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药用植物标本的采集与制作心得体会

药用植物标本的采集与制作心得体会

来源:小侦探旅游网


###中草药标本的采集与制作心得体会

##

摘要:通过采集与制作药用植物标本,认识了一些药用植物及其功效等。

关键词:药用植物;标本;心得体会

暑假期间,在屏南县际头村进行了标本的采集与制作,学习了许多中草药的形态、别名、主治、功效,通过此次药用植物标本的采集与制作,加深了对书本内容的理解。

一、 标本采集与制作

首先,翻阅资料,查找本地都有哪些草药,准备这些中草药的名称以及图片,然后找个晴朗的天气,准备一个标本夹、一些报纸、小铲、枝剪、铅笔、棉线、钢卷尺、照相机、记录本和标号签等工具,在自己所在的村落、山中找寻草药。

在马路边、田里、菜园、山上,都可以看到有许多的草药,车前草、酢浆草、艾草等等,几乎随处可见,带着一片欣喜,一个早上就采到了许多草药。 采集完整的标本:根茎叶花果实:29×42厘米;木本植物:剪一段长25~30厘米带花或果的带叶枝;草本植物:选择中等大小、高约40厘米左右挖取带根的全草,如果全株在标本夹内压不开,可折成“V”或“N”字形,特别高大的,则需把中段剪除,只留上半部和基部茎叶压在一起。雌雄异株的植物,分别采集雄株和雌株。

采集下来的标本立即放进标本夹,下面垫2~3张吸水纸。放置时要小心地把卷曲的枝、叶拉开,伸展,把其中一二片叶子翻过来,背面朝上。如果叶子太多,遮盖了花朵,要摘除一些叶片。如果标本太长,可以把它折曲成“N”字形。标本上面盖2~3张吸水纸,汁液多的大标本要多盖些纸。把采集地点、日期、标本编号等写在小纸条上,再用棉线把小纸条拴在标本上。

将采集的标本迭放在一起,上面放一块木板,压上一些重物。标本压制过程中,开始,每五六小时换一次纸;次日改为早晚各换一次;两三天后,每天换一次了。一周左右标本就全干了。

可能是因为后来的天气原因以及没有勤换纸,一些标本就开始发霉变色了,后来找个时间又去山上采了一些,这回更加注意标本的压制问题,小心的压制。

最后,固定标本,将标本固定在台纸上。

二、标本观察

观察采集到的各种药物的形态:根、茎、叶、花、果实等。对照参考资料,鉴别植物,了解他们的性状、别名、功能主治:

1、 积雪草[1]

科名:伞形科

别名:、缺碗草、、

性状:该品常卷缩成团状。根圆柱形,长2~4cm,直径1~,表面浅黄色或灰黄色。茎细长弯曲,黄棕色,有细纵皱纹,节上常着生须状根。叶片多皱缩、破碎,完整者展平后呈近圆形或肾形,直径1~4cm,灰绿色,边缘有粗钝齿;叶柄长3~6cm,扭曲。伞形花序腋生,短小。双悬果扁圆形,有明显隆起的纵棱及细网纹,果梗甚短。气微,味淡

功效:,利湿消肿。是东方人的长寿药,可益脑提神。研究表明具有滋补、消炎、愈合伤口、利尿通便和镇定作用。对麻风病、溃疡也有疗效,对血液净化及有激活作用,因其可刺激深层皮肤的更替。它是神经滋补剂,能提高记忆力,减轻精神疲劳;还可降血压,治疗等野牡丹,蒴果坛状球形,与宿存萼贴生,密被鳞片状糙伏毛;种子镶于肉质胎座内

[1]

2、 艾草[1]

别名:冰台、遏草、香艾、、艾蒿、艾﹑灸草﹑医草﹑黄草﹑艾绒、艾叶

科属分类:,蒿属

性状:茎类圆柱形,长短一一,可达5mm。绿色,表面有纵棱,可见互生的枝、叶或叶基。上部有较密的柔毛。质坚脆,易折断,断面纤维性,中央有白色髓。皱缩或已破碎,完整叶片展平后二至三回羽状深裂,裂片线形,两面均被柔毛。头状花序较多,半球形,直径3-6mm,总花梗细瘦,总线形,总苞片2-3列,边缘有白色宽膜片,背面被短柔毛;卵形;边缘为,内层花两性,均为管状。成熟可见倒卵形的瘦果。气浓香,味微苦

功效:艾草性味苦、辛、温,入脾、肝、肾。全草有调经止血﹑安胎止崩﹑散寒除湿之效。治月经不调﹑经痛腹痛﹑流产﹑子宫出血,根治风湿性关节炎﹑头风﹑月内风等。因

它可削冰令圆,又可炙百病,为医家最常用之药。现代实验研究证明,艾叶具有抗菌及抗病毒作用;平喘、镇咳及祛痰作用;止血及抗凝血作用;镇静及抗过敏作用;护肝利胆作用等。艾草可作“艾叶茶”、“艾叶汤”、“艾叶粥”等食谱,以增强人体对疾病的抵抗能力。艾草具有一种特殊的香味,这特殊的香味具有驱蚊虫的功效,所以,古人常在门前挂艾草,一来用于避邪,二来用于赶走蚊虫

3、 星宿菜[3]

科名:报春花科

别名:、泥鳅菜,,红气根、红七草、、百煎草、蛙霓草,黄鳅窜、、血丝草

性状:叶互生;阔披针形,或倒披针形,长4~9厘米,宽1~2厘米,先端短尖或渐尖,基部渐狭,近于无柄,表面具黑褐色腺,干后凸起。花序长总状,稍有腺毛;苞片三角状披针形,长约2毫米,花梗长1~3毫米;萼5裂,裂片椭圆状卵形,先端钝尖,边缘有缘毛,膜质,中部有黑色点,长约毫米:花冠白色,长约3毫米,喉部有短腺状毛,裂片5,倒卵形,先端钝尖,背面有黑色点;雄蕊5,着生于花冠中部,花丝短,有腺状毛;花柱较雄蕊短

功效:活血,散瘀,利水,化湿。治跌打损伤,关节风湿痛,妇女经闭,乳痈,瘰疬,目赤肿痛,水肿,黄疸,疟疾,痢疾

4、 天胡荽[5]

科名:伞形科

别名:鸡肠菜,,翳草,,,,,

性状:多年生草本。茎纤弱细长,匍匐,平铺地上成片,秃净或近秃净;茎节上生根。单叶互生,圆形或近肾形,直径~厘米,基部心形,5~7浅裂,裂片短,有2~3个钝齿,上面深绿色,光滑,下面绿色或有柔毛,或两面均自光滑以至微有柔毛;叶柄纤弱,长~9厘米。伞形花序与叶对生,单生于节上;伞梗长~3厘米;总苞片4~10枚,倒披针。形,长约2毫米;每伞形花序具花10~15朵,花无柄或有柄;萼齿缺乏;花瓣卵形,呈镊合状排列;绿白色。双悬果略呈心脏形,长1~毫米,宽~2毫米;分果侧面扁平,光滑或有斑点,背棱略锐。花期4~5月

功效:清热,利尿,消肿,解毒。治黄疸,赤白痢疾,淋病,小便不利,目翳,喉肿,痈疽疔疮,跌打瘀肿

5、鱼腥草[5]

别名:折耳根、臭菜、侧耳根、臭根草、臭灵丹、朱皮拱

科名:

性状:鱼腥草为多年生草本,高30~50厘米,全株有腥臭味;茎上部直立,常呈紫红色,下部匍匐,节上轮生小根。叶互生,薄纸质,有腺点,背面尤甚,卵形或阔卵形,长4~10厘米,宽~6厘米,基部心形,全缘,背面常紫红色,掌状叶脉5~7条,叶柄长1~厘米,无毛,托叶膜质长1~厘米,下部与叶柄合生成鞘。花小,夏季开,无花被,排成与叶对生、长约2厘米的穗状花序,总苞片4片,生于总花梗之顶,白色,花瓣状,长1~2厘米,雄蕊3枚,花丝长,下部与子房合生,由3个合生心皮所组成。蒴果近球

形,直径2~3毫米,顶端开裂,具宿存花柱。种子多数,卵形。5-6月,果期10-11月。鱼腥草是治之要药

功效:清热解毒;排脓消痈;利尿通淋

三、收获与体会

在查阅相关资料时,认识了许多常见的草药,了解了它们的性能,比如:积雪草,湿热黄疸,中暑腹泻,砂淋血淋,痈肿疮毒,跌扑损伤[4]。野牡丹,消积利湿,活血止血;清热解毒[5]。艾草,祛风,除湿,调经[6]。

一些常见的普通的草,其实都有许多用途,日常生活中我们经常忽略了。在植物采集时必须注意维护好其根、茎、叶、花、果实,采集全株或带叶枝,雌雄异株的植物,分别采集雄株和雌株。注意有些植物很相像,可是却不是相同的种类,要注意微小的差别加以区分。

压制标本时必须勤换吸水纸以免其发霉变色。

在上山采集的过程中,更多的认识了自然界生物的多样性,增加了学习的浓厚兴趣,贴近自然,感受自然。感受到中国的种草药的丰富,有许多的利用空间。

参考文献

[1]张贵君,常用中药鉴定大全,哈尔滨,黑龙江科学技术出版社,1993年。

[2]吴淑荣等,实用中药材鉴别手册,天津,天津科学技术出版社,1988年。

[3]钱信忠,中国本草彩色图鉴,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6年

[4]广州部队后勤部卫生部.常用中草药手册[M].人民卫生出版社,1970年

[5]林余霖,陈士林,中草药采集图册[M]福建科学技术出版社,2006年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