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中国通货膨胀成因与结构动态的经验分析

中国通货膨胀成因与结构动态的经验分析

来源:小侦探旅游网
An Empirical Analysis on the Causes and Dynamic

Structure of Inflation in China

作者: 张敏

作者机构: 湖南商学院经济与贸易学院,湖南长沙410205出版物刊名: 湖南商学院学报页码: 89-96页年卷期: 2016年 第1期

主题词: 通货膨胀;结构动态;VAR模型;脉冲响应函数

摘要:选取CPI作为通货膨胀的衡量指标,以人民币存款利率、资产价格波动、人民币有效汇率、流动性和产出缺口作为解释变量,运用VAR模型、格兰杰因果检验、脉冲响应和方差分解等方法,对1994~2014年中国通货膨胀的结构动态及其成因展开了实证分析。结果表明,中国通货膨胀呈现出阶段性的结构动态特征。同时,通货膨胀具有明显的惯性作用;产品缺口对物价水平的影响是长期的,在短期内使物价水平剧烈震荡;货币供应量对于物价的影响是波浪式的;人民币有效汇率对CPI有负向冲击作用且具有减弱趋势,在一定程度上可以缓解输入型通货膨胀;资产价格和存款利率的上升会导致物价水平的上升,但对通货膨胀的长期作用并不明显。从方差分解的结果来看,CPI受自身新息冲击的影响较大,产出缺口对CPI的贡献最高达到17%,流动性过剩对CPI的贡献最高达到7.41%,人民币汇率和资产价格对通货膨胀的影响较弱,但两者的累积贡献超过5%,可以认为上述几个因素是影响中国通货膨胀形成最主要的因素。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