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信用形式与企业融资方式

信用形式与企业融资方式

2023-11-07 来源:小侦探旅游网
2006Π19 总第351期文章编号:1001-148X(2006)19-0154-03

商业研究 COMMERCIALRESEARCH信用形式与企业融资方式

李晓伟,曹卫群

1

2

(11中国海洋大学管理学院,山东青岛 266071;21青岛理工大学管理学院,山东青岛 266520)

摘要:信用是契约关系保障的一定时期内价值有偿让渡,借贷关系与股权关系都应属于信用范畴,信

用与企业融资密切相关。结合商业信用、银行信用、民间信用等信用形式,对于企业可选择的融资方式做了规范性分析。但多样化的信用形式只是为企业融资提供了更大的可能性空间,社会信用体系的完善与否才是影响企业融资效率的关键。

关键词:商业信用;银行信用;民间信用;负债融资;股权融资中图分类号:F27511    文献标识码:A

ModernCreditandEnterprises’FinancingMode

LIXiao2wei,CAOWei2qun

1

2

(11SchoolofManagement,OceanUniversityofChina,Qingdao,Shandong266071,China;21SchoolofManagement,QingdaoTechnologicalUniversity,Qingdao,Shandong266520,China)

Abstract:Astherepayabletransferofmoneyvalueensuredbycontractduringacertainperiod,creditcanberepresentedbybothliabilitiesandequitycapital1Enterprises’financingmodesarecloselycorrelatedwithcredit1Undercommercialcredit,bankcredit,non-institutionalcreditandothers,optionalenterprises’financingmodesareempiricallyresearched,butcreditsimplysuppliesasortofprobabilityoffinancing,enterprises’creditlevelisthekeytoachievingthefeasibilityoffinancing1Keywords:commercialcredit;bankcredit;non-institutionalcredit;liabilities;equitycapital

  信用,是一个古老的经济范畴。小生产占统治地位的自然经济条件下,高利贷是主要信用形式;现代经济中,货币借贷与道德范畴的诚实守信等概念越来越紧密地联系在一起,“有借有还”的借贷信用模式日益成为市场关系的基本准则。对于信用的本质,当前普遍认为信用是“以还本付息为条件的借贷行为”,实际上,信用并不限于借贷形成的债权债务关系,早在19世纪马克思在研究信用时就特别研究了股份公司问题,通过发行股票募集资金所形成的股权关系也应属于现代信用的范畴。因此,概括起来,信用应是契约关系保障的一定时期内价值的有偿让渡。随着信用在现代经济生活中的不断深化和扩展,信用的表现形式日益多样化,在商业信用、银行信用、国家信用、民间信用、国际信用、证券信用等信用形式的交易中,又形成了商业汇票、银行汇票、支票、信用卡、信用证、股票、债券等多种信用凭证。不同信用形式下,企业可选择的融资方式是不同的,但无论债务融资还是股权融资,无论直接融资还是间接融资,无论短期融资还是长期融资等,企业的各种

融资方式都充分彰显了商品或货币有偿让渡的信用关系。信用形式,特别是商业信用和银行信用等信用形式,与企业融资方式的选择密切相关。怎样利用和完善现代信用形式丰富企业融资是一个亟待研究的课题。下面,笔者试对信用形式与企业融资方式选择的关联性问题做一规范性探讨。

一、商业信用下的企业短期负债融资

商业信用是企业之间在购销商品或提供服务时以延期付款或预收货款的方式提供的一种直接信用关系。商业信用运用广泛,在企业短期资金来源中占有相当大的比重。利用商业信用进行的直接融资,形成了企业的应付账款、应付票据、预收账款等短期负债。

购买商品或接受劳务供应时的延期付款,是买方企业利用应付账款筹资的最主要方式,此时,卖方企业允许买方在交易发生后的一定时期内按发票金额支付货款。通常情况下,作为对在延期付款的期限内提前付款的买方企业的一种激励,卖方往往给予早付款的买方企业一定的现金折扣。按照商业信用的要求,

 收稿日期:2006-02-18

作者简介:李晓伟(1976-),女,山东潍坊人,管理学博士,中国海洋大学管理学院讲师。基金项目:中国海洋大学文科发展基金项目的阶段性成果,项目编号:H05YB05。

' 1994-2007 China Academic Journal Electronic Publishing House. All rights reserved. http://www.cnki.net

总第351期李晓伟:信用形式与企业融资方式

・155 ・

即使买方企业放弃早付款享有的现金折扣,也必须在

约定时间前付清全部账款,放弃的现金折扣构成了买方企业选择付款时限的机会成本。因此,在会计处理上,现金折扣作为卖方对买方提前付款的鼓励性支出,在实际发生时计入发生当期的财务费用,而不是冲减销售收入。我国税法也规定,现金折扣一律不能冲减销项税额。值得注意的是,买方企业强制拖欠货款情形下的延期付款,违背了信用借贷的平等与自愿的基本原则,属于“强制商业信用”的范畴,是拖欠方对被拖欠方财产的侵犯行为,因此,它不是真正的信用。有撤消、破产、资不抵债、现金流量严重不足等确凿证据表明买方企业信用恶化,应收款项确实无法收回的,经卖方企业股东大会等类似权力机构批准,要依照谨慎性原则核算坏账损失。买方企业转销无法支付的应付账款时,则应计入资本公积。

应付票据是指购销双方按照购销合同进行商品交易,因延期付款而签发的,反映债权债务关系的一种信用凭证。在我国,应付票据采用的是商业汇票结算方式,根据承兑人的不同,可分为商业承兑汇票与银行承兑汇票;商业汇票按是否带息,可分为带息票据和不带息票据,对于带息票据,中期和期末的应付票据账户所反映的应是货款实际金额与计提利息的合计,目前我国常用的是不带息票据。对于一些财力和声誉良好的企业,其发行的商业票据可以直接从货币市场上筹集到短期货币资金,所以,现行会计制度中也规定不对应收票据计提坏账准备。开出并承兑的商业汇票如果不能如期支付的,应在票据到期并未签发新的票据时,将应付票据的账面余额转入应付账款账户,等款项支付时再按付款方式做出相应的账务处理。可以说,应付票据不仅仅是应付账款的书面证明,应付票据还是在高度发达的社会信用水平下付款方采取的一种短期融资方式。

预收账款是指企业在销售商品时,如果销售生产周期长、售价高的产品或已知买方的信用欠佳,买方被要求在卖方发出货物之前支付一部分或全部货款的情形。与应付账款不同,预收账款是卖方企业在发货前所收取的货款,是买方向卖方提供的商业信用,构成卖方企业的一项短期负债,这一负债不是以货币而是以货物进行偿付的。预收账款的买方信用形式应用也非常有限,仅限于市场紧缺商品、买方急需或必需商品、生产周期较长且投入较大的建筑业、重型制造等。我国“企业会计制度”规定,预收账款情况不多的企业,可以不设“预收账款”,而是将预收的款项直接记入“应收账款”科目的贷方。

利用应付账款、应付票据、预收账款等商业信用是企业的一种经常性筹资方式。应付票据与应付账款都是卖方企业向买方企业提供的信用,是买方进行的短期融资;而预收账款则是买方向卖方提供的商业信用,是卖方企业的一种短期融资方式。可见,商业信用的债权人与债务人都是工商企业,是企业之间自发灵活进行的,具有筹资成本相对较低、拥有信息获取方面的融资比较优势等特点。但商业信用的供求往往与经济景气状态一致,商业信用的范围有限,仅限于相互了解、相互信任的企业之间,信用规模受产业资本规模的限制,融资期限一般较短。由于商业信用存在的种种局限性,在一个高度发达的金融体系中,商业信用是现代信用的基础,银行信用则是现代信用的主体。

二、银行信用下的企业负债融资

银行信用是银行或其它金融机构以货币形态提供的间接信用。以金融机构为媒介、以货币为借贷对象的银行信用产生以后,在规模、范围、期限上都大大超过商业信用,成为现代经济中最基本的占主导地位的信用形式。

向银行申请各种长短期贷款,是企业融通资金的传统途径。银行出于稳健性经营的考虑,往往要求企业以抵押、质押、保证等方式提供担保,担保物品可以是应收账款、应收票据、存货、提单、栈单、股票、债券、机器设备、不动产等资产项目。担保贷款到期企业不能偿还的,银行可以取消担保物品的赎回权并处理担保品,或者由保证人承担连带偿还义务。对于资信评估持续良好的借款企业,银行可以提供无担保的信用贷款。过去我国的银行贷款基本上采取无实物担保贷款方式,当前则强调推行担保贷款方式。符合银行信贷审查条件的融资企业,可以根据生产经营的需求取得不同贷款期限的借款,从而形成企业的流动负债或长期负债。

在国际贸易活动中,买卖双方可能互不信任,买方担心预付款后卖方不按合同要求发货;卖方也担心在发货或提交货运单据后买方不付款。因此需要两家银行作为买卖双方的保证人,代为收款交单,以银行信用代替商业信用,所使用的结算工具就是信用证。一般情况下,买方先将货款交存银行,由银行开立信用证,通知异地卖方开户银行转告卖方,卖方按合同和信用证规定的条款发货,开证银行凭单代买方付款。所以,信用证是一种银行信用,是银行有条件保证付款的一种担保证书。有的时候,出口国为了支持和扩大本国出口,通过提供利息补贴和信贷担保方式,鼓励本国银行向本国出口商或外国进口商提供的中长期的出口信贷。企业也可以从国外商业银行或国际金融机构取得适合的商业贷款或优惠贷款等。信用证、出口信贷与国际金融机构贷款等既是银行信用的体现,也是国际信用的重要表现形式。

急需周转资金的信用卡持有企业,可以选择向其开户银行善意透支,不过,透支企业通常要承担较高的融资成本。票据贴现融资是票据持有人在资金不足时,将商业票据或政府短期债券转让给银行,银行按票面金额扣除贴现利息后将余额支付给收款人的一项银行授信业务。贴现业务形式上是票据买卖,实际上是信用业务。随着贴现,贴现企业将应收票据上的收款权利转让给贴现银行,由贴现银行直接向债务人或者承兑人、付款人收取款项。在票据未贴现前,支付

© 1994-2007 China Academic Journal Electronic Publishing House. All rights reserved. http://www.cnki.net

・156 ・

商业研究

2006Π19

人对持票人负债;贴现后,则对购入票据的银行负债。所以,票据的贴现实际上是债权债务的转移,即银行通过贴现间接贷款给票据金额的支付人。企业申请贴现融资,远比申请贷款手续简便,融资成本低,而且由于票据融资不需要担保、不受资产规模限制,对中小企业融资尤为适用。货币市场上的信用卡与票据贴现业务,都是以银行为授信主体而衍生出的企业融资方式。

银行信用的授信主体还包括各类非银行金融机构。典当是以相关资产或财产权利出质形式从典当机构取得临时性贷款的一种融资方式。与作为主流融资渠道的银行贷款相比,典当行提供的质押典当融资由于可当物品广泛,从贵重首饰、数码产品到有价证券、汽车、房地产等均可典当,当期灵活,无需信用调查,无需他人担保,非常适合企业进行短期的小规模融资,所以,手续简便快捷的典当被形象地比喻为满足融资者紧急资金需求的“方便面”,正受到越来越多中小企业创业者的青睐。当然,典当的融资成本往往要高于银行贷款,如果负债企业不能按期赎回并交付利息费用,典当机构有权强制拍卖典当物。而对于需要新增设备或改造设备的企业而言,租赁融资不失为企业加速投资、扩大生产的一种有效的融资方式;2006年1月1日实施的新“证券法”规定,按照国务院的规定并经国务院证券监督管理机构批准,证券公司可以为客户买卖证券提供融资融券服务,等等。总之,典当行、金融租赁公司、证券公司等作为非银行金融机构的银行信用授信主体,有利于企业在银行借贷外进行拾遗补缺、调余济需的融资业务。

三、其他信用形式下的企业融资发行企业债券、股票或者可转换债券,构成了企业重要的长期资本来源。从信用角度看,债券是企业为筹措资金而向投资者出具的承诺到期还本付息的债权债务凭证;股票是股份有限公司为募集资金发行的用以证明股东身份和权益,并据以获得股息和红利的信用工具;而可转换债券则是借贷信用与股权信用的有机结合。出于对证券信用工具的安全性保障,各国法律法规都对证券发行企业的资质做出了严格规范。当然,如果跨越国界在国际资本市场发行证券,所体现的还应是一种国际信用形式。国际信用下,“三来一补”与吸引投资进行的股权式或契约式的联营,包括吸引外商投资组建合营、合作或者独资的外商投资企业在内,都是企业长期融资的有效途径。

国家信用,也称政府信用,是指以国家为债权人或债务人的信用。常见的国家信用是政府以债务人身份通过发行国家公债、国库券、专项债券等从社会上筹措资金,从国内筹款是内债,从国外筹款是外债。国家以债权人身份提供的信用,也可以成为企业融资渠道。比如,符合条件的企业可以申请政府担保贷款、政策性贷款、财政贴息、专向性补贴以及财政拨款等,这些融资方式集中体现了以国家为授信主体的信用关系。特别是对于难以申请到抵押贷款的高新技

术中小企业来说,国家信用的引导有利于其获得孵化器或者风险投资基金的融资支持。

民间信用,是最古老的一种信用形式,指企业或个人为了弥补暂时的货币资金不足而自发采取的相互让渡资金使用权的信用形式。我国多年来的金融市场不发达和金融机构业务简单,造成了民间信用在江苏、浙江、福建等民营经济发达地区的发展势头迅猛,自由借贷、企业集资、合会、台会、标会、农村合作基金会、私人钱庄等各种形式的企业融资活跃。通常情况下,中小型的民营企业可以凭借民间信用筹措到急需的短期借贷资金。一方面,官方信用往往存在着实现条件苛刻、程序死板、贷款过程时效性差的问题,基于地域、血缘、友情等非制度因素的民间信用正是因其灵活性、时效性方面的优势而广泛存在;另一方面,当前民间信用基本处于自发和隐蔽状况,信用实现和完成过程的稳定性低,风险性和存贷成本高,个别地区尚存在高利贷现象,因此,加强民间信用的外部监管,对于规范金融秩序意义重大。四、结论

现代经济是信用经济,信用与企业融资密切关联。利用其他工商企业提供的商业信用,企业可以获取一些短期流动资金;商业银行作为授信主体发放的各种长短期担保贷款,是企业进行外部融资的常规途径;利用证券信用发行股票或债券,是股份公司募集权益资本或者达到法定资质条件的公司筹集长期资金来源的专有方式;借助非银行机构的典当融资、租赁融资,政府作为授信主体实行的政策性贷款,以及各种民间借贷等非主流融资方式,也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解企业对资金的燃眉之急。

对企业融资来说,特定融资方式并不一定要与某一信用形式完全对应。比如:政策性银行发放的政策性贷款既是银行信用,也是国家信用;出口信贷所体现的既有银行信用,也有商业信用,还有国际信用;信用证、国际金融机构贷款等既是银行信用,也是国际信用的重要体现等。最为重要的是,现代信用的多种表现形式只是为企业提供了融资可能性,是否拥有被公开良好的信用信息这种无形资产,是决定企业融资效率的关键,是企业可选择的各种融资方式实现的可行性保障。这有赖于我国社会征信体系的建立和完善,更急需企业进一步提升自身的信用管理水平。参考文献:[1] 黄达1金融学[M]1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31

[2] 中华人民共和国财政部1企业会计制度2001

[M]1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11[3] 陈经伟1小企业民间借贷行为与制度安排[J]1

财贸经济,2005,(10):10-16,961[4] 王会兰1应收债权的融资策略、会计处理及信息

披露[J]1财会通讯(学术版),2005,(2):72-751

(责任编辑:吕洪英)

© 1994-2007 China Academic Journal Electronic Publishing House. All rights reserved. http://www.cnki.net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