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QSC664-1999零部件清洁度技术条件

QSC664-1999零部件清洁度技术条件

2020-10-05 来源:小侦探旅游网
J0234021

上海柴油机股份有限公司

企业标准Q/SC 664-1999

D6114系列柴油机零部件清洁度验收技术条件

1999 – 01 - 12 发布

1999 – 01- 18 实施

上海柴油机股份有限公司 发 布

D6114系列柴油机零部件清洁度验收技术条件 标 准 号 体 系 号 Q/SC 664-1999 J0234021 总 页 数 11 标 准 会 签 及 更 改 记 录 单 页次 标记 处数 更改单编号 起草人 发研所 负 责 起 草 部 门 发研所 归 口 部 门 综合技术处 校 对 审 核 审 定 标准化 魏善镇 邱国平 王兆煖 尉世明 欧阳昊 1998.11.18 1998.11 1998.11.27 1998.01.08 1999.01.12 邢化桐 方开安 乔喜旺 1998.12.04 1998.12 1999.01 签 字 日 期 页次 标记 处数 更改单编号 孙佐治 1998.11 会签部门 会签人 签 字 日 期 会签日期 提 出 部 门 批 准 批准日期 J0234021

上海柴油机股份有限公司企业标准

D6114系列柴油机零部件清洁度验收技术条件

Q/SC 664-1999

代替

1 主要内容与适用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清洁度检测设备、检测程序、检测部位、检测规则及主要零件的清洁度限值。

本标准适用于D6114系列柴油机零部件清洁度的验收。 2 引用标准

JB4072.3 汽车清洁度工作导则、人、物和环境

GB2828 逐批检查计数抽样程序及抽样表(适用于连续批的检查) 3 总则

3.1 提供清洁度评定的零件,为提供装配的成品零部件,被测零件最大许可残余磁通密度为0.0005特斯拉(5高斯)。

3.2 评价零件清洁度系将清洗液按规定范围冲洗过零件后,在显微镜下观察清洗液中所含污物微粒的三维尺寸并称重测定污染物的重量。

3.3 待测三维尺寸的污物微粒主要是金属屑、铁渣、沙子、磨料和铁锈,污污微粒附着在零件上或处于自由状态,松软杂质如纤维、橡胶或软塑料仅测重量,尺寸大小不计,如探头轻轻触动微粒即碎裂,则只需测量剩下的固体碎片的大小。

3.4 检查零件清洁度时检查部位的清洗方法,操作规程按清洁度评定执行, 部门制定的有关工艺规范进行。

3.5 任何零件任何表面未作其它规定时其清洁度限值均按本标准C类要求执 行。

3.6 除本标准规定外,其它有关人、物和环境按JB4072.3标准规定。 4 检测设备

共 11 页第 1 页

Q/SC 664-1999

4.1 检测用清洗液为NY120溶剂汽油并须经孔隙度为5um的滤纸两次过滤, 过滤装置如图1。

4.2 清洗液挤瓶,聚乙烯材料制造,当手工清洗时挤压该容器,可排出盛在瓶中的清洗液,容积500ml。

4.3 压力冲洗装置,所需设备如图2所示。

4.4 分解杂质设备:5um微孔滤纸,收集器皿,烘箱(最高温度130℃),干 燥器,天平(精度0.1mg),显微镜(可测量50um长度杂质微粒) 5 检验程序

第 2 页

Q/SC 664-1999

5.1 零部件的清洗应根据具体情况由清洁度评定执行部门选择合适的清洗设 备并确保清洗过程中清洗液不沾在非取样部位上及飞溅到容器之外,必须完整 地收集清洗后的全部清洗液。

5.2 所收集的清洗液用已称重的5um微孔滤纸过滤。(过滤装置见图1) 5.3 在100℃的烘箱中,干燥20分钟,烘干滤纸和杂质。 5.4 在干燥器内冷却后用天平称取附有杂质的滤纸总重。

5.5 用不小于放大40倍的显微镜观察杂质,测定杂质微粒大小(根据其最长 尺寸确定)。

5.6 检验完毕后,零部件需进行必要的防腐,防锈处理,用适当形式封装好, 以防在运输、存放过程中损坏或玷污。 6 检验规则

6.1 提供装配的零部件的清洁度应符合标准规定,经工厂检验部门检验合格 方可装配。

6.2 检验零部件的清洁度时按GB2828标准规定抽样,规定检查水平IL为S-1,合格质量水平AQL=6.5或由质检部门暂制定过渡抽样方案执行。 7 清洁度要求

7.1 A类――与已过滤的燃油接触的零部件表面

第 3 页

Q/SC 664-1999

每一通道中不得超过4个(包含4个)长度大于500um的杂质微粒,其大小不得超出图3所示极限尺寸,面积≤0.015m2的通道允许杂质的极限重量为2.5mg,面积>0.015m2时每增加0.01m2杂质重量允许增加2mg,实际应用时每个零部件属于该类别通道的极限杂质重量不超过10mg。

7.2 B类――与已过滤润滑油或与进气接触的零部件表面杂质微粒,氧化硅或氧化铝微粒在任何方向不得超过40um,其他杂质微粒大小不得超出图4所示极限尺寸、面积≤0.02m2的通道极限允许杂质重量为6mg,面积>0.02m2时,每增加0.01m杂质重量允许增加2mg,实际应用时每个零部件属于该类别通道的极限杂质重量不超过16mg。

7.3 C类――与未过滤燃油、未过滤润滑油或气缸盖出口通往增压器的与排气相接触的零部件表面。

每一通道中不得超过4个(含4个)直径尺寸大于1000um的杂质微粒,氧化硅或氧化铝微粒任何方向不得超过40um,其它杂质微粒大小不得超出图5所示极限尺寸,面积≤0.03 m2的通道极限允差杂质重量为16mg,面积>0.03

第 4 页

Q/SC 664-1999

m2时每增加0.01 m2杂质重量允许增加9mg,实际应用时每个零部件属于该类别通道的极限杂质重量不超过50mg。

7.4 D类――单向阀和高压喷嘴中,与已过滤燃油接触的零部件表面。 7.4.1 在尺寸为200―275um的孔中,每一通道不得超过2个(包含2个)长度大于500um的杂质微粒,其大小不得超过图6所示的极限尺寸。

图6. D类尺寸为200-275um孔中杂质微粒极限尺寸 图7. D类尺寸为275-350um孔中杂质微粒极限尺寸

7.4.2 在尺寸为275-350um的孔中,每一通道不得超过2个(包含2个)长度大于500um的杂质微粒,其大小不得超过图7所示的极限尺寸。 7.5 E类――与已过滤的润滑油(用以润滑曲轴轴承)接触的零件表面。

每一通道中不得超过4个(包含4个)长度大于500um的杂质微粒,氧化硅或氧化铝微粒在任何方向不得超过40um,其它杂质微粒大小不得超过图8所示的极限尺寸。内孔面积≤0.015m2的通道极限允许杂质重量为2.5mg,面积>0.015m2时,每增加0.01 m2杂质重量允许增加2mg,实际应用时每个零部件属于该类别通道的极限杂质重量不超过10mg。

注:机体和曲轴油道内规定的B类和E类允许杂质微粒的极限数减少到2个(包含2个)。

8 几种主要零部件不规则表面的清洁度限值见附录A. 9 零部件表面计算示例见附录B.

第 5 页

Q/SC 664-1999

第 6 页

Q/SC 664-1999

附录A (补充件)

表A1 几种主要零部件不规则表面清洁度限值 零部件名称 清洁度类别 杂质极限重量(mg) 机体润滑油道清洁度 30 包括:与未过滤润滑油接触的油道表面 B、C 与已过滤润滑油接触的油道表面 C 50 机体曲轴箱与润滑油接触的内表面 C 50 机体挺杆孔内表面 B 6 活塞冷却喷嘴 C 16 加油盖部件 C 16 加油弯管 C 50 油底壳内表面 B 3 齿轮室机油道内表面 齿轮室内腔表面 C 50 齿轮室盖罩 C 50 挺柱 B 6 推杆 C 16 药臂轴 C 16 摇臂座 C 16 C 6 摇臂座盖 C 16 气门弹簧下座 B 6 调节螺钉 C 16 气门弹簧 C 16 气门弹簧上座 C 16 气门锁夹 C 50 活塞内外表面 C 16 加油管(焊接部件)

第 7 页

Q/SC 664-1999

续表A1

零部件名称 连杆机械加工部件 小头轴承孔内表面 其余表面 曲轴轴径表面和油孔通道 飞轮(起动齿圈、曲轴后端法兰及轴承座孔处) 起动齿圈 凸轮轴轴径表面 高压油管(内孔) 曲轴齿轮 凸轮轴齿轮 喷油泵齿轮 进气管盖板焊接部件 机油泵 吸油管焊接部件 增压器回油管焊接部件 增压器进油管(内孔) 压气机出气管焊接部件(内壁) 压气机壳内表面 无叶涡轮内表面 中间壳内表面 涡轮焊接加工部件 转子轴外表面 涡轮叶轮表面

清洁度类别 杂质极限重量(mg) B C E C C B A C C C C C C C E B B C B A C 2 48 34 40 50 10 2.5 18 50 50 35 26 19 6 2.5 13 24 41 6 12.5 2.5 10 第 8 页

Q/SC 664-1999

续表A1

零部件名称 压气机叶轮 浮动轴承 机油冷却器 主轴承上瓦 主轴承下瓦 曲轴推力轴承 凸轮轴轴承 曲轴后端油封 曲轴前端油封 摇臂轴输油管部件 空压机进油管(内孔) 油环部件 活塞环 旁通阀装配部件 限压阀柱塞 气缸盖罩壳内表面 摇臂部件(内孔及外表面) 排气管内表面

第 9 页

清洁度类别 杂质极限重量(mg) B A C B B B B B B B B B B B C C B C 6 2.5 50 6 6 6 6 6 6 6 6 6 6 6 16 50 6 50 Q/SC 664-1999

续表A1

零部件名称 气缸盖 进气道及进气管表面 机油孔通道 挺柱孔内表面 排气道表面 顶面(摇臂室内表面) 机油滤清器座 与已过滤机油接触表面 与未过滤机油接触表面 机油滤清器 包括:与已过滤机油接触表面 与未过滤机油接触表面 燃油滤清器盖 与已过滤机油接触表面 与未过滤机油接触表面 燃油滤清器 包括:与已过滤机油接触表面 与未过滤机油接触表面 注:喷油泵、喷油器、输油泵及调速器组件等零部件的清洁度限值由伊维公司按D类检验要求确定。

第 10 页

清洁度类别 杂质极限重量(mg) B B C C C B C 16 2 14 44 50 6 40 BC 66 A C 2.5 16 AC 9 Q/SC 664-1999

附录B (参考件)

零部件表面积计算示例

B.1 规则零部件可按其实际面积精确计算,如管状零件通道内表面面积S:

S=πDL(m2)

B.2 计算有几个规则几何形状组合起来的零部件内表面面积可按各部分计算加,取其总和,例如压气机出气管的内表面面积:

B.3 计算不规则零部件表面面积时,其形状允许采用简化方法,但应尽量与其真实形状相吻合。

第 11 页

此 页 请 不 要 删 除 !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