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论语练习

论语练习

来源:小侦探旅游网


期中复习一·《<论语>六则》

一、解释下列加点词语。

(1)时习之: (2)自远方: (3)人不知: (4)不愠: (5)不亦君子: (6)温故: (7)可以为: (8)学而不思则:

(9)而知新: (10)殆: (11)何以谓之: (12)不耻: (13)是以谓之: (14)不厌: (15)诲人: (16)何有于我:

(17)三人行: (18)善者: (19)从之: (20)不亦说乎:

(21)则罔 (22)默而识之: (23)时习之: (24)温故:

二、翻译下列句子。

(1)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2)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3)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4)敏而好学,不耻下问,是以谓之“文”也。

(5)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何有于我哉?

(6)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三、用原文回答下列问题。

(1)辩证的阐述了学习与思考关系的句子是:

(2)生活中表示既要从正面学习,也要善于从反面反思时。我们可以用《论语》中的一句话:

(3)我们常用《论语》中的哪一句话来表达对客人的欢迎? (4)《<论语>六则》中,哪些句子是谈论学习方法的?哪些句子是谈论学习态度的?

学习方法: 学习态度:

四、用自己的话回答下列问题。 (1)“学而时习之”、“温故而知新”这两句话对你的学习有什么启示?

(2)你如何理解“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这句话?

(3)说一说孔文子有哪些值得我们学习的地方。

(4)请你说一说“三人行,必有我师焉”的原因。

(5)从本文中你学到了哪些做人的道理?请举例回答。

1

五、“而”作连词时的用法很多,如:表示并列,表示修饰,表示转折,表示顺承等。请判断下列句中“而”的用法。

(1)学而时习之( ) (2)温故而知新( )(3)人不知而不愠( )

(4)敏而好学( )(5)学而不思则罔( )(6)默而知之( )

(7)思而不学则殆( )(8)学而不厌( )(9)其不善择而改之( )

六、本文有些话已经凝固为成语,请把它们找出来。 七、《论语》是一部怎样的书?孔子是一个怎样的人?(根据P153注解①回答)

期中复习二·第一单元基础知识

一、给加点字注音。 (1)笸箩( )(2)天罡( )(3)林纾( )(4)自已( )(5)煞费苦心( )(6)粗糙( )(7)滑稽( )(8)猝不及防( )(9)撰文( )(10)言简意赅( )(11)戏谑( )(12)乳臭未干( )(13)趾高气扬( )(14)寂寥( )(15)归咎( )(16)嘈杂( )(17)冗长( )(18)应和( )(19)伶仃( )( )(20)瑟缩( )(21)苦心孤诣( )(22)虐杀( )(23)义愤填膺( )(24)差事( )(25)差错( )(26)参差( )(27)粗糙( )(28)憔悴( )( )(29)嫌恶( )(30)点缀( )(31)辍学( )(32)堕落( )(33)宽恕( ) 二、解释下列词语中加点部分的意思。

(1)不能自已: (2)煞费苦心: (3)猝不及防: (4)俗不可耐:

(5)言简意赅: (6)乳臭未干: (7)微不足道: (8)趾高气扬:

(9)怨天尤人: (10)望洋兴叹: (11)萍水相逢: (12)津津有味:

三、解释下列词语并造句,要求每句不少于15个字。 (1)人情世故: 造句:

(2)心血来潮: 造句:

(3)刮目相看: 造句:

(4)俗不可耐: 造句:

(5)望洋兴叹: 造句:

四、文学常识填空

2

(1)冰心,福建长乐人,现代著名作家、儿童文学家,原名 ,她的作品有《繁星》、《春水》等。

(2)马克·吐温是 (国别)杰出的讽刺作家,代表作《百万英镑》,创作有儿童小说《汤姆·索亚历险记》、《哈克贝利·芬历险记》等。 (3)《山中避雨》的作者是 ,浙江桐乡人,现代画家、文学家、美术和音乐教育家、翻译家。文学作品主要收集在散文集《缘缘堂随笔》中。

(4)鲁迅原名 ,著名的思想家、文学家,作品有散文集《朝花夕拾》、《野草》,小说集有《呐喊》、《彷徨》等。

3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