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法案故事】预付费消费纠纷频发 律师:建议市民理性消费

【法案故事】预付费消费纠纷频发 律师:建议市民理性消费

来源:小侦探旅游网

说到预付费式会员卡,大多数人都不陌生。作为一种新型的消费模式,预付费式会员卡自诞生开始就争议不断,给消费者带来的消费纠纷也层出不穷。日前,昆明市工商行政管理局、昆明市消费者协会发布了首份消费维权报告,报告中显示,2015年昆明市预付费式会员卡消费投诉共1008件,占全市去年消费问题投诉总量的7.5%,主要集中在健身、美容美发、餐饮住宿、汽车清洗等服务型行业。

市民:消费纠纷增多记者就预付费式会员卡消费模式采访了市民。

“预付费式会员卡很常见,我就有各式各样的预付费式会员卡,感觉出门在外,身边带着卡比用现金安全方便。白领张小姐说。如今,像张小姐这样的“持卡一族”越来越多了。

“我觉得预付费式会员卡不安全,消费者无法确定发卡商家是不是诚信,近年来,发卡公司倒闭,持卡会员无处维权的情况时有发生。”市民褚先生表示。

发卡商家:为了拥有稳定的客源记者在昆明市西山区某理发店办理了会员卡。理发店老板杜先生表示:“只要办理了我们店的会员卡,就与我们建立了长期合作关系,客人可以凭卡获得优惠,也让我们拥有了稳定的客源。”

一些消费者表示,预付费式会员卡中的钱是不能退的,发卡商家限定了消费项目和消费额度,使消费者有“被绑架”的感觉。记者了解到,不仅是理发店,许多服务行业都通过办理预付费式会员卡“绑定”了消费者,而商家一旦关门,消费者的预付款也不能退还,往往会维权无门。

律师:易构成合同诈骗昆明某汽车服务连锁集团在昆明市内开设有数十家店面,还开启了买5000元会员卡送千元、万元油卡的优惠项目,当时,有不少市民办卡。2015年12月,有消费者反映,他们的油卡赠送遇到延期等问题,甚至还有办卡店面关门的现象,退款无门。受该公司委托的事务所对该事件212名会员作出的调查报告显示,其中72名会员通过刷银行卡支付购买该公司会员卡后,未享受到该公司承诺的优惠条件;消费者们办理该公司预付费式会员卡的钱流向了其他企业的名下;该公司关门歇业后,上万人的预付费式会员卡费用不知去向,客户难以维权。

对此,律师说:“近年来,预付费式会员卡消费纠纷越来越多,通过这些事件可以发现3方面的问题,主要表现为以办理会员卡为名骗取消费者预付款、商家敛财之后人去店空难以维权;限定消费项目不予退还卡中余额等现象。”

依据我国《刑法》第224条、《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惩治破坏金融秩序犯罪的决定》等条款规定:没有实际履行能力,以先履行小额合同或者部分履行合同的方法,诱骗对方当事人继续签订和履行合同的,或者收受对方当事人给付的货物、货款、预付款或者担保财产后逃匿的,构成合同诈骗罪。

所以,在现行诸多商家预付费式会员卡销售行为中,未履行完预付费式会员卡约定义务就卷款逃逸或者无法继续履行的,构成合同诈骗罪。

监督困难“预付费式会员卡消费纠纷中涉及人群以年轻女性和中老年人居多,其中中老年人容易掉入保健类行业会员卡的陷阱,年轻女性易成为美容美发行业预付费犯罪案件的受害人。此类消费纠纷案件存在着监管难的问题。”

律师表示,在办理预付费式会员卡时,商家以优惠的服务价格吸引消费者,诱使许多冲动型消费者盲目购买预付费式会员卡;这些消费者不分商家良莠,不审查其证照是否齐全,手续是否合法,盲目信任,跟风消费;消费者没有与商家 该内容由 梁勤栓律师 和 律说律答 共创回答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