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务报表数据虚假给银行和投资者带来很大损失,如何识别财务报表粉饰,揭示财务报表虚假,一直是银行开展信贷业务管理工作的一大难题,也是上市企业投资者非常关注的问题。最近,我们选择了40家已经确认有报表粉饰或造假的案例,进行了专题攻关,取得了前所未有的成绩。下面就该系统有关功能做一介绍,并在最后对软件不能实现的虚假识别情况加以说明。
一、反欺诈进展情况
(一)异常波动警示
主要对科目数据明显异动的情况进行提示。通过历史数据变化情况、行业比较变化情况、科目数据内在关系变化情况和主要项目构成、占比变化情况,对异常波动科目进行提示,发现报表各种可疑之点。发现异常波动要比发现造假容易许多。
例如:系统对西安达尔曼2002年情况的异常提示信息:(1)期间费用出现异常变化。应付账款出现异常波动。公司利润的增加有相当一部分来自于资产评估增值。(2)西安达尔曼2002年的营业利润、利润总额、净利润、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净增加额出现较大幅度下降。其中:营业利润下降29.17%、利润总额下降26.65%、净利润下降46.19%、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净增加额下降90.64%。(3)从盈利水平
来看,公司资产的盈利能力偏低,并且盈利能力下降,发生亏损的可能性大大增加。
再如:系统对攀渝钛白2007年的提示信息:(1)期间费用出现异常变化。应付账款出现异常波动。(2)攀渝钛白2007年的营业利润、利润总额、净利润、经营活动现金净流量出现较大幅度下降。其中:营业利润下降49.16%、利润总额下降31.79%、净利润下降37.69%、经营活动现金净流量下降89.56%。(3)从利润构成来看,公司的盈利主要来自于非经营业务,发生利润波动或亏损的可能性较大。
又如,系统对奥维通信2007年异常情况的提示: (1)新增收入中应收账款所占比例过高,收入质量下降。(2)奥维通信2007年的管理费用、营业成本、存货、应收账款、经营活动现金流出出现过快增长。其中:管理费用占营业收入的比例增加了28.29%、营业成本占营业收入的比例增加了162.16%、存货占营业收入的比例增加了98.88%、应收账款占营业收入的比例增加了96.84%、经营活动现金流出占营业收入的比例增加了206.13%:(3)奥维通信2007年的经营活动现金净流量、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净增加额出现较大幅度下降。其中:经营活动现金净流量下降31.64%、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净增加额下降41.18%。
2.重点科目欺诈审查
重点从货币资金、应收账款、存货、预付预收、其他应收款、在建工程、营业收入、营业成本、经营现金流量等科目的数据进行审查,一方面审查其构成、占比和变化情况,另一方面审查这些科目之间的
相互关系及其变化情况。下面举例说明。
1.货币资金
一些企业账面存在大量货币资金,但其事实上是来自于:1)短期借款;2)已支出未入账的成本;3) 质押存单;4)已支付没有明确核算对象的待结款等。通过企业的资金来源、经营业务的收入来源、货币资金科目本身和其他科目之间的变化,可以在许多情况下识别企业货币资金是否存在虚假情况。
2.应收账款
通过应收账款增加收入和利润,是最常见的一种粉饰手法。系统可以通过收入、成本、应收款、利润、经营现金流等科目的变化,审查是否存在通过应收虚增收入和利润的情况。
例如:系统对奥维通信2007年应收账款粉饰情况的分析结果是:(1)从现金流情况看,该公司存在比较严重的通过增加应收账款虚增营业收入和利润的嫌疑。(2)从报表数据看,有4728.30万元的营业收入来自于新增应收账款,约占当期营业收入的24.20%,应收账款余额占收入的比例已经超过50%,达到50.67%。表明应收账款占公司营业收入的比例过大,当期营业收入存在一定水分。(3)表明在公司当期的营业收入中,有较大一部分来自于应收账款,致使公司当期的营业利润包含较大的水分。在营业利润中,如果将收入中来自于应收账款的部分扣除,则营业利润会减少至3942.63万元。
3.存货
存货虚假主要有以下几种情况:(1)通过不结转为成本来虚增利
润;(2)通过虚假采购来转移、抽逃资金;(3)通过虚增存货来改善流动性评级;(4)通过调节计提坏账准备金来调节利润。对第一种和第四种情况,系统可以通过报表之间的关系部分识别,但对于第二和第三种情况比较困难。
4.预收预付
一些企业为了达到收入或利润目标,提高盈利能力指标,通过增加预收账款来增加收入和利润,另外一些企业通过增加预付账款来转移资金或提高流动比率。这些指标异常,均可通过存货变化、成本变化、现金流量变化来发现。
5.其它应收应付
企业进行关联交易或掩盖经营不善、美化还债能力评价指标,常常通过这两个科目的调整实现。这两个科目的变化,也常常伴随着庞大的货币资金、短期借款,伴随着现金净流出,是企业挪用资金、调节收入和成本的主要渠道。通过有关科目的变化,可以发现是否存在人为粉饰情况。
6.在建工程
系统对托普软件2002年报表数据分析后认为:该公司在建工程规模与其收入规模不相符合,请查看是否存在虚增在建工程可能。
7.营业收入
从现金流量表表、利润表、资产负债表的关系,可以看出收入的质量。除了通过应收账款判断收入真实性外,还可以通过对收入、存货、成本、营业利润、经营现金流变化关系的分析,看出是否存在通
过存货变卖虚增收入;通过对预收账款、货币资金、存货、收入、利润、经营现金净流量变化,看出是否存在通过预收账款虚增收入。
8.营业成本
由于利润、收入、存货等的变化,必然引起成本的变化,成本的多计算或多计算。按照谨慎性原则,银行主要关注的是少记成本、多记利润的情况。本软件在以上分析判断的基础上,对少计成本的情况进行了识别,并提出评价意见。
9.营业利润
将资产负债表、损益表、现金流量表一些相关科目的金额和变化进行对比,可以发现一些利润虚假。主要是:1)查看并计算营业收入、销售收现、应收应付、营业利润、期间费用之间的关系,看是否存在虚增利润;2)查看并计算营业利润、经营现金净流量、存货变动、营业成本变动、预收预付变动看是否存在虚增利润。
10.抽逃资金
在盈利或亏损的掩盖下,企业可能存在大量抽逃资金的情况,主要通过以下项目发现:1)查看并计算营业利润、现金净流量、经营现金净流量、投资现金净流量、筹资现金净流量、货币资金的关系,看是否存在通过投资或偿还负债抽逃资金情况;2)查看在建工程、固定资产原值、营业收入、经营现金流入看是否存在通过在建工程抽逃资金情况;3)查看是否通过存货不合理下降、应收款不合理下降、营业利润下降或亏损、现金流出增加抽逃资金情况;4)查看是否通过其它应收款抽逃资金。
二、 软件反欺诈的问题和局限
1. 许多报表虚假当年能够发现,之后就难以发现
从对40多个已经确认的上市企业的报表数据研究发现,38个企业在开始造假的当年能够发现虚假嫌疑,表明通过会计报表科目之间数据的变化,识别造假的能力是非常强的(也许这些造假行为极其严重,对于轻微的造假也许不能发现)。但在造假开始之年之后就比较困难。当一个企业多年造假时,会表现在货币资金、短期借款、其它应收应付等科目数据上的不协调,这时只能提示异常,不能确认有造假可能。
2. 一些科目反应做假嫌疑,但要确切计算比较困难
如果说发现造假容易做到,那么确切计算造假金额会是多少,则非常困难。从我们研究的案例发现,只有通过应收账款和存货进行的报表造假,情节比较严重的,可以确认并做适当的造假金额计算,其它大多数情况,均很难确定金额。因此,如果不进行审计,也很难确定虚假程度。例如,从收入、货币资金和短期借款的关系,可以明显看出来货币资金有假,但却不能确认其虚假金额是多少。
3. 一些虚假数据,只能依靠现场核查
一些与其它科目关系不大的科目,如其它应收款、其它应付款等,只能从其规模与公司的货币资金、短期借款、营业收入、资产规模等的比较中得出占比过高或金额过大等提示,但不能确认是否真的存在虚假,还需要经过现场核实才能实现。
4. 一些科目的造假,很难通过财务报表之间的数据关系发现
像以长期投资名义挪用资金、以购置固定资产名义抽逃资金以及虚开在建工程等名义挥霍钱财,均很难通过报表数据关系发现,只能通过账实是否一致、账帐是否一致等现场审计的办法来发现。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