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数据通信全部作业(打印)

数据通信全部作业(打印)

来源:小侦探旅游网
判断:(数据通信)

1. 国际电报2号码是5单位代码。 正确

2. 数据通信系统中的数据终端设备一律是计算机。 错误 3. 数据与数据信号不是一回事。 正确

4. 二线和四线线路均可以实现全双工数据传输。 正确 5. 数据通信系统中的DCE一律为调制解调器。 错误 6. 数字数据传输是利用PCM信道传输数据信号。 正确 7. 数字调制中频带利用率最高的是正交调幅。 正确 8. 理想低通形成网络是滚降低通形成网络的特例。 正确 9. X.51建议比X.50建议用得多。错误

10. 升余弦滚降低通的频带利用率均为η=1波特/Hz。 错误 1. FR交换机不具有流量控制能力。正确 2. FR交换机不具有检错能力。错误

3. 所有分组网的分组平均长度一律选为128字节。错误 4. 虚电路对网络拥塞或故障无适应能力。错误

5. 全1的主机号字段表示该网络上的所有主机。正确 6. 普通用户的公有IP地址一般采用动态分配方式。正确 7. 虚电路与逻辑电路的概念相同。错误 8. 分组长度越长,交换机的费用越高。错误

9. 分组交换的传输时延大小介于电路交换与报文交换之间。正确 11. 分组交换数据网中所采用的数据传输控制规程是HDLC。正确 1. FR目前只能提供PVC业务。 正确 2. FR交换机不具有检错能力。 错误 3. 虚电路与逻辑信道的概念相同。 错误

12. 虚电路方式中数据分组不必路由选择。 正确 4. 分组长度与交换机的费用成正比。 错误

5. 普通用户的公有IP地址一般采用动态分配方式。 正确 6. X.25建议是各种终端与DCE之间的接口。 错误 7. 帧中继交换机要进行流量控制。 错误

13. 分组交换中虚电路方式是面向连接的,它与电路交换相同。 错误 14. 分组交换比帧中继的传输效率低。 正确 1. DDN是全透明传输网。 正确

2. 我国DDN的网络结构分为两级。 错误 3. FRN只可做传输网。 错误

4. DDN中不包含交换设备。 正确 1. 数据传送速率大于数据传信速率。 2. 数据与数据信号不是一回事。

正确

正确 错误

3. 异步传输比同步传输的传输效率低。4. 信号码元与传输代码总是相同。5. 正交调幅系统M越大越好。

错误 错误

正确

6. 频带传输系统与基带传输系统的主要区别在于增加了调制、解调器。

7. 理想低通形成网络是滚降低通形成网络的特例。正确

错误

8. 四相数字调相与4QAM的矢量图一样,所以它们是一回事。9. 常用的MQAM有4QAM、8QAM、16QAM等。5. 误码率与信噪比成正比。1. 正交调幅系统M越大越好。2. 我国DDN一般采用分层结构。

错误 错误 正确

错误

3. 四相数字调相与4QAM的矢量图一样,所以它们是一回事。4. 常用的MQAM有4QAM、8QAM、16QAM等。5. 基带传输的信道是电缆信道。

正确

正确 错误 错误

错误

6. 水平奇偶监督码的检错能力不如二维奇偶监督码。7. 卷积码某一码组中的监督码仅对本码组起监督作用。8. 混合纠错检错不需反向信道。

错误

6. r越大,纠、检错能力越强。 正确

9. 汉明距离越大,纠错、检错能力越强。 正确 10. 数据链路与数据电路是一回事。 错误

11.数据通信系统中的传输信道为狭义信道。 错误 12.X.50建议的复用方式是比特交织。 错误 13.眼图可衡量接收波形的码间干扰情况。 正确 14.理论上讲,只有横截滤波器N时,才能消除符号间干扰。 正确 7. 相对调相比绝对调相的频带利用率高。 错误 8. 宽带IP网络技术的发展趋势是向光互联网方向发展。 正确

9. 网络用户可透明使用IP网络,不需要了解网络底层的物理结构。正确

10.某主机的IP地址为116.16.32.5,该主机所在网络的IP地址就是116.16.0.0。正确 11.数字交叉连接设备实现的是动态连接。 错误 12.帧中继提供的是无连接服务。 错误 13. FRN只可做传输网。 错误

14.FR交换机不具有检错能力。 错误 15.帧中继网只是作为业务网。 错误 填空:

1. 数据通信网的拓扑结构中可靠性最高的是: 网形网

2. 设数字信道的带宽为3000Hz,采用八进制传输,无噪声时该数字信道的容量C为: 18000bit/s

3. 设模拟信道的带宽为3100Hz,信噪比为30dB,信道容量为 :30898bit/s 4. 八电平的数据信号序列,一个符号用几个二进制代码表示 :3个

5. 假设数字信道的带宽为3100Hz,采用十六进制传输,无噪声时该数字信道的容量C为 :24800bit/s

6. 数字数据传输的时分复用的方法为 :比特交织和字符交织

7. 将低速数据流合并成高速数据流称为 :数字数据传输的时分复用 8. 5抽头的时域均衡器N等于 :2

9. 基带数据传输系统中接收滤波器的作用是 :滤除噪声和干扰并起波形形成作用 10. 单极性不归零码的功率谱密度(P=1/2):有离散谱,连续谱的第一个零点在fs处 1. 帧中继发展的必要条件有 光纤传输线路的使用和用户终端的智能化 2. 数据报方式的特点为

A. 用户之间的通信不需要经历呼叫建立和呼叫清除阶段 B. 需重新排序

C. 对网络拥塞或故障的适应能力较弱 D. 1和2

3. 电路交换的特点是 传输时延小和电路利用率低

11. 电路交换适用的场合为 实时通信和传输信息量较大

4. TCP/IP模型的网络接口层对应着OSI参考模型的层次为物理层和数据链路层 5. HDLC帧中的FCS采用的检错码为 循环码 6. HDLC帧结构中FCS的字节数为 2

7. OSI参考模型中数据传送单位为分组的层次是 网络层

12. HDLC帧结构中FCS负责校验的字段有A、C、I和FCS字段(不包括填充的“0”比特) 13. 路由选择是OSI参考模型中第几层的功能 第三层

1. 分组长度选择的决定因素有 交换过程中的延迟时间和交换机费用 2. TCP提供的是 可靠、面向连接的数据报传输

3. X.25建议中的DCE指 入口节点机(可能包括调制解调器) 4. HDLC帧结构中FCS的字节数为 2

5. HDLC规定链路结构分为 平衡型、不平衡型和对称型三种

6. 设窗口尺寸W为8,则允许发送的未被确认的分组数目为 8 14. 规定PAD基本功能的协议为 X.3建议

1. 下列哪一个特点不属于DDN的特点 具有交换功能 2. 只可做业务网的是 分组交换网

3. 设窗口尺寸为W,则允许发送的未被确认的分组数目为 W

4. 属于非自适应路由选择算法的为 扩散式路由算法和静态路由表法 5. 不包含交换设备的网络是 DDN 1. 全双工数据传输是

双向同时传输

19200bit/s

2. 数据通信系统符号速率为4800Bd,M=16时数据传信速率为3. 国际5号码是

7单位代码

4. 假设数字信道的带宽为3100Hz,采用十六进制传输,无噪声时该数字信道的容量C为

24800bit/s

与码元传输速率

间的关系为

5. 数据传信速率

6. 频带传输时DCE具体为MODEM

7. 理想的时域均衡器(横截滤波器)抽头应为8. 数字数据传输的时分复用的方法为

无穷多个

比特交织和字符交织

9. 滚降低通形成网络的频带利用率为6. 理想低通形成网络:

冲激脉冲响应波形无符号间干扰和波形前导、后尾衰减较慢

数字数据传输的时分复用 除去信道中的带外噪声

滤除噪声和干扰并起波形形成作用

1. 将低速数据流合并成高速数据流称为:2. 频带传输系统中接收带通的作用是:

3. 基带数据传输系统中接收滤波器的作用是:4. 基带形成网络包括:

发送滤波器、信道、接收滤波器和均衡器

基带信号和高次产物 IRQ

5. 频带传输系统中解调后还原的有:6. 传输效率最低的差错控制方式为:7. 属于线性分组码的有:

奇偶监督码和循环码

二维奇偶监督码和汉明码

未知数

混合纠错检错

8. 可以纠错的差错控制编码为:

9. 偶监督码的码组中“0”的个数为:

10. 数据通信中最常采用的差错控制方式为:

11.当传输信道是数字信道时DCE为: 数字接口适配器 12.满足奈氏第一准则时,符号速率为:

13.DDN中若采用X.50建议,数据信号速率为4800bit/s,包封后速率为: 6400bit/s 7. 双极性不归零码的功率谱(P=1/2) : 无离散谱,连续谱的第一个零点在fs处

数据通信

1、数据通信中常用的二进制代码有国际5号码_、国际电报2号码、EBCDIC码和信息交换用汉字代码。

2、国际电报2号码是____5______单位代码。

3、数据通信系统主要由中央计算机系统、数据终端设备和____数据电路__ 三部分组成。 4、数据电路由DCE和____________传输信道_组成。

5、数据链路由______数据电路______和_______传输控制器___ 组成。 6、主机的主要功能是______数据处理_____。

8、数据信号的基本传输方式有_基带传输__、频带传输和__数字数据传输__。

9、根据数据电路的传输能力可以有单工传输_、 _半双工传输_和_全双工传输三种传输方式。 10、数据传输中差错率一般用_误码(比特)率_、__误字符率和_误码组率_ 来定义。 11、信道容量是指_信道在单位时间内所能传送的最大信息量_,其单位为bit/s。 12、基带传输是_______不搬移基带信号频谱的传输方式__。

13、基带数据传输系统中发送滤波器的作用是_限制信号频带并起波形形成作用_,接收滤波

器的作用是滤除噪声和干扰并起波形形成作用。

15、频带传输系统中接收带通的作用是____除去信道中的带外噪声_。

16、数字调幅可分为单边带调制、双边带调制、残余边带调制和__正交调幅_四类。 17、2PSK的功率谱密度与__抑制载频的2ASK ___的相同。

18、2DPSK的解调方法有___极性比较法___和_____相位比较法___两种。 19、V.32建议提出了___16QAM _____和_____ 32TCM ____两种调制方案。 20、数字数据传输的时分复用指的是____将低速数据流合并成高速数据流____。 21、数字数据传输的时分复用的方法有比特交织和____字符交织___。 22、差错类型主要有__随机差错__和___突发差错__两种。

23、纠错编码按码组的功能分有___检错码___和___纠错码___。

24、纠错编码按监督码与信息码之间的关系分有____线性码___和___非线性码__。 25、数据交换的方式主要有电路交换 、报文交换 、分组交换和__帧方式_。 26、报文包括_报头 、报文正文___和___报尾___三个部分。 27、数据分组的传输方式有__数据报__和____虚电路___。 28、虚电路有__ SVC ____和_____ PVC _____两种。

29、OSI参考模型中链路层的主要功能有_数据链路的建立、维持和拆除差错控制_和__流量控制__等。

30、数据传输控制规程有___基本型传输控制规程 ___和高级数据链路控制规程(HDLC)两

种类型。

31、基本型控制规程规定了_____10个传输控制字符___用于传输控制。 32、HDLC的链路结构可以分为_不平衡型 、对称型 、平衡结构_三种。

33、物理层接口规程描述了接口的_机械特性 、电气特性 、功能特性 、规程特性_四种基本

特性。

34、X.25建议包括_物理层 、数据链路层 、分组层三层。 35、X.28建议是____非分组型终端和PAD之间____的接口规程。 36、X.29建议是PAD和分组型终端之间或PAD之间的接口规程。

37、数据通信网由_数据终端设备 、数据交换设备 、数据传输链路构成。

38、数据通信网按网络拓扑结构可分为__星形网 、树形网 、网格形网 、 环形网_ 。

39、路由选择算法分为__非自适应型路由选择算法___和____自适应型路由选择算法___

两大类。

40、流量控制的类型有__段级控制 、 网—端级控制、源—目的级控制 、端—端级控制__四种。

41、用户终端接入分组网的方式有_经租用专线直接接入分组网 和 经电话网再入分组网 两种。

42、帧中继发展的必要条件有__光纤传输线路的使用__和___用户终端的智能化___。 43、帧中继的典型应用有_局域网互连 、虚拟专用网、作为分组交换网节点之间的中继传输 、 其他应用。

44、帧中继的高效性体现在_有效的带宽利用率 、传输效率高 、网络时延小__三个方面。 45、DDN的网络结构可分为__一级干线网 、 二级干线网 、 本地网__三级。 二、单项选择题

3、半双工数据传输是 可双向传输,但不能同时进行 6、理想低通形成网络 : A冲激脉冲响应波形无符号间干扰+B冲激脉冲响应波形前导和后尾衰减较慢

7、采用有预编码的部分响应系统可解决 误码扩散 10、下面几种调制方式中,频带利用率最高的是 16QAM

11、正交调幅星座图上的点数越多,则 频带利用率越高,抗干扰能力越差 15、纠错编码中加的监督码越多 纠检错能力越强,编码效率越低 16、电路交换适用的场合为 A、实时通信+ C、传输信息量较大 17、采用统计时分复用的交换方式有 B、报文交换+C、分组交换 18、分组平均长度(不包括分组头)一般选为 128字节

20、OSI参考模型中具有流量控制的层次为 B、链路层+C、网络层

21、基本型传输控制规程的基本特性是 通信方式为半双工,同步或异步方式工作

23、X.25建议物理层的协议为 X.21

25、X.75建议包括的层次为 三层 26、分组交换网通常采用 两级交换中心 28、帧中继用户平面的协议结构包括 两层 29、帧中继交换机 无纠错和流量控制功能 三、判断题

7、基带数据传输系统中的基带形成滤波器对应着一个物理设备。 (× ) 8、余弦低通的冲激响应波形有符号间干扰,不宜做为基带形成网络。 (× ) 10、理论上讲,只有横截滤波器N 时,才能消除符号间干扰。 (√)

13、单边带调制的频带利用率是双边带调制的2倍。 ( √) 14、MQAM中M指的是星座图上的点数。 (√) 17、三种基本调制方式中,FSK的频带利用率最低。 (√ ) 19、DDN是传输网。 (√ ) 22、循环码属于非线性码。 (× ) 24、分组交换的传输时延大小介于电路交换与报文交换之间。 ( √ ) 25、分组长度越长,交换机的费用越高。 ( × ) 27、X.25建议是非分组型DTE与DCE的接口规程。 (× ) 四、简答题

1、数据通信的定义是:依照通信协议、利用数据传输技术在两个功能单元之间传递数据信息。它可实现计算机与计算机、计算机与终端或终端与终端之间的数据信息传递

2、传输控制器的主要功能是执行与通信网络之间的通信过程控制,包括差错控制和通信协议的实现等。

3、异步传输的优点是实现字符同步比较简单,收发双方的时钟信号不需要精确的同步,缺点是每个字符都需加入起始位和终止位,传输效率低。

同步传输的优点是不需要对每一个字符单独加起始位和终止位,传输效率高,缺点是在技术上比异步传输复杂。

4、奈氏第一准则是:如系统等效网络具有理想低通特性,且截止频率为 时,则该系统中允许的最高码元(符号)速率为 ,这时系统输出波形在峰值点上不产生前后符号间干扰。 5、下图所示的滚降低通形成网络是否满足无符号间干扰的条件?为什么?(设符号速率 )

图中所示的滚降低通形成网络不满足无符号间干扰的条件,因为 ,只有当滚降低通的幅频特性以C( ,0.5)点呈奇对称滚降时才满足无符号间干扰的条件,而图中所示的滚降低通幅频特性是以( ,0.5)呈奇对称滚降。

6、部分响应系统的特点是:冲激响应波形的前导和后尾衰减较快,可达到极限频带利用率 ,并且物理上可实现,但有符号间干扰,该符号间干扰是固定的,可以消除的。 7、基带传输时域均衡的作用是什么?尽管在设计基带形成滤波器时是按照奈氏第一准则的要求,但如果信道特性发生畸变,会使形成滤波器的传递函数H(f)改变,其冲激响应波形有可能会产生符号间干扰。时域均衡器的作用就是消除符号间干扰,即使得时域均衡器的输出波形满足无符号间干扰的条件。 8、频带传输系统中收端低通的作用是什么?除去解调中出现的高次产物并起基带波形形成的功能

9、相对调相与绝对调相的关系是什么?经过相对码变换后的数字信号序列的绝对调相。 10、格型编码调制(TCM)的概念是什么?TCM方式是将调制和编码合为一体的调制技术,它打破了调制与编码的界限,利用信号空间状态的冗余度实现纠错编码,以实现高速率、高性能的传输。

11、什么是数字数据传输?在数字信道中传输数据信号,即利用PCM系统的时隙传输数据信号。

12、DDN由哪几部分组成?本地传输系统、复用和数字交叉连接系统、局间传输及网同步系统、网络管理系统四部分组成 13、差错控制的基本方式有哪?检错重发、前向纠错、混合纠错检错及信息反馈

14、卷积码的概念是什么?卷积码的编码器在任何一段时间内产生的n个码元,不仅取决于这段时间中的k个信息位,而且还取决于前N-1段规定时间内的信息位。这时,监督位监督着这N段时间内的信息

15、分组交换的主要优、缺点是什么?

①传输质量高。 ②可靠性高。③为不同种类的终端相互通信提供方便。④能满足通信实时性要求。⑤可实现分组多路通信。⑥经济性好。 分组交换的主要缺点是:①开销较大,对长报文通信的传输效率比较低。 ②要求交换机有较高的处理能力。

16、虚电路方式的特点有哪些?

(1)一次通信具有呼叫建立、数据传输和呼叫清除3个阶段。 (2)终端之间的路由在数据传送前已被决定。

(3)数据分组按已建立的路径顺序通过网络,在网络终点不需要对分组重新排序,分组传输时延小,而且不容易产生分组的丢失。

(4)虚电路方式的缺点是当网络中由于线路或设备故障可能使虚电路中断时,需要重新呼叫建立新的连接,但现在许多采用虚电路方式的网络已能提供重连接的功能,当网络出现故障时将由网络自动选择并建立新的虚电路,不需要用户重新呼叫,并且不丢失用户数据

17、分组长度选择的决定因素是什么?交换过程中的延迟时间、交换机费用(包括存储器费用和分组处理费用)、信道传输质量及正确传输数据信息的信道利用率等 18、数据链路控制规程的功能有哪些?

19、HDLC帧结构中F的作用是什么?如何保证透明传输?

HDLC帧结构中F是标志字段,其作用是标志一个帧的开始和结束。 为了防止其它字段中出现假F,避免过早终止帧,以保证透明传输,所采取的措施是:当其它字段出现5个连续的“1”时,在其后插入一个“0”,即进行“0”比特插入,收端再进行“0” 比特删除。 20、写出OSI参考模型的七层名称。物理层、数据链路层、网络层、运输层、会话层、表示层 、应用层

21、X.75建议的作用是什么?公用分组交换网的互连协议,可使不同的公用分组交换网进行互连

22、分组交换网由哪些设备组成?分组交换机、用户终端设备、远程集中器(含分组装/拆设备)、网络管理中心以及传输线路等组成

23、对分组的路由选择算法的一般要求有哪些?

24、分组交换数据网中流量控制的目的是什么?在于保证网络内数据流量的平滑均匀,提高网路的吞吐能力和可靠性,防止阻塞和死锁现象的发生

25、帧中继有哪些特点?1)高效性。(2)经济性。(3)可靠性。(4)灵活性(5)长远性

26、DDN的用途是什么?(1)向用户提供专用的数字数据信道。(2)可为公用数据交换网提供节点间的数据传输信道。(3)可提供将用户接入公用数据交换网的接入信道。(4)可以进行局域网的互连

五、画图题 1、画出数据通信系统的基本构成。 参见教材P4图1-1

2、已知二进制数据序列为0 0 1 1 0 1 0,以矩形脉冲为例,画出差分信号的波形图(假设

“0”——电平改变,“1”—— 电平不变;初始电平为0)。

答:

3、画出基带数据传输系统模型。 参见教材P31图2-6

4、画出理想低通的冲激响应波形。 参见教材P33图2-8

5、画出α=0.5时的升余弦幅频特性。

答: 6、画出有预编码的第四类部分响应系统方框图。

7、画出N=2的时域均衡器的构成框图。 参见教材P39图2-15 (N=2) 8、画出数字调幅系统基本框图。 参见教材P45图2-21

9、已知基带信号的功率谱如下图所示,画出调制后的双边功率谱。

答:

10、某基带数据信号及载波波形如下图所示,试画出其2PSK和2DPSK波形(假设数据信号

为“1”时,载波相位不变,数据信号为“0”时,载波相位改变л,②2DPSK的初始相

位为0)。 答:

11、某基带数据信号及载波波形如下图所示,试画出其2PSK和2DPSK波形(假设数据信号为

“1”时,载波相位改变л/2,数据信号为“0”时,载波相位改变3л/2;②2DPSK的初始相位为0)。

12、画出2DPSK信号的极性比较法解调方框图。 参见教材P53图2-34(b)

13、四相调相的相位变化采用B方式(参见教材P63图2-56),假设基带数据信号序列为

0111001001,写出4DPSK已调波对应的相位,并画出其相位矢量图(假设初始相位为0)。 基带数据信号 01 11 00 10 01 序列: 已调波相位(0) 3π/4 相位矢量图(→) 14.发送数据信号序列为1101001,画出2FSK波形(设 的载频 ,初始相位为π, 的载频 ,

初始相位为0; )。

↖ π ← π/4 ↗ 0 → 3π/4 ↖ 答:

15、画出基本型控制规程信息报文的基本格式。

16、DTEA与DTEB之间有两个分组交换机,如下图所示,画出虚电路(虚呼叫)的建立过程。

参见教材P194图5-24 17、画出PAD相关协议示意图。 参见教材P232图6-2(a) 18、画出帧中继的协议结构。

参见教材P248图6-15

19. 画出TCP/IP模型与OSI参考模型的对应关系示意图。

21、画出IP地址的类别示意图。 参见教材P200图5-34

六、计算题

1、某数据通信系统,采用二进制传输时符号速率为4800BD ,求:①符号间隔。②当采用四

进制传输时(设符号速率不变)其数据传信速率为多少? 答:①T1NBd1208106秒 4800②RNBdlog2M

4800log249600bit/s

2、设模拟信道的带宽为3100HZ ,信道上只存在加性高斯白噪声,信噪比为 30DB,求信道

容量。 答:(S/N)dB10lgS1031000 NS30dB NCBlog2(130898bit/sS)N3100log2(11000)

3、一形成滤波器幅度特性如下图所示。

① 如果符合奈氏第一准则,其符号速率为多少?α为多少? ② 采用八电平传输时,传信速率为多少?

③ 频带利用率η为多少Bd/Hz? 答:①如果符合奈氏第一准则,H(f)应以点(fN ,0.5)呈奇对称滚降,由图示可得:

fN2000400020003000Hz

2 fs2fN230006000Bd 滚降系数4000300010001

300030003

②传信速率Rfslog2M6000log2818000bit/s ③频带利用率 fs60001.5Bd/Hz B40004、有预编码的第一类部分响应系统,已知 如下,求 、 。 1 0 1 1 0 0 0 1 0 1 1 1 0 1 0

5、有预编码的第四类部分响应系统,已知 如下,求 、 。 1 0 0 1 1 0 0 1 0 1 0 1 1 0 1 1 1

6、一个三抽头的时域均衡器,其输入波形如下图所示,其中

x20.1,x10.2,x01,x10.4,x20.2,当k>2时,xk0,求当输出波形y(t)满足无符号间干扰的条件时,各增益加权系数应为多少? 答:ynkNcNkxnkk1c1kxnk

y1c1x0c0x1c1x2 y0c1x1c0x0c1x1

y1c1x2c0x1c1x0 满足无符号间干扰时,有:

c10.2c00.1c10 0.4c1c00.2c11

0.2c10.4c0c10 解方程求得:

c10.20c00.85 c10.30

7、一正交调幅系统,采用MQAM,所占频带为600~3000 ,其基带形成滤波器滚降系数

α为1/3,假设数据传信速率为14400bit/s ,求: ①调制速率。 ②频带利用率。

③M及每路电平数。 答:①B30006002400Hz

∵B2(1)fN ∴调制速率为

fs2fNB24001800Bd

1113 ②fb144006bit/sHz B2400log2M 1③∵1log2M(1)6(1)8∴ 3M28256 每路电平数为M25616

8、一个相位不连续的2FSK系统(设仅是简单的频带限制),其f1980Hz,f01180Hz,

1212fs300Bd ,计算它占用的频带宽度及频移指数。

答:占用的频带宽度为:

B2fsf1f023009801180800Hz

hf1f0fs98011803000.67

9、一码组集合如下所示,求其汉明距离,它能纠错、检错几位? 1 0 1 0 1 1 0 0 1 1 0 1 0 1 0 0 0 1 1 1 答:此码组集合的汉明距离为2

它能检错1位,不能纠错

10、设信息码为1011011分别写出偶校验码和奇校验码。 答:偶校验码:10110111 奇校验码:10110110

11、设信息码元如下表所示,填写出水平偶监督码的监督码元,并写出发送的数据序列。

信息码元 监督码元 1 0 1 1 0 1 0 1 0 0 0 1 1 1 1 0 1 0 0 1 1 1 1 1 0 1 0 0 发送的数据序列为: 1111000110111000010111100110

12、设信息码元如下表所示,填写出水平垂直奇监督码的监督码元。 信息码元 监督码元 1 0 1 1 0 1 1 1 0 0 0 1 1 0 1 0 1 0 0 1 0 1 1 1 0 1 0 1 监督码元 1 0 0 0 1 0 1 13、假设接收端收到的(7,4)汉明码为1 0 1 0 1 1 0,此(7,4)汉明码是否有错?错在哪里? 答:

s1a6a5a4a210111s2a6a5a3a110010 s3a6a4a3a011000 此(7,4)汉明码有错,错码位置为a2

14、设某(7,4)循环码的生成多项式为 求其生成矩阵G,当信息位为

1001时,其后的监督位为何? 答:生成矩阵为:

65x3g(x)xx254xxxg(x) G(x)xg(x)x4x332g(x)xxx3x2 x110G001100011010110101001000 01第1行第2行第3行取代第1行, 第2行第3行第4行取代第2行,

第3行第4行取代第3行,得到典型的生成矩阵为:

10 G000100001000011011111001 11 当信息位为1001时,码组为:

A=[1001]·G

10 1001000100001000011011111001 11 =[1001011] 监督位为011 15、求上题的编码效率。 答:编码效率为 Rk457% n716、假设有一分组交换网,Pe为104,分组最佳长度为256字节,试问分组中的分组头长度

为多少字节?

答:Lopt25682048bit

42hPeL2.4304bit52字节 opt10204841915、某网络IP地址为180.6.0.0,子网掩码为255.255.252.0,求(1)子网地址、主机地址

各占多少位。(2)此网络最多能容纳的主机总数(设子网和主机地址的全0、全1均不

用)。

答:(1)此网络采用B类IP地址

B类地址网络地址空间为14,再加2位标志位共16位 后16位为子网地址和主机地址字段

子网掩码对应的二进制:11111111 11111111 11111100 00000000 子网地址占6位,主机地址占10位

(2)最多能容纳的主机数:(262)(2102)

16、某主机IP地址为66.19.90.26,子网掩码为255.240.0.0,求子网地址。 答:IP地址66.19.90.26的二进制为

01000010 00010011 01011010 00011010 子网掩码255.240.0.0的二进制为

11111111 11110000 00000000 00000000

将此主机的IP地址与子网掩码相与可得此主机所在子网的子网地址为

01000010 00010000 00000000 00000000

其点分十进制为: 66.16.0.0 画图:

基带传输系统构成模型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