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教育体制改革问题浅析
摘要:在党的十八大胜利闭幕之际,本文根据中共十八大会议的重要精神,就教育体制改革问题展开简要的论述。主要谈到我国教育体制中存在的现实问题,并根据自己的认识简述了自己的一些解决方法和途径。
关键字:教育体制 改革 十八大 人才
一、相关背景.
小康大业,人才为本;国运兴衰,系于教育。教育承担着塑造公民素质、培育各类人才的重大任务。近年来,党中央、国务院以巨大的勇气推动教育改革,突破教育体制性障碍已成为教育改革的重要着力点。
胡锦涛同志在十八大报告中提出,要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他指出,文化是民族的血脉,是人民的精神家园。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必须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必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关键是增强全民族文化创造活力。要深化文化体制改革,解放和发展文化生产力,发扬学术民主、艺术民主,为人民提供广阔的文化舞台,让一切文化创造源泉充分涌动、、、、、、
从中不难看出,党中央对我国文化建设的关注度很高、决心很大。然而,我们的文化建设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就,但是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尤其是教育体制方面)。下面,我结合自身的经历重点就教育体制改革问题谈一下自己的观点。内容可能会有些极端,还请老师多多批评指正。写作目的只有一个,那就是希望我国的教育事业更加的充满活力。
个人教育经历简介:我是一名来自农村的在读硕士研究生,父母长期在上海务工。小学时,我在上海的一所农民工子弟学校就读。到了中学,由于受到升学体制等问题的影响,我被迫回老家读了中学,后来在省内(安徽)读了大学。2012年的9月份,我来到了上海工程技术大学,成为了一名在读硕士研究生。
二、中国教育体制中存在的问题及相应的解决途径.
我认为我国的教育体制改革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第一、努力建设无政治化校园。记得邓小平同志曾经说过,我们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然而,我觉得似乎中国的学校无不充斥着政治气氛。几乎每个学校都有党委,每个学生都要在入党、入团方面花费很多的时间。入党在无形当中已经成为了一种表扬同学的手段,而并非完全是一种精神追求。政治化校园会产生很多不好的影响:使得学校应有的活力受到一定的压抑,造成资源浪费(如时间和物质等),党的根基的牢固性也难以保障。甚至会使党脱离学生,产生形式化的后果。当然,对广大年轻人进行必要的马克思主义和政治教育是非常必要的。我觉得,不妨把学生的这部分教育放在地方党校,让党校承担起更多的责任,让老师能有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投入到教学到中去。这样的话,我们的教育质量可能会有更好的提升。
第二,加快教育政绩考核体制改革。具体地讲,政府的职能,国家、社会和人民群众要
非常清楚,不能仅仅看升学率这一指标,孩子辍学了政府管不管?中央要出台地方政府政绩考核指标体系,让全社会都知道“办人民满意的教育”不仅要看升学率,更要看一系列指标。比如,财政性教育投入占可用财力的比例,这个比例的高低能说明地方政府对教育工作的重视程度。再如,学校公用经费的标准、城乡教育资源的均衡配置,有多少学校达到了国家办学标准的基本要求。这些政绩考核指标应广而告之,让人民群众监督各级政府履行法定教育职责的情况。
第三、保证教育资源在区域间的公平分配。保障教育资源的公平分配应该是政府管理职能的应有之义。然而,现实情况却不得不令人深思。就农村和城市而言,小学时,农村的孩子在放学后可能在放羊和做农活,而城市的孩子可能正在学钢琴和上补习班。中学时,当农村的孩子在为学习陌生的英语而头痛时,城市的孩子可能早已考上了重点大学。事实证明,这些结果会对他们未来的就业和深造产生巨大的影响。于是,一个新的轮回又开始了、、、、、、这个例子可能有些局限性,但是它却很生动和现实的反映了一些实际情况。在农村和城市、西部和东部的教育资源不公平的前提下,如何创造一个相对公平的竞争环境。我想,教育资源向农村和西部的大力倾斜可能是一条出路(包括招生名额,教育经费和人文关怀等)。没有教育的公平,社会怎能有活力、怎能百家争鸣、怎能繁荣发展。保证教育的公平性不应当是一句空话,改善民生的一个重要根基在农村教育的质量和水平。
第四、改革对学生的考核评估体制。毫无疑问,我们的教育是应试教育、是填鸭式教育。死记硬背的能力或许可以成为学生过五关斩六将的制胜法宝。然而,实践对我们的要求则是活灵活用和学以致用。也就是说,我们的教育脱离了实际,脱离了生产,甚至可以说学了很多“屠龙技”。那么,我们辛辛苦苦培养的学生怎能有竞争力。同时,这也是一种资源的极大浪费。我觉得,这是一个导向错误的问题,我们真的应该及时审视我们的升学体制和考评体制。分数不应该继续成为评估的唯一标准。学以致用才应该是我们的追求;学生的综合发展和充满活力才应该是我们的追求;最大限度的发掘学生的潜力才应该是我们的追求。
第五、培养教师队伍,提高教师待遇。一位优秀教师对学生的引导是不可或缺的,同时,错误的引导可能会影响学生的一生。可见教师的重要性。同时,“培养教师队伍、提高教师待遇”也是对教师这个行业的认可,一定意义上也是对知识和知识分子的尊重。只有承认和支持,才会有发展的空间和机会。因此,我们要加大对教育培训的投入力度。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如何吸引优秀的教师投入到教育事业中区呢?我想,除了加大宣传以外,经济的杠杆作用是一个很好的工具。有关调查显示,待遇偏低是一些优秀人才远离这一领域的重要因素之一。想要搞好中国的教育,没有高素质的教师队伍是不行的。
第六、培养公民的科学教育观念。观念是人们在实践当中形成的各种认识的集合体。人们会根据自身形成的观念进行各种活动。形成正确的观念有利于做正确的事情,提高生活水平和生产质量。现实生活中,很多学生不知道自己为什么要接受教育,他们学习的状态往往是一种被动式的,把学习看成是任务。父母的期盼和要求,社会的舆论,这些都会对学生的教育观念和就业观念产生一定的压力。这导致很多学生在填报志愿时只考虑本科批次的问题,而往往忽略专业实用性的问题。面对这样的情况,科学教育观念的宣传迫不及待。我们真的应该认真思考,如何使大家理性的对待教育问题,避免盲从和攀比,回到发展自己、奉献社会的轨道上来。
第七、加快教育投资多元化步伐。市场经济又称为自由市场经济或自由企业经济,它是一种经济体系,在这种体系下产品和服务的生产及销售完全由自由市场的自由价格机制所引导,而不是像计划经济一般由国家所引导。我们在大力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时候,用通过市场来大力支持民办教育企业投入到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行列中来。这样的话中国的教育事业会更加的充满活力和动力。我们要始终坚持“科学的态度 正确的引导 勤奋的学习”,期待中国教育事业更加的美好和灿烂的明天。
三、案例分析(南方科技大学的人才培养模式).
南方科技大学是在中国高等教育改革发展的宏观背景下,深圳市人民政府落实《国家中
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珠江三角洲地区改革发展规划纲要(2008-2020)》要求,以新的思维和机制筹建的一所新大学。在深圳这块充满活力提倡变革的沃土上,南科大独树一帜建立了一整套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给国内大学教育改革提供借鉴,同时培养出真正面向现代化、面向社会和面向未来的全面的复合型人才。
南方科技大学通过充分借鉴世界一流大学的办学模式,创新办学体制机制,建立起具有时代特色的人才培养体制。南科大的主要特色在于全面教育、学院教育和对口教育等三合一人才培养方略。这个创新型体制,是在传统书院教育的传承,又是现在高校学分制基础上的通识教育的创新,更是对西方教育现代化成果的有效借鉴。
一、南科大实施全面教育和深入教育,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强调知识深度和专业性。 “全面教育”和“通识教育”是截然不同的两种教育,传达着两种截然不同的育人观念。“全面教育”来源于美国哈佛大学的General Education,是哈佛自2007年启动的一项新的教学改革。而现在实施的“全面教育”,是指所有课程都必须包含除了知识以外的更多内容,例如伦理、情感、态度、能力等等,使学生永远都处于探索和接近真知的过程中。教育创导“德、智、体”综合发展,实施全面教育符合人才培养要求,更符合人才培养符合时代要求的规律。从大三开始,学校就会按照学生所选专业进行专门学习教育,首先让学生牢牢掌握学科专业理论知识,然后通过实验和实践把学科理论知识运用于实践活动,全面提升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其中,南科大实现了双语教学,真正培养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让每一个学生都能说一口流利的英语。
二、南科大发掘传统创现代书院教育先河。 书院教育立足于推陈出新的中国思想文化,追求实现国际化的博雅教育,致力于促进学生在任职、体魄、道德、情感、社会性、审美等方面的多为成长,为学生提供的环境兼顾全方位的学习和丰富亲切的生活体验。简单来说,书院教育是以公寓为核心,形成关系密切,互动交流的师生社区。
三、南科大注重师资力量建设,实现导师和学生的共同成长教育。
南科大整合师资,实现一位导师带5名新生,导师负责引导学生的学习和生活方面。南科大的每一名教师都是造诣颇深的名师,导师参与学校日常生活、管理和服务,通过言传身教增进学生对人类知识创造和高等教育的认识,为学生个人发展的规划选择提供榜样,让学生心中设立目标,早日成才。
西方先进教育体制强调充分挖掘学生的潜能,侧重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培养,发扬教育的民主与自由。在这种教育模式下,西方培养出来的人才总是具有创造精神,更能够独当一面。学校具有什么样的教育体制,学校就能培养出相应类型的学生,学校对一个人的塑造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所以,西方的学生往往更能够成为人才。
南科大的教学模式已经基本形成体系,它有充分的理论基础,又有系统的操作方法,因此,南科大能够培养出一批具备实际操作能力的复合型人才。它培养了人才,同时也给我国教育界注入了新的活力。
毫无疑问,南方科技大学的建成是中国教育事业的一个重要里程碑,也是中国教育改革的一次勇敢探索。在南方科技大学的建立和发展过程中,我们可以看到,这所大学努力的实现无政治化的校园,以更加新颖和科学的方式来实现招生,对教师队伍的建设也是非常的重视。这些都是对中国传统教育体制的一次冲击,也是中国教育勇于创新的典范。
虽然我们对南方科技大学是否能够取得真正的成功不得而知,但是,南科大对中国现行教育体制的挑战和勇敢尝试应该是值得我们肯定的。
以上是本人的一些理解和建议。所写内容缺乏规范性和条理性,但是却系本人的真情实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