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谈谈怎样培养孩子的文明行为

谈谈怎样培养孩子的文明行为

2021-12-09 来源:小侦探旅游网
谈谈怎样培养孩子的文明行为

摘要]

培养孩子的文明礼貌的行为要从一点一滴做起。叶圣陶在《习惯成自然》一书中指出:“要有读书的能力,必须把书本打开,认认真真的去读;要有文明礼貌的行为,必须走进环境,点点滴滴的熏陶。” [关键词]

文明行为;树立榜样;尊重他人;品德;

从一个人的行为可以看出这个人的修养和素质,而是好的修养与素质正是文明举止的一种体现,以及健全人格行为的表露。正如培根所说:“美德有如名香,经燃烧或压榨而具番愈烈。幸运最能显露而厄运最能显露美德也。” 有这样一则故事:

有位母亲总是轻声细语地管教孩子。在宴席上,她让孩子坐在椅子上,默不作声地吃大人夹给他的饭菜。咳嗽时她提醒或者要对客人说“对不起”。饭桌上,孩子不小心把饭粒掉在地上,她一边让孩子拾起饭粒,一边提醒她以后注意。饭后,孩子要保姆替她取水,她提醒孩子,不该随意让别人帮自己做事。若是非麻烦不可,一定要说“请”、“对不起”、“麻烦您”“谢谢”等礼貌用语。

从这则故事中母亲一系列的轻声细语的说教,孩子愿意接受,能够接受,主要原因是方法得当。从另一个角度来看,这位母亲不急不燥的言行,又体现出她良好的修养与素质。

还有一则故事是:在父母座谈会上,老师表扬了这样一件事,班级的一些学生到一名同学家去玩,临走时,大家都忙着拿书包,穿鞋子,只有张小亮在最后,她把自己坐的椅子认真摆好,把弄乱的东西放回原处。这一瞬间的细小行为,被那位细心的母亲看在眼里,很受感动。她说:“这反映了一个学生良好的文明习惯,说明这孩子很有教养。“

张小亮的母亲说:见过张小亮的人都说她的气质好,彬彬有礼,落落大方,这也是从小到大逐步养成的。在家庭教育当中,我们除了开发她的智力,增加灵气,培养能力外,也同步进行着文明行为的训练。我们的目标不仅仅是要培养出一个聪明的孩子,也要培养出一个文明的孩子。从张小亮学会说话,能听懂一些简单的提示和要求起,我们就有意识在各种场合下,告诉她应该怎样做。比如早晨离开家时,要和家里人说“再见”,到了托儿所要问“阿姨好”,“小朋友好”等。张小亮在上小学以前一直在爷爷奶奶身边,他们非常喜欢这个孙女,每到晚上都给她讲故事,他们经常告诉张小亮,那些要吃要喝,打架骂人的孩子谁都不喜欢,长大会变成坏孩子。日积月累,张小亮变得非常规矩,有礼貌。

其实,像张小亮父母的这些教育方法,有许许多多的父母都用过,可是为什么效果差些呢?其中原因有:首先,父母对孩子的文明行为教育没有能持久地坚持下去,使孩子在文明行为旧习复发。其次,父母在全面教育孩子上,可能出现了重智力轻文明的偏差,没有把文明行为教育和重视学习放在同等地位。再次,是孩子与父母的要求是一回事,孩子做不到时父母没有给予及时的纠正,缺乏对孩子的监督和指导。最后,是父母自己没能以身示教,自然而然孩子对文明行为就没有说服力。因此,父母的言行身教是很重要的。人们常说:“一对好父母是一所优秀的好学校,是孩子的精神财富。” 一、 为孩子树立榜样

父母对孩子的影响最直接的最深刻的。父母的身教是对孩子最生动,最实

际的教育。父母应充分利用家里来客的有利时机提醒孩子,给孩子示范,使孩子在亲身体验和实践中理解文明、礼貌、热情的含义,并通过潜移默化地影响孩子,使孩子逐步形成礼貌待人的品德。

我的儿子也是个很好的例子,他刚两岁一个多月就上幼儿园了。他很调皮,认识他的大人都喜欢逗他。刚上幼儿园时见到老师就躲在我的后面和老师玩猫猫,从不和老师问好。在我与他的老师不断地引导下,现在变了。早上一醒来就说“妈妈,早上好!妈妈,我爱你!”去上幼儿园的路上如果碰到邻居的爷爷奶奶都问好。有好玩好吃的他都要留给他的好朋友王智藤一起玩一起吃。现在已经读五年级了,每次碰到妈妈爸爸的朋友或同事都主动与人大招呼。 二、帮助孩子尊重自己与尊重他人

父母要从小培养孩子自尊概念,让孩子明白人格和尊严是不能挑战的,自己要尊重自己,当自己被侮辱和歧视的时候,要用正当的手段去反击,不能甘受屈辱。常言:“想要获得别人尊重你,首先你要学会尊重别人。”每个人都希望被别人尊重,父母要告诉孩子,无论和什么身份,什么地位的人说话时,都要给予足够的尊重和礼貌,不能傲慢无礼。

曾经有个学生,他的父母是当地财政所的工作人员。在读二年级的时候,他从来不懂得尊重别人。他谴责他的老师笨不懂教书,谴责他的同学肮脏、臭,从不和别的孩子一起玩。有一次,更可恨的是他乘同学上体育课在操场活动时,跑进教室把同学水瓶里的开水倒掉,拉尿进水瓶里拿去给他的同学喝。全班的孩子谁都不愿意接近他。当地的父母们谁都知道他是个不懂讲礼貌的孩子,都嘱咐自己的子女不要和他来往。

三、要交孩子文明称谓和文明用语

文明称谓和文明用语有很多,日常用的包括“您好”、“早上好”、“见到您很高兴”、“欢迎光临”、“欢迎下次再来”、“晚安”、“对不起”、“没关系”、“谢谢”、“请”等等。再交往行为中,见面要打招呼,握手、与人交谈时眼神、体态和表情要体现出对对方的尊重。与别人说话时要用眼睛看着对方。如果与别人说话,眼睛却朝旁边看,或东张西望,这是不礼貌的行为。文明礼貌的环境行为要求遵守公共秩序和社会公德。比如爱护公共卫生,不随地吐痰,不乱扔垃圾。穿着朴素大方整洁,头发干净整齐,不打架骂人。待人态度热情和蔼。遵守交通规则,乘车时主动买票,给老人、病人、残疾人,孕妇及师长让路、让座,不争不抢座位。购物时按顺序排队结帐;爱护公共设施;爱护花草树木;观看演出和比赛时,不起哄不骚扰,做文明观众,等等。 四、要交孩子说真话

宁可说真话,也不要说假话,更不要说谎话,生命不可能从谎言中开出灿烂得花朵。就有一则故事《高允宁死不说假话》:北朝时,高允是太子的老师,很有学问,太武帝让他辅助催浩编写魏国国史。

催浩将魏国前几代的文化落后状况如实记载了下来,太武帝看后很生气,命令将全部著史的人都抓起来杀掉。太子想保护自己的老师,便向太武帝奏道:“高允虽然参与了编史,但写得很少,并且所有修饰、定稿工作都由催浩承当,和高允没有关系,请父皇赦免他。”太武帝素知高允的为人,也有意饶恕他,便问:

“太子所说都是真的吗?”不料高允却不顾太子一旁使眼色,老老实实地回答:“不,催浩的事情多,所以他只管抓纲要,具体内容方面我比他写得多。”太子急了:“高允是见了陛下心里害怕而胡言乱语。我刚才还问过他,他就说是催浩干的。” 太武帝仍让高允证实,高允仍然说实话:“我不敢欺骗陛下。太子所说只是想

救我的命,刚才太子并没有和我说过这件事。”太武帝大笑,不仅没有责怪他,反而称赞他宁死不说假话,决定赦免他。

事后,太子埋怨高允说:“一个人应当见机行事。我替你告饶,你怎么反去触怒皇上。这件事我想起来真有点害怕。”

高允说:“催浩做这件事私心重,是有错误,但是编写历史,记载帝王活动,朝政得失,这并没有错。再说,国史是我和催浩一起编的,出了事,怎能全推给他呢。殿下一心救我,我是十分感激的,但要我为活命而说违背良心得话,我是不干的。”

总之,培养孩子文明礼貌的行为是全面培养孩子综合素质提高孩子道德修养的人生必修课,对孩子一生都受用。因此,要持之以恒地鼓励及引导孩子的文明礼貌行为。英国教育家烙克说:“事实上,一切教育都归结为养成幼儿良好习惯,往往自己的幸福都归结于自己行为习惯。” 【参考文献】

1、扬智均编著《有效父母》。

2、石磊编著《培养优秀孩子的十大方法》,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