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业银行信贷资产质量与绩效的关系研究
作者:段淑铃
来源:《时代经贸》2013年第18期
【摘 要】自2008年以来,由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经济危机在世界范围内以不可阻挡之势全面袭来。这股来自大洋彼岸的飓风,几乎摧毁了我国的实体经济市场。在这次灾难面前,我国的商业银行貌似可以独善其身。面对国际大型跨国银行的纷纷倒闭,我国商业银行却可跻身世界银行业前列。但事实上,我国商业银行面临的风险是巨大的。这次危机,为考量我国商业银行的信贷资产质量提供了契机。本文通过对信贷资产质量的考察,分析其对商业银行经营绩效的影响。并在整合研究两者关系的同时,将落脚点放在考察绩效考核指标的设置,尤其是针对信贷业务绩效考核。商业银行只有充分认识到从业人员是基于可量化的考核标准来进行业务行为选择这一点,才能在未来业务开展中起到依靠合理考核促进绩效改善的作用。 【关键词】资产质量;绩效考评 一、引言
商业银行作为经营货币的特殊企业,经营包括资产业务、负债业务、中间业务在内的三大业务板块。通过资产业务为商业银行创造主要的利润,因此贷款就成为商业银行的主要盈利资产。商业银行最大限度的保障其盈利资产的安全,就成为创造较好的业绩表现的基础。商业银行经营绩效综合性的表达了商业银行信贷资产运作的质量,高质量的金融资产与高表现的经营绩效相匹配,二者相辅相成。同时,商业银行经营绩效的改善将有利于银行金融资产质量的提高。
商业银行是我国金融业的主要组成部分,承担了我国企业资金需求的一大部分,作为一种间接的筹资手段,为我国经济的发展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如何正确理解我国商业银行信贷资产质量与经营绩效的关系,是商业银行经营管理者应该予以重视的一个重要环节。 本文对商业银行信贷资产质量与经营绩效进行实证分析。根据以上的综合分析,现假设商业银行的信贷资产质量与银行经营绩效之间存在正相关的关系。主要表现为信贷资产质量越好,商业银行的业绩表现就越突出。主要选取了16家已经成功上市的商业银行作为目标样本,搜集整理从2003年至2012年的财务报表数据。 二、实证分析
现阶段,保证股东价值的最大化是大多数企业财务管理的首要目标。作为衡量经营业绩的指标,净资产收益率有其独特的优势,它不仅可以用来衡量商业银行对股东投入资本的使用效率,还可以衡量商业银行自有资本的使用效率,选择净资产收益率衡量商业银行的经营绩效有其合理性。基于以上理由,在自变量的选择上,本文选取净资产收益率指标作为衡量商业银行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经营绩效的指标。虽然评价指标各种各样,但评价资产质量状况的指标都一致指向了不良贷款率,因此,在因变量的选取上,我们以不良贷款率作为衡量商业银行信贷资产质量的首选指标。
(一)不良贷款率的描述性统计
本小节分析了16家商业银行的不良贷款率指标,从总体上看,已上市的商业银行的不良贷款率平均值在2.46%。其中,平均不良贷款率超过3%的年份主要是在2003年到2006年。这一时期,我国主要的大型的商业银行进行股份制改革的开局之年,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转轨的初级阶段。不良贷款率的数据正是体现了,在当时的经济环境下,整个银行业在信贷资产质量的管理方面存在的问题,以及银行系统对于信贷风险管理上的缺失。不同年份不同发展阶段,商业银行承担的信贷风险不同,信贷资产质量状况也不同(见表1所示)。 针对不同年份的样本数据进行统计分析,从2006年起,16家商业银行的平均不良贷款率逐年降低,在2008年开始,平均的不良贷款率步入1%的行列。这说明,随着改革的发展,我国商业银行的信贷资产质量存在好转,市场经济的发展,市场竞争的活跃,为商业银行发展提供了优越的外部环境,为进一步改善商业银行的资产质量提供了有利的保障(见表2所示)。 按样本银行的不同,对数据指标进行统计分析,我们发现,华夏银行、农业银行、交通银行、工商银行、中国银行、建设银行的不良贷款率指标较高均超过1%,包括五大国有商业银行。国有商业银行的不良贷款率高于其他非国有的股份制商业银行,这充分的体现了国有商业银行在保障信贷资产质量上相较于其他商业银行存在差距,保障金融资产的安全性上,私营体制下的股份制商业银行更具优势。商业银行的不良贷款率指标统计分析,从总体上说明不同年份不同银行在不良贷款率指标上存在的巨大差异。 (二)对净资产收益率的描述性统计
本小节分析了16家已上市商业银行的净资产收益率指标,从总体上看,这些样本商业银行的净资产收益率平均值在17.49%,最大的可以达到30%。按不同年份进行统计分析,发现净资产收益率的中期值在2003年到2005年是相对较低的,都处在10%以下。年末的净资产收益率在2004年出现较大反差,达到40.8%,这与整体统计的最大值30%存在差异,可能是由于统计样本的方法差异导致(见表3所示)。
不同年份的净资产收益率显示了净资产的获利能力。净资产收益情况显示,2007年达到一个高点26.93%,此后处于较为平缓的区间19%~20%,这与2007年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不无关系。此后,我国商业银行面对大量国际性的银行的破产倒闭,仍以较好的业绩表现跻身世界先进银行的前列(见表4所示)。
横向比较,不同类型的商业银行在净资产收益率上具有不同的表现。利用各大商业银行共有数据进行分析,净资产收益率超过20%的仅有兴业银行一家,16%~20%的占到半数以上,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而小于16%的占到了五家,最小的是南京银行。兴业银行的不良贷款率最低而净资产收益率最高,一定程度上符合我们对于银行绩效与资产质量存在正相关关系的假设,资产质量越高,其业绩表现越好。 (三)实证分析
目前,信贷业务仍旧是我国商业银行的最主要的业务,利息收入仍旧占利润总额的最大部分。由此我们可以看出,我国商业银行的信贷资产的质量越好,创造的利润就越多,经营绩效的表现就更佳。商业银行信贷资产质量的好坏不仅影响银行业短期的业务经营创利,对于长期的可持续发展也存在影响。我们假设商业银行信贷资产质量和经营绩效之间成正向对应关系。 不良贷款率=(次级贷款额+可以贷款额+损失贷款额)/贷款总额
下文的图表分析中,我们采用B值代表不良贷款率指标。下文的分析中将不良贷款率指标按大小分为四类,第一类是不良贷款率小于等于1%,即B≤1%定义为A组,第二类是不良贷款率介于1%到3%之间,即1%5%定义为D组(见表5所示)。
对整体264个样本数据进行分析,我们发现不良贷款率较小的样本(B≤3%)约占84%,不良贷款率较高(B≥3%)约占16%,不良贷款率超过5%约为7%,不良贷款率纵向针对不同年份存在较大差异,如表五所示。不良贷款率在2008年后明显好转。
如表5所示,从2008年起商业银行的不良贷款率不存在D组(B≥5%)的情况。不良贷款率A组(B≤1%)的情况明显呈逐年增加的趋势。商业银行的不良贷款率各年不同,银行之间存在差异(见表6所示)。
表6是分四组衡量不良贷款率比例的商业银行的净资产收益率的算术平均数的数据,从表中我们可以看出:
2003年不良贷款率较小的B组(1%
2004年,A组和B组的净资产收益率的算术平均值分别为30.01%和12.37%,A组显著高于所分析样本整体的净资产收益率的算术平均值 11.71%,而B组也略高于样本整体值。而C组和D组的净资产收益率算术平均值分别为10.92%,7.78%,D组明显比所选样本整体的净资产收益率的算术平均值低,而C组也略小于整体值平均值。
2006年,A组和B组的净资产收益率的算术平均值分别为23.79%和17.06%,都比样本整体在06年的净资产收益率平均值16.55%要高,而C组和D组的净资产收益率算数平均值15.22%和15.08% 都比样本整体的净资产收益率的算术平均值低。
2007年的数据显示,存在某种偶然因素,使得样本数据存在波动,C组和D组净资产收益率的算术平均值为39.58%和24.71%。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从上述的分析,排除偶发样本,我们可以发现:2003~2006年,不良贷款率较大的分组C组和D组,净资产收益率平均值就比较低低;相对的不良贷款率较小的分组A组和B组,其平均净资产收益率就高,并且连续4年不良贷款率较大的D组(B≥5%)的净资产收益率的平均值都比较低。
2009年至2012年不良贷款率较小的A组的净资产收益率的平均值较大,而较大的B组的值较小。这也说明随着不良贷款率的增大,净资产收益率是逐渐减小的。2007年和2008年的数据比较特殊,可能是由于复杂的经济环境的影响,不能影响我们的整体分析。
本文在对样本银行近10年的财务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的基础上,以不良贷款率作为衡量银行信贷资产质量的指标,从纵向(不同时期)和横向(不同样本)的角度对商业银行信贷资产质量与经营绩效之间的关系进行了研究。研究结果表明,我国商业银行的资产质量与其经营绩效之间存在着显著的正相关关系。因此,商业银行要提高经营绩效,关键是增强资产的质量。其中控制贷款业务和金融产品投资业务的风险是重中之重,可以通过核销等方式处置不良资产,严格投资决策的程序,最终提高银行经营绩效。 三、结论运用
通过上文的分析,商业银行的信贷资产质量对经营业绩确实存在同方向的影响。也就是说,商业银行信贷资产的质量越好,不良贷款率越低,经营业绩指标越突出,净资产收益率越高。因此,为了创造更好的绩效,有必要从改进资产质量入手,进行指标的设定。
商业银行的信贷资产质量与绩效呈显著的正相关关系。商业银行为了创造更多的利润,即必须提升信贷资产的质量,这就需要从信贷质量管理的考核上入手。通过实证分析得出商业银行信贷资产质量与其绩效正相关关系。并以此引出了商业银行提高经营绩效的办法,可以是通过改善信贷资产质量的方法,进而把针对提高资产质量进行考核作为落脚点。 对于商业银行信贷资产质量管理的考核可以从三个方面入手:
(一)在信贷资金投放的业务操作上,可以按业务程序不同,分门别类进行考察。例如,指标设置对贷款投放对象资料收集是否齐全,贷款是否按规定审核发放,是否完成贷后检查工作,对抵质押物是否进行现场检查评估,临近清收期是否做到客户通知的考察。对于不能完成任务的业务人员进行相应处罚,不仅要在绩效工资的发放上进行处罚,而且要在未来职位升迁上进行处罚。对于较为严重的业务操作问题,还要在处罚业务实施个人的同时,对业务单位的整体进行处罚。相应的,对于业务操作符合标准的个人以及单位,进行多方面的奖励。 (二)在资产质量的管理上,商业银行也可以进行细化。例如,贷款的贷后管理是否即使报告贷款对象的风险状况,票据承兑是否准确核实相关信息,是否调查公司贷款的贷款用途变更状况,是否准确核实融资业务的进展情况。对于不能按照相关管理办法做出准确的信息跟踪和报告的相关业务人员及其部门负责人,进行罚薪或降级的处分。对于认真履行资产管理办法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的从业人员,根据为银行业创利和规避风险程度的不同,则给予相应的经济激励,以及岗位级别的升迁。
(三)对从业人员职业道德水平的考核,也可以分类进行考核。例如,是否存在勾结客户骗贷,收受业务回扣的行为;是否存在斜率商业秘密,客户资料的行为;是否存在不服从领带管理的行为;是否存在欺骗客户的行为;业务服务是否周全到位;是否进行恶意竞争行为等。商业银行的从业人员都应该以职业道德标准来要求自己,提升自身的职业素养。商业银行对于存在上述行为,严重不符合职业道德标准,并为商业银行带来损失的从业人员,给与免职处理。商业银行不仅要提升整个业务队伍的专业素质,更应该关注从业人员队伍的职业道德。 可见,商业银行从考核办法入手加强信贷资产质量的管理,可以避免经营风险,提高利润水平,提升身体素质。商业银行未来业务发展应该着重关注从考核办法的制定,促使从业人员的业务行为,为自己带来更高绩效薪酬和职位升迁的机会。而且,这也将成为银行提高相关资产质量的有效办法,以此提升商业银行的盈利能力。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