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护理学基础课程介绍

护理学基础课程介绍

2020-11-28 来源:小侦探旅游网
护理学基础课程介绍

《护理学基础》是护理专业的基础课程,课程内容突出了“以病人为中心”、“以健康问题为中心”的整体护理理念,强调以护理程序理论为框架的教学模式,将护理技术操作融入到相应的理论中,并以满足人的基本需要为护理目标,使护理理论与实践有机地结合起来。同时训练学生用这种理念和模式、以全面系统的观点认识病人的需要;用护理程序的方法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从而掌握护理理论与护理技术,以适应整体护理的要求。它为后续所学的护理专业课做好铺垫,打下坚实的基础。

本课程又是一门实践性比较强的学科,它即有利于学生巩固理论内容,又使学生在实践中提高护理技能和对“护理”的感悟。因此,在安排护理学基础实验课的上,采用院内实验课与临床课间实习课相结合的教学方法,这也是我们实践性教学又一新的设计思想。在学院的实验课上,采用“讨论式”、“护患角色扮演”、“病例分析式”等教学方法;与此同时,让学生尽早接触、参与临床的实际工作,作为职业化教育的一部分,我们将培养出更多、更合格的“实用型”、“职业型”护理人才以适应社会的需要。 本课程总学时 178学时(三年制高职护理专业学生),其中理论讲授66学时,实验课64学时,课间临床实习48学时;采用国家统编教材和多媒体教学手段。 为了 适应 社会发展的需要并要 接受挑战, 在护理课程授课中,尝试双语教学,采用中英文的讲课方法; 在教学使用自行开发研制 护理专业 教学软件,包括 CAI课件,电子教案、视听教材、计算机题库等;教学管理突出先进的计算机化管理,教学材料采用档案化、制度化、现代化管理,建立了 学科 志,个人教学档案一览表等。

抚州分院重点专业概况

我院护理大专教育是江西省首创专业,至今已有18年,为全国各地输送高级护理人才近4000人,部分毕业生已走上护理领导(护理部主任、护士长)岗位。在抗“非典”工作中我校护理毕业生数人获先进工作者,电视、报纸均有报道。

护理专业学科有学科主任和副主任,下设基础护理教研室、临床护理教研室。每2周开展教研活动,针对难点、重点共同商榷,统一教学认识。每位教师均有2个月以上的时间到医院参加临床实践,利用寒暑假下临床丰富理论教学法提高教学水平。教师能以教学大纲、教学计划为准绳,认真备课、精心书写教案,进行授课,讲课内容正确、深度合适、重点突出、启发性强、理论联系实际、能够拓展知识,培养学生创新意识,从理论、技能、态度目标三方面知识着手,注重学生思想教育及综合能力培养。

护理教研室的教师们严格执教,不断适应教学模式的改变,做到教书育人,处处体现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从学生入校开始就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和护士素质教育,并将护士的天职“爱心、诚心、精心、耐心”贯穿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提倡奉献精神,培养学生强烈的事业心和责任感;并告诫学生“护理生涯”从现在开始了,要有远大的职业理想和进取精神,力争走上“南丁格尔奖”领奖台,从各方面诱导学生进入护士角色,做到润物细无声。护理工作是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相结合的,护理教师注重学生身体素质训练,培养学生具有在各种条件下从事工作的健壮体魄;每年“护士节”前开展了护理三基知识比赛和护士礼仪比赛,充分展现个性,寓教于乐,促使学生心身健康成长。

为培养学生适应社会的挑战,护理教研室按照卫生部科教司对护理行业提出“突出护理、重视整体、加强人文、体现社区”的十六字方针,优化课程结构,摒弃不必要的交叉重复,使学生在有限的学习时间内获得更多的知识信息,增加人文学科内容(如:护理心理学、护理伦理学、护理管理学、护理美学、急救护理学、社区护理学、老年护理学、康复护理学、形体训练、人际关系学、护理健康教育学等)的授课与讲座。告诫学生应追求知识的积累和能力的培养,教育学生办事讲究效率,不要等待,要主动去自我发掘,任何时期都要处于前进状态,培养出企业家的精神,即“创新、求进步、讲效率”。把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培养高素质人才作为教研室的中心任务。

护理教研室的教师们除按质按量完成教学任务外,积极参加科研,群策群力,她们都有一定的教研能力、专业实践能力和管理水平。现已主持完成《外科护理学》教学改革课题一项、参与《以问题为中心教学》改革课题一项;获抚州地区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三等奖三项;

获江西医学院“园丁杯优质课”授课比赛二等奖一人、获江西医学院师德师风“教学标兵”一人、获江西医学院“师德师风”演讲比赛三等奖一人、获江西省“普通高校教书育人十佳先进个人”一人、获江西省“优秀班主任”一人、获江西省“就业分配先进个人”一人、获抚州地区“优秀教师”二人。护理教研室是“华东区高等护理教育学委员会”理事单位,有全国医学高职高专教育护理专科教育学组委员一人、有江西省护理学会教育委员会一人、抚州护理学会理事二人、抚州医疗护理事故鉴定委员会一人、编写《护理实验报告》及《护理操作规程》各一本,供本校护理学生用。主编《护理美学》一书,为本校教材。

护理教研室的教师们不仅是学科知识、道德情操的示范者,还是吃苦耐劳的示范者,她们敬业爱业,为培养学生动手能力,付出了比课堂讲授和示范教学法更加倍的心血:利用双休息日带学生到附属医院进行床边教学;实验室日夜开放、教师临场指导、固定辅导项目,让学生有充足的练习时间和动手机会,使操作标准化、程序化。教师虽然辛苦了,但学校资源得到充分利用,学生的操作技能水平和动手能力有显著提高和进步。开拓型实用型护理人才也就在这平凡又辛苦的教学法中得到落实。

护理教研室的教师们树立开放式教育界观念,实行教学法方法多样化,注重动手能力的培养,增加专业见习内容、延长见习时间,学生接触病人的机会多,并进行观摩和实际操作,提高学生掌握基本操作技能的准确性及成功率;充分利用各种教具和现代化教学手段(投影仪、幻灯机、VCD录像机、多媒体教学),形象鲜明、生动直观地反映教学内容,利用演习、回示、实行角色模拟教学,充分调动学生情趣,以便学生更好理解护理过程,思考护理过程,预测将要发生的变化,观察发生什么结果,以验证她们自己的观点和开拓视野,达到培养学生创造思维能力,而不是为了某项技能或记忆某些内容。每次课后,任课教师均布置适当作业或实验报告,并进行认真细致批改,对于答错率较高的内容或难点问题能够利用自习或课外活动时间下班给学生进行耐心辅导。在实习前集中见习两周熟悉医院环境,体验护士感受,为实习工作奠定基础,并进行护理基本操作强化训练,每项操作学生人人要过关,否则不能下临床实习。

加强实践教学,学生在一年的毕业实习期间,护理教师2次去教学基地进行教学联系,了解学生学习与生活情况;收集阶段性作业检查,查看学生的护理文献书写能力;收集带教老师及病房病友们的反馈资料,综合分析学生的运用能力,指出优点和不足,促使学生意识到:所有的理论、经验务必时时处于紧扣“解决临床实际问题”,使学生真正能够“学以致用” 为了提高护理教学质量,院领导不但重视师资队伍建设(10位专职教师:副高2人、中级5人、初级3人、本科学历5人、大专3人、中专2人;9位兼职教师:正高2人、副高3人、中级4人)9位兼职教师中有德高望重的刘莲芳主任护师、教授和刘炎玲主任护师、副教授,其她均是三甲医院的护理部主任。而且根据社会需求不断充实教学设备仪器加大教学投入,目前护理教研实验室(面积为)有:护理示教室、模拟ICU病房、模拟急症抢救室、模拟优质病房、模拟的整体护理病房、模拟护士站、模拟护理治疗室、模拟临床护理病房、护士形体训练房、外总实验室、内护实验室、妇护实验室、儿护实验室、教学科研管理室(多媒体电教室)等。并有相应的准备室,设置标准、齐全、布局合理、仪器设备精良,实验室有专人管理,实验室管理制度健全、规范,完全能满足实验教学的需求,品种齐全、

数量充足,能保证学生充分实验。对仪器设备使用情况有记录,实验教学有完善的考核标准及方法,实验考核严格,单独记成绩,以实验指导为依据,实验开出的项目完全符合教学计划和教学大纲的要求。

一、模拟ICU病房(604室)

结构设施基本与现代化医院的ICU病房相似:

1、拥有心电急救监视装置二台,可用于一般心电图描记、作监护仪用、同步除颤、非同步除颤、体内除颤、机内放电试验。可培养学生识别严重心律失常、熟练地配合各种诊疗技术,更新专业知识,掌握新技术,迎接21世纪的挑战。

2、呼吸机两台及简易呼吸器一只,可培养学生懂得什么情况下使用容量型的、什么情况下使用压力型的,与社会需求接轨。

3、手提式心电图机一只、电动洗胃机两只、电动吸引器两只、急救治疗车一辆、各种急救穿刺包等。

二、护理示教室(602、609室)

示教室的结构符合大专护教育要求,一间护基示教室、一间临护示教室。拥有最新的可以进行24项操作的护理模型数具、男女心肺复苏仪、气管插训练仪、颈外静脉穿剌仪、洗胃插管模型、口腔护理模型、婴儿护理模型、手臂静脉穿剌仪、小儿头皮穿剌模型、洗头车、平车、担架、换药车、多功能护理床等。各种护理教学挂图,示教室天花板上安有录像头,墙壁装有电视机,配置放映机,以便把学生操作录下反馈给学生,再对照教学带,使操作程序化、标准化。

三、模拟优质病房(603室)

内有洗漱间、三折护理床、护理餐车、轮椅、电视机、床头柜上有鲜花,达到病房家庭化,使人有一种宾至如归的感觉。

四、模拟护士站、模拟护理治疗室(紧挨ICU室)

结构与标准化医院类似:有护理台、病历车、病历栏、电脑系统、器械柜、药品柜、护理治疗台、最新的306种药物配伍禁忌表、自动烘干机、紫外线消毒机等。 五、模拟护理病房房(600、605、606、607室)

一间为急症抢救室可进行各种外伤止血、包扎、中毒洗胃、心肺复苏、吸痰、气管插管等急诊抢救技术;一间为临护室母婴同室病房;一间为整体护理病室;一间为普通病房;内有不锈纲的护理床、床头柜、治疗车、输液轨道;床头灯、各种护理操作模型;模拟的中心给氧、吸引装置等。使学生有一种身处医院病区的逼真感。 六、内护实验室(503、504、506、507室)

内有标准病人数具、肝脾触诊仪、握力器、乳房检查模型等,可进行护理健康评估操作,培养学生动手能力。

七、外总实验室(405、406、407室)

有更衣室、洗手间、泡手间、手术室(内有万能手术台、无影灯、鹅颈灯、器械柜等),可进行各种简单的手术操作。 八、妇护实验室(403、408)

有分娩机制模型、骨盆模型等 九、儿护实验室(609室)

内有婴儿床、婴儿复苏仪、婴儿称、婴儿身高及坐高测量仪、新生儿保温箱、蓝光照射仪等。 十、护士形体训练房(308、309室)

内部结构与标准的形体训练房相近,有壁镜及扶手,以塑照护士学生的形体美、职业美。

我国护理发展辑要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健康保健意识的逐渐增强,社会医疗保健需求在不断增加,护理人才需求直线上升,护理专业发展具有非常广阔的前景。我国加入WTO后,随着医疗服务业的逐步开放,其必将带来人才交流和观念的冲撞,导致人才交流的不断增加,护理行业与发达国家的距离将逐渐缩小。本文列举了护理发展的若干要点,以求明确护理学科未来发展方向,促进护理事业的发展。

护理观念

1.树立整体护理的观念 要把单一护理的观念,改变为整体护理的观念,纠正和克服过去对病人“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的护理做法,全盘考虑,综合计划,集医院、家庭、社会等各方面力量,对病人实施全身心、全方位、全过程、多渠道的护理。

2.树立舒适护理观念 舒适护理应作为整体化护理艺术的过程和追求的结果,护理人员应以病人的舒适为考虑的重点,强调护理人员除目前的护理活动外,应加强舒适护理研究,并将研究成果应用于病人,使基础护理与护理研究更加注重舒适和病人的感受。

3.树立综合学科观念 要把护理学科只是一门自然学科的观念,改变为护理学科是一门自然学科与社会学科紧密结合的综合性学科的观念。既要学习运用好解剖学、生理学、营养学、药物学、物理化学等自然学科的内容,又要学习探索实践好伦理学、人类学、社会学、心理学、公共关系学、美学等社会学科的知识。

4.树立理论与实践并重的观念 要把护理工作只是一项“动手”技术的观念,改变为护理工作也是一项“动脑”学科的观念。既要苦练和掌握护理病人的基本功,不断提高护理人员的实际操作能力,更要积极鼓励护理人员探索护理工作规律,不断丰富和发展护理工作理论,使之更好地指导护理实践。

5.树立独立学科的观念 要把护理纯粹附属于医疗的观念,改变为护理相对独立的观念,正确处理好护理工作独立性和与医疗工作合作性的关系。要发挥好护理服务的功能,更要充分发挥护理自身独立性的主要功能,从而尊重护理学科规律,调动护理人员内在动力,确保护理工作独立,提高护理工作实效。

6.树立护理临床路径观念 护理临床路径使护理工作实现了一定程度上的规范化、标准化,从而减少了病人住院时间,节约了医疗资源,密切了医护团队及医患关系。

7.树立循证护理观念 循证护理要求一切护理措施的提出及实践均以实证研究为基础,促进了护理学科的发展,显示了护理学科的独立性。

8.树立多元文化护理观念 随着“以人的健康为中心”和“以人为本”的护理理念的提出,人文护理日益受到重视;而随着各地域、民族、国家交流的增多,使文化日益呈现多元化,这就要求广大护理人员不仅要做好技术性护理工作,还要做好人文护理,重视病人文化习惯的个体差异,促进病人早日康复。

护理教育

1.护理教育结构 我国护理水平与发达国家相比,差距主要表现在高级护理人才的培养上。目前一些发达国家护理教育的起点为大专教育,主体部分为本科教育,辅之部分的硕士、博士教育,教育层次高,如加拿大、澳大利亚近年来对护士学历有了较严格的要求,规定护士必须持本科学历才能上岗。而我国护理人才需求的多层次性,决定了护理教育的多层次性。我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发展中国家,人口众多,地区之间经济发展极不平衡,不同地区、不同民族对医疗保健的需求有明显差异,不同等级的医院对护理人才的要求也有所差异。因此,护理教育必须从我国国情出发,形成中专教育、专科教育、本科教育、研究生教育、网络教育和毕业后继续教育并存的教育体系。

2.护理教育内容 护理专业的发展方向和目标应与人民群众的健康需求相一致,因此不仅需要提高护理教育的层次,还应改革护理教育的内容,给学生安排各种特定高危人群卫生需求的课程,开设对特定人群如老年、妇幼人群和危重病人保健护理课程,增加护理科研、社区护理、精神卫生护理、健康教育、心理学、伦理学和一定的管理学内容。

3.护理课程体系 (1)基础课程设置注重学生的文化修养及跨文化能力的培养,课程中将更多地加入中西方文化背景、礼仪修养、宗教习惯、人际沟通等内容。同时,外语作为交流工具将会受到护理界人士的空前重视,高等护理教育培养目标将由单一实用型人才转变为复合型人才。 (2)专业课程发展趋势随着

循证护理的发展,护理教育与研究都是以临床实践的结果为依据。专业课程将变为临床护理与社区护理并重,从侧重管理疾病转向预防疾病,加强学生对人类整体本质的认识,突出能力培养 (3)教学方法教学方法上更强调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过程,重视学生在高新技术条件下工作能力的培养,尤其注重学生独立学习能力、创造性、开拓性及评判性思维能力的培养,为终身学习打下基础。教学评估体系将更科学、实用。 (4)护理继续教育将形成制度化、网络化、多层次、多渠道的特色课程安排将更有针对性,将更注重在职护士学习需要的评估,为其搭建更大的自主学习平台,保证信息量。

护理管理

目前我国一些医院的医疗设备已接近甚至超过某些发达国家水平。然而医院管理与医疗服务理念还停留在二三十年前的水平。其历史原因在于大多数院长都是医生出身,没有经过专门的管理学培训,以经验型管理为主;随着卫生市场竞争的日益激烈,由精通医院营销的管理专家担任职业院长已成为共识。卫生人力资源的合理使用在不久的将来将成为现实,护理人员将受到应有的重视。

1.将管理学理论引入到护理管理 护理管理者要学习、掌握管理心理学的内容,因为,管理不是只管物、管事,更重要的是管人,不了解人的心理,就很难发挥人的积极性,就不能适应现代的管理方式。

2.医院护理部应使用护理质量管理体系 随着“以人为本”护理管理体制逐步实施,各级护理人员将越来越重视全面质量管理,QC成果将越来越受到重视。提高护理质量将成为护士的自觉行动。随着护理质量的提高,护理学科地位将明显提高,护理管理者的责任感和维权意识将逐步增强。管理者将努力营造宽松、和谐的工作环境和文化氛围,重视人力资源开发,主动地为人才成长提供条件,以利于护理人员发挥积极性,施展才华。

3.护理管理应向高层次、多方位、商业化发展 护理管理研究将注重护理的经济学价值的研究。护理需求的无限性及护理资源的有限性决定了护理经济的形成,发达国家护理服务产业化、市场化进程发展迅猛,护理服务的价值体现也逐步规范,护理人员在全面调查护理需求的基础上,主动开发护理市场,重视护理服务的全面竞争;同时,重视护理成本的系统核算,包括人力、管理、信息、预防等护理成本管理,以期提高经济效益和护理资源的合理配置。

4.护理管理将呈两种模式 随着医院经营的逐步规范,护理管理模式将呈现两种趋势:其一是护士长经过严格的管理知识培训后,承担部门经理工作,主管整个科室经济、业务运作,类似于香港的模式;另一种趋势是由职业经理管理医院及科室,或委托医院管理公司代营管理。护士长则从复杂的经济管理中解放出

来,工作重点全部放在病人的管理上,护理质量将有明显提高。

护理实践

在未来,护理学科将呈现专科化、全科化双向发展,跨学科优势将越发明显。

1.专科化发展 目前对疾病研究已发展到免疫分子水平,医疗机构的专业化程度越来越高,医疗分科越来越细,与之相适应,一定会有专门的心脏科护士、手术室护士、重症监护室护士等。这些专科护士有能力参与本专科整个科研、治疗过程,有能力为实施最先进治疗的病人提供术前、术中、术后及出院后的护理,并在整个过程中具有自身独到的见解,成为不可缺少的人物,因此在临床上应建立相应的专科化知识体系,建立某些专科的准入证制度及有梯度的学位体系,使在职护士能更好地向专科化方向发展。

2.全科化发展,跨学科优势明显 在系统论指导下,病因学研究认为,影响人类健康的因素中,生活方式和行为因素占首位。针对这种形势,传统医学显得力不从心,而以新的医学模式为指导,向个人、家庭、社区提供可及性、持续性、综合性、协调性,集防、治、保、康于一体的基层医疗保健服务显示了巨大的生命力,和全科医生一样,经过系统培训的社区护士将活跃在每个城乡社区,帮助人们建立健康的生活方式,为康复中的病人、老人、儿童等需要健康照顾的人服务。由于社区护士特殊的工作条件(上门服务、独立工作),社区护士必须有着全面的医疗护理知识、扎实的基本功、丰富的经验,所以必须建立良好的社区护士培训体系,培养跨学科人才,建立准入证制度,具有丰富社会工作经验,懂法律,懂社会保障的护士将走向社区。

护理研究

护理研究是提升护理专业学术性的基础,我国的护理研究期刊数量在增长,论文数量在增加,护理研究方法呈多样化发展。但我国的护理研究中跨学科的科研合作还很不够,还需要争取多方资助。同时,护理论文中人文类相关的选题相对较少;前瞻性研究和专科特色研究论文较少,总结性文章较多;运用科学的方法分析资料的文章较少;护理管理、护理理论、护理教学方法方面的研究论文较少;质性研究论文很少。

在未来的护理研究工作中,除了要突出护理学科特色外,还要加强护理研究的跨学科科研合作;不仅要做好技术性护理研究,还要做好与人文护理相关的选题研究;同时,加强具有前瞻性、专科特色、运用质性研究方法的课题研究和论文写作。

(2005-09-01 16:30:29)

护理学专业的现状和前景

护理学专业在中国的发展已有近百年的时间,尤其在近十余年来,护理专业在我国得以迅速发展:护理教育逐渐从中专走入大学,护理研究文章的数量和质量在提高,整体护理的护理观念在逐步深入,护理管理人员的视野逐步开阔,护理专业的范畴也在逐步扩展,循证护理的实践在兴起„„等等。在护理专业发展的过程中,世界经济和社会的全球化发展趋势也对我国护理专业人员如何从知识、态度、技能方面提升专业素质带来了一系列的挑战,对护理专业人员的角色和技能均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本文从我国护理人力资源现状、护理观念、临床护理方式、循证护理、护理教育和护理管理方式等方面探讨了应对挑战的策略,并提出以下九项专业发展目标:

1. 扩展护理人力资源 2. 开阔护士视野 3. 发展护理教育 4. 加强护理研究 5. 提升护理理念 6. 完善临床护理方式 7. 加强护理管理 8. 扩展护理专业范畴 9. 推广循证护理 一、护理人力资源:现状和挑战(human resource of nurses)

1.每千人口护士比:我国护士严重不足 WHO的资料显示,1998年世界绝大多数国家每千人口护士比已经达到3‟以上,部分发达国家甚至达到30‟以上。印度、土耳其、巴西等国家的每千人口护士比例在1‟以下,经济发达国家每千人口护士比明显高于经济不发达国家。

但我国2001年平均 0.99护士 /千人口(医生: 1.62/千人口),每千农业人口护士比例为 0.18。 2.医护比例:我国比例严重失调 我国大陆与土耳其、巴西的医护比例1:1以下;香港地区、日本、泰国、德国、英国等国的医护比例为1:4以上;芬兰、挪威、加拿大等国家医护比1:6以上。 但我国医护比例严重失调,2003年为1:0.68(1952年为1:2.28)(资料来源:2001-2002年《西太平洋地区卫生资源报告》及《世界护理的现状、不足及预测》)。

3.护士床位比:我国比例不合理 世界许多国家都基本保持在1:1以上。以英国为例:普通病房护士与病床的比例一般是1:1;康复病房(High Dependent Unit)护士与病床的比例大约是2:1;重症监护病房(Intensive Care Unit)护士与病床的比例大约是5-6:1。 但我国2001年护士与床位之比为0.4:1,远远低于发达国家。

4.护理人员学历情况:我国护理人员学历偏低(中美比较) 2000年美国护士医院护士中,

研究生毕业7.6%,本科毕业35.7%,大专毕业38.4%,社区护士中本科毕业22.5%,大专毕业48.2%。 而我国2003年中专占64.5%,大专24.315%,本科1.3%,以中专为主,教育层次偏低。 5.资料:全球部分国家和地区医护人力资源现状(1995-2000) 国家 人均GPT($) 每千人口医 每千人口护士 医生:护士 中国 740 1.62 0.99 1:0.61 中国香港26437 1.54 6.22 1:4.04 中国台湾12040 1.24 3.25 1:2.60 日本 33715 1.87 7.79 1:4.16 泰国 6100 0.38 1.55 1:4.20 英国 --- 1.39 5.72 1:4.10 美国 30088 2.68 9.16 1:3.40 澳大利亚 37295 2.75 8.64 1:3.14 (资料来源:2001-2002年《西太平洋地区卫生资源报告》) 6.全球护理人力资源状况:进一步的比较

护士人数: 美国210万,每千人口9名护士,但称缺口12万;澳大利亚16万,每千人口9名护士,但称护士严重短缺;而我国2003年护士人数 126. 6 万,每千人口0.99名护士,若按医:护=1:1,缺口应为15万人。2001年卫生部对全国12家医院抽样结果显示:其中10家医院的护理人员严重缺编,平均缺编率为31.3%。

护士的平均年龄: 西方国家由于护士短缺问题,临床护士的普遍年龄偏高:美国45岁,澳大利亚40.4岁。而我国护士平均年龄偏低(<35岁),意味着高年资护士的流失较严重。 目前国际上普遍存在的问题:、 护士工作量增加;护士人数下降;护士年龄偏大。 7.护理人力资源在突发事件中的需求

在处理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中对护理人员的比例要求更高,例如2003年抗击“非典”期间,北京市小汤山等“非典”定点医院的护士床位比:普通病房为2~3:1,重症病房为4~6:1。 8.总之,护士短缺问题:--中国是重灾区!!!

2002~2003卫生部护理人才需求预测研究课题指出(资料来源:卫生部《中国护理事业发展规划纲要2005-2010年》):2015年应达医生:护士=1:1,每千人口医护人员均为1.5,则护士数应为232.3万,应净增103.6万;护理人才招生数中专占50%,大专30%,本科1..5%、研究生0.5%。只有按照这种比例进行卫生人力配臵,才有助于改变我国医护比例失调的现状,并有助于缓

解护理人力短缺的问题,缩小同国际水平的差距。

二、世界经济和社会全球化发展趋势对我国护理专业人员如何从知识、态度、技能方面提升专业素质带来了一系列的挑战(Challengefrom the globalization of world economics and society)。 1.护理服务的发展:

世界银行在1993年世界发展状况中明确指出:大部分的卫生保健工作应该由护士和助产士承担 2.护理专业面临的挑战(from NLN Journal, 2002.5.)

1) 人口老龄化和疾病谱的改变,以及需求的多样化:健康需求的变化引起服务模式的改变; 2) 知识和技术爆炸:高科技和信息化带来的挑战; 3) 世界经济和社会的全球化趋势:护理人力市场国际化; 4) 卫生保健领域消费者教育层次提高、传统医学、临终关怀带来的挑战:精神因素的作用、生命质量、疼痛管理、人的尊严; 5) 以人为中心的护理带来的护理内涵的复杂性问题:提高护理质量; 6) 卫生保健费用提高提出对卫生保健服务的管理问题(managed care):医疗保险制度改革; 7) 卫生政策的影响:社区卫生保健系统进一步完善,护理专业 人员任务、工作场所和工作内容的转变,社区成为重要场所; 8) 多学科合作的实践形式对教育的挑战; 9) 护士短缺带来的终身教育与护理工作提高的问题; 10) 护理学科和护理研究的进步。 3.护理专业的全球发展趋势

总之,护理专业在全球的主要发展趋势是:护理人员将成为初级卫生保健的主要力量;护理人员将成为健康教育的主要力量;护理人员将成为医生和其他保健人员平等的合作者;为危重症患者提供高质量、高技术的护理仍是护理人员的重要任务;参与国际人才市场的竞争。 4.社会对护理人才态度、知识、能力要求(教育部研究课题,沈宁,2003)

(1)综合知识 护理人才应能够融合自然科学和人文社会科学的知识,用以理解自我和理解他人;掌握与实践相结合的护理基础知识和专科知识;掌握一定的医学基础知识以适应护理工作需要;发展和应用解决问题、批判性思维的技巧;使用科学的数据和方法计划、实施和评价护理措 施;应用社会、政治、经济、历史的知识分析专业问题;用书面和口头的方式有效地交流,并能清楚地表达个人的看法;建立有效的与他人合作的工作关系;理解不同的文化对健康的影响;理解护理专业的特点。

(2)职业价值和道德观念 护理人才应具备的职业价值和道德观念包括利他性(具有人文关 怀理念,对他人利益和健康完好状态的关心);自主性(给患者提供信息做到知情同意;有尊严:尊重个人、群体的独特性和内在的价值);正直(遵守职业道德,恪守伦理的准则和执业的标准);公正(坚持道德、法律、人道的准则)。

(3)护理核心能力 护理人才应具备独立工作能力;健康教育与预防保健能力;教学能力;批判性思维的能力;沟通交流的能力;决策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组织协调能力

(4)自主学习和专业发展能力 护理人才应具备一定的科研能力,获取和利用信息能力,评判性思维能力,创新能力,自我发展能力。

(5)身心素质 护理人才应具备良好的身体,良好的情感特征,以及良好的适应能力和应变能力。 三、护理教育 (nursing education):逐渐从中专走入大学 1.中国护理教育概况 历史:主要分为四个阶段

1923-1952:多层次护理教育体系 1952-1966:单一层次的中专护理教育 1966-1976:文革期间护理教育受较大挫折 1983-至今:多层次发展(中专、大专、本科、研究生) 2.中国高等护理教育发展的几个里程碑:

1921年:美国洛克菲勒基金会开办了协和医院,并与燕京大学,南京金陵女子文理学院,苏州东吴大学,广州岭南大学,山东齐鲁大学等五所私立大学合办五年制高等护理教育; 1979年:卫生部颁布“关于加强护理工作的意见” 和“关于加强护理教育工作的意见”; 1980年:南京医学院及南京军区总院联合开办护理大专班 ; 1983年:天津医学院开设5年制护理本科; 1992年:北京医科大学设立护理硕士点; 1994-2000年:CMB资助88名护理硕士研究生; 2003年:第二军医大学护理系设立护理博士点。

3.2003年止我国护理教育规模现状(资料来源:卫生部《中国护理事业发展规划纲要2005-2010年》):

研究生项目:13项 本科项目: 132项 大专项目: 199项 中专项目: 规模逐渐减小 4.中国护理教育层次与规模与其它国家或地区的比较:应大力发展高等护理教育 2003年中国、美国、日本护理院校统计表

中国 美国 日本 中国台湾 博士学位 1 323 5 2 硕士学位 12 367 25 11 本科学士学位 132 611 65 21 大专 199 500 67 15 中专 数百 250 461 8

5.只有通过学历教育,才有可能使护理人员沿着护理专业的阶梯逐步发展,成为专业人士:

护理专业发展阶梯 (professional ladder) 分为5个阶段(Benner P. From novice to expert. AJN, 1982, March, 402-407.)(1)新护士 (novice)(2)入门护士 (advanced beginner)(3)称职护士 (competent)(4)熟练护士 (proficient)(5)护理专家 (expert)

6.护理教育发展目标(资料来源:卫生部《中国护理事业发展规划纲要2005-2010年》): 卫生部规划目标:到2010年,使护理人员大专以上学历不低于30%,其中三级医院中大专以上学历护士不低于60%,二级医院中大专以上不低于40%。

四、护理研究(nursing research): 研究论文的数量和质量在提高 1.护理研究是提升护理专业学术性的基础

美国在1952年创建《Nursing Research》杂志,同年成立“美国护理研究基金会”,标志着护理研究进入新纪元;20世纪全球护理教育研究生层次的迅速发展,为护理研究的发展提供了有力基础;国际上护理专业期刊杂志数量的增长为展示护理研究的发展提供了有力平台:2004共计174册护理专业期刊;其中36册进入ISI的SCI-expansion。 2.我国的护理研究:期刊数量在增长

1995年护理专业期刊只有6册(中华护理杂志,实用护理杂志,护理学杂志,护士进修杂志,护理研究,国外医学护理分册),2004年护理专业期刊增加到17 册。 3.我国的护理研究:论文数量在增加(资料来源:程金莲, 韩世范, 孙玉梅等. 护理人员开展护理研究现况调查.护理研究, 2004, 18(3): 457-461) 1994-1996年发表在上述5本护理期刊上的护理研究课题论文为17篇,而2000-2002年发表在该5本护理期刊上的护理研究课题论文增加到239篇 (X2=43.03, P<0.05);但研究论文占总体论文的比例仍较低(9.5%)。 4.护理研究方法呈多样化发展

定量研究设计的论文数量占主要比例:研究论文的设计范围较广,包括临床实验性研究、类实验性研究、调查性研究等。同时除传统的定量研究外,质性研究在我国护理研究领域正在悄然兴起,例如:现象学研究法、根基理论研究法、护理人种志研究法,等等。2002版的《护理研究》教科书上将质性研究方法加入。近一年来,全国举行了多次质性研究在护理研究中的应用研讨学习班。 5.我国的护理研究:科研设计方法的进步 1995年发表在5本护理期刊上的护理论文共计1655篇,在资料分析方法上只有11%用统计推断,9.27%用统计描述;而2002年发表在该5本护理期刊上的护理论文总数增加到3046篇,资料分析方法24.39% 用统计推断,9.39%用统计描述 (X2=55.01, P<0.05) (程金莲,韩世范,孙玉梅等,2004)。 RCT论文从1993-1995年的0.8%上升到1999-2000年的7.7%。(朱丹, 黄文霞, 刘莉等.《护理研究》随机对照临床护理试验性文

献评价. 护理研究, 2002, 16(2):183-184.)。然而质性研究文章在该5本期刊中很少。 6.我国的护理研究存在的问题:跨学科的科研合作还很不够

1994-2002年研究课题论文的作者大多为同一单位内部合作,不同单位合作课题只有16.85%(资料来源:程金莲,韩世范,孙玉梅等, 2004)。因此呼吁护理研究中跨学科、跨单位、跨地域合作。 7.我国的护理研究存在的问题:需要争取多方资助

1994-1999年发表的2410篇研究论文中只有89篇(3.69%)获得基金资助,2000-2002年发表的2460篇研究论文中有239篇(9.71%)获得基金资助(资料来源:程金莲,韩世范,孙玉梅等,2004)。护理研究基金资助来源较狭窄:较少获得市、省、部级、国家级科研基金;一般从医院、学院、CMB、香港护士训练与教育基金等途径获得少量基金。 8.小结:我国的护理研究存在的问题

人文类相关的选题相对较少;前瞻性研究和专科特色研究论文较少,总结性文章较多;运用科学的方法分析资料的文章较少;护理管理、护理理论、护理教学方法方面的研究论文较少;质性研究论文很少。

五护理观念(philosophy of nursing):整体护理(holistic nursing)的护理观念在逐步渗透、深入 1.整体护理观念的渗透

整体护理是以现代护理理论为指导,运用护理程序,根据病人身体、心理、社会、文化、精神、发展等方面状况提供适合个体健康需要的身心护理,其目的为保证病人得到满意的、连续的护理。整体护理成为当前护理领域的热门话题:1994年-2004年以整体护理为题的论文共1009篇。 2.整体护理质量标准应以病人为中心,内容应包括: 1) 病人对住院期间提供的护理服务满意; 2) 病人了解自己的疾病和健康状况,并能积极配合治疗; 3) 病人了解自己所服主要药物的作用和副作用,并能正确服用和自我观察; 4) 病人学会一定的促进自己健康的方法; 5) 出院时病人和家属掌握回家后康复及照顾病人的应注意的事项; 6) 出院时病人及家属知道需要复诊的日期和再次医疗的指征和途径; 7) 医生满意度、护士满意度。

3.当前在实施整体护理过程中存在问题(资料来源:卫生部医政司王羽副司长讲话,2001年) 1) 护士数量不足:医院管理原因,如科室捆绑承包、护理管理原因,如人力资源配备的科学依据; 2) 护士职责界定问题:界定不清,辅助系统不到位;计算机管理带来的护士工作量增加; 3) 护士观念问题:注重技术操作,忽视专业能力;注重医嘱落实,忽视病情观察;注重治疗措施,忽视健康教育、心理与康复等护理的提供。

4.总之,我国整体护理实践的现状和局限性主要是:

●整体护理已从模式病房到全面铺开,但仍缺乏与之相适应的护理体制和整体护理观念 ●护理程序作为一种基本的工作方法已深入到护理各领域,但护士对护理程序仍停留于形式上 ●整体护理病历书写要求与现行法律法规的冲突:主客观资料认定、危险因素的理解问题 六、临床护理方式(Nursing care delivery system):临床路径的尝试 1.临床路径的特点:

适应卫生保健制度改革的需要;体现多学科多部门合作;以个案管理的形式体现护理的连续性;更新文件书写的方式。因此临床路径简洁、高效、全面,能够体现治疗和护理的共性和个体的差异性,具有较好的前景,但应与医疗保健制度改革相适应,由其是医疗保险制度的改革。 2.我国临床路径的实践:

理论探讨: 姚梅琪,夏秋欣,黄梦娟. 21世纪实施临床路径的思考. 护士进修杂志, 2002, 17(4): 270-271

临床实践: 殷秀娟,金钰梅,曹浩强. 临床路径在胆囊切除术患者中的应用. 实用护理杂志, 2002, 18(9): 27-29 张伟英,叶文琴. 临床路径在心脏术后ICU监护中的应用. 解放 军护理杂志, 2003, 20(4): 45-47.

护理硕士研究生论文: 戴红霞(2003): 膝关节镜手术患者实施临床路径前后效果评价的 对照研究 曹红霞(2003):Ⅱ型糖尿病临床路径和双向转诊路径的开发及应用研究 七、护理管理(Nursing Management):护理管理人员的视野逐步开阔

1.护理管理人员开始应用变革型领导理论(transformational leadership theory)实施护理管理和领导 变革型领导理论是现代管理与领导理论界所公认的具有最大发展空间的领域,变革型护理管理人员具有以下特点:具有远见意识;批判性分析能力和创造性思维方式;善于认识下属的 能力和需求;注重激励员工的创造力;敢于授权于部下;敢于挑战工作过程,创新并打破常规;能够把握专业发展最新信息,并能够从失败中成长。

变革型领导是与执行型领导方式相对应的新型领导方式,两者的特征比较如下:变革型领导(transformational)执行型领导(transactional)具有远见(vision)强调日常工作(Daily task oriented)善于授权(empowerment)保守(conservative)善于激励(motivation)执行命令(Follow order)变革者(change agent)没有变革(No change initiated)强调工作的成效(productiveness) 强调工作的可预见性(predictive)

2.变革型领导方式 (transformational Leadership)的相关研究:上海的研究结果(胡雁,杨英华,马敏芝等.关于护士长领导方式与护士工作效率 的研究. 中华护理杂志, 1999, 34(8):

453-457.) 位次:

1.焕发民心 2. 榜样作用 3.授权他人 4. 激励作用 5.挑战工作过程 护士长的激励作用是对护士的组织凝聚力、工作满意度最具预测性的领导方式,是最重要的领导方式;“授权他人”对护士的组织凝聚力和团体士气有较强的预测性;“挑战工作过程” 是护士工作业绩的惟一预测变量;“榜样作用”和“焕发民心”是所调查的护士长运用的首要领导方式,同时,“焕发民心”与护士的工作满意度呈高度相关。

护士长的“榜样作用” 和“焕发民心”并不足以提高护士的工作业绩和护理队伍的团体凝聚力。

3.美国的研究结果:

位次: 1. 授权他人 2. 挑战工作过程3. 焕发民心 4. 榜样作用 5. 激励作用 “激励作用”是工作满意度和工作业绩的最强预测变量;“焕发民心”是工作业绩的负性预测变量;“挑战工作过程”是组织凝聚力的最强预测变量。 4.结论:

我国护理管理者应建立变革和创新意识,并善于积极地激励临床护理人员投入到护理工作中。 八、护理专业的范畴在逐步扩展(expanded scope of nursing care):社区护理、专科护士、开业护士

1.社区护理(Community Nursing)

(1)基本概念(冯正仪,社区护理学,复旦大学出版社,2003, pp15):社区护理是是公共卫生学和护理学的理论结合,以人的健康为中心,以需求为导向,贯穿服务对象生命全过程,以社区为范畴,家庭为单位,个人为对象(三位一体预防模式),以妇女、儿童、老年人、慢性病人、残疾人等为重点,积预防、保健、医疗护理、康复、健康教育、计划生育指导“六位一体”,是有效、经济、方便、综合、连续的基层护理服务。

(2)护理服务的发展展望 社区护理成为医疗卫生服务新的增长点;社区护理成为公共卫生 服务的重要组成部分;社区护理队伍将占护理人员总数的一半以上。 美国1993年从事社区护理的护士已经达到总数的33.5%,而我国2003年从事社区护理的护士不到护士总数的10%。

(3)上海的社区护理实践(Community Nursing): 上海的社区卫生服务网络(至2004年) 1998-2004年市政府投资9.64亿元,进行地段医院转制和社区人才培训。在城区建立了98所社区卫生服务中心,422所社区卫生服务站(1200万居民);在郊区建立了127所乡镇卫生院,2251个中心村卫生室(300万农民。主要特点为:将以往的地段医院从医院框架转变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三部一室”结构(预防保健、医疗康复、后勤供应);从专科门诊过渡到全科门诊,负

责双向转诊;建立户籍制预防保健;完善家庭病床管理;保留少数病房,并转变为老年护理康复。 (4)社区护理研究(Community Nursing): 近年来发表的社区护理硕士论文

张玉梅(2001):社区护理需求及社区护士培训设想 曹育玲(2002):上海市社区老年人健康意识与生活方式的相关性研究 沈慧霞(2002):三年制社区护理专业(高职)课程计划的研究 张 华(2002):社区脑卒中患者家庭康复护理干预研究 张少茹(2003):老年痴呆照料者的困扰与生活质量的相关性研究 贾守梅(2004):社区老年抑郁病人的支持性心理干预研究 (5)社区护理教育(Community Nursing)的发展: ●社区护理纳入护理大专、本科、研究生教育的课程设臵中:理论课程和实践 ●2002年起开展了三期上海市社区护士岗位培训项目 ●但尚无特定的社区护理方向的学历教育项目

2.关于专科护士(advanced Practice Nurse, APN)的发展

(1)专科护士的基本概念:专科护士指在某一专业领域受过高级/特定专业教育并具有实践经验的注册护士,可包括护理麻醉师(nurse anesthetist)、护理助产士(nurse midwife)、临床护理专家(CNS)、开业护士(nurse practitioner)等。专科护士应由相应的教育准入标准(例如美国为本科后教育)和资格考核制度。 (2)发展专科护士是我国护理事业发展的趋势之一: 近年来相关的文献丰富: ●角色定位: 关于工作内容以及在我国的前景的探讨,例如“尤黎明.专科护士在护理专业中的角色和地位.中华护理杂志,2002, 37(2::85-88。” ● 关于专科护士的临床实施:例如“糖尿病和造口护理专科护士冯金娥,胡宏鸯,楼青青. 开展高级临床专科护士角色的探讨. 中华护理杂志,2004, 39(2):115-117” ● 近年来广州中山大学护理学院和北京均和香港合作开设了造口护理专科护士培训项目。 ●目前在上海市:上海第二人民医院伤口换药专科门诊、华山医 院的压疮专科护理门诊均为专科护士发展的雏形。 (3)但呼吁应进一步规范专科护士的教育、培训、审核和注册制度

3.关于开业护士(nurse practitioner, NP)的发展

(1)开业护士的基本概念:开业护士是承担高级临床护理角色的执业护士,并根据法律规定在一定范围内具有诊断、处方、转治建议的权限 (2)国外开业护士的工作场所:主要活跃在初级卫生保健场所(护理院、社区诊所),但同时也活跃在急症医院(包括公立和私家医院)。 (3)国外开业护士的培养:需经过本科后教育或硕士教育,护理学院大多开设专门的NP培养项目。 (4)开业护士在我国的前景:专科护士在我国还只是一块尚未开垦的领域,有待进一步发展。 九、循证护理(evidence-based nursing practice)的实践在兴起: 1.循证护理(evidence-based nursing):基本概念

* 理论基础:实证主义 (positivism) * “循证实践” (EBP):是指卫生保健人员审慎地、准确地、明智地应用最佳科学证据,并使之与熟练的临床知识和经验相结合,参照病人的愿望,以在某一特定领域作出符合病人需求的临床变革的过程。 2.循证护理的实施步骤 第一阶段:循证阶段--系统综述:

1) 寻找临床实践中的问题,并将其特定化、结构化; 2) 根据所提出的问题进行系统综述,以寻找来源于科研的证据; 3) 对科研证据的有效性和实用性进行审慎评审;

第二阶段:施证阶段--根据证据实施循证护理:

4)将所获得的证据与临床专门知识和经验、病人需相结合,得到临床证据,作出护理计划;5)实施护理计划,并通过动态评审的方法监测效果,监测项目实施情况。 3.证据的等级和推荐意见分级

* I级证据:● 对多项RCT的系统综述 (I-a)● 单项RCT(95%CI较窄)(I-b) * II级证据● 多项队列研究(cohort study)的系统综述 (II-a)● 单项队列研究(包括质量较差的RCT,如随访率小于80%)(II-b) * III级证据● 多项病例对照研究(case control study)的系统综述 (III-a)● 单项病例对照研究 (III-b) * IV级证据● 系列个案分析、描述性研究及质量较差的病例对照研究 * V级证据● 未经分析评价的专家意见 4.护理领域的证据的特点

随机对照试验(RCT)能提供最有力的证据,是卫生保健系统实践活动中设计最严密的、最能科学地反映干预效果的证据,被称为“最佳证据”; 但护理专业独特的人文性决定了护理既是一门科学又是一门艺术,所以描述性研究、质性研究、专家报告也提供护理证据。 5.为什么我国护理实践缺乏足够的证据?

(1)护理研究的结果往往很少“市场化”,难于成为作临床决定的依据; (2)相关的护理科研往往较零散,规模较小,相互之间也没有联系; (3)护理研究领域设计严密的实验性研究较少; (4)临床护理人员很少能有机会了解护理科研结果; (5)护理人员没有接受如何评鉴和应用科研结果的教育,不知道如何运用科研结果。 6.全球“循证护理”发展状况

《Nursing Standard》杂志从1996年开始组织了全球第一个 “循证护理”中心。目前有循证护理专业期刊《Evidence-based Nursing》,由英国York大学1998年创办。

1997年澳大利亚的Joanna Briggs “循证护理”中心(JBI)成立,JBI是目前全球最大的循证护理中心,JBI在全球有21个“循证护理”分中心,遍布大洋洲、欧洲、北美洲、亚洲、非洲,

其运作主要通过以下三个系统: 1)证据转化系统(evidence translation program)、● 循证护理相关软件开发:JBI SUMARI进行系统综述 * JBI Comprehensive Rreview Management System (CReMs)(系统综述管理), * JBI Qualitative Assessment and Review Instrument (QARI)(质性资料评价), * JBI Narrative, Opinion and Text Assessment and Dreview Ins trument (NOTARI)(专家报告评价), * JBI Meta Analysis of Statistics Assessment and Review Instrument (MAStARI)(meta分析), * JBI Analysis of Cost, Technology and Utilisation Assessment and Review Instrument (ACTUARI)(疗效和成本分析) ● JBI Rapid Appraisal Protocol internet database (RAPid) (文献快速评价方案网上数据库):进行研究文献的评鉴和选择 2)证据传播系统(evidence transfer program):通过以下途径●《Best Practice Information Sheets》(最佳护理实践)刊物●《JBI Report》期刊●《PACEsetterS》杂志 (Practical Application of Clinical Evidence System)● 针对卫生服务消费者: 《Just be Involved》刊物、 Consumer membership category (web )、 Consumer information pamphlets (已发行“小儿发热的处理、戒烟策略、音乐疗法、便秘的治疗”等)● 循证护理网络 3)证据应用系统(evidence utilisation): * PACES (Practical Application of Clinical Evidence System),(临床证据应用) * GRIP (Getting Research into Practice)(研究结果应用到实践中)网络系统

7.我国循证护理发展状况

● 循证护理成为目前护理领域的热点:近年来循证护理论著、循证护理研究不断出现。

8.但在我国“循证护理”发展中也存在一些误区: ● 对循证护理概念的理解上的误区:循证护理到底是什么,是一种理念?模式?思想?还是工作方法? ● 循证护理减少变异性,是否会忽视个体化护理? ● 证据就是RCT结果吗?● 循证护理就是开展系统综述和Meta-分析吗?● 循证护理就是进行原始研究并应用研究结果吗?● 循证护理就是进行文献综述并应用综述结果吗? 9.“循证护理”在中国的发展 ● 中国上海已成立国内第一个循证护理中心:复旦大学JBI循证护理合作中心 。其重要职能为: * 对国内、外护理文献开展系统综述* 翻译并传播国内外“临床护理实践指南” * 推广循证护理实践: * 证据转化 * 证据传播 * 证据应用 10.复旦大学JBI循证护理合作中心“临床护理实践指南”传播实例

* 压疮的危险因素评估以及预防 * 压疮所致组织损伤的处理 * 外周血管插管装臵的管理和感染控制 * 医院跌倒和坠床的预防和处理 * 癌症患者化疗和放疗后口腔溃疡的预防和处理 * 急性疼痛的非药物性干预 * 冠心病患者的心理社会干预 * 关于住院患者的物理约束的循证研究

* 个体治疗与集体治疗对治疗精神分裂症的效果 * 抑郁治疗的团体和个体疗法 * 音乐干预疗法在医院中的应用 * 生命体征的观测方式 * 老年人便秘的处理 * 人工气道患者的吸痰方式 * 分级压力袜在预防术后静脉栓塞中的应用; * 伤口清洗的清洗液选择、冲洗方法、冲洗压力的研究 * 戒烟的干预和策略; * 神经损害引起的成人吞咽困难的鉴别与护理处臵 * 神经损害引起的小儿吞咽困难的鉴别与护理处臵 * 小儿发热时的护理 * 婴儿急性腹痛的干预措施 * 母乳喂养相关的乳头疼痛或/和皲裂的管理 * 老年人维持口服补液的实证研究 * 关于术前教育的形式和内容的循证研究 * 重症监护病人的眼睛护理 * 偏瘫患者肩部疼痛的预防和处理 * 腹透患者插管部位的护理 * 关于术前手术野剃毛的循证研究 * 盆底肌训练对缓解老年妇女张力性尿失禁的效果分析 * 门诊手术(Day surgery)病人的围术期护理和管理* 护理院老人的睡眠管理 * 护理院痴呆老人的口腔护理

结束语 护理是一门专业吗?Kelly(1981)曾提出评价一门专业应依据以下八条标准:1) 所提供的服务为人类和社会造福;2) 有其独特的知识体系,并通过科研不断发展;3) 需要智力活动,责任自负;4) 专业人士必须接受高等教育;5) 专业人士对其专业实践的原则及行动有自主性; 6) 有利他主义精神,把工作看成生命的一部分;7) 有专业守则(伦理守则)指导专业人士的决定和行动;8) 有学术组织鼓励和支持高标准的实践活动; 对照这一标准,可见护理在我国是一门正在发展中的新兴专业! 护理专业的发展取决于每一代护理人的努力!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