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清《嘉定州志》评介
来源:小侦探旅游网
明清《嘉定州志》评介 口何刚 ‘‘’’’ ‘ ’‘ 一‘‘’‘~ ~一’‘。。 ‘‘’……‘、 ‘ 一 ’…” ’一一”’ ‘ “ …‘’”… ’。 : 【内容摘要】本丈所称明清《嘉定州志》实指明万历《嘉定州: ・ :志》和清康熙《嘉定州志》的合称。明清《嘉定州志》体例完; t 备,内容丰富;注重民生;重考辨,不盲从旧志。作为乐山现存: 最早的地方志,明清《嘉定州志》具有重要的史学价值和文学价: ; 值,是整理乐山历史文化、发掘本土文化资源的宝贵文献。 ; ; 【关键词】《嘉定州志》 考辨 民生 史学价值 文学价值: 、 .....,. .. .. .一... .., . .. .. .、一. 、. . . 一. .、... .一. . . .… .…. ...~ . .。.... ., 乐山历史悠久,夏商时属梁 一、明清《嘉定州志》概况 州之域.西周为杜宁氏蜀圈南郡, 乐山之有专门志书.至晚当 春秋时期即为“蜀王开明故治”。 追溯到宋代。北宋元裱年间 统一中闻后。秦于乐山境内置南 (1086一l093), “与东坡善,莅 安县.属蜀郡. 两汉建元六年 官清廉,有操行”的吕昌朝. (前135年)改属犍为郡。南北朝 “以《嘉州图经》增广之”,成 时期.因战乱不断.建制屡有变 《嘉州志》二卷。降至明代。再修 迁。北周寅帝大成元年(579年), 志书者,为“嘉定四谏”之一的 取“郡土嘉美”之意.嚣嘉州, 安磐.绝笔于嘉靖四十二年 领平羌、青城、齐通、隆山四郡。 (1563年)。然而“数十年来地里 宋改赢州为嘉定府。元改为嘉定 之迁仍,建设之废立.官僚或臧 府路,明降为赢定州,清雍正十 或否.人物之或谢或与……,茫 二年(1734年)升嘉定州为嘉定 乎不知畔岸,浩 不得津崖。倘 府.并在府治置乐山县.取“城 《志》之不修,泯泯冥冥,后何质 两南五 有‘至乐山…为名。 耶?”所以,据此考虑于明万历年 “乐山”之名沿用至今 间重修《嘉定州志》。到了清康熙 自 为四川名郡的乐山.山 年间,革故鼎新,天下更生,在 水胜甲天下,物华人文璀璨四方。 万历本的基础上进行续补。遂成 先辈悉心 录乐山历史 文化, 清康熙《嘉定州志》。 成“~・方之全史”,留下弥足珍贵 本文所称的明清《嘉定州志》 的本土历史记忆,令后人称道。 实指明万历《嘉定州志》和清康 本文拟就现存乐山最 地方 熙《嘉定州志》的合称。明万历 志——明清《嘉定州志》进行评 《嘉定州志》为手抄本,主持编修 介。就教于方家。 志书{乎 者为嘉定知州李采。李采,陕西 成宁人,赐进士出身 万历三十 年(1608年)任嘉定知州。全志 由郡人范醇敬手撰。范醇敬。癸 末(1583年)进十。改庶吉士, 授检讨,升左赞善洗玛兼修撰, 俱兼学:仁、南京礼部右侍郎:明 万历《嘉定州志》成下万历 卜 几年(16l1年)。 清康熙本《嘉定州忠》的主 修者为镇抚川南节驻张能鳞 张 能鳞,字玉甲,哆西I【ll,顺天大 与人。顺治四年中进¨l}:,康熙十 八年举鸿学博儒,来遇 历任浙 江仁和知县、江苏提学、四川巡 道等官。治学以 朱为宗,著有 《儒宗理要》、 《诗经传 L兑取裁》、 《孝经衍义补删》和《青齐政略》 等 在其任职四川的1663一l668 年里,主持编修了《崭定州志》。 康熙本《嘉定州志》成于康熙六 年(1667"W-)。凡5卷,为小刻本, 每页9行或l4行,每行2O字。 编修地方志 为嘉州历代主 政者所倡导和支持。李采在万历 本序中即认为,方志的编修意义 重大, “夫《志》f郡,犹之乎 史于国。史,大域中之・, 《志》 亦宜然。所以粹撷故实,旌别淑 慝.标往昔而昭来兹,非苟而已 电..”具体到编修原则。要“搜辑 欲该,备大观也”, “其品核欲 精.昭实录也 ” 降至清初,明 五十余载后的 嘉州“时移世异,令 匾殊”,冉 加之“往者献逆肆虐.涂炭生灵, 在在沧桑,匪嘉一隅”.由此观今 日之势.1日志之所载已是“霄渊迥 隔”。所以,康本《嘉定州志》JE 是为了及时记载嘉定在清初休养生 息统治政策之下,经济社会取得的 恢复与发展情形而续修: 明清《嘉定州志》是乐山现 存最早的地方志,万历本《嘉定 州志》原刻已佚,只有北京图书 馆有钞本,浙江 馆仅存有残 刻本。康熙本《嘉定州志》的刻 巴蜀炙志.2010.2・35 .-- J 本仅存于北京图书馆一部,四川 大学图书馆虽存有胶卷,但已漫 漶难识。笔者现在所见两本《嘉 水利、名洞等项:卷之二为建设 (公署、城池、街道、坊乡、铺 舍、桥梁、市集、寺观、祠庙) “堰”,虽文字繁缛无味.仍不厌 其烦逐一罗列。在“堰”之后, 复有总结云: “州人生于稻,稻 定州志》为乐山市中区地方志办 公室在2007年12月出版的影印本。 明清《嘉定州志》的访得、整理 至秩管(道、知州、同知、判官、 生于水。无堰者.名为山田,又 名雷公田,听命于雷雨也。凡堰, 源须浚培,流忌壅塞。若堰长非 吏目、迁客、学正、训导);卷之 三为人物志(名宦、质正议附、 与影印,与乐山现代文人学者的 积极奔走和艰辛付出密切相连. 也体现出r嘉州一贯的重文传统 和学人品质。1986年秋,受乐山 贤师儒附、补遗名宦、科、贡、 人,则源不治,豪强横据,则流 不通,岁岁争水耳。蹈大辟,此 司牧者,最宜亟讲也。”如此诚恳 经验之谈.对民生殷切关注之情 封、荫、例贡);卷之四续人物志 之名贤、隐逸、方外、烈女.以 及赋役志:卷之五为物产、风俗 文史学界耆宿罗孟汀、毛西旁两 位先生的嘱托,当时在四川大学 攻读硕士学位的邓碧清先生奉其 导师之命,为《全宋文》编纂事 访书于北京。在北京图书馆古籍 善本部及柏林寺分馆埋首宋代故 纸之余,刻意寻找《嘉定州志》。 天从人愿,于古籍善本部和柏林 寺分馆分别寻得清康熙本和明万 历本。旋即进行拍照、复制。后 来,罗、毛二老为翻印《嘉定州 志》出版多方筹措未果,且于 2oo6 ̄先后遗憾辞世。直到2007 年,尘封了2O年的明清《嘉定州 志》方才得以影印出版。同时, 毛西旁之长子,毛郎英还对两本 《嘉定州志》进行了互校、标点, 并自费出版。他们都为保存乐山 这笔历史文化遗产做出了贡献。 二、明清《嘉定州志》的编 纂特点 1、体例完备.内容丰富 被称为“一方之信史”、“一 方之全书”的方志.在中国历史 文化长河中具有重要地位。方志 有其特定地域范围,举凡一地的 疆域、沿革、山川、建置、城镇、 乡里、物产、财赋、户口、兵事、 民情、风俗、人物、艺文、名胜、 古迹、异闻、琐事等等,无不备 载,卷帙浩繁,内容丰富。这一 特点即在明清《嘉定州志》上得 到鲜明体现。 以万历本为例,全志凡八卷, 卷之一为天文至地里,包括星野、 沿革、疆域、形胜、山、水、坝、 36巴蜀炙志・2010・2・ (冠、婚、丧、祭、岁时)至杂 收;卷之六、七、八为艺文志, 包括文类、诗、对联等。 清康熙《嘉定州志》基本承 袭了明代万历本之体例,分五卷, 分类与康熙本前五卷分类完全一 致。之所以独缺艺文卷.乃因在 编修之时.本应成卷帙的康熙 《嘉定州志》艺文卷已遗失无存, 只好“考《二山志》目录,合诗、 序、记、铭”, “汇采遗篇”.虽 “不过千百中之什一耳”.却“竞 可百余则,亦尝斐然可观矣。”所 以,根据太守袁子让于万历三十 三年(1605)所编《嘉州二山 志》,又搜罗并增添了重要文献。 2、注重民生 明清《嘉定州志》两代编纂 者持“郡志原非家乘”之原则, 十分重视对涉及黎民生活的事项 的记载。他们更加关注社会人生. 重视民生疾苦.重视社会经济状 况,认为“一凡切于民生日用者, 虽细必详,如市集、物产之类是 也,”并以此设立专门门类。如卷 之一之天文地里、卷之二之建设、 卷之四之赋役、卷之五之物产风 俗,无不与此息息相关。 嘉州为三江汇流之地。自古 水患频发。筑坝固堤,防备水害, 兴修水利。以溉良田,均为民生 之大事。所以,在明清《嘉定州 志》编撰者看来,坝者, “民所 以生,不可不书”;而水利, “旧 两《志》,前略,后竞不书。恐非 重民事之意,故备载如左”。因 此.关涉水利密切的“坝”与 跃然纸上。 3、重考辨,不惟旧志是从 明清《嘉定州志》另一可取 之处是重视方志纂录的准确性. 不盲从旧志,常做考辨之事。以 名宦为例.认为“名宦人物所僭 削者.恐见以为擅而无据,故附 质正议,以明之。”例如, “名宦 见在仕途,及乡先达,身曾周旋 并子若孙.通籍相友善者,似涉 贡谀,且不敢录。”在卷之四“先 贤”之后.又专作“质正议附”, 认为将“先贤概称犍为人者.恐 于嘉欠切,故略不载。且旧《志》 确否?尤不敢尽信。如东汉时犍 为名儒,则有杜抚,乃武阳人, 而以为姜抚,则地与人,不几于 两误耶?”再如“先贤”中之张仁 实,指出“旧《志》以为元实, 误,实阆中人,非嘉州。所载寒 食诗,乃小说家鬼吟,不可训。 只缘诗有‘嘉陵’字,误入耳, 果州自有嘉陵驿。何预嘉州事?” 再以《尔雅》注释名家郭璞 为例。千百年来,郭璞注释《尔 雅》之地的尔雅台的由来一直是 学士文人关注的问题.至今仍有 学者考论。明清《嘉定州志》对 此亦有自己的考辨意见。撰者并 未偏美乡土,而以学术求真为旨 趣,对郭璞乌尤注《尔雅》一事 持怀疑态度。其理由有四:第一, 郭璞的传记中始终没有犍为字样, 旧《志》却称嘉州,不符常理。 而且“此地在晋时,未为嘉州”, 所以“璞入蜀有无?不可知”;第 二,即使郭璞到过四川I,也应该 志;}I{j}介 在上敦从罗尚讨赵廒之时。此时 此外,明清《嘉定州志》还 《藏丹洞记》等。更多的诗文是嘉 州当地文人或主政嘉州的官员所 作.数量众多,内容广泛。这些 的四川战乱不休,郭璞怎能镇定 记载j-乐山的城市发展、治理岷 汀水患、文化教育等方面的内容, 为研究乐山本土历史文化提供了 大量珍贵的史学资料。例如.关 于兴办书院,州志就有《尊经阁 从容地在鸟尤LLI注释《尔雅》呢? “蹶 ,璞为敦记室参军。晋亦故 诗文作品不仅是研究占代乐L【』社 会发展与思想文化的不可或缺的 置成李于度外,首位二卜余年. 璞无入蜀之理”:第 ,之所以有 此尔雅台之说, “必缘墨头鱼, 文献资料.同时也具有十分重要 的文学价值。 记》、《东坡书院记》、 《先天阁 赴会《尔雅》”所致, “璞擅青囊 术.所在藉再,非必嘉也”?第 四,苏辙等人即兴吟诗,抒发感情. “乃词人J}j奇”.不能作为郭璞入 蜀注《尔雅》的证据。后来持甭 《嘉定州 记》、 《几华书院记》、 《高标书 院记》等文章,为研究四川地 古代书院教育提供非常难得的材 嘉州坐揽三江.风光绮丽. 文风浓郁。大部分诗文作晶均是 为歌颂嘉州独特的山水风光和人 文历史而作:依水而建的嘉州城、 峰峦叠嶂、气势磅礴的凌云几峰、 殊冠两州的万景楼、静穆的乌尤 寺……。都成为历代作者咏叹的 料;再以康熙本《嘉定州志》的 主修者张能鳞为例,现存关于这 位清初著名理学家的资料较为有 限=而明清《嘉定州志》则有他 定论者之考辩意见, 志》所持大抵相似 三、明清《嘉定州志》的价值 l、历史学价值 乐IlIJ历史悠久。文化繁荣,在 巴蜀历史史化中占有独特蘑要的地 的多篇文章和介绍文字,如《张 对象。如宋人何汉辅的《万景 公修堰记》、 《鼋修名宦祠记》、 《高标书院征聘名 i=檄文》、 《高 标书院条约引》等,详细记录下 了作为一一名称于职守的“循吏”, 楼》: “仲窟慷慨欲依刘,特上两 南第一楼。前里汀山 里目,万 般景物万般愁:、偶同太白骑鲸过。 绝胜东坡载酒游。古在今来多少 恨,一一声鱼笛起汀洲。”袁子让的 位 明万 《瘫定州志》是目前所 见乐n』最早.的方志,记载内容广泛 张能鳞以儒学教 、移风易俗、 兴化致治为己任,在主政嘉州期 翔实,鼠有霹要的止学价值。其 中,腐代剑南两川节度使韦皋的 《岛尤尔雅台诗》: “郭子当年耽 一间将自己的理学思想运用到治民 的政治实践,所取得的为后人称 颂的成绩。 丘.墨池犹“浸鱼又。而今山 《大佛记》便是典型代表。 《大佛 记》HfJ《嘉州凌云寺大弥勒石像 记》,它记载了开凿大佛的始末. 原碑现镶嵌在乐山大佛右侧的临江 峭壁~}:. 年代久远,碑文已残蚀 色都随我,留与人问染索秋。”等 等。这些诗文具有较高的文学性 和浓郁的嘉州地方特色,为乐山 这座历史文化名城增添厂宝贵的 文化资源和厚重的文化底蕴,也 为后人研究乐山地域文化.发掘 2、文学价值 明清《嘉定州志》收录了大 量诗文,其中文类52篇,诗歌近 200首.对联33幅。州志选载许多 嘉州籍或游历过嘉州的名十文豪 脱,仪有部分字迹可辨认、 明万历 《嘉定州志》是目前所见最早刊载 韦皋碑文的文献,县有极高的史学 地方文化资源。提供了'十分难得 的文献资料。 的诗文,如杜甫的和《寄岑嘉州》 《寄 价值,为我们今灭还原巾冈古代最 大的 刻造像工程的历史提供重要 的参考文献 《狂歌行赠四兄》、薛涛的题凌云寺》、苏轼的遗事》和《外曾祖程公 (作者单位:乐山师范学院) 《初发嘉州》、陆游的 攀 辫 撇 嘲翟雾 1月22日,攀枝花市地方志工作会暨地方志协会 理事会召开。各县(区)、大企业地方志办公室负责 人,市志办相关人员以及协会理事会成员参加会议 会议汇报2009年全市地方志工作.安排部署2010 鉴编纂工作的良好局面,开拓创新,突出特色,提高 质量,务必于今年1 1月底前完成各县(区)、企业年鉴 f2010卷)的出版发行工作。 地方志协会理事会通 ̄2009年全市地方志协会工 年工作一会议要求,2010年各项工作要统筹安排,加 快修志进度,务必在年底前完成县f区)、企业志出版 作开展及会费使用情况,对2009年度地方志协会优秀 成果和先进会员进行表彰。会议强调,2010年各会员 单位应加强业务学习,多交流,多出成果。 《罗一洋辑】 工作;各志办应加强部门志的督促、指导、评审,又 好叉快地完成部门志、专业志的编修:要继续保持年 巴蜀炙志-2010.2・.j『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