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含答案)
学校:________班级:________姓名:________考号:________
一、单选题(25题)
1.每个青少年都有独特的成长经历,每个人对待环境变化也都有独特的反应与调适方式。社会工作者应根据青少年的不同情况制订()的服务计划。
A.多样化B.专业化C.个别化D.灵活化
2.下列不属于残疾人社会工作原则的是()。
A.人是有能力或者有潜力的B.残疾人的问题不是其自身的问题C.工作重点应有社会因素视角D.政府的推动作用
3.社会工作专业的心理健康服务是指()。
A.心理咨询B.心理治疗C.聚焦于人与环境互动的心理问题D.精神疾病的治疗
4.医疗社会工作是指()。
A.在医疗机构内开展的社会工作B.医生或护士开展的社会工作C.针对病人的社会工作D.针对医护人员的社会工作
5.社会工作专业对服务对象的基本功能之——促进服务对象正常生活是指()。
A.为贫困家庭提供所需物资B.让个人及家庭能够承担起基本社会责任C.让人们过上好日子D.让公民获得权力
6.以女性主义为指导思想开展的以妇女为对象的社会工作是()。 A.老年社会工作B.儿童社会工作C.家庭社会工作D.妇女社会工作
7.()是社会工作重要的工作方法之一,主要由社会工作者通过有目的的小组活动和组员之间的互动,帮助小组成员共同参与集体活动,从中获得小组经验。
A.小组工作B.个案工作C.社区工作D.社会工作行政
8.人们常常把国家规定的退休年龄作为老年期的开始,我国政府规定老年人的年龄为()。
A.50岁以上B.55岁以上C.60岁以上D.65岁以上
9.社会工作者在社区工作中的角色不包括()。 A.协调者B.权益保护者C.领导者D.牵线搭桥者
10.从社会的角度,采取各种有效措施为残疾人创造一种适合其生存、创造、发展、实现自身价值的环境,并使残疾人享受与健全人同等的权利,达到全面参与社会生活的目的,是指()。 A.医疗康复B.教育康复C.职业康复D.社会康复
11.针对妇女建立的社区社会支持网络中,围绕服务对象的需求,组织若干志愿者与服务对象建立联系,以便提供及时的帮助。这种支持网络被
称作()。
A.妇女自助互助支持网络B.妇女志愿者支持网络C.社区紧急支援网络D.社区需求支持网络
12.下列不属于老年小组工作特点的是()。
A.在预估阶段要特别注意老人身体、心理、社会方面的功能状况,特别是要注意老人的身心状况,因为这常常是老人能否参与介入行动的晴雨表
B.在制订计划阶段要充分吸收老人参与,即便是身体孱弱的老人,也希望能尽量掌控自己的事情
C.老人由于其身心健康状况,在小组中的表现可能比较被动,头脑中满是个人问题,这使老人小组工作的节奏要比年轻人的小组慢许多。对小组带领着来说,能看到成员点滴的进步十分重要,这样就不会迟迟看不到显著成效而气馁
D.在评估阶段要重视老人的主观评论。评估阶段的测量工具和指标要包括主客观两个方面,老人的主观评价很重要。结案后的追踪对于开展老年人个案工作十分重要
13.少年在发展阶段对别人的评价特别敏感,社会工作的价值理念也是把()放在第一位。
A.尊重B.同理C.个别化D.接纳
14.服务对象的“自决权”意味着()。
A.社会工作者不对服务对象的行为进行任何干涉 B.服务对象在事关自身利益的决策中起到主导作用 C.社会工作者完全可以出于善意代替服务对象进行重要决策 D.所有服务对象都必须自我决策
15.下列哪项不属于矫正对象的需要?()
A.基本生存条件的保障需要B.教育、就业权益的保障需要C.再社会化的服务需要D.监管的需要
16.贫困救助工作中,就业辅导的短期策略是()。
A.给救助对象安排一些简单的工作B.激发救助对象不断学习C.增加救助对象技能D.从事理想收入水平的工作
17.社会工作一直强调人与环境的关系,在青少年成长的微观、中观、宏观的环境中,()的影响力无疑是最大的。 A.同辈群体B.家庭C.学校D.社会
18.安置社会工作中,安置对象主要是指()。 A.儿童B.老年人C.退役士兵D.残疾人
19.国家对无工作的革命伤残人员,发给其()。
A.伤残抚恤金B.定期抚恤金C.一次性抚恤金D.伤残保障金
20.以结构导向的角度分析问题,则认为个人不是问题产生的原因,是社区环境、制度、政策影响了人们社会功能的正常发挥,因此要从()的
角度去调整各种关系。
A.社区环境B.社会制度C.社会结构D.社会政策
21.实践经验证明可减少残疾发生率70%的是()。 A.一级预防B.二级预防C.三级预防D.四级预防
22.治疗性青少年社会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是()。 A.矫正服务B.控制室教育C.补偿式教育D.学历教育
23.社会工作是一种()。
A.自发助人活动B.营利活动C.专业助人活动D.提供物质救助的活动
24.建立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是我国()的需要。 A.建设小康社会B.反贫困C.均贫富D.实行科教兴国
25.对流浪儿童提供回归主流社会阶段的服务不包括()。 A.类家庭B.政府教育C.家庭寄养D.教育培训
二、多选题(20题)
26.安置社会工作的机构包括()。
A.基层民政部门的安置科B.军队政治处C.社会救助站D.地方的复退军人安置办公室
27.下列选项中属于帮教小组工作内容的是()。 A.帮助回归人员矫正恶习
B.解决回归人员生活困难 C.教育回归人员遵纪守法
D.密切注意回归人员思想、生活、活动动态,防止重新违法犯罪
28.下列属于我国对残疾的分类的是()。
A.视力残疾、听力残疾B.言语残疾、肢体残疾C.智力残疾、精神残疾D.运动残疾、多重残疾
29.下列哪些机构属于优抚机构?() A.荣军医院B.社区医院C.光荣院D.养老院
30.社会转型期的婚姻家庭问题表现在哪些方面?() A.离婚率上升,单亲家庭比例相应增加 B.婚姻冲突、家庭暴力问题 C.亲子代际间的隔阂与冲突 D.家庭养老问题 E.教育发展不平衡
31.妇女社会工作的目标是()
A.帮助妇女解决遇到的现实问题,并预防出现新的问题 B.帮助老年人改善社会功能,提高生活质量
C.进一步推进建立健全保障男女平等的法律和法规与政策的出台 D.帮助社会成员建立男女平等的社会性别意识
E.建立有利于促进妇女发展、推进男女平等的社会环境
32.村委会在调解农村婚姻家庭矛盾、调解村民及邻里之间纠纷、促进家庭和谐发展方面起了重要作用。调解遵循的原则有()。 A.依照法律、法规、规章和政策
B.在双方当事人自愿平等的基础上进行调解 C.经济花费最小 D.降低诉讼率
E.尊重当事人的诉讼权利
33.以下项目中,哪些是社会工作实务领域?()
A.妇女社会服务B.康复服务C.心理健康服务D.党组织服务E.军队社会工作
34.一个残疾人的社会康复,需要社会工作者开展以下几个方面的具体工作()。
A.帮助他消除社会上、社区中和家庭中的物理性残疾,创造无障碍环境,为他的生活起居和享受社会的公共服务创造条件
B.消除社会上对他的歧视和偏见,并激励他自强自立,建立起和谐的家庭生活和社会生活环境
C.为他的自身发展提供帮助,使其有接受教育的机会,以提高其生活自理能力、就业能力和参与社会能力
D.开展社区教育,培养社区居民接纳、尊重矫正对象的意识和习惯
35.社会工作对社会的功能包括()。
A.维持社会秩序B.促进社会和谐C.促进社区发展D.争取资源
36.下列属于矫正对象的特点的是()。
A.具有冲动好斗的人格特征B.具有积极主动的心理特征C.具有严重脱节的社会特征D.具有困难重重的生活特征
37.用社会工作的专业方法安排灾民基本生活的内容包括()。 A.评估灾民的应急生活物资需要 B.领导民间募捐,筹集应急生活物资 C.编制救助方案,组织开展生活物资发放工作 D.组织开展医疗救助服务
38.妇女社会工作为单亲母亲提供的服务有()。
A.在福利框架内寻找可用的资源,帮助单亲母亲获得经济方面的补助救济
B.帮助单亲母亲树立信心,为今后家庭生活制定长远规划
C.协助单亲母亲度过婚姻变迁中的心理适应期,协助单亲家庭中的亲子关系
D.医疗康复与职业康复
39.社区矫正中的社会工作直接方法包括()。
A.个案工作方法B.小组工作方法C.社区工作方法D.社会行政方法
40.构成社会环境的主要单元包括()。 A.家庭B.个人C.单位组织D.社区E.文化
41.社会工作者价值观的实践意义包括()。
A.能够从精神上激励社会工作者克服种种困难,完成助人使命 B.能够从伦理上指导社会工作者的实践 C.能够使社会工作者减少服务成本
D.能够帮助社会工作者设计恰当的工作方案 E.能够使社会公众更加信任和支持社会工作者
42.提高老人照顾质量的措施有()。
A.老人年纪大,因此工作人员可以包办老人的一切活动
B.应该通过让老人自己安排日常生活来增强他们对自主生活的感受,如让他们自己装饰房间、选择饮食、安排闲暇活动、探访时间等 C.应该鼓励老人参与社区的活动,与朋友和亲属保持接触
D.工作人员和老人,以及老人之间应该建立起积极的关系,使老人能始终有一个积极的自我形象和自尊
43.下列哪些人员符合一定条件后就可成为我国农村五保供养对象?() A.老年人B.残疾人C.未成年人D.军人
44.家庭社会工作者应具备的素养有哪些?()
A.对婚姻家庭问题进行分析的能力
B.应用家庭社会工作的基本理论、工作方法与技巧的能力 C.整合社会资源,协助家庭共同面对困境的能力 D.运用丰富的医疗卫生知识进行诊断的能力
45.下列不属于社会工作专业伦理内容的是()。 A.社会工作者对服务对象的伦理责任 B.社会工作者对子女的责任 C.社会工作者对全社会的伦理责任 D.社会工作者对党组织的责任 E.社会工作者对服务机构的责任
三、简答题(5题) 46.何谓社区教育?
47.社区成员代表如何产生?任期多久?
48.今后五到十年我国城市社区建设的主要目标是什么?
49.什么是临时救助?
50.社区有哪些公共福利建设项目?
参考答案 1.C 2.D 3.C 4.A 5.B 6.D 7.A 8.C 9.C 10.D 11.B 12.C 13.A 14.B 15.D 16.D 17.B 18.C 19.A 20.C 21.A 22.A 23.C 24.B 25.B 26.AD 27.ABCD 28.ABC 29.AC 30.ABCD 31.ACDE 32.ABE 33.ABCE 34.ABC 35.AB 36.ACD 37.ACD
38.ABC 39.ACD 40.ACDE 41.ABE 42.BCD 43.ABC 44.ABC 45.BD
46.所谓社区教育是指基层社区组织或个人依靠社区力量,依托社区资源,对社区全体成员施以各种形式的教育,满足社区成员多层次的教育需求,提高社区成员的整体素质,推进社区两个文明建设协调发展的社会教育活动的过程。
47.社区成员代表大会的代表由社区居民和社区单位推选产生,每届任期3年。
48.(1)适应城市现代化的要求,加强社区党的组织和社区居民自治组织建设,建立起以地域性为特征、以认同感为纽带的新型社区,构建新的社区组织体系;(2)以拓展社区服务为龙头,不断丰富社区建设的内容,增加服务的发展项目,促进社区服务网络化和产业化,努力提高居民生活质量,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3)加强社区管理,理顺社区关系,完善社区功能,改革城市基层管理体制,建立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社区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4)坚持政府指导和社会共同参与相结合,充分发挥社区力量,合理配置社区资源,大力发展社区事业,不断提高社区居民的素质和文明程度,努力建设管理有序、服务完善、环境优美、治安良好、生活便利、人际关系和谐的新型社区。
49.临时救助是指由政府通过财政资金的安排以及社会赞助、居民捐助、
有奖募捐等渠道建立临时救助基金,依法对因患重病、子女就学、遭遇突发性意外灾害等造成家庭生活特殊困难的公民给予适当的款物援助。 50.社区园林建设,美化社区环境;社区生活福利设施建设,社区的住房、交通、餐饮、幼儿园、福利院;社区文化设施建设,社区内的文化馆站、图书馆;社区教育;特殊群体的帮助制度。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