杏林春暖是一个成语,出自《太平广记》,并不是谁说的。 杏林春暖是一个汉语成语,意思指杏林春意盎然,用来赞扬医术高明。在古代为了感激董奉的德行,有人写了“杏林春暖”的条幅挂在他家门口,从此许多中药店都挂上了“杏林春暖”的匾额,“杏林”也逐渐成了中医药行业的代名词。
《太平广记》是古代文言纪实小说的第一部总集,为宋代人撰写的一部大书。太平广记引书大约四百多种,一般在每篇之末都注明了来源,但偶尔有些错误,造成同书异名或异书同名,因而不能根据它作出精确的统计了。书前有一个引用书目,共三百四十三种,可是与书中实际引出数目并不符合,大概是宋代之后的人补加的。
成语故事
三国时候,吴国侯官(今福建长乐市)有一位叫董奉的人,是一位很高明的医生,传说有“仙术”。他“居山不种田,日为人治病亦不取钱。
病人痊愈后,登门道谢,董奉就叫他们在附近种植杏树。病重的人身体完全养好以后,种植五颗杏树;病轻的人只要种植一颗杏树,董奉用这个方法作为纪念,如此数年,得十万余株,蔚然成林。不出十年,杏树结了果实。董奉把收获的杏子全部都换成粮食,用来救济穷苦的人民。成语“杏林春暖”里说到的杏,其实也是一味中药。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