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浅谈青铜器分类及应用

浅谈青铜器分类及应用

2024-05-10 来源:小侦探旅游网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浅谈青铜器分类及应用

作者:吴垂茂

来源:《赤峰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5年第05期

摘 要:青铜器分类是必要的,分类时应遵循三个原则,分类的方法主要有七种,在实际分类时,要按检索、收藏、保护、宣传、研究的实际需要,按一定标准,采用具体的分类方法。赤峰博物馆的“古韵青铜”展厅布展青铜器时,或多或少用到了这七大分类法。博物馆文物的展出既要突出它的主题,又要在陈列艺术风格的完整统一下体现多样性和感染力,自然不能单一使用一种分类法。

关键词:明清时期;盐商;扬州文化

中图分类号:K87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2596(2015)05-0039-04 一、青铜器分类的必要性及其原则

容庚曾说过:“……罗福颐撰《三代秦汉金文著录表》,卷首载藏器家姓氏录,公家藏器者凡十七家,私家藏器者凡一百八十七人,可谓盛矣。然无百年不败之藏家,近者及身,远者及其子孙,三世希不失者。国外藏家,挟其多资,来相购取,花纹之美丽者,相率而归之海外。”[1]这是20世纪三四十年代中国青铜器收藏、流传的大致情况。新中国成立后,特别是近一二十年,国家、省、市、县各级博物馆几乎都收藏有青铜器,加上流失海外的、私人收藏的,再加上新出土的青铜器,青铜器的数量难以准确计算。可见,青铜器本身是复杂的,笔者认为体现在这几点:1.产生、使用的历史悠久,数量众多。2.器形复杂。3.用途多样。4.存在形式多样。

基于以上几点,就有必要对青铜器进行有效的分类。青铜器分类须遵循以下三个分类原则。

(一)遵循同一标准。如以价值高低为标准,就要以国家对青铜器定级的标准作为尺度,把青铜器按三个等级分类。

(二)一种分类法只能依一个标准把同类青铜器划归为一类。在采用某一方法分类时,不能同时用两个标准或交叉使用两个标准,只能用一个标准。当然,在经同一标准划分出来的大类中,采用另一种标准和方法将大类逐步又分为小类是可以的。比如,青铜器按用途标准,采用功能分类法,把青铜器分为:礼器、乐器、兵器、车马器、雕塑品、其他类等。还可按铸造时间的不同,采用时代分类法,把其中的礼器区分出不同时代的青铜器。若区分出了某一时期的青铜礼器,还想知道它们是哪来的,就可以来源为标准,采用来源分类法,区分出发掘、采集、拨交、捐赠等来源。如上海博物馆的青铜器展出时,鸟兽龙纹壶就标明:春秋晚期(公元前6世纪上半叶-公元前476年),1923年山西浑源县李峪村出土;齐侯匜就标明:西周晚期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公元前9世纪上半叶-公元前771年),顾榴先生、沈同樾女士等捐赠;梁其盨就标明:西周晚期(公元前9世纪上半叶-公元前771年),1940年陕西扶风县法门寺任村出土,李荫轩先生、邱辉女士捐赠;工觚就标明:商晚期(公元前13世纪-公元前11世纪),吴清漪女士捐赠。

(三)对复合体青铜器进行分类,以约定俗成为原则。复合体指以明显不同质地的材料(不仅指含金属材料)制成的器物。约定俗成指在长期分类实践中形成的行之有效的原则,并以器物的主要质地和复合材料中某种材料对器物功能所起决定作用,作为划分的科学根据。如河北藳城台西出土的一件商代铁刃铜钺,河北平山战国中山王墓出土的一件铁足铜鼎,河北满城汉墓出土的鎏金铜牛,它们的器形主体是青铜,其他材质只起次要或装饰作用,所以应归入青铜器[2]。另外,对珍贵而残损严重的青铜器修复补配后,有可能大部分材质已改变,但仍归入青铜器类。如秦始皇陵陪葬坑的十二号青铜水禽[3]出土时,残破成大小十八块,锈蚀很严重,局部几乎已经完全矿化,也就是说整个金属都变成了氧化物、碳酸盐和其他盐,经修复补配后,从材质上来说已大部分不是纯青铜,但还是应归入青铜器。

以上三个青铜器分类原则,是我们在进行分类时应遵循的,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更好地研究、保护青铜器。 二、现行分类法评述

前面我们讲到青铜器分类方法由分类标准所决定,也就是有几种分类标准就有几种分类方法。一般来说,青铜器分类方法主要有:

(一)时代分类法。指以青铜器铸造的时代为标准进行的分类方法。这就涉及到青铜器断代和分期问题,青铜器断代通常参照田野考古层位叠压次序的状况,建立各种青铜器形态发展的标准和序列,其中主要是青铜器铭文、形制和纹饰,这就提供了对青铜器断代的重要标尺。有了这个标尺就能判定或宽或狭的相对年代的间距,我们还应结合来断代。断代的时间幅度可区分为绝对年代和相对年代。绝对年代可分为两种:一是具体标明年、月、日;一是标明所属的王世。能断定具体年、月、日的需有铭文记载。青铜器的相对年代范围较宽,属于一个具有某些共同特征的时期,所以是个分期问题。青铜器分期工作的基础是田野考古发掘的成果和青铜器铭辞学研究的成果。首先对古代青铜器分期研究的是郭沫若,他在《两周金文辞大系图录考释》基础上,写出的《彝器形象学试探》一文提出了青铜器发展的五个时期。1滥觞期,大率当于殷商前期;2勃古期,殷商后期周初至昭穆之世;3开放期,恭懿以后至春秋中叶;4新式期,春秋中叶至战国末年;5衰落期,战国末叶以后。他的依据材料全是传世青铜器。容庚的《商周彝器通考》把有关各家考定青铜器时代的方法,分为商、西周前期、西周后期、春秋、战国。马承源认为:夏、商、周至秦、汉整个青铜器发展史,大约可以分为十三期:即夏代晚期,商、西周、春秋各为早、中、晚三期,战国分作早期和中、晚二期。秦汉为青铜器发展史的余辉[4]。华夏族以外地区青铜器可根据出土层位、器形、铭文等参照这十三期进行断代。如冀、辽、吉及内蒙古东部地区的青铜器,大体相当于中原地区的西周到春秋早期,被称为“鄂尔多斯文化”的各青铜器,大体相当于春秋晚期至秦汉。这种分类法也有不足,由于大多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青铜器没有铸刻具体年代,而它们距现在年代久远,传世品多,赝品也多,对青铜器断代只能凭器形、铭文、纹饰,专业性强,主观性也强,自然会有不准确之处。如马承源就曾把出土于二里头的网格纹鼎定为商早期器,后来他在《中国青铜器》(修订版)里修订为夏晚期器。 (二)区域分类法。指以青铜器所在地点为标准,进行的分类方法。这种方法有利于研究、了解某一地区的古代青铜文化。这里的所在地点既指出土地点,也指收藏地点。前者如前面讲到的鄂尔多斯青铜器,它为研究我国北方草原地区游牧民族的历史和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形成发展,提供了珍贵的资料。四川广汉三星堆青铜器对于研究古代蜀文化有积极的作用。殷墟青铜器、妇好墓青铜器对于研究商代青铜文化更具有重要作用。后者,如上海博物馆馆藏青铜器、宝鸡博物馆馆藏青铜器、台北故宫博物院藏青铜器、美国大都会博物馆馆藏中国青铜器等。这种分类法能确定出土地点或收藏地点,但有时却难确定铸造地点。如江西新干大洋洲青铜器铸造水准很高,工艺极为精湛,并不是本地所能铸造,如果按区域分类法把它们归入当地铸造的青铜器明显是不准确的。

(三)质地分类法。指以青铜器的合金成分为标准,对器物进行分类的方法。把青铜器分为:锡青铜、铅青铜、铅锡青铜等,就是用这种方法。这种分类法对于区分质地明显的器物是很实用的,如区分红铜器和青铜器,只要根据它们的颜色就可区分出来。但如果要区分锡青铜、铅青铜、铅锡青铜,就非得有科学仪器用科学方法不可,当然要把它们区分这么清楚,除了研究它们的铸造技术外,也没有其他需要。

(四)功用分类法。指以青铜器的用途为标准,对青铜器进行分类的方法。这也是众多青铜器研究者最常用的。如吕大临编著于1092年的《考古图》收录了商周青铜器148器,秦汉63器,就是按器物用途分类的,每器摹刻图像,有铭文的摹刻铭文。此后,王黼等的《博古图》,收录839器,梁诗正等的《西清古鉴》收录青铜器1436器,镜93面,罗振玉的《三代吉金文存》收录4831器,容庚的《商周彝器通考》,都使用了这种分类法进行研究。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容庚的《商周彝器通考》把青铜器类别分为食器、酒器、水器及杂器、乐器四类。马承源把青铜器分为兵器、饪食器、酒器、盥、水器、杂器五大类,杂器中又分生活用具、车马器、货币、度量衡、符及玺印。日本学者林巳奈夫的《殷周时代青铜器之研究》分为:1.食器。①烹煮器,下有鼎、方鼎、鬲、鬲鼎、甗、斧、锜;②盛食器,下有簋、盂、盆、簠、盨、敦、盛、豆、鉶、俎;③挹取器,下有匕、柶、毕。2.酒器。①温酒器,②煮鬰器,③盛酒(水,羮)器,④饮酒器,⑤挹注器,⑥盛尊器。3.盥器。4.乐器。5.杂器。这种分类法虽然常被研究者使用,但也有不足。古代青铜器中很多器物,我们已经不知道它们当初的功能或用途,如果仅用这种分类法,就会使许多青铜器无法归类或归类错误。如容庚曾说过:吕大临的《考古图》就是按功用来定名,所定器名就有一些错误,如父己鬲、方乳曲文大鬲、方乳曲文次鬲其实是鼎,匕旅鬲、四足鬲其实是盉,中朝事后中尊、象尊其实是壶,持戈父癸卣、父乙卣、木父己卣、父己足迹卣其实是觯[5]。而且有的青铜器一器多用,有时并不容易区分清楚。特别是礼器,如果它们不特定在祭祀、礼仪性场合使用,实际上都可做为生产、生活、军事用具。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五)来源分类法。指以青铜器来源为标准,对青铜器进行分类的方法。此法适用于博物馆、纪念馆等文物保管单位和研究机构。青铜器来源主要有这么几种:考古发掘注明详细的出土地点,这类青铜器来源最可靠最重要。考古调查采集,征集,方式有收购、自愿上缴、赠送、动员交出。如刘肃曾向国家捐献了“虢季子白盘”,潘达于向国家捐献了“大盂鼎”、“大克鼎”,杭州钢铁集团向浙江省博物馆捐赠了“越王者旨於睗”剑[6]。拨交,指单位间互通有无或一个单位支援另一个单位的青铜器。如公安、海关将没收文物走私犯窝藏的青铜器拨交各文物收藏单位。拣选,指从废品收购站冶炼厂中拣选出青铜器,如商晚期的人面纹方鼎[7],就是1959年湖南省博物馆从废铜仓库拣选出来的。这种分类法有助于确定青铜器的时代、器名、原属地、价值。但对于流传很复杂的青铜器,却没法一一列出。

(六)价值分类法。指以青铜器价值为标准,即以青铜器具有历史、艺术、科学价值、纪念价值为标尺进行的分类。这种分类需先对青铜器进行鉴定、评估。对青铜器评估采用三级评定,即依其价值高低分为一级、二级、三级。这种分类法也存在不足,如鉴定者有可能会把一级青铜器定为二、三级,甚至定为赝品,也有可能把二、三级青铜器定为高一等级,甚至把赝品定为正品。

(七)器形分类法。指以青铜器的器形为标准,即以青铜器的形状、大小、铭文、纹饰为标尺进行的分类。如有的青铜器以现有的条件没法确定它的用途,也没法知道它的确切名称,就只好根据器形与存世的青铜器对比,进而定名归类,这样的青铜器不在少数。有的研究者纯粹以器形为标准来分类,如日本的梅原末治的《古铜器形态之考古学的研究》,把青铜器按器形分为十三类,李济的《记小屯出土的青铜器》,其礼器一类也是按器形分,这种分类法会混淆器物的性质,我国当代考古界一般不采用。这种分类法一般只能配合其它分类法使用,或在其他分类法基础上再细分类时使用。如马承源在《中国青铜器》(修订本)里,按功用分出的饪食器中的鼎类青铜器,又按时代区分出夏晚期、商代、西周、东周青铜鼎,又按器形的不同区分出不同的类型,如商代分出圆鼎十四式(此处第一式已确认是夏晚期网格纹鼎似不应该再归入商代)、鬲鼎六式、扁足鼎四式、方鼎六式等,西周分出圆鼎二十三式、方鼎十一式、异形鼎八式,东周只有圆鼎,但有二十一式。再如崔岩勤老师在研究夏家店下层文化青铜器时,先按功用把夏家店下层文化铜器分为装饰品类、工具类、武器类、礼仪类等,又按器形把装饰品类分为铜耳环、铜指环、铜环、铜笄等[8]。

可见,以上七种方法各有优点,也各有不足。笔者认为如果要对包括青铜器在内的一堆古器物进行分类,可先按来源分类法确定器物来源,接着按质地分类法把青铜器从其它器物中分出,再按时代分类法判定其所属时代,再按区域分类法确定属地,再按功能分类法确定器名,再按器形分类法确定式样,最后,按价值分类法确定其价值。在实际分类时,要按检索、收藏、保护、宣传、研究的实际需要,按一定标准,采用具体的分类方法。总之,“正确把握器形和用途的一致性,是青铜器分类工作的基础”[9]。 三、青铜器分类法在博物馆布展中的应用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上文已谈到,青铜器分类是非常必要的,下文将结合赤峰博物馆“古韵青铜”展厅里的青铜器,谈谈分类法在陈列展出中的应用。

首先,从展厅名称“古韵青铜”就可知道:这里展出的文物肯定是青铜时代的器物,而且以青铜器为主。这就使用了时代分类法,把展厅里的青铜器与其它展厅的铜器、青铜器区分开来。如“契丹王朝”展厅就有出土于赤峰地区属于辽代的铜铎、铜钺、铜盆、鎏金铜带、鎏金铜缨罩、鎏金铜枕托等,“黄金长河”展厅就有出土于赤峰地区的属于金元时期的铜钵、铜权、铜炉、铜奶桶、铜奶壶、铜法号、铜烛台等。

其次,在展厅第一单元“方国崛起”的第一展柜里,陈列着出土于赤峰市松山区大西牛波罗乡属于商代的青铜甗[10]。把这个青铜甗放第一个展柜单独展出,体现了时代分类法,提示观众这是这个馆中年代最早的青铜器。把它用单柜展出,体现了价值分类法,提示观众这是这个展厅中最珍贵的青铜器。青铜甗的下方标明出土地点,体现了地域分类法,即使不能说明三千多年前这个地方的人已会制造青铜甗,至少也能证明三千多年前这个地方的人已拥有青铜甗。 第三,展厅的第二单元是“金戈铁马”,这里展出了六大展柜的青铜器,从布展的青铜器来看,主要使用了功用分类法。第一展柜展出的是一把青铜矛、一把啄戈、一把青铜管銎斧、一个头盔、两把一大一小的青铜直刃短剑、一把蛇纹柄青铜剑、一把夔龙纹柄青铜剑。第二展柜第一组展出的是两把一大一小的銎柄曲刃剑;第二组展出的是一把双虎纹柄青铜剑和一个青铜双联剑鞘;第三组是一把銎柄曲刃剑、一把青铜直刃剑、一个剑鞘;挂壁左边一组两排青铜镞,上排七个小些,下排八个大些;挂壁右边一组三排青铜泡,上排和下排小些各四个,中排三个大些。这两个柜青铜器可归入兵器类。第三展柜第一组展出的是一把镐,第二组是一把锤斧,第三组是三把大小不一的斧、两把凿、一块青铜包边砺石;第四组两把虎首青铜刀、一把青铜刀;挂壁上还有四把青铜柄齿刀、三件羊首青铜饰件、一把马形柄刀。这个柜青铜器可归入生产工具类。第四展柜第一组上层是三排连珠双尾垂饰,上两排各十二个,最下排十五个,第一组下层是三排动物纹牌饰,第一排圆形七个,第二排双虎纹八个,第三排山羊形四个,这组可归入杂器中生活用具类装饰类。第二组是一串石串珠、一只玉虎、一个金环,这组器物不是青铜器,但它们是装饰品。第三组是青铜动物纹钩环、青铜马衔、蛙形饰件、半月形车马具,这组青铜器应归入车马具类。挂壁左边是三排青铜动物纹方牌饰,上两排各十个,最下排九个。挂壁右边是三排形状不同的青铜挂饰。这组也可归入杂器中生活用具类装饰类。所以,这个柜总的来说可归入装饰品类。第五展柜展出的是春秋时期的一个铺、一个簠、一把壶、两个匜、一个瓿、一个簋。第六展柜青铜器属于夏家店文化上层,第一组一个四联罐、两个一大一小双联罐、一个青铜圆底罐、一个青铜盖罐;第二组一个觚、两个耳杯;第三组一个钵体鼎、兽耳青铜鬲、青铜鬲;第四组是一大两小青铜祖柄勺;第五组是一大两小青铜豆。这两柜可归入生活用具类。这个单元六大展柜的青铜器,既遵循了传统青铜器分类法,又进行了灵活处理,较好地体现了这个单元、这个展厅的主题,通过这些器物,能使人联想起距今三千年前后,赤峰地区先民曾有过铸造、使用青铜器的历史。

第四,展厅的第三单元是“战国、秦汉遗珍”,属于青铜器的只有一个展柜,其它大多是精美的灰陶器。第一组有一块兽纹铜牌饰、三块兔纹铜牌饰、一个鎏金兽面纹铜带钩;第二组是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一串料珠(蜻蜓眼);挂壁上有两排铜币,上排是七个战国布币,下排是七个战国刀币。这个柜的器物分类比较特殊,第一组的铜牌饰、铜带钩属于青铜器杂器中的生活用具类,第二组的属于装饰类,第三组的布币、刀币属于青铜器中的货币类,这三类归在一柜,可能主要考虑到它们的时代、质地、数量多少、形体大小等因素。这个单元与前一个单元相比,青铜器急剧减少,代之而起的是精美的灰陶器,不由不使人产生疑问:为什么前一时期出现的青铜器在这时大多消失了?这儿曾上演过怎样的悲剧呢?

综上所述,赤峰博物馆的“古韵青铜”展厅布展青铜器时,或多或少用到了上文所说的七大分类法。当然,博物馆文物的展出既要突出它的主题,又要在陈列艺术风格的完整统一下体现多样性和感染力,自然不能单一使用一种分类法。如第二单元第四展柜第二组展出的是石、玉、金三种不同材质的装饰品,第三单元青铜器展柜第二组是料珠,如果按质地分类法就不应该出现在青铜器展柜中,笔者认为布展者除了考虑时代因素外,可能是为了对比不同材质,进一步突出青铜器,而选择了这种布展方式。再比如按马承源在《中国青铜器》(修订本)中提出的青铜器分类法,第五展柜和第六展柜中的铺、簠、壶、瓿、簋、罐、钵体鼎、鬲、豆都属于青铜器中的饪食器,第五展柜中的匜属于水器,第六展柜中的觚、勺属于酒器,耳杯属于杂器中生活用具,布展时并没有完全按这种方式归类,笔者认为布展者综合考虑了青铜器的大小、多少、高矮、长短及相互关系这几个因素,使展出的青铜器既美观又能突出主题。 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青铜器的分类方法将会越来越科学,也将越来越有利于博物馆的布展。随着考古发掘的不断发现,深埋地下的青铜器将越来越多地出土,只有我们准确地对它们进行分类,我们才有可能逐步接近这些珍宝的本来面目。 参考文献:

〔1〕〔5〕容庚:商周彝器通考(上册)[M].北京:中华书局,2012.230,19. 〔2〕吴诗池.文物学概论[M].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2011.33.

〔3〕刘江卫.秦始皇陵陪葬坑出土十二号青铜水禽的修复保护报告.文物科技研究(第二辑)2004.12.

〔4〕〔9〕马承源.中国青铜器(修订本)[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3.1(2013.3).405,19.

〔6〕王宏钧.中国博物馆学基础(修订本)[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2.111. 〔7〕郑曙斌.湖南省博物馆藏珍品[J].中国文化遗产,2007(2).

〔8〕崔岩勤.夏家店下层文化青铜器简析[J].赤峰学院学报(汉文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5).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10〕刘冰,于海燕.赤峰博物馆展览大纲讲解词汇编[M].呼和浩特:内蒙古文化出版社,2011.57.

(责任编辑 孙国军)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