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拆迁户有无判诈骗

拆迁户有无判诈骗

2022-03-27 来源:小侦探旅游网

拆迁中可能被认定为诈骗罪的情形:

1、谎报户口

有些被拆迁户在了解到拆迁补偿是按照人口补偿的情况时,将其他亲属的户口迁入本户;另外还有假结婚的情况,想尽一切办法增加自己能获得的补偿份额。

2、抢建、抢栽、抢种

有些地方拆迁按照面积进行补偿的情况下,大量加盖临时建筑物,还有会抢栽大量树木等,通过各种方式多获得补偿。

3、与拆迁工作人员串通虚报面积、人口

这种情况可能很多被拆迁户不会自己操作,会有工作人员以言语的利诱,通过虚报面积、虚报人口等来增加补偿,但受害人往往是被拆迁人。‍

一、拆迁征地程序的流程

征地的程序分前后衔接的两大块,即征地的批准程序和征地的实施程序。方案内容:土地补偿费、安置补助费、青苗补偿费、附着物补偿费等事项。费用支付:在方案之日起3个月内支付给被征地的单位和个人,未按规定支付费用的,被征地的单位和个人有权拒交土地。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第四十七条国家征收土地的,依照法定程序批准后,由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予以公告并组织实施。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拟申请征收土地的,应当开展拟征收土地现状调查和社会稳定风险评估,并将征收范围、土地现状、征收目的、补偿标准、安置方式和社会保障等在拟征收土地所在的乡(镇)和村、村民小组范围内公告至少三十日,听取被征地的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及其成员、村民委员会和其他利害关系人的意见。多数被征地的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成员认为征地补偿安置方案不符合法律、法规规定的,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应当组织召开听证会,并根据法律、法规的规定和听证会情况修改方案。拟征收土地的所有权人、使用权人应当在公告规定期限内,持不动产权属证明材料办理补偿登记。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应当组织有关部门测算并落实有关费用,保证足额到位,与拟征收土地的所有权人、使用权人就补偿、安置等签订协议;个别确实难以达成协议的,应当在申请征收土地时如实说明。相关前期工作完成后,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方可申请征收土地。

二、征地补偿费用项目

1、土地补偿费

用地单位依法对被征地的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因其土地被征用造成经济损失而支付的一种经济补偿。

2、青苗补偿费

用地单位对被征用土地上的青苗因征地受到毁损,向种植该青苗的单位和个人支付的一种补偿费用。

3、附着物补偿费

用地单位对被征用土地上的附着物,如房屋、其它设施,因征地被毁损而向该所在人支付的一种补偿费用。

4、安置补助费

用地单位对被征地单位安置因征地所造成的富余劳动力而支付的补偿费用。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