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中国古代文论”复习题:
一、名词解释:
1、孔子“兴观群怨说”
《论语·阳货》曰“子曰:小子何莫学夫诗?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所谓“兴”,有两重意思:一是“兴于诗,立于礼”的“兴”,“言修身当先学诗”,这是讲诗的教育作用。二是“引譬连类”、“感发意志”,这是讲诗的美学作用和表现手法,是区别诗与非诗的标志。王夫之在《唐诗评选》中说:“诗言志,歌咏言,非志即为诗,言即为歌也。或可以兴 ,或不可以兴,其枢机在此。”所谓“观”,即“观风俗之盛衰”、“考见得失”。诗是反映现实的一面镜子,通过诗可以观察社会政治的得失和风俗的好坏,这是讲诗对社会政治的认识作用 。所谓“群”,即“ 群居相切磋 ”,“和而不流”。通过切磋诗歌,可以使人们相互之间沟通感情、统一思想、提高认识和修养,这是讲诗团结群体的社会功能。所谓“怨”,即“怨刺上政”。这是讲诗可以用来批评执政者缺失、讽刺不良政治的政治作用。孔子兴观群怨说,反映了他对诗的美学作用和社会教育作用的深刻认识。
2、曹丕“文气说”
曹丕在《典论·论文》中讲:“文以气为主。” 后来人们把这概括为“文气说”。这里的“气”,包括生理与心理(即物质与精神)两个方面。在生理方面,它是构成生命的基础,是物质的人的生命。在心理方面,它指人的血气、精气及由此影响而形成的人的气质、个性、才情、禀赋,是物质与精神的有机统一。曹丕所提倡的“气”,和孟子所说的“气”具有完全不同的性质。孟子的“气”是指道德品质修养达到崇高境界时的一种精神状态,曹丕的“气”则是先天赋予的,没有伦理道德色彩的自然禀性,是属于生理和心理方面的气。
“文以气为主”,即要求文章必须有鲜明的创作个性。曹丕对“气”的清浊的划分是一种广义的划分,他在这里实开后世以阳刚以美、阴柔之美论文学之先河。他对“逸气”是赞赏、肯定的,其“文气说”是对建安文学创作特征的总结和概括。
3、司马迁“发愤著书说”
在文艺创作的意义上首次明确应用“发愤”一词的是屈原,《九章·惜诵》中说:“发愤以抒情” 。司马迁作为伟大的历史学家和文学家,在文学理论方面的重要建树主要表现在两方面,其一是对屈原及其作品的评论,并在此基础上感同身受,归纳出了“发愤著书”说。《史记·太史公自序》曰:“夫《诗》《书》隐约者,欲遂其志之思也。昔西伯拘羑里,演《周易》;孔子厄陈、蔡,作《春秋》;屈原放逐,著《离骚》;左丘失明,厥有《国语》;孙子膑脚,而论兵法;不韦迁蜀,世传《吕览》;韩非囚秦,《说难》《孤愤》;《诗》三百篇,大抵贤圣发愤之所为作也。此人皆意有所郁结,不得通其道也,故述往事,思来者。”在司马迁看来,“发愤著书”是为了达意通道。他一方面继承了孔子“诗可以怨”的思想,另一方面也符合道家对黑暗现实极其愤激的特点,表现了儒道结合的倾向,正是他“论大道则先黄老而后六经”思想的反映。他不受儒家“中和”思想的局限,表现了极大的批判精神和战斗精神,强调作家在逆境中也应当奋起,而不应消沉,是中国古代具有民主精神的进步文学传统的突出表现。
4、诗缘情
相对于“言志”说,“诗缘情”是从诗的特征上强调了诗的艺术本质。此语出于西晋陆机《文赋》。《文赋》是我国文学史上第一篇完整而系统的专门谈创作的理论作品。其中,在谈到不同文体的不同风格这一问题上,陆机认为,“诗缘情而绮靡,赋体物而浏亮。”意为,诗歌因情而生,所以要求文词美丽,赋是铺写其事,所以要清楚明确。这是中国文论
史上首次明确的提出,诗是主情的,主情为诗的特点。早在屈原时代,与“诗言志”相比照的“抒情”之说就已产生。如《楚辞·惜颂》中说“惜诵以致愍兮,发愤以抒情”,这是最早提及诗歌“发愤抒情”的艺术功能,是对传统的“诗言志”的一次突破。魏晋时期,随着人的意识的全面觉醒,随着对个性的极力张扬,“人的觉醒”带来了“文的自觉”,陆机终于大胆否定了汉儒关于诗歌观念中的理念化倾向,破天荒地提出“诗缘情”,并成为了文坛共识。这对历来以“言志”、“美刺”为规范的儒家正统文学观,形成了巨大的冲击力,同时也反映了魏晋文学想要摆脱经学附庸地位的潮流。在《文赋》中,陆机不仅提出了这一具有开创意义的观点,而且还对诗应反映的“情”作了规范,既要求它必须是真情实感。
5、皎然《诗式》
《诗式》是唐代诗话,作者是释皎然。《诗式》今有五卷本和一卷本。论诗宗旨,重在折衷,要求诗自然与工力二者相配合。《诗式》以风格论为主,倡言玄妙高逸,反对用事,反对声律,但也忽视诗歌的社会作用。《诗式》开以禅喻诗之先河,对司空图《诗品》、严羽《沧浪诗话》都有显著影响。
6、司空图“三外说”
即司空图提倡的“象外之象”(“景外之景”包含在其中)、“韵外之致”、“味外之旨”。司空图的“三外说”旨在追求一种含蓄深远、余味无穷的美学旨趣。 “象外之象”的第一个象指具体的景象即“实境”,后一个“象”指无形的想象的景象即“虚境”。这个虚境不是平面的画像,而是一个立体的空间,它可以让读者把自己的思想和创造纳入其中,从而使它更充实、更丰富。这正是对王昌龄的诗境论、皎然的情境论、刘禹锡的境生象外论的进一步发展。 “韵外之致”、“味外之旨”强调创造含不尽之意见于言外的深远艺术意境,其中的“韵”、“味”与绘画、饮食美学有一定联系。总之,司空图的“三外说”追求一种
空灵朦胧、余味无穷的美学趣味,在中国美学史上有重要价值。
7、公安派的“性灵说”
所谓“性灵”,指个人的性情、灵感。首先提倡“性灵说”的是明代公安派的“三袁”兄弟,他们为了反对当时复古派的形式主义模拟论,提出“独抒性灵,不拘格套”,主张“信口而出”,“任性而发”、写出自己的“真面目”。他们反对从语言形式上去模秦仿唐,认为文学首先在于表现真实的思想感情,在于自然天真,表现不同的“性灵”或“性情”。他们的作品个性流露明显,语言平易流利,并继承元白的传统采用白话俗语。公安派的“性灵说”在冲破前后七子复古主义文风上有积极作用,但他们把所谓“性灵”、“心灵”当作文学作品的源泉,提出“心灵无涯,搜之愈出”,忽视了对现实生活的反映。清代袁枚在此基础上对“性灵说”作了发挥。
8、《沧浪诗话》
我国古代诗歌理论批评专著,宋代诗人严羽著。包括《诗辨》、《诗体》、《诗法》、《诗评》、《诗证》五部分。严氏论诗自成一家,受佛教禅宗影响,以禅喻诗,提倡“妙悟”。他反对苏轼、黄庭坚和“永嘉四灵”的偏重议论、猎奇等诗风,提出师法汉魏盛唐之诗。他又提出“诗有别材,非关书也;诗有别趣,非关理也”,力斥“以文字为诗,以才学为诗,以议论为诗”,强调诗的艺术特征,突出了诗人的独创性,这些论点对清代的“神韵说”和“性灵说”都有直接的影响。
9、李贽“童心说”
明代李贽提出的一种哲学思想和文艺主张。所谓“童心”,即“真心”,也叫“赤子之
心”。他认为,童心对于文艺创作极为重要,保持童心,就不受任何束缚,写出好文章来,反之,则写不出好作品。而失却童心的根本原因在于儒家经籍的流传和影响。他认为儒家传统的经籍和程朱理学都是假人说假话,同童心是相对立、相排斥的,故给予猛烈抨击。在文艺上,他反对复古主义,提出“诗何必古选,文何必先秦”,认为只要出于童心的作品,不分时代和体裁,“皆古之至文”。故他推崇《西厢记》、《水浒传》等表现真情之作。“童心说”反映了突破传统、追求自由解放的思想,在反对道学家的说教、摆脱封建礼教的束缚上,具有相当的进步意义。
10、叶燮《原诗》
它是我国古代诗歌理论批评专著,清代诗话中成体系而学术价值较高者。作者叶燮学者称之为“横山先生”。叶燮论诗杜甫、韩愈、苏轼为宗,溯本求源,条分缕析,在清代诗论中自成一家。《原诗》运用文学发展的观点和方法,研究中国诗史的源流盛衰,反对“前后七子”泥古不化的诗风。叶燮以“理、事、情”三者来概括诗人表现的客观现实,以“才、胆、识、力”来说明诗人的创作活动,二者结合得好,诗就写得成功。《原诗》四卷,分内外两篇。内篇从理论上阐明上述文学思想,外篇杂论诗歌创作的一些具体问题。
11、李渔《闲情偶寄》
它是一部有关文化生活的专著。著者李渔为明末清初的小说家和戏曲家。《闲情偶寄》16卷,内容广泛,研讨了饮食、玩好、花木、居室、声音、词曲等学问。其中词曲部、演习部,是专门研究戏曲的。这两部分曾单独刊印,名为《李笠翁曲话》,这是具有文学批评价值的部分。《李笠翁曲话》为作者长期艺术创作、演出的经验之谈。李渔提出写戏是为了演出,反对只供案头欣赏的戏剧。他提出的“立主脑”即确定主题,“脱窠臼”即摆脱俗套,“密针线”即要求结构严谨,前呼后应。这些都有益于后世。
12、《毛诗大序》
毛诗于古《诗》三百篇均有小序,而首篇《关雎》题下的小序后,另有一段较长文字,世称《诗大序》,又称《毛诗序》、《毛诗大序》。《毛诗大序》的作者目前尚无定论,但它可能是经过汉儒加工润色的。《毛诗大序》的文艺思想为汉代统治阶级所接受和提倡。它认为诗歌必须起到“经夫妇,成孝敬,厚人伦,美教化,移风俗”的作用,诗歌创作必须符合“发乎情,止乎礼义”、“主文而谲谏”的原则。这是和“温柔敦厚”相一致的。《毛诗大序》主张在不影响统治阶级根本利益的前提下,允许人民通过文艺对统治阶级进行定的批评,肯定了文艺的“美刺”讽谏作用。郑玄的《诗谱序》发展了这种观点,这对后世许多进步文艺家起了积极作用。《毛诗大序》重视文艺反映现实生活的特点,认为从中可以看到政治状况和社会风俗人情,并引用了《乐记》中“治世之音安以乐,其政和,乱世之音怨以怒,其政乖,亡国之音哀以思,其民困”这段名言来说明文学和现实政治的关系。它还论述了诗歌通过抒情来言志的特点,分析了《诗经》的《国风》、《雅》、《颂》三体的性质,并把《周礼》“六诗”称为《诗》的“六义”。这些都对后来文学批评的发展产生了较大的影响。
二、简答题:
1、孔子的功利主义的文学观主要包含哪些内容?
答案要点:以“诗教”为核心,强调文学要为政治教化服务,认为文学是以仁义礼乐教化百姓的最好手段。《论语·泰伯》记载,孔子在论述人的道德修养时提出了“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的基本原则,认为诗、礼、乐是人们进行以“仁”为中心的道德修养的几个必经的阶段。无论是诗还是乐,孔子都把它们作为道德修养的必要组成部分。
孔子强调文学的社会作用,即著名的“兴观群怨说”。(要求能具体阐发“兴观群怨”)
2、道家文艺观对后世的影响主要体现在哪些方面?
答案要点:首先体现在崇尚自然、反对人为上。其次是体现在后世对“意境”的感悟—以“虚静”的方式体悟。最后是体现在言意观上,道家的“言不尽意”、“得意忘言”对后世的文学创作和文艺批评产生了重大影响,在魏晋以后被直接引入文学理论,形成了中国古代注重“意在言外”的传统,并且为意境说的发展奠定了理论基础。
3、王士禛“神韵说”的特点是什么?
答案要点:王士禛继承了司空图《诗品》和严羽《沧浪诗话》的观点,对“神韵说”作了进一步发挥,自成一家之言。首先,王士禛论神韵,特别强调“清远”特色,特别推崇王维、韦应物冲和淡远的田园山水诗。其次,王士禛从诗歌的构思很创作方面要求充分发挥意境创造中“虚”的作用。他特别欣赏司空图、严羽的“不著一字,尽得风流”与“妙悟”。再次,王士禛认为神韵之作以自然、入神为其重要特色。最后,王士禛认为神韵的诗歌境界,是诗人自然而达到,而非人力强求所能实现。
4、王弼对庄子“得意忘言”思想的继承与发展有哪些表现?
答案要点:王弼继承了《易传》之说、力主“言不尽意”,又继承了《庄子》“得鱼忘筌”、“得意忘言”的命题,在《周易略例·明象章》中提出了“得意忘象”说。其《周易略例·明象》云:“夫象者,出意者也;言者,明象者也。尽意莫若象,尽象莫若言。言生于象,故可寻言以观象;象生于意,故可寻象以观意。意以象尽,象以言著。故言者所以明象,得象而忘言;象者所以存意,得意而忘象。犹蹄者所以在兔,得兔而忘蹄;筌者所以在鱼,得鱼而忘筌也。”王弼从两个角度来分析“言——象——意”之间的关系。首先是从“作卦”的角度立论,象生于意,意以象尽,意为象的内涵,象为意的形式或外观;言
生于象,象以言著,象为言的对象,言是象的形式。其二是从“解卦”的角度立论,要寻言以观象,得象忘言;要寻象观意,得意而忘象。这就与庄子从“意”与“言”两端着眼不同,王弼抓住中间环节“象”立论,既表现他作为玄学家对“象”的特殊理解,又为文艺“意境”的理解搭起了一座桥梁——建立在“象”论基础上的“言意之辨”。总之,王弼将儒家与道家结合起来,继承并发展了庄子的思想。
5、王国维《人间词话》中的“意境”的涵义是什么?
答案要点:追求“言外之味、弦外之响”;必须具有真实自然之美;以传神为美,重在神似而不在形似;情景关系——有我与无我。(此题酌情给分,言之成理即可给分)
6、刘熙载《艺概》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答案要点:全书包括《文概》、《诗概》、《赋概》、《词曲概》、《书概》、《经义概》六卷。后二卷论述书法和八股文,后者与文艺批评无关。刘熙载善于用精练的语言概括作家的风格特点,他在论述诗、词、曲、文、赋各种文体的作家时,常有精辟的见解。他提出“诗品出于人品”的论断,赞扬“独抒己见”富有创造性的作家。他反对以正、变论作品之得失,重视对文学作品内容的探讨。他论述作家也能知人论世,探本求源。当然,刘熙载在文学创作上也有迂腐之见。
三、论述题:
要求:观点明确,材料充实,论述得体,语言流畅。
1、试论中国古代文论的特点。
答案要点:中国古代文论是以儒家思想为塔基、辅以道、佛思想的“三位一体”的文艺理论体系,它以“表现”为基本范型(这是与中国抒情文学发达相对应的,“诗言志”成了中国诗学的开山纲领)。佛、道思想是中国文艺奋飞的翅膀。中国古代文论的大多数是感悟式、不注重体系的。不能说整个的中国古代文论没有体系, 中国古代文论有自己的独特体系。中西方都讲求文艺的形象,但由于文论体系的不同,对形象的概念在认识上也是有差别的。西方文论讲的形象是客观图景的再现,像镜子里反射出的物体映象。因此把真实地再现典型环境中的典型人物当成是艺术创作的最高要求。中国古代文论讲形象是经过主观化了的“象”,即追求象外之“象”,在艺术创作上,更注重写意,要求诗歌有“象外之象,景外之景”要求文章有“文外之重旨”,使文学作品能让人体会到“味到咸酸之外”(司空图《与李生论诗书》),既能“状难写之景如在目前”,更要“含不尽之意见于言外”(欧阳修《六一诗话》引梅尧臣之语)。在文论术语上,西方多用内容、形式、本质、现象、典型、真理、再现、表现等,古代中国多用会意、言情、物化、虚静、意境、含蓄、典雅、兴趣等。
2、 试论黄庭坚的文学思想。
答案要点:他的文学思想主要体现在他的诗歌理论上。首先,他主张诗歌要有所寄托,要批判现实,他认同“文以载道”的观点。其次,他主张多读前人作品,从中汲取艺术营养,力求熟练地掌握炼字、造句、谋篇等写作技巧。这两点尤其体现在黄庭坚尊崇杜甫上。黄庭坚既重视杜诗的思想意义又倾倒于杜诗特别是晚期杜诗的艺术境界。学术界认为,黄庭坚的尊杜观点最能体现宋代诗学的时代精神。再次,黄庭坚主张在借鉴前人的基础上推陈出新,他提出著名的“点铁成金”主张。他的“随人作计终后人,自成一家始逼真”的表白是他追求鲜明的艺术个性的体现。最后,黄庭坚主张诗歌平淡美。(此题酌情给分,要求能有比较具体的材料)
3、试论孟子“以意逆志”说。
答案要点:关于“以意逆志”,有几种观点:第一种观点认为:“以意逆志”是以读者之“意”逆作者之“志”。第二种观点认为:“以意逆志”是以古人之“意”逆古人之“志”。第三种观点认为:“以意逆志”,既是以诗人之“意”去逆诗人之“志”,也是以读者之“意”去逆诗人之“志”。第四种观点认为:读者通过“以意逆志”把握到的是文本所记载的史实。孟子提出“以意逆志”的主要意义,就是开创了由“意”而“志”这一条全新的解诗途径。具体来说,由于意识到若单是从“文—辞—志”这一条途径来解诗,很容易产生“害辞”、“害志”的后果,误解诗作的语言和主旨,因而孟子提出“以意逆志”来加以弥补。在文学批评史上,孟子是第一次提出有关阅读和分析文学作品方法的理论家,“以意逆志”是一种对文本的解读方法,它在阅读鉴赏理论上有着重要的意义。尽管孟子的理论在理论上有缺陷,但它还是有积极意义的。其一是孟子的出发点是为了能更正确地理解诗义,而且在实际操作上是有例可循的;其二是倡导读者的参与活动,符合艺术的鉴赏规律。它与近年来国际上流行的接受美学和读者反应批评的理论是一致的。(此题酌情给分)
4、 试论道家的“虚实”观。
答案要点:老子的“大音希有、大象无形”探讨了虚与实的辨证关系。庄子的虚静观—心斋、坐忘对虚在文艺创作与欣赏影响至大。老子、庄子的虚实观对中国文艺“意境”理论有重要影响,从意境的形成到意境的感悟均有不可忽视的作用。(此题酌情给分,要求能联系老子、庄子等的思与言论述)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