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学校社会工作介入高校学生工作的必要性
来源:小侦探旅游网
青年与社会2014年7g下 第21期总第567期 论学校社会工作介入高校学生工作的必要性 张 宇 (兰州大学哲学社会学院,甘肃兰州730000) 【摘要】在新时期,传统的以思想政治教育为主的学生工作模式逐渐显露出其不足之处,将学校社会工作的机制、思 路、方法与工作内容引入到高校学生工作中,是促进大学生健康发展的一种新的专业性服务,也是高校学生工作专业化的重 要途径。 【关键词】学校社会工作;高校学生工作;必要性 学校社会工作 一、学、教育学等思想内核,综合运用个案工作、小组工作、社 2O世纪初,学校社会工作开始出现在美国、英国和德 国一些发达国家和地区。所谓学校社会工作,就是“把社会 工作的原则、方法与技术运用到学校环境中,促成学校、家 庭和社区之问的协调合作,协助学校形成‘教’与‘学’的 良好环境,以帮助学生建立社会化人格,获得适应现在与未 来的能力。”作为教育系统中一种特殊形态的专业服务活动, 学校社会工作介入高校学生工作则是以人为本的体现,是社 会工作专业使命的要求,是学校制度完善和社会发展的需要。 在学校社会工作专业理念、原则与方法的指导下的高校 学生工作,不仅能帮助大学生解决其所面临的问题,而且能 预防问题的发生以及注重挖掘大学生自身潜能,促进其全面 发展,并能在一定程度上帮助改变传统教育中管理与被管理、 教育与被教育理念的弊端,在互动过程中同学生保持一种平 等关系,从而真正达到由“教”转“育”的过程。 二、现存的高校学生工作模式及特点 在公立高校大学制度的影响下,我国高校学生工作一直 没有摆脱思想政治工作统领下的附属地位,形成了以党委系 统为主,行政系统为辅的一套比较固定的学生工作模式。当 今高校学生工作模式主要存在管理意识当先,服务意识薄弱; 科层制的工作模式,管理效果差;辅导员的职责不明,人员 配置不足;注重学生共性而忽视学生个性等特点。大量的研 究表明,高等院校现有的学生工作模式存在诸多问题,缺乏 对现实问题的有效应对措施,工作方法单一,工作人员对自 身角色定位模糊,工作成效不够明显的事实没有实质改变, 很难适应大学生不断变化发展的需要。在我国高等教育的大 众化、国际化以及在校大学生个性特征越来越鲜明的今天, 我国高校学生工作还要面临许多新情况和新挑战。 三、学校社会工作介入高校学生工作的必要性分析 基于高校学生工作现存模式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高校 学生工作在当前发展过程中,需要学校社会工作模式的介入, 以拓展学生工作的内涵理念、方式方法、组织结构功能,适 应学生工作主客体、环境资源与工作目标的发展变化的现实 需求,在以下方面有介入的必要性。 (一)是培养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的需要 高校学生工作无疑是为“培养什么样的人”服务的。当 前我国正处于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和改革攻坚的关键阶段,激 烈的市场竞争、中西方文化的碰撞等,对当代青年大学生的 思维与行为产生了巨大冲击,大学生问题也越来越多元化。 因而,探索新的途径和方法以增强高校学生工作的实效性十 分紧迫。社会工作践行“以人为本”、“助人自助”、“服务于人” 的理念,综合利用各种资源,运用多样化的专业方法,帮助 大学生解决学习、生活和人生发展中的诸多问题,引导他们 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 (二)是增强学生工作的实效性的需要 当前我国高等院校在科层制学生工作模式下,学生工作 队伍素质参差不齐,服务意识薄弱,难以适应逐渐变化的学 生工作实际的需要。而社会工作却合理吸收了社会学、心理 ・198・2014.V0 L.567.N0.21 区工作等三大方法。这就可以在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心 理健康教育以及学生公寓管理等领域得到广泛的应用和发 展,有助于促进高校学生工作思维方式和工作方法的丰富和 创新。通过开展学校社会工作专业化的培养和指导,有助于 学生工作人员理顺个人、学生、学校与社区之间的关系,是 他们学会运用专业的方法处理与学生有关的问题,与学生共 同成长、共同发展,从而增强工作的实效性。 (三)是促进学生成长和社会化的需要 学校对学生的成人成才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学生不 仅有权利在学校受到知识的训练,更有权利获得身心健康发 展的需要,以实现自身良好的社会化。传统的高等院校学生 工作模式存在的种种弊端需要学校社会工作的介入,加以补 充,以解决越来越多元化的大学生问题,促进大学生的全面 健康发展。不同的是,学校社会工作主要是通过学生互动式 参与来实现的。在这一过程中,学生较为容易地实现自我发 展,特别是社会工作所提倡的“发展性原则”,注重人与社 会的和谐发展,主张“以人为本”、“助人自助”、“服务于人”。 学生工作者掌握实施这些理念方法有利于创新工作思路和方 式,为学生成长提供更好的环境。 (四)是探索学校社会工作本土化的需要 在一些发达国家和地区,学校社会工作已成为一项专业 化的社会事业,社会工作者在透过不同体系中的资源配合及 处理学生问题方面,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学校社会工作 在中国的发展已具备基本雏形,但存在积淀不深,专业性不 强等问题,所以把国外学校社会工作的基础理论、价值理念、 专业方法、时间技巧等与中国的具体实际相结合,并运用于 学生工作实践,从而走出一条具有中国自身特色的专业发展 之路就显得十分必要。而学校社会工作介入学生工作就是学 校社会工作本土化过程的一种有益探索。 在全球化的今天,世界各国高等教育越来越频繁,我国 与发达国家和地区的交流与合作不断增多,学校社会工作走 进中国高校学生工作势在必行。虽然学校社会工作的发展面 临着各种困难,但是随着我国政府的重视度和社会认可度的 不断提高,以及我国整体社会工作事业的不断发展,在我国 高校学生工作中引入学校社会工作方法,将有利于推动我国 学校社会工作的探索和发展,实现高校学生工作和学校社会 工作的双赢,使高校学生工作能够更好地为大学生服务,实 现育人的最终目的。 参考文献 [1】张乐天.社会工作概论【M】.上海:华东理工人学出版 社.2003. [2]刘枫,王成奎.学校社会工作视角下高校学生工作缺失 的思考口].教书育人,2006(1). 【3]张子中.高校社会工作的定位U].河南理工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200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