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宜昌市2020版四年级下册语文期中测试卷(I)卷

宜昌市2020版四年级下册语文期中测试卷(I)卷

2022-11-25 来源:小侦探旅游网
宜昌市2020版四年级下册语文期中测试卷(I)卷

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

亲爱的同学,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你们一定学到不少知识,今天就让我们大显身手吧!

一、 积累运用 (共9题;共100分)

1. (10分) 形近字组词。

辅________ 愧________ 吩________ 荐________ 悼________ 铺________ 槐________ 纷________ 存________ 掉________ 2. (5分) (2017五上·龙岗期末) 看拼音,写词语。 jǔ sàng ________ qí tú ________

jù pà ________ téng xiě ________

xié shāng ________ hóng wěi ________

ān rán wú yàng ________ Háo bù yóu yù ________

3. (3分) 按查字典的要求填空。

如果你不认识“鸿鹄”的“鸿”字,可用________查字法,先查________,再查________。如果你不会写“鼎沸”的“鼎”字,可用________查字法,先查________,再查________。“鼎”在字典中的解释有:①古代煮东西用的器物,圆形,三足两耳,也有方形四足的;②比喻王位、帝业;③正当,正在。下列词语中“鼎”应选哪种解释?

问鼎中原________ 春秋鼎盛________

4. (6分) 《狮子和鹿》这篇文章是按照时间顺序记叙的。( ) 5. (10分) 句子加工厂

①例:春天像个害羞的小姑娘。(仿写)

②例:门前开着鲜花。→门前开着一大片五颜六色的鲜花。

第 1 页 共 7 页

山坡上种着果树。(照样子把句子写具体)

③脸上 满意的 邓爷爷的 笑容 露出了(连词成句,并加上标点) ④鼹鼠先生回家后打开包裹。→鼹鼠先生回家后把包裹打开。 邓爷爷走上前扶正树苗。(照样子,改写为“把”字句) 6. (16.0分) 选择合适的选项。 (1)

《清明上河图》画的是北宋都城汴梁热闹的场面。“热闹”的意思是_____ A . 使场面活跃,精神愉快。 B . 景象繁盛活跃。 (2)

画上有撑船的船工。“撑”的意思是_____ A . 抵住。 B . 支持。

C . 用篙抵住河底使船行进。

7. (8分) (2017一下·龙湾期末) 读短文,回答问题。 红的不一定都甜

一天,粗心的小猴子听老师讲道:“长得红红的,真甜……”小猴子没有听完,就溜(liū)出教室向野外跑去。

啊__树上的苹果红红的__他摘了一个大口大口地吃起来__真甜呀__他又看见桃子又大又红,就去摘桃子,桃子又甜又解渴,他想老师说得对,红果子都是甜的。

他走着走着,看见一片辣(là)椒(jiāo)地,火红的辣椒像一个个小灯笼,让人喜爱。小猴子摘了一个又大又红的放进嘴里。啊!辣得小猴子直冒汗,它跑回学校问老师:“这个红果怎么不甜呀?”

老师说:“红的不一定都甜,我还没有讲完,你怎么就跑了呢?”小猴子听了,不好意思地低下了头。从此,

第 2 页 共 7 页

小猴子学习非常认真,成了一个好学生。

(1) 短文一共有个________自然段。 (2)

给文中画线的句子加上标点符号。

啊________ 树上的苹果红红的________ 他摘了一个大口大口地吃起来________ 真甜呀________ (3) 读读短文再填空。

①________红红的,________红红的,________也是红红的。 ②________和________是甜的,________却是辣(là)的。 (4) 读了这篇短文,你明白了什么道理?( )

A . 老师没有跟小猴子说清楚(chǔ)什么果子好吃,太粗心了。 B . 无论(lùn)做什么事情都要细心、认真,不然是要吃亏(kuī)的。 C . 红色的果子都是甜的,好吃的。

8. (12分) (2018四上·鄂托克旗期末)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片段

从租借地回来后,同学们常常看到周恩来一个人在沉思,谁也不知道他在想什么。直到在一次修身课上,听了周恩来的发言才解开了这个谜。

那天修身课上,魏校长向同学们提出了一个问题;“请问诸生为什么读书?”

同学们踊跃回答,有的说:“为做官而读书。”也有的说;“为挣钱而读书。”“为明理而读书”…… 周恩来一直静静地坐在那里,没有抢着发言。魏校长注意到了,打手势让大家静下来,点名让他回答。周恩来站了起来,清晰而坚定的回答;“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

魏校长听了为之一振!他怎么也没想到,一个十二三岁的孩子,竟有如此的抱负和胸怀!他睁大眼睛又追问了一句;“你再说一遍,为什么而读书?”

“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

第 3 页 共 7 页

周恩来铿锵有力的话语,博得了魏校长的喝彩;“好啊!为中华之崛起!有志者当效周生啊!”

是的,少年周恩来在那时就已经认识到,中国人要想不受到帝国主义的欺凌,就要振兴中华。读书,就要以此为目标。

(1) 联系上下文理解词句。

①“有志者当效周生”的意思是________。 ②“静静地”看出周恩来________。 ③“铿锵有力”是指________。

(2) 本文中的第1自然段在全文中是________段,起到________的作用。

(3) 周恩来为什么立下“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志向?你觉得他是一个怎样的人呢? (4)

朗读第7自然段是,应该这样读________

A . 魏校长受到感染,读出佩服和赞叹的语气。 B . 魏校长吃惊,要读出惊讶和疑惑的语气。 (5) 作为青少年一代的我们,读书的目的又是为了什么?写下来。

(6) 周恩来小小年纪就立下了这样远大志向,后来为此而努力,并最终实现了自己的理想,这真是________。(格言)

9. (30分) (2019六上·余杭期末) 习作表达。

下面两幅漫画想表达什么?请认真观察,在看懂图意的基础上,结合生活实际,写出你的理解和感受,也可以借助漫画写一个故事。要求:①题目自拟,详略得当;②内容具体,不少于400字;③作文中不要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

第 4 页 共 7 页

参考答案

一、 积累运用 (共9题;共100分)

1-1、

2-1、

3-1、

4-1、

5-1、

6-1、

第 5 页 共 7 页

6-2、

7-1、

7-2、

7-3、

7-4、

8-1、

8-2、8-3

8-4、

8-5、

8-6、

9-1、

第 6 页 共 7 页

第 7 页 共 7 页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