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传统节日在幼儿园德育工作中的有效运用

传统节日在幼儿园德育工作中的有效运用

来源:小侦探旅游网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传统节日在幼儿园德育工作中的有效运用

作者:马云英

来源:《广东教学·教育综合》2017年第56期

【摘要】幼儿园的幼儿处在一个思想行为启蒙的阶段,他们对所有的事物都充满了期待与好奇心,在幼儿教学中要采用多种方式培养幼儿的真善美意识,促使幼儿身心健康的成长。传统节日是中华民族几千年的文化活动沉淀下来的精神财富,以传统节日为载体,开展多样化的德育活动,进行幼儿德育教育是现代幼儿教育的新型尝试。本文将简单阐述传统节日在幼儿德育教育中的影响。

【关键词】传统节日;幼儿园;品德教育

幼儿时期是一个人对世界形成初步认知的时期,这个时期,幼儿的自我思想意识较弱,对世界的认知多来源于外界的传授。传统节日是幼儿从小到大长期接触到的民族传统文化资源,对于幼儿来说,深刻的了解中国传统文化具有深远的教育意义,因此,在幼儿教育中加入传统教育有利于幼儿的道德思想的培养。 一、传统节日对幼儿德育教学的意义 1.传统节日在幼儿教学的意义

中国的传统节日包括春节、除夕、重阳、中秋等一系列节日,国人对于节日的庆祝方式也是各不相同。各节日习俗中,离幼儿生活比较近的就是过节可以吃到不同的食物:春节的饺子、元宵节的元宵、端午的粽子、中秋的月饼等等。进入幼儿园之后,幼儿教师会对幼儿进行一系列传统节日的来历讲解,通过教师的讲解,幼儿会对传统节日的来源和习俗有一个更深的理解。同时,传统节日通过千年发展,有精华也有糟粕,教师在对幼儿进行讲解的过程中要注意摒弃不适合现代社會发展的部分,对幼儿进行优质的传统节日教育。

对幼儿进行优质的节日内容的引导,有助于幼儿园开展高质量的德育教育,并在幼儿时期使其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和道德品质。幼儿时期是人基础行为和品德的养成阶段,在这个时期,家长和教师要对其进行正确的引导。 2.幼儿德育教学的必要性

幼儿园时期是一个孩子建立一个基础的对世界以及道德等多方认知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必要的品德教育是不容小视的,一个人的品德教育要从小养成。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幼儿时期,个体个性与情感发展都是非常关键的,他们拥有较强的学习能力以及模仿能力,但缺少自己对世界的正确认知,对自己获得的知识情况并不能分辨好坏。古时候,幼儿的启蒙书籍都是四书五经这种讲解道德规范的文章,说明一个人的品行好坏,要从小进行规范。现代社会的教育,明显对这部分有很大的缺失,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不注重对幼儿行为规范的培养,通过一些极端的行为规范,迫使孩子养成一些习惯,这些习惯的养成过程,十分缓慢,且见效较慢。在这个过程中,极容易引起学生的叛逆心,和教师作对,若不能正确的引导,将会在幼儿的整个成长过程中,造成不可磨灭的心理阴影。由此,就要求在幼儿的教学过程中,注重对孩子的德育培养,用道德来规范孩子的行为。 二、传统节日在幼儿园德育工作中现存问题简析 1.传统节日在幼儿园德育教育中内容过于成人化

在幼儿园德育教学中,很多的德育教学内容太过成人化,对3-6岁的孩子来说,进行不适合他们的传统文化的教育,不但不能使他们理解传统文化的意义,还会造成幼儿对传统文化的逆反心理,适得其反的教育方式,不利于传统文化的教育发展。在幼儿教育过程中,教育内容过大过空洞的情况是普遍存在的,幼儿教师经常站在成年人的思想角度对幼儿进行灌输式的教育,这些内容对于幼儿来说,过于难理解且没办法引起幼儿的参与兴趣,在这个环境之下,幼儿对传统教育容易产生抵触心理,不利于进行之后的文化教育。 2.传统节日在幼儿园德育教学中教学方式单一

德育教育的方法现存在过于单一,教师在对幼儿进行品德教育的过程中缺乏有效的手段,滥用惩罚或者奖励。忽视幼儿在接受教育的过程中产生的心理变化,仅仅关注教学结果,在教学过程中采取一些过激的行为,包括侮辱嘲笑幼儿,打骂孤立幼儿,这些行为严重损伤到幼儿的自尊心,不仅会激起幼儿的叛逆心,也容易对幼儿造成严重的心理问题。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忽略了幼儿在教学过程中的主体地位,过于重视知识的灌输以及教育的结果,忽略了对幼儿思想行为的规范和自我能力的培养。 三、传统节日如何应用在幼儿教学中 1.将传统节日有效的添加到幼儿教育中

在所有的教学活动中,教学内容都是非常重要的。在进行幼儿教育的过程中,教师需要找到适合幼儿的教学内容,从幼儿心理出发,考虑他们可以接受的知识的深度,在实际教学过程,要注意幼儿心理的变化,及时调整教学内容。

传统节日之中蕴含着很多幼儿需要的德育情感,将传统节日添加到幼儿学习课程中,通过对传统知识的认识与理解,都可以推动幼儿对传统的认知。幼儿园在日常的德育活动中添加节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日的因素,可以在节日之前,营造一个过节的环境。环境对幼儿学习与理解节日的风俗习惯是非常重要的。

春节的典型活动就是除旧迎新、吃团圆饭、拜年等,幼儿园可以在过春节之前带领孩子进行节日的习俗模仿以及风俗故事的讲解,要求孩子回家进行了解之后,来幼儿园给别的小朋友进行故事讲解。教师应将孩子视为学习活动的主体,培养孩子自我学习以及自我思考的能力,注重孩子自身能力的养成,通过讲故事等活动可以让孩子从集体活动中,不胆怯,拥有完整的思维能力。这些可以从集体活动中获取的能力,在幼儿时期,教师应该加以有效的引导。 2.开展多样化的德育教育活动

社会的飞速发展,之前的幼儿园那些讲故事,做游戏的活动,久而久之,都会让孩子觉得枯燥。平常生活中幼儿可以从多种途径接触到多样化的信息,因此,幼儿教育也要跟随时代的步伐进行改革。

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可以利用传统节日对幼儿进行道德教学,传统节日是我国千年沉淀下来的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幼儿的道德教育起着重要的作用,因此,教师可以利用传统节日加强对幼儿的道德教育。在春节的时候,要组织幼儿学习对联的贴法,以及对幼儿讲解放鞭炮等习俗的来历。端午节的时候,组织儿童进行屈原经典诵读或者动手包粽子,并在过程中对幼儿进行端午节的来历以及习俗的作用的讲解。中秋节、重阳节、国庆等一系列的节日,教师都可以引导孩子进行传统习俗的还原以及符合节日的活动。用幼儿喜欢的方式对幼儿进行节日的引导。在玩闹的过程中,潜移默化的对其进行传统文化的引导。 3.节日活动的分层次进行

幼儿园的孩子年龄也是有差别的,对事物的理解能力也是不同的,因此,对幼儿园开展活动也要分层次进行。对不同年龄段的小朋友要制定适合他们的教学内容与教学活动。 在幼儿教育中,要从幼儿的需要以及兴趣出发,选择适合幼儿的活动形式,从中逐步培养幼儿对本民族传统文化的认可与热爱,使幼儿从小养成良好的道德品质。例如重阳节,不仅是一个节日,也是一个适合出游的日子,幼儿对户外活动的兴趣相对比室内活动要高,在这一天,幼儿园可以组织少儿秋游活动,带孩子出去接近世界,在秋游的过程中,教师可以对幼儿讲解重阳节的习俗,登高插艾叶的原因。同时可以结合实际对孩子讲述秋天丰收、秋季作物等一系列的课外知识。对孩子讲述付出才有收获的故事,对其进行道德教育。

传统节日是中华民族几千年发展下来的民风习俗的综合体现,将传统节日添加到幼儿德育教学中,对幼儿整体的道德素养形成有很大的影响,也有利于幼儿从小形成民族归属感。因此,幼儿园要重视传统节日在幼儿学习活动的穿插以及影响。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参考文献:

[1]戴燕. 刍议中国传统节日德育资源的挖掘与利用[J]. 时代教育,2017(20):201. [2]黄瑂. 传统节日让幼儿园德育充满魅力[J]. 福建教育,2017(22):7-8. [3]郭佳. 幼儿园开展德育的有效实践策略[J]. 基础教育研究,2016(16):87-88.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