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1第四单元11太平天国运动测试版含答案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1第四单元11太平天国运动测试版含答案

2021-12-28 来源:小侦探旅游网
第四章 近代中国反入侵、求民主的潮流

第11课 太平天国运动 测试题

知识点:太平天国运动的缘故

1.“推动了这次大爆炸(指太平天国运动)的毫无疑问是英国的大炮”,“太平天国运动是鸦片战争炮声的回声”。对此,以下明白得正确的选项是( ) A.鸦片战争激化了中国社会矛盾,致使太平天国运动暴发 B.太平天国运动反对鸦片战争中清政府的卖国行为 C.太平天国运动以反对外国入侵为主旨 D.鸦片战争是太平天国运动暴发的本源

知识点:太平天国运动的进程

2.(2020·课标全国Ⅱ,29)洪秀全尊奉“皇上帝”,自命为上帝之子下凡救世,以为其他一切偶像皆为妖魔。太平天国运动初期,太平军所到的地方毁学宫、拆孔庙、查禁孔孟“妖书”;而在后期洪秀全那么要求“学尧舜之孝弟忠信,遵孔孟之仁义道德”。太平天国运动由反孔到尊孔主若是因为( )。 A.拜上帝教不足以支撑其政权 B.太平天国定都天京后战局显现逆转 C.反孔受到传统士绅的抗击 D.太平天国未能取得西方势力的支持

3.(2021·湖南望城联考)在耶稣之下,太平天国的首义诸王一晚上之间都成了上帝的众子,并依照各自的行序别离对应天象:洪秀全为日,杨秀清为风,萧朝贵为雨,冯云山为云,韦昌辉为雷,石达开为电。(陈旭麓《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这实质上反映了太平天国( )。 A.宣扬人人平等思想 B.借助神权重建品级秩序 C.增强核心领导层凝聚力

D.将基督教教义与儒家大同思想结合

4.太平天国运动中的一首歌谣:“天父杀天兄,终归一场空,打起包裹回家去,仍是当长工。”此歌谣反映出( ) A.清军向太平军反扑 C.太平天国北伐失败

B.天京事变造成悲剧 D.天京陷落

5.武宣是太平天国运动的发源地之一。在武宣民间流传着如此的歌谣:“不怕清妖兵马足,天军引他到山麓,比如红薯堆进灶,大大小小一窝熟。”“妹莫忧,卷起包袱上柳州,跟从天军去打仗,太平天下乐悠悠。”这说明太平天国运动( ) A.具有必然的群众基础 C.实现了土地平均分派

知识点:太平天国运动的纲领文件

B.军事力量强于清政府 D.顺应了历史进展潮流

6.(2021·湖北黄冈中学模拟)有学者在评论某部高作时说:“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它第一次闪烁着具有近代民主色彩的精神火花,是中国近代化的先声,在近代中国具有重要的启蒙作用。”该高作是( )。 A.《海国图志》 B.《资政新篇》 C.《天朝田亩制度》 D.《新学伪经考》

7.(2021·河北冀州中学模拟)在太平天国的历史上,乃至整个晚清的历史上,他都是一个太值得说道的人物。他的高作仅仅一万一千字,却充满了西方化改革精神的治国方略,他是鸦片战争后中国第一名提出变法维新思想的改革家。上述人物最可能是( )。 A.洪秀全 B.洪仁玕 C.曾国藩 D.郑观应

8.(2021·江苏徐州、宿迁模拟)洪仁玕在《资政新篇》中颇具深意地说,凡“万方来朝,四夷宾服及夷狄戎蛮鬼子,一概轻污之字,皆没必要说也。”这说明了( )。

A.近代学习西方思潮的萌生 B.中国人改善外交环境的愿望 C.农人领袖思想觉悟的提高

D.对西方国家的认知有新转变

9.(2021·云南邵通一中模拟)从《天朝田亩制度》到《资政新篇》表现了太平天国运动的进步历史偏向。但从内容上看,二者也存在一起的局限性,其表现有( )。

①不能对那时社会矛盾做出正确熟悉 ②具有强烈的小农意识 ③只学习西方先进技术 ④缺乏坚实的社会基础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①③

知识点:太平天国运动的评判

10.(2020·山东文综,11)以下图为一名同窗的课堂笔记,记录了对某一历史事件的不同评判。据此,推断他学习的内容是( )。

A.太平天国运动 B.义和团运动 C.辛亥革命 D.北伐战争

11.洪仁玕在太平天国运动失败后的“供词”中说:“我朝祸害之源,即洋人助妖之事……如洋人不助敌军,那么吾人断可长久支持。”对此明白得准确的是 12.A.谴责列强干与中国内政 13.B.推卸失败的责任 14.C.向清政府摇尾乞怜 D.正确总结了失败的客观缘故

15.太平天国运动是中国民主革命的先声,要紧依据是( ) A.斗争规模前所未有

B.成立了与清政府对峙的革命政权 C.担负起反封建反入侵任务 D.最先提出进展资本主义的方案

13.(2021·吉林长春高三模拟)阅读以下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1842年鸦片战争期间,腐败的清政府迫于英帝国主义坚船利炮的淫威,与英军在古静海寺内议定《南京条约》,后在泊于下关江面的英舰“康富丽”号上正式签定了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不平等条约——《南京条约》。中国人从此尝到了“弱国无外交”、“掉队会挨打”的滋味,并蒙受耻辱长达155年。静海寺也成为中国近代史起点的象征。

材料二 160年前,在中国东南大地卷起了以洪秀全为首的太平天国农人革命风暴。太平天国的农人领袖们,为了打坏旧世界,成立新世界,制定了较为完备的革命纲领即《天朝田亩制度》和《资政新篇》。《天朝田亩制度》是一个完全否定封建土地所有制的革命纲领,设计出一个“没有剥削、没有压迫、人人平等”的理想社会,曾经极大地鼓舞了农人的革命热情。《资政新篇》是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提出学习西方资本主义、进展中国近代工业的纲领,展现了从经济基础到上层建筑进展资本主义的宏伟计划。

材料三 2020年,桂平市举行纪念金田起义160周年座谈会。来自区内外专家学者进行学术研讨,并前去金田起义遗址进行考察和调研。金田起义是几千年来中国农人战争的顶峰。马克思、恩格斯曾给予高度评判,以为金田这场“大起义”是“保留中华民族的人民战争”,从那个战争“看到整个亚洲新纪元的曙光”。 (1)材料二与材料一所反映的历史现象间有什么关系?

(2)结合所学知识及材料二,分析太平天国两个纲领的主旨各是什么?可否实现?什么缘故?

(3)材料三中的马克思、恩格斯是从哪一角度评判金田起义的?你是如何看待的?

【参考答案】

1 A.解析 材料表明了鸦片战争和太平天国运动的关系,即鸦片战争激化了中国社会矛盾,导致太平天国运动爆发,阶级矛盾是根本因素。 A.解析 解答本题要注意结合中国的实际情况去分析,儒家思想在中国2000年的传承中根深蒂固,而西方的上帝在国人心中基本没有什么印象,由此使其政权缺乏理论根基和群众的广泛支持。应明确太平天国运动仍属于农民阶级斗争,缺乏科学理论指导,难以摆脱2 阶级和时代局限性,材料充分说明了这一点拜上帝教在运动初期起了动员组织作用,但随着起义规模的扩大,其难以适应建设农民政权的需要,而农民阶级深受孔孟传统思想影响,运动后期洪秀全不得不借助尊孔方式维持政权;B、C两项不是主要原因;D项不是原因。 B.解析 太平天国以洪秀全为首进行永安建制,分权于诸王,实际上就是重建等级秩序,3 再加上各自的行序还要对应于相关的天象,反映了他们借助神权,将权力神化。只有B符合题意。 B.解析 “天父”“天兄”都是对太平天国领导人的称呼,“天父杀天兄”反映了太平天国4 领导集团内部的变乱,因而可以判断为天京变乱。 A.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材料的分析理解能力。由题干关键词“民间流传”、“到山麓”、5 “妹莫忧”、“跟随天军去打仗”可知,太平天国运动具有一定的群众基础。 B.解析 根据题干中“近代民主色彩……中国近代化的先声……启蒙作用”分析,应是《资政新篇》,它是先进的中国人最早提出的在中国发展资本主义的方案,具有鲜明的资本主6 义性质。它明确提出了学习西方先进的政治制度和先进的科学技术,主张平等的外交等。集中反映了当时先进的中国人向西方寻找真理和探索救国救民道路的迫切愿望,符合中国社会发展方向,具有进步性。 B.解析 在太平天国运动历史上具有“西方化改革精神的治国方略”的是洪仁玕的《资政7 新篇》,它是先进的中国人最早提出的发展资本主义的方案。 8 D.解析 不能将西方国家说成“蛮鬼子”体现了鸦片战争以来人们对西方国家认识上的变化。D项符合题意。师夷长技以制夷的思想迈出了向西方学习的第一步,A项有误;题干中体现不出“改善外交环境”的意愿,排除B项;C项说法太过笼统。 B.解析 《天朝田亩制度》和《资政新篇》都没有认识到中华民族与列强的矛盾,①符合9 题意。《天朝田亩制度》带有空想性,《资政新篇》也缺乏实施的社会条件,④符合题意。②是《天朝田亩制度》的局限,③在《天朝田亩制度》中没有体现。 A.解析 该笔记从近代化的角度评价了太平天国运动。太平天国运动打击了中外反动势10 力,《资政新篇》是中国第一个发展资本主义的方案,有利于中国近代化。同时常年战争破坏了社会经济,《天朝田亩制度》试图固化小农经济,是一种历史的倒退。 D.解析 本题关键在于准确把握材料含义,对它作出正确评价。排除明显错误的B、C两11 项,A项干涉内政的表述不准确,正确答案是D项。 12 C.解析 太平天国运动发生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中国,主要任务是反封建反侵略。 解析 第(1)问,从阶级矛盾方面回答。第(2)问,分别回答《天朝田亩制度》和《资政新篇》的相关内容。第(3)问,要从全球史观角度分析。 答案 (1)鸦片战争后,列强经济侵略和清政府的搜刮,激化了阶级矛盾,导致太平天国运动的爆发。 (2)《天朝田亩制度》的主旨是建立绝对平均的理想社会;《资政新篇》的主旨是发展资本13 主义。不能。因为绝对平均是空想,违背社会发展规律,无法落实;农民阶级的局限性和社会环境决定不可能发展资本主义。 (3)全球史观的角度(或者亚洲民族民主运动角度)。太平天国运动沉重打击了封建统治和外国侵略势力,是中国近代民主革命准备时期的重要事件,也推动了亚洲民族解放运动。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