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 术 交 底 记 录
工程名称 京沪高铁联络线路基工程 交底类别 编号:
路基施工工艺方法 路桥过渡段施工技术交底 交底内容: 1. 台后过渡段范围内路基基床表层填筑掺加5%(重量比)的PO42.5级普通硅酸盐水泥的级配碎石,每层实压厚度为20cm。 2. 过渡段采用倒梯形,分层填筑掺加5%(重量比)的PO42.5级普通硅酸盐水泥的级配碎石。每层填筑级配碎石压实20cm厚,压实标准应满足K30≥150MPa/m、Evd≥50MPa/m、Ev2≥80MPa/m和空隙率 n<28%。 3. 填筑时,每层应由路基中间向两侧做出4%坡度,避免填筑表面积水。 4. 过渡段以有碴线路计,垂直线路走向方向按1:1.0坡填筑掺加5%(重量比)的PO42.5级普通硅酸盐水泥的级配碎石,路基按1:1.5放坡。 5. 碎石的级配范围应满足下表要求,颗粒中针状、片状碎石含量不大于20%;质软、易碎的碎石含量不得超过10%;黏土团及有机物含量不得超过2%。 级配 编号 1 2 3 50 100 40 95-100 100 30 95-100 100 通过筛孔(mm)重量百分率(%) 25 95-100 20 60-90 60-90 10 5 2.5 0.5 0.075 2-10 2-10 2-10 30-65 20-50 10-30 30-65 20-50 10-30 50-80 30-65 20-50 10-30 6. 在桥台后填筑0.1m厚无砂混凝土(或空心砖)隔离层,在紧贴桥台后承台顶面铺设软式透水管,软式透水管由中间向两侧做4%坡,由软式透水管将水引出路基以外,软式透水管直径100mm。 7. 桥台台后基坑回填,回填料按设计要求采用级配碎石,压实标注采用过渡段压实标准,桥台两侧基坑回填与锥体采用相同的填料(不低于A、B类填料),压实标准与本段路基压实标准一致。路堤基底原地面平整后,用振动碾压机碾压密实,并使K30≥60MPa/m。然后施工路基过渡段。 8. 两墙后与台背围成的区域填筑级配碎石,其基顶面纵向设臵5%的排水坡,台内填筑级配碎石时,应采用小型机械分层压实,压实层厚不大于20cm,压实标准同台后级配碎石压实标准。
至台顶0.40m高度时,采用C30钢筋混凝土盖板封顶并抹成2%的横向排水坡。 施工注意事项 1. 施工中各分步施工工序严格按照设计要求进行施工,完成后及时报技术及监理处复验,复验合格后方可进行下布施工工序。 2. 施工中如遇到特殊情况或现场情况与设计不符,应及时反映,待相关部门研究决定认可后方可继续施工。 3. 过渡段施工前,应根据场地情况,采取相应的防排水措施。 4. 过渡段路堤应与其连接的路堤及两后墙与台背围成的区域按一整体同时施工,并将过渡段与连接路堤的碾压面及两后墙与台背围成的区域,按大致相同的高度进行填筑。 5. 加入水泥的级配碎石混合料宜在2小时内使用完毕。 6. 台后无砂混凝土(或空心砖)隔离层应与过渡段填筑同时进行,碾压时注意勿压坏隔离层。按现场实际情况添加软式透水管。 交底单位 接收单位
京沪高铁二工区二工段 交底人 接收人/时间 审核/批准人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