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八年级语文说明文阅读练习

八年级语文说明文阅读练习

2020-05-18 来源:小侦探旅游网
八年级语文说明文阅读练习

漫谈信息

近年来,一些国家把今天的社会称为“信息化社会”,把高度信息化作为向未来进军的目标。

那么,什么是“信息”呢? ①所谓“信息”,就是对收信人(人 、生物或机器)来说,是一种希望得到的、具有某种意义的表示形式。这里所说的“某种意义”,指的是能为收信者所感觉到、理解到的东西(信号或符号),反之,收信者所无法感觉和理解的,就不叫信息。

鸟语,是鸟类所能感知和理解的,因此,可以说是鸟类的信息;蝶舞,也是蝶类的一捉信息。但对人类来说,由于它们都不能被理解,因而也就不认为它们是信息了。又如,来自宇宙其它星体的电波,目前还没有收信机能接收它,即使有办法接收,收信者也无法理解,因此严格地说,它仍然不能作为人类的“信息”。

对于人类来说,由于不断地研究和探索,一些昔日不认为是信息的东西,今天也可能成了信息。例如,公元前在巴比伦和阿西利亚等地广泛使用的楔形文字,过去由于没有人能理解它,所以它对我们来说不是信息。现在由于许多语言学家的努力,已经可经阅读和理解这种楔形文字了,于是它也就开始具备作为信息的条件。

如果将信息与人类接受信息的五官相对应,可以把信息分为听觉信息、视觉信息、味觉信息、嗅觉信息和触觉信息等。②讲话和音乐之类属于听觉信息;图片、文字、照片、景物等属于视觉信息。在这五类信息中,视觉信息所占的比重最大。这也就是图像通信作为一种新的通信方式而异军突起的原因。

③信息在人类(生物)的生存上,具有和物质、能源同等重要的地位,它们都是人类(生物)生存的基本要素。在人类社会漫漫的历史长河,人类的信息活动经历了五次革命,第一次是语言的获得,第二次是文字的创造,第三次是印刷术的发明,第四次是以莫尔斯电报(1844年)为起点的电信技术的开拓,而现在,我们已经进入一个以计算机和通信相结合为特点的第五次信息革命阶段。

在现代社会里,信息的生产、加工和流通所产生的价值,已经超过物质生产、加工和流通所产生的价值;整个社会已经出现了所谓的“信息爆炸”状态。因此“信息社会”这个名词也应运而生。

⒈本文属于 (填类型)说明文,运用的说明顺序是 。

⒉本文是依次从 方面说明“信息”的。

A.本质 概念 价值 类别 B.概念 特征 变革 价值

C.概念 类别 变革 价值 D.特征 概念 类别 价值

⒊指出文中画线句子分别运用了什么说明方法。 ① ② ③ ⒋判断下面对本文有关内容的理解是否正确,正确的打“√”,错误的打“×”。

①本文开头从概述现象入手,引出所要说明的对象。 ( )

②第三段的三句话都是具体说明上段最后一句话。 ( )

③第四段中加点词“可能”不能删掉,否则,就不符合实际了,表达不准确。( )

④最后一段中加着重号的两个词“生产”、“加工”可以互相位臵,因为它们是并列的关系 ( )

遥感卫星

①信息技术革命,是传送信息技术的更新,是获取信息手段的突破。获取人类认识世界的一些深层次关键信息是至关重要的。a遥感卫星就是人类获取重要信息的重要工具。它远在太空就可以看清人们在地面察觉不到地质断层,代替人们勘察无人区内的情况,发现地下的石油、古迹。

②我国宝成铁路自建成以来,长期被滑坡、塌方灾害困扰。长期以来,铁道专家一直找不出内在原因,只能年复一年的在灾害与维修的怪圈中折腾。然而在我国发射的返回式遥感卫星拍摄的照片上清晰的显示出,这条铁路一些地段处于地层的断裂带上,于是铁路部门立即采取了加固地层的措施,才从根本上减少了山体滑坡时事故的发生。

③利用遥感卫星进行国土普查,是人类获取信息的另一重要途径。b例如,我国对于青藏高原等人迹罕至、自然条件恶劣之地进行普查,遥感卫星提供的一幅照片的覆盖面积是航空照片的140倍,只需1人用3天时间就可以完成解译判读工作;如用飞机航拍,则需30人用几个月时间;如用人工则需几年。

④我国石油地质队员在对柴达木盆地“伊克雅乌汝”油气构造进行调查时,26人苦战4个月,才测出568个点,以此绘制出五万分之一的地质图;而卫星仅用一张照片就把情况看清,还发现了地面测量中无法发现的断层构造。

⑤我国考古工作者还利用遥感卫星图片,发现了一批古代遗迹。比如内蒙古昭乌达盟附近的一座被黄沙深埋的古城,在遥感卫星照片上被发现,

并确认是元朝忽必烈为其女儿鲁国大长公主兴建的应昌古城。

1、本文的说明顺序是 。对本文结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①/②③④⑤ B.①②/③④⑤ C.①②③④/⑤ D.①/②③/④⑤ 2、理解文中画横线句子所运用的说明方法: ①a句运用的说明方法是 (A、下定义 B、作诠释) ②b句除运用了举例子、列数字外,还运用了什么说明方法?运用这种

说明方法有何具体作用?

3、第四段画浪线句子所说明的对象的特征之一是 4、理解第二段中加点词 :

①“一直”不能删掉,这是因为 ②“才”的用法是 。

A、表示强调所说的事 B、表示对比之下数量少

C、表示事情发生得晚 D、表示只有在某种情况下然后怎样

永恒办公室

①或许再过个十年、十五年,你工作的办公室不必禁锢在闹市深处狭窄的房间内了,你将自由地在任何地方工作。那时人类已进入“永恒办公室”时代 ,24小时内,无论在什么地方都可得到赖以工作的信息。“你就是你办公室”,这句在今天几乎是不可思议的口号将标志着一个新时代的到来。

②到那时,你佩戴的电子袖口将21世纪移动式办公室最关键的部分,嵌在4厘米宽袖口镶边内,它就是一个位臵传感器,借助它导航网可始终跟踪着你。传感器不断从导航卫星上读出有关你的资料,不断修正你所在位臵和各方面信息情况。

③你的电话和电话号码簿也在手腕上,这种蜂房式电话机是声控 的,声控使微型化成为可能,电话机简直就是一只装在袖口上的溥片扬声器。①需要电话号码吗?告诉电话簿为你查找。袖口电话机为你拨通电话,完成译码,按你当时所在位臵接通最近线路---电话费也就是最便宜。②

④借助于导航网络,文字先转送到你所在地区,然后再传递给你,最后贮存在袖口里的永久储存器中,“播放文电”能发出一系列数字化的声音:提醒你客人到来的时间,向你提供信息或让你回电话。

⑤电子太阳镜不仅能为眼睛遮蔽阳光,还能显示来自刚开启的袖珍个人计算机的文字、数字和图像。袖珍个人计算机差不多有掌心大小,厚度不及两张信用卡。推开后呈现出一个黑色屏面,屏面一侧排列着6个符号按键,可展现多种图像,每一种图像代表一种文件。如按下其中一个符号,会出现一张信纸,当你口述时,文字便在信纸上形成。按下另一个符号,

信纸的内容即储存在记忆系统中。当你咯嗒一声关上个人计算机,电话机会接通微波通信网,把信以电波形式送往目的地。

⑥你可在任何地方工作,因为通信网遍布整个世界。信息服务、电信传递、蜂房式电话以光速把你与办公室联系起来。

⒈理解下面词语的含义:

①第一段中加点的短语:“永恒办公室”指的是

□□□□□□□□□□□□□□□□□□□□□□□□(所填字数 不超过所限格数。下同)。

②第二段中加点词“那时”指的是□□□□□□□□□□□□。 ③第二段中加点的短语“最关键的部分”指的是□□□□□。

⒉“声音信使首先到达你的手腕”,这句话应该放入文中,归恰当的位臵应该

是 。 A.第二段结尾 B.第三段开头 C.第四段开头 D.第五段结尾 ⒊第四段是按什么说明顺序说明的?确认这种说明顺序的依据是什么?

⒋第六段中画线句子照应了前文的哪句话?

人类空间计划的新目标,是在太空建立一个永久性的载人空间站。永久性航天站的出现,将使空间工业逐步成为现实。载人空间活动的发展将由科学试验和军事应用变为商业应用,如在轨道中制造稀有的药物,制成集成电路块等等,能大大提高生产率,给人类带来更多的收益。

我们知道,药物是一种特殊的分子,杂质也是分子,与药物分子很相似。提纯药物就是将药物分子和杂质分离。药物提纯一般采用电泳法。电泳法的过程是这样的:先把①分子从周围环境中获得电荷,②液体中的带电分子就在静电作用下运动起来,③然后再加上电场,④含有药物与杂质 混合物溶解成分子。不同的分子因其大小不同,带电量的不同,受到的作用力就不同。分子带电量越大,运动得就越快。药物分子和杂质分子以不同的速度运动,一段时间后,这两类分子就分开了。

在电泳提纯过程中,关键是液体的粘滞力与带电粒子会受到静电力的平衡作用。在地面上应用电泳法提纯时,液体微粒的流动就会扰乱上述两种力的平衡,而使各种分子混杂起来,大大降低了获得的产品的纯度。由液体各部分的温度不是绝对均匀的, 。对流是破坏电泳法高效生产药物的大敌。只有存在重力的情况下才发生对流。

在太空中,重力为零,冷而密的液体不会沉至底部,密度较低的液体也不会升至液面,大家都停留在原处。这样,就能不受干扰地将不同种类的分子分离。在航天飞机上进行的试验表明,太空中制造药物比地球上制造同一种药物的纯度高5倍,其提纯速度提高400~800倍。这意味着太空中一个月的产量相当地球上30年的产量。这就能导致药物价格大幅度下降。

有一种可在太空中制造的药物叫尿激酶。它可治疗由血栓引起的肺栓塞和心力衰竭。在美国有100万 患这种病,每年因此病死亡的有5万人 。一剂尿激酶约值1000美元,每年需50万剂,总价值达5亿美元,尿激酶是由肾脏中一种特殊的细胞产生的。在航天飞机上进行的试验表明,电泳法可以将产尿激酶的细胞与其它细胞分开来,从而提高尿激酶的产量。在空间或地面培养高产细胞,可使尿激酶的价格下降到十几分之一。就此一项,每年就可节约数亿美元,亦可拯救许多因药价昂贵而买不起药的病人的生命。

⒈第二段画线的句子理路不清,合理的顺序应该是 。

⒉为使上下文连贯,填入第三段空缺处恰当的句子是 A.较热的一部分,热的液体上浮,冷的液体被沉下去,形成对流。 B.一部分较热,把热的液体浮上来,冷的液体下沉,对流形成了。 C.一部分较热,热的液体上升,把冷的液体沉下,对流形成了。 D.一部分较热,热的液体上升,冷的液体下沉,形成对流。 ⒊电泳提纯的关键

是 。导致地球上电泳提纯不如太空中电泳提纯的纯度高,速度快的直接原因是 的对流,而造成这种“对流”的根本原因是 。

⒋判断下列说法对错,对的打“√”错的打“×”:

①本文说明的中心是在地球上提纯药物和在太空中提纯药物的利与弊 ( )

②本文是按逻辑顺序介绍说明的。( )

③“电泳法”的定义是:电泳法是一种把含有药物与杂质的混合物溶解成分子,然后加上电场,使药物分子和杂质分子在静电作用下以不同的速度运动,最终分离开来的提纯方法。( )

④第三段中加点词“这”指代的是提纯速度快的试验结果。( )

信息高速公路

①“信息高速公路”是一种电子信息网络。它能把某个区域乃至整个世界连成一体,使“公路”上的任何一个人都能享用信息资源。

②铺成信息高速公路的材料,不是钢筋混凝土和沥青,而是光导纤维。

一条典型的光导纤维,直径不足13毫米,其中却包容着32根用塑胶皮包裹的玻璃。

③信息高速公路以光导纤维为媒介、激光脉冲束为数据载体来传输信息,。光导纤维柔软而坚韧,传导能力特别强。经过处理的文字、声音、图像等信息,变成强弱不同的光信号,通过光导纤维传输到远方。信息高速公路每秒钟可以传输30亿比特的信息——相当于在1秒钟内传输整套《大不列颠百科全书》,而且,在传递过程中,几乎不会出现信息的失真。

④信息高速公路是以交互方式来传递信息的。用户既是信息 的接收者,又是信息的提供者。信息高速公路“入网”十分便捷。用户只要把电脑的专用接口卡接到电话线上,就可进入信息高速公路。随着多媒体技术的出现,用户还可将电脑、电视、电话连成一体,以多种通信方式与外界取得联系。

⑤有了高速传输功能的光导纤维,又有了多媒体的先进技术,再加上卫星通信的配合,信息高速公路的优越性便能充分地显示出来。

⑥信息高速公路为人们的生活带来极大的便利。不久前,美国明尼苏达州一家诊所的医生,根据电视屏幕上显示的病人肝脏图像,指导远在2000公里外的医生进行手术操作。肝脏的图像是从那里通过人造卫星传送过来的。这是使用信息高速公路进行的远距离医疗。除此之外,它还可以使远隔重洋的通信双方,彼此看得清清楚楚;可以让学生在电视屏幕上请最优秀的教师为自己上课,而且能够互相对答;可以使人们足不出户,随时翻阅世界各地的图书资料……

⑦信息高速公路 。办公会议可在各自的家里进行;天南地北的贸易伙伴可以进行“面对面”的商谈;复杂的研究可在电脑屏幕上进行,最新研究成果能及时进行交流……

⑧信息高速公路大大提高劳动生产率,其提高幅度预计右可达

20%—40%。劳动生产率的提高会带来巨大的经济效益。据预测,美国12年内每投入1美元的资金将增加6美元的产值。

⑨信息高速公路这一全球性的跨世纪宏伟工程,自1993年起步至今,只有短短的几年时间,但它的发展却是惊人的。信息高速公路的建设,开始改变人们观察世界的方式,缩短地域之间的距离,形成频繁交往的新型社会。信息高速公路对人类社会的影响,将远远超过以往任何一次科技革命。

1、本文第二段介绍了信息高速公路的□□□□(所填字数不超过所限的格数。下同。),第三段介绍了□□□□□□□,第四段介绍了□□□□□。

2、第三段画线句子说明信息高速公路传输信息具有□□□、□□□□、□□□的特点。

3、第五段起 作用,重在引出对 说明。第六段的中心句是 ,第七段中心

句应当这样补

写 ,第八段的中心句是 。

4、利用信息高速公路,完成诸如医生指导远距离手术之类的活动,还必须具备 和 这两个条件。

第九段中加点词语,依次分别从 和 两个角度强调了信息高速公路的意义。

第6题

三峡工程

①三峡工程是个“四美具”的特大工程。②四美者:防洪、发电、通航、南水北调。③建设三峡工程最大的目的是防洪。④天有不测风云,如果1860、1870年洪水再现,江汉平原工农业生产基地损失之大,就可能比建设一个三峡工程的费用还要多得多。⑤三峡工程的防洪作用是无法替代的。⑥其次,发电,三峡电站装机容量17680兆瓦,年发电量为840亿千瓦小时(等于火电用煤4000万吨)。⑦按预计,三峡每千瓦的建设费用,与全国16个大型水、火电站比较,它是第11位,淹地是第9位,移民数是第5 位,应该说是经济合理的。⑧第三,三峡工程建成,长江600公里水面被抬高,原来江中险滩绝大部分淹没在水下,急流成平湖,利于航行;而下游因有水库调节,枯水期流量增加,也有利于航运。⑨所以上游航运和下游航运各得其利。⑩据有关部门测算,届时可降低航运成本30%左右。⑾最后是南水北调。⑿把长江水调到历经干旱的华北平原,是这个地区人民的心愿。⒀目前西北各地干旱,均在引黄灌溉,因而黄河东流之水可能渐减少。⒁从三峡南水北调,效益不可估量。

1、本文的中心句

是 。

2、本文条理清晰,主要得益于 的运用,如 、 、 。

3、本文具体解说“四美”特点是按 的顺序组织材料的,这样认定的依据是 等词语。

4、按要求分析画线句子和加点的词语:

①划线句子除运用了举例子的说明方法外,还运用了 的说明方法。运用这种说明方法的作用在

于 。

②加点词“可能”不能删去,是因

③加点词“绝大部分 ”不能删去,是因

为 。

第7题

杨浦大桥

杨浦大桥是叠合梁结构的斜拉桥,这种结构充分利用了钢材的受拉能力和混凝土的耐压性能,与以往混凝土梁相比,具有自重轻、施工期短、造型轻巧美观等特点。这是目前世界上最新的建桥技术。

近三十年来,世界上大跨径的斜拉桥已建成35座。1986年建成的加拿大安纲塞斯大桥,曾是世界上最大的一座采用叠合梁结构的斜拉桥,主桥跨径达465米,大约造了3年。印度正在兴建的一座同类型的桥,主桥跨径目前虽属世界第二,然而建造了8年,至今尚未竣工。而我们的杨浦大桥只用了2年7个月时间就建成通车了。它是 。

①杨浦大桥全长8354米,如果一个人每小时步行4千米,那么走完这座大桥约需2小时。②主桥跨径为602米,比安纲塞斯大桥长137米;主塔塔高208米,比曾是上海高楼之最的国际饭店高124米,也就是说,有两个半国际饭店那么高。③通航净高48米、5.5万吨的巨轮在桥下可通行无阻。④主桥桥面宽30.35米,设双向6个车道,可以并列行驶6辆大型卡车,每日通车能力为4.5--5万辆机动车;两侧还各设2米宽的人行道。⑤整座大桥如同横跨江上的“空中大街”。⑥每座桥塔两侧各以32对钢索连接主梁,桥的外形就像一架美丽的竖琴。

安纳塞斯大桥建成通车以来,主桥面已出现各种类型的裂缝数百条。中国桥梁专家们经过考察、分析、研究,制定了预防裂缝的对应措施,在建筑杨浦大桥时就成功地采用了这种成熟的工艺施工。

1、本文第三段介绍杨浦大桥的几个特点: 第①句介绍总长□□(所填空数不超过所限的格数。下同) 第②句介绍□□□□□和□□□□□; 第③句介绍□□□□□ 第④句介绍□□□□□ 第⑤⑥两句介绍□□□□和□□□□。把杨浦大桥比作□□□□□□□很恰当,因为□□□□□□□□□□□□□□□□□跟竖琴的外形很相似。

2、第一段中画线句子的深层含义是 。

3、根据第二段内容,联系上下文意思,愉当地补写出残缺的句子: 它是□□□□□□□□□□□□□□□□□。

4、分析加点词的深层含义和作用:

①第二段中加点副词“曾”不能删掉,这是因为 。

②对第四段中加点副词“就”的理解,恰当的一项是 。 A、表示在很短的时间内 B、表示事情发生很早

C、表示前后事情紧接着 D、表示在某种条件下自然怎么样

有趣的草地

①现代化城市需要有青草,是由于它具有净化空气,调节气温,改善环境的重要作用。人和动物在生长过程中,每天都吸收大量的氧气,放出大量的二氧化碳。而地球上的绿色植物在进行光合作用的过程中,吸收二氧化碳,放出氧气,使空气中的氧保持一定的比例。科学家分析,每公顷草地每天能吸收900公斤二氧化碳,制造出600公斤氧,②这功绩多么惊人。

草地还能调节气温。在炎热的盛夏,当你路过水泥地面时,就感到热气逼人,而走在草地上,却感到凉爽宜人。原来草地的温度比一般水泥地面温度 低十几度。而滴水成冰的寒冬,草地上的温度双比水泥地面的温度高,③真是“冬暖夏凉”。

更为有趣的是草地还能降低噪音的强度,吸附尘埃。通常草地吸附尘埃的能力比裸露的地面吸尘能力大70倍。当大风刮来,尘土飞扬时,裸露地面的尘土要比草地上的尘土多100到200倍。

1、本文是从□□□□、□□□□、□□□□(所填字数不超过所限的格数。下同)等方面说明草地对人类生活的重要作用的。

2、分析画线的句子:

①从表达方式上看,它们都是□□。 ②从具体作用上看,句①□□□□□□□□□□□□□□□□□□□;句②□□□□□□□□□□□□□□□□□□;句③□□□□□□□□□□□□□□。

3第一段中加点的两个“大量”不能删除的理由是 。

4、联系上文特点,指出第三段存在的毛病,然后在原文上只作两处修改。

毛病: 修改方法: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