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我国帕金森病及运动障碍性疾病研究进展

我国帕金森病及运动障碍性疾病研究进展

2023-08-01 来源:小侦探旅游网
我国帕金森病及运动障碍性疾病研究进展

发表时间:2020-05-20T03:03:23.612Z 来源:《学习与科普》2019年45期 作者: 倪锡森[导读] 基于此,本文作者根据相关文献,分析了我国帕金森病及运动障碍性疾病研究进展。福建中医药大学

摘要:随着医疗卫生事业的不断进步与发展,关于帕金森病及运动障碍性疾病的研究也越来越成熟,使得人们更加了解帕金森病及运动障碍性疾病,基于此,本文作者根据相关文献,分析了我国帕金森病及运动障碍性疾病研究进展。 关键词:帕金森病;运动性障碍疾病;研究进展

我国关于帕金森病及运动障碍性疾病的研究已经逐渐成熟,相关文献已经超过3000篇,均对帕金森病及运动障碍性疾病的临床治疗起到了积极作用。对此,下文先论述了我国帕金森病的研究进展,然后概述了其他运动障碍性疾病研究进展。 1我国帕金森病的研究进展

含义:帕金森病的英文全称为(Parkinson’s disease),简称PD,是最为常见的一种神经系统疾病,多发病于老年人群体(年龄为40-70岁),相关数据显示,我国有超过20%的帕金森病是老年人,其中50-60岁占60%。

致病因素:遗传、环境、年龄、氧化应激等因素都可能操作帕金森病发生,即年龄越大、家族中有帕金森病病例患者、吸毒者、除草剂、杀虫剂等容易导致帕金森病发生。

病理生理:主要是中脑黑质多巴胺(dopamine,DA)发生病变,导致神经元变性死亡,从而减少纹状体DA含量,致使神经元胞质内出现嗜酸性包涵体,最终引发帕金森病。发病时会对多巴胺能系统、非多巴胺能系统等造成一定的损害,甚至出现智能减退、情感障碍等不良现象。

临床表现:起病隐袭且进展缓慢;首次发病时会出现肢体静止性震颤、活动笨拙迟缓、肌强直等症状,还有的患者会出现抑郁、焦虑等不良心理,降低了患者的生活质量及健康水平。

其中静止性震颤(static tremor)主要表现在上肢出现慢频率震颤;肌强直(rigidity)主要表现在肢体、颈部、躯干感觉有阻力;运动迟缓(bradykinesia)主要表现始动困难、运动幅度减少。

关于帕金森病,在1980年以前我国对于帕金森病的研究还局限于临床症状及常用药物不良反应观察阶段;到20 世纪 80 年代早中期我国的帕金森病研究才进入基础研究阶段,并发表了多篇帕金森病相关文献,诸如6-羟多巴胺(6-OHDA)、N-甲基苯四氢吡啶(MPTP)等相关文献;20 世纪 90 年代以后我国帕金森病研究已经进入动物实验阶段,多出了很多治疗性、发病机制及预防方面的文献,如今帕金森病的研究更是得到越来越多相关学者及专业的重视[1]。 2其他运动障碍性疾病研究进展 2.1肝豆状核变性研究进展

肝豆状核变性是较为常见的一种 运动障碍性疾病,主要因为患者的常染色体出现异常代谢障碍,从而引发运动障碍,例如具有隐形遗传性的铜代谢出现障碍,导致基底节区变性,从而损害肝功能,甚至出现肝硬化和肾脏损害等不良现象。

关于“肝豆状核变性”的研究,我国相关学者及专家已经进行了很多研究,并发表了2115中文文献,都是经过临床试验后得出的结果性研究,具有很高的临床治疗参考价值。另外,该运行障碍性疾病在中医学领域也得到了深入研究,并衍生出很多治疗方法,还取得了很好的治疗效果,证实该疾病在中医学领域取得了很好的研究成果,关于中医药治疗肝豆状核变性的文献也不断增加。有文献资料显示,P型三磷酸腺苷酶(ATP7B)如果发生基因突变,会增加肝豆状核变性发生率,徐评议和梁秀龄等学者也对“ATP7B 基因突变”开展了很多临床研究,并总结验证了很多有效的治疗方法,为实际的肝豆状核变性奠定了良好基础和提供了可靠依据[1-2]。 2.2肌张力障碍研究进展

“肌张力障碍”的发病原因在于患者主动肌、拮抗肌出现收缩不协调,然后导致肢体运动缓慢和静止性震颤等障碍性疾病发生。根据发病原因可将“肌张力障碍”分为原发性肌张力障碍疾病和继发性肌张力障碍疾病,其中原发性肌张力障碍具有多个综合征,是多个病因引起,而继发性肌张力障碍则主要由多种毒素引起。

如今,我国关于“肌张力障碍”的研究已经逐渐成熟,在万方、知网等期刊网站上能查询到的肌张力障碍相关文献一共 1517篇,绝大多数都是病例报告,对实际的肌张力障碍诊断、治疗、预防及护理等都起到了积极作用,具有很大的临床应用价值。另外,我国很多科研人

员都对多巴反应性肌张力障碍(DRD)进行了研究,并清除的了解到致病根本原因是“三磷酸鸟苷环化水解酶Ⅰ(GCHⅠ)”基因发生突变,然后引发多巴反应性肌张力障碍发生[2]。

2.3小舞蹈病、特发性震颤和亨廷顿病研究进展

“小舞蹈病”是较为常见的急性风湿病,属于神经系统疾病范畴,也被称为Sydenham 舞蹈病,该运行性障碍与其他运动障碍不同,该疾病没有明确的病因,所以关于该疾病的研究也不多,并没有被纳为研究重点对象,关于“小舞蹈病”的文献一共才128篇,包括了临床研究和综述。

“特发性震颤”还有另外一个别称,即“原发性震颤”,关于该疾病的研究也不多,通过搜索中国期刊数据库了解到,关于该疾病的文献才184篇。

“亨廷顿病”英文全称为“Huntington舞蹈病”,其临床症状有缓慢起病、动作痴呆等,关于该疾病的相关文献也很少,仅有117 篇。 3小结

总之,经过长时间对帕金森病及运动障碍性疾病的研究,已经总结和找到了很多有效的临床治疗方法,有效提高帕金森病及运动障碍性疾病的临床治疗效果,促进帕金森病及运动障碍性疾病治疗及临床研究蓬勃发展。 参考文献:

[1]管晓军,黄沛钰等.帕金森病及相关运动障碍的神经影像学诊断专家共识[J].内科理论与实践,2018,13(05):320-324. [2]陈海波,陈生弟.我国帕金森病及运动障碍性疾病研究的进程[J].中华神经科杂志,2019,52(11):948-951.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