点才回家,根本没有时间去问、去管。经常是,做好晚饭,他过去吃。早上,张松上学时,他们还在休息,再加上没有文化,不会看了。
当我要走的时候,正好,张松也来了,于是,我又做起了说教,希望他能好好读书,好好做人。
2月12日,——表扬(对话描述)
师:陈梁友,你最近上课举手很积极,表现有很大进步,今天老师在班中表扬了你,你心理高兴吗?
张:恩,高兴!
师:那么,你还想老师表扬你吗?
张:想!
师:那么,你可要更加努力!你最近的表现,让老师很高兴,你愿意和老师做好朋友吗?
张想了想说:恩!
师:好的,你去吧!
12月20日,——失望
今天,进行了一二单元检测,张松的成绩仍旧不理想。放学后,我又给他进行了辅导,但是,效果还是不太好,张松好像不太开心,我真失望。后来,想了想,还是找出了张松的闪光点对他进行了鼓励,希望他很从中吸取教训,争取在下个单元中取得好成绩。
晚上,我又去了张松父母的店里。天下着小雨,我走进里面。张松的爸爸看了老半天,问:“干什么?吃点啥?”真伤心,居然不认识我了。怎么说也见过3次面啊!“呵呵!我是任老师,张松的老师啊!”“哦!老师啊!”
于是,我把张松的点滴表现,特别是态度上的那一小点转变,夸大其词,好好地表扬鼓励了一番,张松的爸爸很开心,连声说“谢谢!”
其实,进步也许并不大,很平常,但这是一种策略,让家长进一步去激励孩子,让张松有一种成就感。不知效果又会是怎样的?等着瞧吧!
12月25日,第三单元的考试结束了,陈梁友的成绩虽不像想象中那么理想,但也不是太差,能过得去。
放学后,我表扬张松很能干,很会动脑筋,希望他能再仔细、认真一点,特别是要多问,陈梁友点了点头。
12月29日,——批评
张松虽然在最近上课时少开小差了,但是有时不在教室上课,有时还要乱叫,或是嘴里在轻声地说着什么,让我很生气。
于是,我告诫张松:“你的嘴巴有毛病吗?要是有病去治疗,没病,就要管住,否则,老师要采取非常手段。”
张松没有立即表达,扁了扁嘴,好半天没有说话,最后终于答应,努力去改正。
看来,走得太近也不是办法,还得让张松明白,做老师的朋友可不能违反纪律。
3月10日,今天,月考了,张松居然考的很好,真让人高兴。在发卷时,我大大地表扬了他。
下课后,我又把张松叫到办公室里,对他进行了鼓励,看得出,他很开心,自信写在了脸上,连声对老师提的要求一一答应。
但是,陈梁友昨天的回家作业却没有完成,放学后一直做到了5:30还没有完成,我也只能让他回家!看来转化一个又懒惰、习惯又差的学生困难真是太大了!
六、成功之处
1.该生在课堂上发言比以前要积极多了。
2.有时作业能认真完成,教师的教导批评的话语也能虚心地听进去。
3.作业习惯有所进步,态度略有好转。
七、存在问题
1.作业时而认真一点,时而乱做一番,反复无常。
2.上课时嘴里有时会自言自语,管不住嘴巴。
八、下阶段措施
1.努力纠正坏习惯,养成按时完成作业的习惯。
2.教育该生态度决定一切,做什么事情都要认真。
3.加强心里辅导,进一步用教师无私的爱来温暖和感动学生,为了一切的学生。
4.加强家校联系,通过双方合力,双管齐下教育好学生。
导师工作案例
仁和中学
任成花
2012.3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