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撤村建居社区居委会换届工作的分析与思考

撤村建居社区居委会换届工作的分析与思考

2021-05-13 来源:小侦探旅游网
撤村建居社区居委会换届工作的分析与思考

作者:王氢 周月仙

来源:《杭州》 2013年第12期

文 王 氢 周月仙

今年留下街道社区居委会召开换届工作,分析了撤村建居社区的发展现状与趋势,探寻了如何推进社区干部“本地化、年轻化、知识化、技能化”建设,加快了撤村建居社区向城市社区过渡,更好地发挥了社区居委会的组织协调功能。

撤村建居是城市化、工业化的必然产物,主要体现为撤消村委会建制、实行社区居委会建制、农民转变为市民。撤村建居社区居委会,既区别于传统的村委会,也不同于纯城市社区居委会,在运行机制方面有着自身的特点和职能。由于撤村建居社区仍处在转型过程中,不仅各种管理服务机制仍需磨合对接,还套叠着复杂的集体经济和利益分配体制,这些均会集中凸显在社区居委会换届中。

撤村建居社区居委会换届工作概述

留下街道位于杭州市西湖区,辖11个社区。街道换届工作自2013年4月开始筹备,5月15日正式启动,并于6月24日圆满完成。

11个社区全部采用全体居民直接选举的方式进行,换届率达到100%;选举中登记选民

15366人,参加投票14880人,参选率为96.8%。选举产生居民代表395人,其中党员占47.8%,女代表占34.7 %;推选居民组长83人,其中党员占41.0 %,妇女占43.4 %。选出新一届居委会成员56人,平均年龄38岁。居委会成员中大专以上文化程度的达到50人,占90%。本土化、年轻化、知识化、技能化人才进入居委会班子,成为本次换届的鲜明特色。

撤村建居社区居委会换届情况分析

留下街道社区以撤村建居社区为主,因此社区居委会换届工作具有一定独特性。留下街道在本次换届中认真执行西湖区社区换届选举办法,坚持“传统+创新”,加强领导、强化培训,并建立了选举工作领导小组例会制度。从本次换届选举情况来看,呈现为居委会成员本土化、年轻化、知识化、技能化“四化”新趋势。

本土化。本届居委会成员中51人户籍为西湖留下,本地干部比例高达92%,创历史新高。撤村建居社区正处于从农村向城市的转变过程中,复杂的人口构成给社区居委会工作带来了一定困难,因此选拔一批熟悉社区状况、拥有地域和语言等优势的本土年轻干部,有利于社区工作的持续开展。

年轻化。本届居委会干部平均年龄38岁,较上一届39.3岁降低了1.3岁。候选人中有31名为80后青年,占35%;当选人中有15名80后年轻干部,占26.78%;30岁以下有6人,占10.71%。社区干部队伍年轻化、梯队化更趋明显,对于优化社区班子结构、科学统筹规划社区发展产生明显的促进作用。

知识化。经过前几年的努力,本次换届中“社区青年人才储备库”作用进一步发挥,大量学历高、知识化的人才参选。其中大专及以上学历候选人80名,占91%;本科及以上学历候选人31名,占35%。新一届居委会班子中,大专及以上学历占90%,大大超过上届83%的比例。

技能化。有一定技能的专业社工进入居委会工作,有助于社区工作专业化、技能化。17名新当选干部中,有4人是专业社工;56名居委会干部中,有5人拥有社工初中级资格证书。此外,留下街道还十分注重干部业务能力培养,比如专门开设培训班,通过老带新等形式帮助新进干部尽快熟悉业务工作。

撤村建居社区居委会换届工作的几点思考

总体来看,留下街道在本次换届选举中进行了创新,取得了积极成效,但在某些方面仍有待完善,如社区党员和居民群众的参与热情呈现两极化,不同居民群体的参与热情不同等。分析其原因,主要是撤村建居社区是在原有村庄和邻近小区就近整合的基础上建立的,居民对选举的态度受原来村籍身份影响。针对这些问题,今后换届选举工作仍需在以下方面探索完善机制:

提高居民对选举的认识。本次选举充分利用板报、宣传栏、横幅、电子显示屏等,广泛宣传换届选举的重大意义。今后可以探索更加现代化、便捷性的宣传方式,如利用微博、微信等新媒体,通过典型人物和事例宣传,提高人们对参与选举的科学认识,充分行使民主权利。

规范选举程序。本次换届选举的程序是十分正当的,如成立各级换届选举工作班子,组织开展各项工作;选举采取居民代表推选、选举办法制定、选民资格认定、候选人提名和确定、正式投票、公布结果等流程,符合相关规定。今后,可进一步提升选举透明度,以提高居民的信任感和参与度。

充分落实新老居民的民主权利。留下街道扩大了选民范围,这本身就是重视外来务工人员选举权的重要表现。今后,可以在如何更充分保障新老居民的知情权、参与权、选举权、监督权做些探索,借鉴“三会”、“三务”公开、居民论坛等制度,进一步探索网上论坛、社区对话等形式,使居民的民主权利落到实处。

撤村建居社区换届后续工作的若干建议

目前,留下街道社区换届工作已告一段落,如何加强新一届社区班子建设,确保各项工作高效有序开展,对换届后社区干部的教育管理工作就显得尤为重要。

注重教育培训,提高社区干部整体能力素质。根据新一届社区干部的职能特点,分层分类进行培训。对社区主要领导,要在规划引领、统筹发展、示范带头、党风廉政建设等方面强化培训;对有着丰富工作经验的干部,要更加注重依法行政、创新管理等内容的教育;对新当选的干部,可将集中培训和实地参观考察相结合进行培养。

完善管理制度,规范社区干部服务管理行为。按照建设和谐社区、幸福社区、美丽家园的要求,及时完善好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等制度,建立健全社区各项规章制度,进一步规范社区班子成员办事程序,如明确社区党组织、居委会、股份经济合作社等组织之间的关系,制订和完善岗位职责等。

加强联系指导,帮助社区干部理清发展思路。一方面,建立健全街道领导和科室联系社区制度,以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为契机,深入社区、服务百姓、服务发展;另一方面,深入实施“领头雁”工程,积极推动“五好”服务型镇街向社区延伸,全力打造“五好”美丽幸福家园。

创新服务管理,拓宽社区干部服务群众途径。一是真心服务居民,牢牢把握“三全十服务”社会服务管理网全省全市推广的重要契机,充分发挥其为民服务的功能作用;二是办好民生实

事,坚持量力而行、尽力而为;三是时刻牢记安全,稳妥推进“三改一拆”工作,全力以赴抓好和谐稳定和平安创建等各项工作。

严格管理考核,做好社区干部监督检查工作。一是推行任期目标制和公开承诺制,新当选社区班子成员要及时就任期内和年度工作进行承诺,签订目标责任书,细化和量化工作任务;二是加强跟踪考察,街道联系社区领导和科室要帮助新任社区干部熟悉工作,及时掌握干部工作情况;三是建立勤政廉政建设巡查制度,重点巡查“三务”公开执行、集体“三资”管理等执行情况;四是完善考核管理,及时完善街道相关政策,加强日常管理,细化考核内容,实施个性化考核,激发干部的工作激情与动力;五是真情关心干部,高度重视干部的后顾之忧,探索、创新和畅通干部提拔使用的渠道,建立起来自基层一线的党政干部培养链。

总之,社区是国家政权的基石,是党委、政府的桥梁和纽带,社区建设意义重大,社区干部使命光荣,必须通过建设社区新班子、展示社区新形象、创造社区新业绩,来不断适应新的发展形势,不断满足广大老百姓的期望需求,从而为建设美丽幸福的首善之区和“富裕留下、公信留下、幸福留下”夯实基层基础。

(作者单位:西湖区留下街道)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