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合同丢失可通过申请查找或补办来证明,劳动关系的存在可通过社保记录、工资发放记录、身份证明等多种证据来证明。在双方存在劳动关系的情况下,只要有相关证据,可以要求索赔。
法律分析
一、劳动合同丢失怎么证明?
合同丢失,可以申请到公司个人档案中查找或者补办。根据《劳动合同法》规定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在劳动合同文本上签字或者盖章生效。
《劳动合同法》第十六条劳动合同由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协商一致,并经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在劳动合同文本上签字或者盖章生效。
劳动合同文本由用人单位和劳动者各执一份
二、怎样证明事实劳动关系的存在?
劳动者首先应该证明劳动者与单位之间存在劳动关系,在用人单位不与劳动者签订劳动合同的情况下,劳动者要想证明存在劳动关系可以采用下面几个证据:
1、社会保险记录
社会保险缴费记录是证明存在劳动关系的一个强有力的证据。
2、工资发放记录
如盖章的工资条、工资卡的银行记录
3、胸卡、门禁卡、工作证、工作卡或工作记录单(表)
4、房贷收入、缴税证明
可以以买房买车贷款为由让公司开据收入证明。
5、考勤卡
最好原件,且有公司的公章之类的。
6、工资支付证明、拖欠工资的书面证明等最好有原件。
7、代表公司签署的商业合同、文件、以及授权书、出差的相应证据等
最好有原件。
8、工作记录、出差的相应证据等
最好有原件。
9、劳动监察部门投诉的记录
10、同事的证人证言,最好由在职的同事进行证明
11、录音
在和用人单位交涉离职过程中,进行一下录音,以证明辞退事实的发生及单位的拒不出具辞退证明的事实。需要提醒的是在以上的证据具备的情况下,有的时候还不能说就一定会被仲裁委所采纳,还要结合对方提交的证据,利用证据规则,和诉讼技巧来达到自己的主张被法院或仲裁委所采纳。
因此,只要是双方存在着事实上的劳动关系,那么都是可以有相关证据来证明的,如果是当事人的劳动合同已经丢失,那么可以到原单位的人事部门进行补办,或者是查找,如果是当事人根本就没有和劳动者签订劳动合同,那么劳动者是可以有证据去证明双方是有劳动关系并且要求索赔的。
结语
劳动合同丢失可通过申请公司个人档案查找或补办。根据《劳动合同法》规定,合同需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协商一致,并在文本上签字或盖章生效。证明事实劳动关系可采用社保记录、工资发放记录、胸卡、门禁卡、工作证、工作卡、房贷收入、缴税证明等多种证据。劳动监察部门投诉记录、同事证言、录音等也可作为证据。双方存在劳动关系时,相关证据可证明之,即使合同丢失,可向单位补办或查找;若无合同,则劳动者可提供证据证明双方存在劳动关系并要求索赔。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2012修正):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立法宗旨】为了完善劳动合同制度,明确劳动合同双方当事人的权利和义务,保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构建和发展和谐稳定的劳动关系,制定本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2018修正):第一章 总 则 第三条 劳动者享有平等就业和选择职业的权利、取得劳动报酬的权利、休息休假的权利、获得劳动安全卫生保护的权利、接受职业技能培训的权利、享受社会保险和福利的权利、提请劳动争议处理的权利以及法律规定的其他劳动权利。
劳动者应当完成劳动任务,提高职业技能,执行劳动安全卫生规程,遵守劳动纪律和职业道德。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2018修正):第四章 工作时间和休息休假 第三十八条 用人单位应当保证劳动者每周至少休息一日。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