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學習領域教學節數:每週 二 節,學期總節數: 39 節 三.本學期學習目標
1.認識六大類食物,進而建立均衡飲食之觀念,並教導學生養成潔牙的好習慣。 2.透過情境教學及身體活動,鼓勵學生自我悅納,肯定自己,喜歡別人。 3.介紹運動準備注意事項,並教導學生運動傷害的預防及處理方法。 4.從圓的概念發展出各種身體活動,進而教導學生如何與家人保持良性互動。 5.透過闖關活動讓學生了解、認同團體規範,並建立環保意識。
四.本學期課程內涵:
教學期程 週 日期 能力指標 對應能力指標之單元名稱 節數 評量方式 備註 2-1-1 體會食物在生理及心理需求上的重要性。 2-1-3 培養良好的飲食習慣。 【家政教育】 1-1-2 察覺食物與人體的關係 一 08.26 │ 09.01 1.營養均衡健康滿分 【活動一】食物分類 1.教師說明食物依其所含養分不同而區分為六大類食物,並先說明五穀根莖類及蛋豆魚肉類食物的功能。 2.請兒童把課本附件中屬於五穀根莖類及蛋豆魚肉類的食物貼紙貼在課本適當的位置。 【活動二】食物分類 1.教師說明油脂類、奶類、水果類及蔬菜類的功能: 2.請兒童把課本附件中屬於油脂類、奶類、水果類及蔬菜類的食物貼紙貼在課本適當的位置。 【活動三】食物考驗 1.將兒童分組比賽。 2.教師出示食物圖卡,每組兒童必須立即判斷該食物之類別,比錯或太慢者淘汰。最後看哪一組淘汰人數最少為獲勝。 3.鼓勵表現優良兒童及組別,並針對食物分類做說明。 【活動四】這一餐 1.請幾位兒童將自己昨天晚餐所吃的食物寫在黑板上,並請其他兒童將這些食物做分類,並說出少了哪一類食物。 2.請全班給予該兒童建議,如何吃可以更營養。 【活動五】試吃一下1.詢問兒童有沒有不敢吃或未嘗試過的食物,並請兒童說明原因。 2.教師說明,不敢吃的食物或未嘗試過的食物可能含有豐富的養分,鼓勵兒童應多試一試。 1.團體遊戲 2.提問回答 3.操作學習 3 2-1-1 體會食物在生理及心理需求上的重要性。 2-1-3 培養良好的飲食習慣。 3-1-1 表現簡單的全身性身體活動。 3-1-4 表現聯合性的基本運動能力。 【家政教育】 1-2-1 認識飲食對個人健康與生長發育的影響 1-1-5 製作簡易點心 二 09.02 │ 09.08 2長高絕招 3跳高高長高高 【活動一】我吃什麼? 1.教師說明,有很多因素會影響我們選擇食物,例如:顏色、香味等。 2.教師提醒兒童,進食時應小心這些因素的影響,因為吃多可能會影響身體健康。 【活動二】天天六大類 1.引導兒童閱讀課本內容,並說明均衡飲食就是天天六大類食物都吃到。 2.教師將兒童分為每10人一組,並拿出食物圖卡,請各組選擇配置一天要吃的食物,並依三餐分配排好。 【 【活動三】長高絕招 1.請兒童說出影響生長發育的因素,除了遺傳因素之外,尚須注意均衡的飲食、充足的睡眠、多運動等。 2.教師針對兒童說出的因素做觀念澄清。 【活動一】踢踢踏踏 1.兒童兩人一組,面相對站立做出前踢後勾的動作。 2.教師利用鈴鼓(或哨子)打出(或吹出)節奏,讓兒童跟著節奏做動作,速度由慢到快。 【活動二】跳躍拍球1.5~7人一組,一人站在椅子上單手前平伸,放一顆球在手心。其他人排成直線,輪流練習跳躍拍球動作。 2.分組進行活動,教師巡迴觀察,並個別指正。 【活動三】跳躍取球 1.5~7人一組,一人站在椅子上單手前平伸,放一顆球在手心。其他人排成直線,輪流練習跳躍取球動作。 2.分組進行活動,教師巡迴觀察,並個別指正。 1.提問回答 2.操作學習 3.教師觀察 3 2-1-3 培養良好的飲食習慣。 3-1-1 表現簡單的全身性活動。 3-1-4 結合一系列的基本動作,表現出簡單的動作技能。 【家政教育】 1-1-5 製作簡易點心 三 09.09 │ 09.15 1-1-4 養成良好的健康態度和習慣,並能表現於生活中。 2-1-3 培養良好的飲食習慣。 四 09.16 │ 09.22 4多運動多健康 5一天的開始 【活動一】跳出活力 1.教師詢問兒童可以怎麼跳?鼓勵全班兒童回答。 2.請回答者做出動作,教師及其他兒童模仿。 【活動二】呼拉圈接力 1.6~8人一組,每組再以兩人為一隊,一人移動呼拉圈,一人跳進呼拉圈。 2.遊戲時,移動呼拉圈者要將跳過的呼拉圈往前(標誌物方向)放,讓跳圈者順著呼拉圈前進。 【活動三】食物分類接力 1.6~8人一組,教師念出一種食物類別,兒童依規定動作跳進呼拉圈,並找到正確對應的食物圖卡後,從原路回來,並將食物圖卡交給教師。 2單個呼拉圈表示單腳跳,兩個並列時,兩腳著地,一腳放在一個呼拉圈中。 【活動一】吃過早餐了嗎? 1.請兒童閱讀課本,想一想是什麼原因造成主角沒精神,輸了比賽。 2.教師請沒有吃早餐的兒童說出原因及感受。 3.教師選出幾種常見的原因後,請兒童分組討論對策,提供建議給不吃早餐的同學。 【活動二】早餐最重要 1.教師說明早餐的重要性。 2.請兒童想一想,並說出如何克服同學提出無法吃早餐的因素。 6護牙小尖兵 【活動一】誰會蛀牙? 1.教師演出紙偶劇,並請兒童猜猜劇中的主角誰會蛀牙,並說出原因。 2.教師說明口腔保健方法:定期看牙醫、注意營養、睡前飯後刷牙。 【活動二】好牙刷 1.引導兒童思考如何選把好牙刷。 2.教師取出事先準備的牙刷,說明好牙刷的選法:刷頭小、刷柄好握、刷毛不分岔。 【活動三】拜訪牙醫 1.教師利用課本「我的牙齒檢查護照」,說明定期看牙醫可以早期發現牙齒的問題,早期治療,減少治療時的疼痛。 2.請兒童配合課程去看牙,並請牙醫師在上面蓋章,半年後再複檢。 【活動一】貝氏刷牙法 1.教師取出牙齒模型及牙刷示範刷法。 2.教師示範上排牙的正確刷法,並請兒童一起演練。 1.操作學習 2.教師觀察 3.提問回答 4.自我評量 3 1.操作學習 2.提問回答 3 1-1-4 養成良好的健康態度和習慣,並能表現於生活中。 五 09.23 │ 09.29 7護牙行動 【活動一】貝氏刷牙法 1.教師取出牙齒模型及牙刷示範刷法。 2.教師示範下排牙的正確刷法,並請兒童一起演練。 3.請兒童利用課本的卡紙,檢核自己是否做到各種口腔保健的注意事項,如果都能做到,就請教師簽章,並頒發潔牙小天使證書。 1.操作學習 3 六 09.30 │ 10.06 1-1-5 討論對於身體的感覺與態度,學習尊重身體的自主權與隱私權。 1欣賞特別的我 6-1-1 描述自己的特色,並接受自己與他人之不同。 2我有信心 【性別平等教育】 【活動一】森林裡的小象 2-1-2 尊重自己與別人的身體自主權 1.教師提出問題,鼓勵兒童自由發表,並且進行「澄清式問【生涯發展教育】 答」。 1-1-1 發現自己的長處及優點 【活動二】看看自己 【性別平等教育】 1.請兒童照照鏡子,看看自己的外貌。 1-1-2 了解自我身心狀況 2.請兒童發表自己的身體特徵。教師說明,每個人都有不同的2-1-3 適當表達自己的意見和感受,不受性別的限制。 外貌,美與醜沒有絕對的標準,自己喜歡自己最重要。 【活動三】個人小檔案 1.請兒童填寫課本「我們的學習紀錄」,寫完後交給教師。 2.教師任意抽出其中數份,念出所寫的內容,請大家猜猜看他是誰。 【活動一】看誰在說話? 1.教師提問:大家都知道動物的本領,但對於自己的本領是不是也很清楚?請兒童想一想自己有哪些特質和專長。 【活動二】我有信心 1.請兒童閱讀課本內容,並說出圖意。 2.教師請兒童以「我喜歡我自己,因為我……」的敘述法,完成語句。 3.教師應提醒兒童,對於身體殘障的同學,更應該給予協助與尊重。 【活動三】更愛自己 1.在班 1.挑選數位低成就的兒童作為優點轟炸的對象,一次轟炸一人,讓其他同學盡量說出被轟炸者的優點。 1.教師觀察 2.提問回答 3 3-1-1 表現簡單的全身性身體活動。 4-1-1 藉語言或動作,來表達參與身體活動的感覺。 6-1-5 了解並認同團體規範,從中體會並學習快樂的生活態度。 【性別平等教育】 2-1-3 適當表達自己的意見和感受,不受性別的限制。 2-1-5 願意了解不同性別者的各種意見。 七 10.07 │ 10.13 3看看我多美麗 4魔鏡真神奇 【活動一】喜怒哀樂在臉上 1.兩人一組,面對面,一人做出喜怒哀樂的表情,另一人模仿其表情。 2.兩人輪流交換創作者與模仿者的角色。 【活動二】輕盈的小手 1.兩人一組,以手部的屈伸、繞環或拍掌等動作為主題,做出創作與模仿。 2.宜採隨機分組方式,增加進行遊戲時的同儕互動。 【活動三】看看我多亮麗 1.兩人一組,以身體的動作造型為主題或以移動性的身體動作,做出創作與模仿。並讓兒童討論及發表各種表現動作的造型主題。 2.兩人一組,用肢體的接觸創作與模仿各種可能的身體動作,教師適時引導兒童討論及發表性別與活動間的相關問題。 【活動一】魔鏡面向我 1.教師先示範「我」,全班兒童是「魔鏡」。「我」可設計成帶領做操者,例如:單手高舉、三點支撐等,再分組(4~5人)帶開演練,進行遊戲活動。 【活動二】請你跟我這樣做 1.5~6人一組,圍成圓形,其中一人做身體動作或造型,其餘的人充當鏡子,做出不同角度的模仿動作。 【活動三】魔鏡真神奇 1.請兒童自由發表,在魔鏡遊戲中,自己覺得最滿意的動作。 2.說一說,當看到別人學自己做動作時的感覺,並肯定自己的表現。 3.再讓兒童發表,模仿別人的動作做動作時的感覺。 1.操作學習 2.學生發表 3.提問回答 3 3-1-4 表現聯合性的基本運動能力。 4-1-1 藉語言或動作,來表達參與身體活動的感覺。 6-1-5 了解並認同團體規範,從中體會並學習快樂的生活態度。 5-1-2 說明並演練促進個人及他人生活安全的方法。 7-1-3 描述人們在獲得運動資訊、選擇服務及產品之過程,並能辨認其正確性與有效性。 【性別平等教育】 2-1-5 願意了解不同性別者的各種意見。 八 10.14 │ 10.20 3-1-1 表現簡單的全身性身體活動。 3-1-3 表現出操作運動器材的能力。 6-1-5 了解並認同團體規範,從中體會並學習快樂的生活態度。 【人權教育】 1-1-2 了解並遵守團體的規則 九 10.21 │ 10.27 4魔鏡真神奇 1運動準備 【活動一】後浪推前浪 1.全班分成3大組,排頭3人圍成三角形,後面的人依序搭肩排列成三路放射狀的縱隊。 2.引導兒童討論及發表性別與遊戲活動的相關問題,例如:男女搭肩的態度及合宜性。 【活動二】多面鏡變化多 1.依分組人數取名,例如:5人一組為5面鏡。其中一組5人牽手圍成圈為排頭,其他組在後面依序搭肩排列成直線。 2.請兒童做出向左向右踏併步或向前向後移動,並請兒童在移動中保持隊形的完整。 【活動三】鏡中遊龍 15~8人牽手高舉圍成圈,其他人牽手排成一直排,穿梭於圈內外。 2教師發出「破鏡」的口令時,圍圈的人立即把手放低,同時圈住穿梭的人。被圈住的人加入圍圈的行列,繼續進行遊戲,直到被抓完,遊戲再重新開始。 【活動一】誰最聰明? 1.鼓勵兒童討論並發表「誰的穿著最適合運動?」 2.教師綜合兒童意見後,請兒童選出班上誰的穿著最適合運動。 【活動二】運動裝備的考量 1.請兒童分組討論運動時,正確選擇衣物、合適場地的重要性。 【活動三】活動筋骨好運動 1.指導兒童進行慢跑、單人或雙人徒手操及體側彎等動作。 2大力士 3怎樣比賽才公平? 【活動一】推推拉拉 1.兩人一組,坐在草地(或厚紙板),進行「用背互推」、「用腳互推」、「手臂推拉」、「雙人互拉」的推拉遊戲。 2.重新分組,再和其他同學進行推拉遊戲。 【活動二】誰是大力士? 1.3人一組,其中體型較大者,由兩人以用手拖拉的方式迫其移動,有如拉笨重的三輪車狀。 2.教師可加入拉人與被拉的遊戲,以增加師生互動。 【活動三】遵守遊戲規則 1.全班共同討論遵守遊戲規則的重要。 2.每一種遊戲通常都有一般性規則和玩法,以維持團體活動的順利進行,也可以由從事活動的一群人自訂遊戲規則。 【活動一】怎樣比賽才公平? 1.閱讀課本內容,引導兒童討論,以作為學習動機。 2.教師準備「訂定遊戲規則」的掛圖,引導兒童討論。 【活動二】拔河比賽 1.依據討論決定之遊戲比賽規則,進行「兩人一組的手臂拔河比賽」及「5人一組的手臂拔河比賽」兩種活動。 1.教師觀察 2.操作學習 3.學生發表 3 1.操作學習 2.學生發表 3 6-1-5 了解並認同團體規範,從中體會並學習快樂的生活態度。 十 10.28 │ 11.03 3怎樣比賽才公平? 【活動一】公正的比賽規則 1.指導兒童討論曾經看過的運動比賽情形,尤其特別注意場上是否有裁判?是否有依循規則進行比賽? 2.請兒童說一說,如果沒有公正、公平的比賽規則,可能會發生哪些現象?例如:場面混亂、有人吵架或打架、以多欺少等。 1.教師觀察 3 5-1-3 思考並演練處理危險和緊急情況的方法。 5-1-5 說明並演練預防運動傷害的方法。 【人權教育】 1-1-3 討論、分享生活中的不公平、不合理、違反規則、受到傷害等經驗,並知道如何尋求救助的資訊與管道。 十一 11.04 │ 11.10 4有人受傷了 5處理小傷口的好幫手 【活動一】預防傷害有一套 1.兒童發表常做的遊戲或運動名稱,教師板書。 2.針對不同的遊戲或運動,由兒童分組搶答活動規則及安全注意事項。 【活動二】有人受傷了 1.請兒童閱讀課本所呈現的是什麼活動?如何進行?是誰不遵守規定?結果如何? 2.引導兒童說一說,如果自己也跟他們一起玩,看到有人不遵守規定,會有什麼想法和感受? 【活動三】運動傷害的處理 1.請兒童共同討論如果遇到有人發生運動傷害時,應該如何應變及處理。 2.請兒童舉出一些看過或聽過的運動傷害實例及處理經過。 活動一】怎麼會受傷? 1.詢問兒童是否有跌倒擦傷等受傷經驗?說說為什麼會受傷?受傷後如何處理? 2.教師約略統計兒童最常受傷的部位及處理的方法。 3.請兒童想一想如果傷口不處理,可能會有什麼後果? 【活動二】認識急救箱 1.教師展示急救箱內的藥品和器材。 2.請兒童找出處理小傷口常用的藥品和器材,例如:棉花棒、消毒紗布、藥用酒精、透氣膠帶、外傷用之優碘或藥膏等。【 3.教師說明這些用品的主要用途。 1.提問回答 3 3-1-3 表現操作運動器材的能力。 5-1-3 思考並演練處理危險和緊急情況的方法。 十二 11.11 │ 11.17 5處理小傷口的好幫手 1歡喜在一起 【活動一】我會處理小傷口 1.師生共同討論如何分辨小傷口是否可以自行處理?處理小傷口時要注意哪些事項? 2.教師示範並說明處理小傷口的原則和方法: 3.請小朋友分組演練小傷口的處理步驟和方法。 【活動一】圍圓傳球樂 1.請兒童與身旁同學足外側互抵,全班圍成大圓圈。每人將自備的球置於左腳足尖前。 2.教師示範節奏性傳球動作,反覆聽拍子練習,數拍後停止。 3.停止時,引導兒童發表傳到自己手中的球有什麼特色,例如:觸覺上、色彩上、大小上。 【活動二】同心接力 1.全班均分6組,各組排頭圍成圓形,其後各自排成一列,圓心放置一個呼拉圈。 2.各組排頭各發一個球(大小一樣),雙手臂夾球跑向圓心,以球碰觸呼拉圈後折返進行接力遊戲。 3.中途球掉了,必須撿起來回到原點或在掉球處繼續進行遊戲。 【活動三】球的家族 1.教師準備不同的球,並將兒童每6人一組成一橫排,前方各置一個三角錐。 2.6人站齊聽指令,開始時,一邊將球彈地後接起,一邊向前跑,繞三角錐折返後傳給下一組。 1.操作學習 2.教師觀察 3 3-1-1 表現簡單的全身性身體活動。 3-1-3 表現出操作運動器材的能力。 3-1-4 表現聯合性的基本運動能力。 【性別平等教育】 2-1-5 願意了解不同性別者的各種意見。 十三 11.18 │ 11.24 3-1-1 表現簡單的全身性身體活動。 十四 11.25 │ 12.01 2歡樂拋接踢 3我是小圓球 【活動一】滾動的球 1.5人一組,圍坐成圈,將3個球置放在中間。 2.師生共同討論:如何以身體各部位做出推球滾動的變化?教師歸納後請兒童示範。 【活動二】移動拍球 1.教師示範並說明,拍球前進和後退的動作要領和方法,並請兒童做出拍球前進及後退的動作。 【活動三】歡樂拋接踢 1.指導兒童分組輪流將球放在地上,以足背、足內側踢出。 【活動一】老師要拍球 1.指導兒童將自己想像成一顆球,在教師的指導下表現出模仿球體運動的身體動作。 2.教師以口頭和動作指揮動作,包括:高高的拍、低低的拍、繞一繞、滾一滾。 【活動二】身體變出圓圈圈 1.引導兒童以身體各部位,例如:雙手或雙腳等,做出一個圓圈的形狀。 2.視兒童所呈現身體圓的大小,約略區分為大圓、中圓和小圓。 3.歸納身體各種大中小的圓構成圓圈家族,例如:大圓是圓家族的爺爺奶奶、中圓是爸爸媽媽、小圓是兒童。 【活動三】圓圈家族 1.3人一組,分別以身體做大圓、中圓和小圓的造型,並將彼此的圓套在一起。 2.以鈴鼓聲適當引導3人套成的圓圈家族,一起移動與停止。 3.教師提醒兒童在做身體圓圈套在一起時,避免肢體接觸時拉扯別人,要學習懂得尊重別人。 4同心家庭 【活動一】繞圓走 1.引導兒童以走步繞圓形路徑,並提醒走動時遇見人要輕快的打招呼。 2.全班成為一條繞圓走的移動隊伍,直到繞成大圓圈為止,以鈴鼓聲引導兒童在圓形的路徑上變化移動的步伐,並適時指導啟動和停止。 【活動二】家人的步伐 1.教師示範踏併步、踏跳步、急馳步等不同速度的步伐。 2.3人一組,練習3種步伐,並引導將3種步伐歸納為踏併步:爺奶的步伐;踏跳步:爸媽的步伐;急馳步:小孩子的步伐。 【活動三】同心圓 1.全班排成3層同心圓,內圈做踏併步、中圈做踏跳步、外圈做急馳步。 2.教師以鈴鼓聲引導全班向方向線開始移動。 【活動四】我和家人1.請兒童發表日常生活中和家人會從事哪些活動? 2.請兒童敘述與家人從事各種活動時的情景。 1.操作學習 2.教師觀察 3 1.操作學習 2.教師觀察 3 1-1-1 知道並描述對於出生、成長、老化及死亡的概念與感覺。 1-1-2 觀察並比較不同人生階段的異同。 6-1-2 學習如何與家人和睦相處。 【性別平等教育】 1-1-2 了解自我身心狀況 2-1-5 願意了解不同性別者的各種意見。 十五 12.02 │ 12.08 十六 12.09 │ 12.15 5成長的軌跡 6我愛家人 【活動一】我的故事 1.請全班上臺以自己具代表性的10張照片,介紹成長過程。 【活動二】我需要什麼? 1取出嬰兒期、幼稚園期及現在的圖卡,請兒童分組討論這3個階段各自最需要什麼? 【活動三】我會做些什麼? 1教師請兒童思考自己能為家人及同學做些什麼。 【活動一】我的家人 1.兒童在小組內輪流分享,包括:我有哪些家人?我從哪些地方感受到家人對我的關心和疼愛?家人這麼關心和疼愛我,我要怎樣對待他們? 2.教師說明:家人愛護我們,我們也要隨時關懷他們,彼此珍惜。 【活動二】你說我聽 1.請兒童閱讀課本內容,並徵求自願者,根據圖意演出家人間的對話情境。 2.請兒童自由發表自己和家人交談或互動的方式,和表演的小朋友比較,有什麼相同或相異之處? 3.師生共同討論:與家人溝通時,應該注意的要點。 【活動三】關心行動 1.兒童分組討論在日常生活中,可以用哪些具體行動表達對家人的愛與關懷。 2.請數位兒童輪流上臺抽取紙條,根據紙條上的情境,表演出具體的關心行動。教師隨機指導,給予肯定和鼓勵。 7-1-1 了解健康的定義,並指出人們為促進健康與疾病預防所採取的活1誰是地球小勇士 動。 【活動一】誰是地球小勇士? 1.請兒童閱讀課本內容,說明地球小勇士的職責是要保衛地球,所以要具備哪些條件才能成為地球小勇士呢? 2.教師說明,地球小勇士應該是一個健康的人才能保衛地球,所以,要有健康的身體、心理,不僅能喜歡自己,也能喜歡別人,還能和別人好好的相處。 【活動二】過關說明 1.教師說明,地球小勇士的挑戰任務,鼓勵兒童努力達成。 2.請兒童撕下課本的證書和過關卡,並說明如何使用證書上的過關卡。 【活動三】基本測驗 1.透過簡單的動作讓兒童自行測試自己的體能,包括:雙手抱胸坐在椅子上,膝蓋彎曲成90度,足掌著地。雙腳慢慢往前伸直,離開地面,保持不動。兩手各撐在兩張桌上,手肘不可彎曲。雙腳離地約5秒。 2.藉由簡單的靜止動作,讓兒童了解自己的肌力力量,並可依個別情況給予適當的練習建議。 1.學生發表 2.提問回答 3.學生自評 3 1.學生發表 2.操作學習 3 3-1-1 表現簡單的全身性身體活動。 3-1-3 表現出操作運動器材的能力。 十七 12.16 │ 12.22 3-1-1 表現簡單的全身性身體活動。 3-1-3 表現操作運動器材的能力。 3-1-4 表現聯合性的基本運動能力。 十八 12.23 │ 12.29 2團結力量大 【活動一】四度空間 1.兩人一組,背對背雙腳開立。 2.做出前彎、後仰,由胯下、頭上雙手互碰或左右轉腰,雙手掌互碰。 【活動二】支援前線 1.5~7人一組,同向直線排列,間距約一個手臂長,雙腳開立略寬於肩。 2.排頭前彎腰由胯下雙手持球後傳,後面一人雙手接球後,身體後仰,將球由頭上往後傳球,下一人接球後,前彎腰由胯下雙手持球後傳,以此類推。 【活動三】護送寶藏 1.全班分成兩大組,各組再以兩人成一隊,各隊間距2公尺。 2.兩人背對背手互勾,夾球在背上,手不可以刻意去碰球,夾球跑到下一隊位置,交給下一隊,一一運送球過去,直到終點。 3全體總動員 4命中目標 【活動一】我們是連體嬰 1.5~7人一組,每一組面相對,牽手成圓圈完成指定的動作,手不可以放開。 【活動二】腦力激盪 1.依照「我們是連體嬰」的組別,各組分別提供一個新的動作。 2.藉此活動讓兒童稍作休息,並從各組提供的動作中,挑選出四個動作,作為「聽力大考驗」的參考。 【活動三】聽力大考驗 1.拿出鈴鼓、三角鐵、響板、木魚等4種樂器。每一樣樂器的聲音各代表一項動作。例如:鈴鼓的聲音代表「向右跑」。 2.各組面相對,牽手成圓圈,聽到樂器聲後,做出規定的動作。 【活動一】發現好工具 1.教師提問「除了雙手以外,身邊還有什麼東西可以用來接球?」鼓勵兒童回答。 2.教師兒童學習善用身邊的資源。 【活動二】你丟我接 1.5~7人一組,一人在接球區接球,其他組員在擲球區輪流擲球。 2.接球者在接球區內移動接球,將接到的球放到得分框中,然後到擲球區擔任擲球 工作。 【活動三】命中目標 1.5~7人一組,各組發給一個呼拉圈、5個球。將呼拉圈置於地上,呼拉圈中放置4個球,距離呼拉圈3公尺處畫一條線。 2.各組排隊輪流擲球,以手中的球瞄準呼拉圈中的球,將球撞擊彈出圈外。 1.操作學習 2.教師觀察 3 1.操作學習 2.教師觀察 3 3-1-2 表現使用運動設備的能力。 3-1-4 表現聯合性的基本運動能力。 十九
12.30 │ 01.05 01.06 廿│ 01.12 5重建基地 【活動一】一起來搬家 1.數個紙箱先放在其中一個家族處,當教師說:「大搬家」,兒童齊聲回答:「搬到哪一家?」當教師回答:「搬到○○家」,「○○家族」的人就要到別人家將紙箱搬回自己家,一次輪派一人搬運紙箱,一人只能搬一個。 【活動二】飛天鑽地 1.6~8人一組,每人必須跳(跨)過3條離地約30公分的橡皮筋,並在軟墊(紙箱板)上匍伏前進,再直線跑回起點,與下一位組員拍手,換人前進。 【活動三】重建基地 1.全班分成4組,一組為障礙組、一組裁判、兩組進行比賽。 2.把所有貼(寫)好字的紙箱混合在一起,一次派一人依照「我是地球小勇士」的順序將貼有屬於自己組別色字的紙箱找回來。 3-1-2 表現使用運動設備的能力。 6環保勇士 3-1-4 表現聯合性的基本運動能力。 【活動一】環保好習慣 7-1-5 體認人類是自然環境中的一部分,並主動關心境,以維護促進人1.全班分組,發給每位兒童彩色筆,請兒童畫下或寫出覺得可類的健康 以保護地球的行為或習慣。 【環境教育】 【活動二】好方法 3-1-1 經由接觸而喜愛生物,不隨意傷害生物和支持生物生長的環境條1.引導兒童閱讀並完成課本的環保與健康習慣檢核,教師逐項件。 說明這些習慣養成的重要性。 2.請幾位兒童發表比較不容易達成的環保和健康習慣項目,再請其他兒童提供克服困難的好方法。鼓勵表現好的兒童。 1.操作學習 2.學生發表 3.自我檢核 3 1.操作學習 2.學生發表 3.自我檢核 3 廿01.13 十│ 一01.19 1-1-4 養成良好的健康態度和習慣,並能表現於生活中。 6環保勇士 【活動一】環保勇士 1.教師公布獲得地球小勇士頭套及證書的兒童,並逐一說明得獎原因。 2.教師一一為獲獎兒童戴上頭套並頒發證書。 1.紙筆檢核 3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