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技术是对学习过程和学习资源的设计、开发、运用、管理和评价的理论与实践
2. 绩效技术
绩效技术是运用分析、设计、开发、实施和评价的系统方法来提高个人和组织机构的工作业绩的研究领域 3. 知识管理
是将可得到的各种信息转化为知识,并将知识与人联系起来的过程,是要对知识进行规范管理,以利于知识的产生、获取和重新利用。 4.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
是指在课程教学过程中把信息技术、信息资源、信息方法、人力资源和课程内容有机整合,共同完成课程教学任务的一种新型的教学方式 5. 信息素养
与“信息获取、信息分析、信息加工和信息利用”有关的基础知识和实际能力 1. 如何理解教育技术中的“技术”含义? 技术是一个历史范畴,随着社会的发展其内涵在不断地演变。技术包含2方面内容,即有形的物质设备、工具手段和无形的非物质的、观念形态的方法技能。技术的重点在于工作技能的提高和工作的组织,而不是工具和机器 2. 个别化的优缺点有哪些?
有明确教学目标 提供与传统不同的学习环境和学习方法 学生能及时反馈 灵活安排时间 自定学习步调 等
过多依赖学生的主动作用要求学生学习动力和学习责任心很强 准备适合个别化教学的材料很困难 有些教师不适应具有支持性指导任务 适合个别化教学的课程范围和类型有限 以学为主的课程很大方面取决于主办学校行政管理的支持 3. 影响学习过程的因素有哪些?
身心发展状况,已有的认知结构水平、学习策略、学习动机、学习风格,外部环境 4. 画出香农——韦弗教育传播理论模式图,并根据该模式分析学校教学的教育传播过程
5.结合自己学习体验谈谈对加涅的学习信息加工模型的理解? 6.知识管理对网络学习的作用有哪些? 7、学习媒体选择的依据有哪些?
8. 简述“经验之塔”理论对视听教学方法发展的影响
9.对绩效技术和教学系统设计进行比较,二者有何联系和区别? 10. 程序教学的基本要素 2、学习资源
是指在学习过程中可被学习者利用的一切要素,主要包括支持学习的人、物、财、信息等
3、教学媒体
传递教学信息的媒体 4、系统方法
系统方法是按照事物本身的系统性吧对象放在系统的形式中加以考察的方法,它侧重于系统的整体性分析,从组成系统的各要素之间的关系和相互作用中去发现系统的规律性,从而指明解决复杂系统问题的一般步骤、程序和方法
5、过程
是指为了达到预定学习效果而采取的一系列操作或活动,是一个包括输入、行为和输出的序列。
3、建构主义学习环境下自主学习的设计原则
要在学习过程中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要能体现出学生的首创精神 知识外化,实现自我反馈
4、教育史学家认为的四次教育革命
文字体系出现 印刷术产生 专职教师出现 教育技术
5、列举常见的视听觉类媒体,任选其一说明它在教学传播过程中的优缺点
电视机 录像机 影碟机 2、教育信息化
是指在教育领域全面深入地运用以多媒体计算机和网络通信技术为基础的现代化信息技术,促进教育改革和教育现代化。使之适应信息化社会对教育发展的新要求
3、超文本
是按照人脑的联想思维方式非线性地组织管理信息的一种先进技术 4、教学结构
是指在一定的教育思想、教学理论和学习理论指导下的在一定环境中展开的教学活动进程的稳定的结构形式,是教学系统四要素(教师、学生、教学内容、教学媒体)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具体体现。 2.学习媒体 4. 流媒体技术 5.教学系统
1. 教育技术逻辑起点是什么? 2. 简述小组教学的优缺点?
3. 影响学习过程的因素有哪些?
4.从技术的两个发展方向和三个发展阶段,可以比较清楚地了解教育技术发展概况。这就形成了关于教育技术发展的“2×3”模型,该模型具体内容是什么? 5.结合自己学习体验谈谈对加涅的学习信息加工模型的理解? 6.知识管理对网络学习的作用有哪些?
7、解释“媒体一般是灵活的、可以替换的”这一观点 8.简述当前三种典型教学结构
9.我国教育技术的特点是什么?当前我国教育技术所存在的主要问题有哪些? 10. 程序教学的基本要素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