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持农业产业化经营是农村信用社发展的必由之路
来源:小侦探旅游网
内蒙古电大学刊 2008年第12期(总第112期) 支持农业产业化经营是 农村信用社发展的必由之路 韩彦彪 (乌拉特中旗农村信用合作联社,内蒙古乌拉特中旗015300) [摘 要]农村信用社应把信贷结构调整到支持农业产业化的实施上来,充分发挥促进农业经济发展的主导作用。这 样既有利于改善农村信用社的生存条件,推进信贷集约化经营,又有发挥农村信用社的整体经营优势,提高自身经营效益。 [关键词]农村产业化信贷结构 集约化经营 [中图分类号]F830.6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3473(2008)12—0039—02 支持农业产业化经营是农村信用社的现实选择 同分配社会利润的利益机制,使农业效益大大提高,有利于 一、改善农业贷款低效的状况。随着农业产业化发展在市场机 1.农业产业化发展有利于改善农村信用社生存条件。 制的作用下,在农村经济中涌现出一批有市场机制活、效益 农业产业化改变农业传统的产业组织状态和封闭、僵化的管 好、信誉佳的龙头企业,这些龙头企业的出现和发展不仅为 理模式,逐渐形成了产、供、销、贸、工、农、农科教一体化经营 农村经济发展带来新的活力,而且成为农村信用社的优良客 的新格局。促进了农业生产的专业化、商品化和社会化,既 户,为农村信用社改善信贷业务,调整贷款结构创造了难得 强化了农业的基本地位,又为农村信用社商业化经营提供了 的有利条件。农业产业化的发展,有利于农村信用社调整业 必要的经济客体,为农村信用社的生存和发展提供了条件, 务空间,实现城乡业务联动,促进优化结构,带动相关城镇的 同时发挥金融推动力的作用,可以促进农业产业化建设,形 业务发展,有利于发展农村信用社的整体经营优势。 成二者相互作用、相互推动共同发展的新格局。 4.农村信用社具备支持农业产业化的优势。一是经营 2.农业产业化发展有利于推动信贷集约化经营。农业 网络优势。农村信用社网络遍布农村乡镇经营的优势,经营 产业化经营有效地解决了农民家庭生产和大市场的矛盾,它 管理便利,业务功能较全,信息反馈灵通,具有较强覆盖面和 通过市场牵龙头,龙头带基地,基地联农户和供、产、销一体 渗透力,这是其他银行难以具备的。二是经营环境的优势, 化经营,使千家万户的小生产与千变万化的大市场衔接起 农村信用社长期服务于农村,经营于农村培育了一批稳固的 来,把农民引入市场,将资源优势转变为经济优势。从根本 优良客户,在农村经济中起举足轻重的作用,党政部门较为 上提高农业经济效益,保证农产品的有效供给,农业产业化 重视和支持农村信用社的工作。三是经验丰富优势,作为集 加快了农村主体市场发展,有利于农村信用社摆脱经营束 中办理农村信用社信贷为发展农村经济和实现农业产业化 缚。随着农业产业化经营向纵深发展,农村信用社信贷资金 服务的农村信用社,不仅对以土地作为劳动对象的传统农 支持重点将逐步实现由原来分散的农户向企业推移,由一般 业、养殖业的整个生产过程有具体的了解,而且基本掌握了 企业转向加工、销售等龙头企业,这有利于农村信用的全方 以农副产品初级加工对象的工业企业以及为农业服务的各 位发展业务。 种经济组织的整个经营过程,积累了一整套符合农村经济特 3.农业产业化发展有利于提高农村信用社自身效益。 点的宝贵的经营原理方法和经验,从而为支持农业产业化奠 在全面实施农业产业化过程中通过股份制、合同制等利益关 定了良好的基础。 系,将生产流通各个环节紧密联系起来形成农、工、商新的共 [收稿日期]2008—04—21 [作者简介]韩彦彪(1973~),男,乌拉特中旗农村信用合作联社,经济师。 一39— 韩彦彪 二、农村信用社支持农业产业化面临的问题 1.思想观念的不适应。目前农村信用社对农业产业化 及发展缺乏足够的认识,忽视农业产业化正促使农业资源的 配置方式发生的根本性变化,仍一味追求传统业务,因循守 旧,出现新的信贷风险。 2.资金投放的不适应。当前农业产业化经济尚处在产 业规模小,产品档次低的状况,资金投入不足是导致这种状 经济・法律 提下,安排支持农业产业化一块专项资金,其次盘活现有信 贷存量上要资金,要规模,农村信用社要支持企业依法破产、 兼并,但也要制止假破产,真逃债或借企业转轨制之机发生 逃废除贷款债务,导致国家信贷资产损失的现象发生。社会 各界都要从大局出发,保障维护银行国有资产的安全,理解 支持农村信用社盘活信贷存量的工作。第三为缓解支持农 业产业化的信贷资金供求矛盾,克服在计划经济体制下形成 的贷款投放益、回笼难、周转慢、质量低、效益差的现象,针对 况的重要因素之一。另外,农村信用社由于受农村经济发展 的影响较大,一方面农村经济发展在资金不足的情况下,显 得较为乏力,另一方面由于农村经济发展缓慢导致农村信用 社信贷资产质量低下,更加重了对农村经济发展的影响。三 是农村资金分流严重。农村储蓄存款由农村信用社“一统天 下”的局面,邮政储蓄开始把储蓄业务发展到农村,同时认购 财政债券,民间直接融资起来,追求消费等,也分流了用于农 业扩大再生产的资金。 3.主要表现。一是农村信用社点多、面广、机构分散、费 用大,加之近年来撤乡并镇,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农牧区信 用社的业务经营,需尽快优化网络点结构。二是资金供需矛 盾突出,由于农村信用社结算渠道不畅,电子化进程滞后,服 务手段落后,使农村信用社在同行业竞争中处于劣势,组织 存款难度大,加之邮政储蓄从农村中挖掘一部分存款,造成 农村信用社支农支牧资金投放出现了缺口,资金供需矛盾仍 很突出。三是冗欠贷款占用多,清收难,也影响着支农支牧 资金的投放。 三、农村信用社支持农业产业化经营的对策 1.更新支农服务观念建立新型金融关系。农村信用社 的干部职工要想更新观念,需要在思想上做到五个转变。一 是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观念转变。二是从支持农业产品 经济观念向支持农村商品经济的观念的转变。三是从支持 产品数量增长观念向促进品质优化观念转变。四是从粗放 经营观念向规模、集体经营观念转变。五是从分散使用、粗 放管理信贷资金观念向智谋集中效益性信贷支农观念转变。 农业产业化发展,农村信用社的存贷结算业务量增大,农村 信用社与社会产业化组织联系更为密切,农村信用社要与农 业产业化组织在平等、自愿、公平、诚信的原则下,建立新型 的金融关系,促进农业产业化更快发展。 2.大力组织资金,确保农村信用社贷款投放。要实现对 农业产业化的更快发展就必须在组织资金上实现新的突破, 农村信用社向商业银行转轨以后,由过去的信贷资金供给制 度变为自求平稳的机制,这样,信贷规模的大小取决于信贷 存量盘活,取决于存款增量程度,只有多增加存款,多盘活信 贷存量,方能增加对农业产业化的投入,为此农村信用社要 转变等靠、借的依赖思想,采取有力措施,首先实现存款总量 稳定,大幅度增长在保证逐年按计划降低不良贷款比例的前 一40一 新增农业产业化贷款风险,提高信贷资产质量,确保信贷资 金达到效益性、安全性和流动性的经营原则。因此,一要坚 持贷款管理制度,强化贷款条件,农村信用社支持农业产业 化要按照商业银行贷款条件,严格筛选客户,要选择那些品 位高、技术先进的产品进行贷款投放。二是实行驻厂信贷或 干部参与管理制度,特别要加强对贷款规模较大的龙头企业 的贷款管理,及时化解贷款风险。三是建立贷款补偿制度, 督促企业主管部门建立风险基金,参加各类保险减少贷款因 不可抗力等因素造成的损失。四是督促帮助企业建立健全 合理的利益分配机制,引导产业链条中的各经营主体,实现 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共同体,增强抵御市场风险的能力。 3.立足当地资源。突出支持重点。信用社始终坚持“为 农服务”的立场原则和“取之于农,用之于农”的服务宗旨,积 极筹措支农支牧资金,不断加大支农支牧工作力度,在信贷 资金投向上把为“三农”服务和为主服务放在首要位置,主要 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 一是集中资金和规模,重点支持春耕春播生产,为不违 农时,确保春耕春播生产资金的足额到位,做到了思想到位, 工作到位,资金到位,有力地支持了农牧业生产的发展。 二是按照政府发展奶牛的目标规划,我们积极筹措养牛 贷款资金。 三是在保证农牧业产贷款合理需要的前提下,积极支持 了股份制企业和私营企业的发展,帮助企业扩大了经营规模。 四是支持菜蓝子工程和农产品加工基地建设。 五是帮助农牧民加快农牧产品的销售进度。 4.协调农业金融的内部关系,发挥整体支农功能。农村 信用社作为商业性金融机构,应从商业银行的经营要求出 发,集中资金和信贷规模,支持效益好的企业和项目,促进高 效的农业和相关产业发展,完善优势产业链。在新的农村金 融体制下,要正确处理好支持农业化工作,在管理方面要统 一安排信贷资金,培育新的农业资金循环,另外在农村金融 机构协调支农,同时为缓解支持农业产业化资金供求矛盾, 加重农业产业化投资主体责任,必须正确引导农民消费和企 业发展,通过专项储蓄存款建立专项发展基金措施,增加扩 大再生产投入,改变目前普遍存在的简单再生产过度依靠银 行贷款的局面,是确保有限的信贷资金集中投向农业化的关 键环节。 [责任编辑:李春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