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航空器材标准化管理
【摘 要】标准化是制定标准和贯彻标准的全过程,航材标准化管理对实现航材科学管理和提高航材仓储质量具有重要作用,本文分别从航材标准的制定、宣贯、实施、修订四个方面谈航材标准化管理。
【关键词】航空器材;标准;标准化
航空器材(简称“航材”)系指用于装配和维修飞机(直升机)所需物资器材的统称,简称航材。航空器材是航空兵部队生存、发展和随行各项任务的物质基础,也是形成部队战斗力的重要因素。航材标准化管理对于实现航材管理科学化、航材仓储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1 标准与标准化的含义 1.1 标准的含义
1983年我国颁布的国家标准(GB3935.1-83)中对标准的定义是:“标准是对重复性事物和概念所做的统一规定。它以科学、技术和实践经验的综合成果为基础,经有关方面协商一致,由主管机构批准,以特定形式发布,作为共同遵守的准则和依据。”
这个定义揭示了标准这个概念具有如下含义:第一,标准的本质属性是统一规定,作为各方共同遵守的准则和依据;第二,标准产生的基础是依据科学技术和实践经验的综合成果;第三,标准的对象是一切具有多样性、相关性特征的重复事物;第四,标准文件有着自己的一套格式和制定颁发的程序;第五,制定标准的目的是为了获取“最佳秩序”。
1.2 标准化的含义
1983年我国颁布的国家标准(GB 3935.1-83)中对标准化的定义是:“在经济、技术、科学及管理等社会实践中,对重复性事物和概念通过制定、发布和实施标准,达到统一,以获得最佳秩序和社会效益。”
这个定义揭示了标准化这个概念具有如下含义:第一,标准化不是一件孤立的事物,而是围绕标准进行的一系列活动过程,包括制定标准、贯彻标准和修订标准等环节,这个过程是一个不断循环、螺旋式上升的运动过程;第二,标准是标准化活动的核心,标准化的目的和作用,都是要通过制定和贯彻具体的标准来体现的;第三,标准化的效果,只有当标准在社会实践中实施以后,才能表现出来;第四,标准化是个相对的概念。对一件事物的标准化,不能是绝对的,在深度上有程度的差别。
2 标准化在航材管理中的重要作用 2.1 标准化有利于实现航材管理科学化
科学管理就是遵循事物的发展规律,运用科学的方法、程序,通过计划、组织、指挥、协调、控制,使管理对象发挥整体效能,达到预期目标的过程。而标准化是科学管理的基础。
科学管理的创始人泰勒曾经说过:“使所有专业工具、设备以及工人做各种工作时的每一个操作都达到标准化是实现科学管理的基本原理和基础”。该原理要求航材管理者在工作时要采用标准的操作方法,如器材包装方法、器材摆放方法、器材的封存方法等等,而且航材管理者使用的机器、设备、工具、材料和所在工作场所的环境等等都应该标准化,同时,标准化把航材管理过程中的各个要素和环节有机的、合理的组织起来,使每个活动和过程达到规范化、程序化,对
实现专业化、规模化航材管理,提高工作效率,减少资源消耗和浪费,提高军事效益和经济效益等起着重要作用。
2.2 标准化管理有利于提高航材仓储质量
仓储质量管理是指应用各种科学原理和科学方运对仓储商品进行储存、保养,以保证提供高质量的仓储商品管理。提高航材仓储质量是航材管理的重要目标之一,在仓储环节若想保持航材质量,就必须采取各种科学方法提高仓储的质量管理。而实施标准化管理有利于提高航材仓储质量。
实施标准化管理无论对军事效益,还是对经济效益都具有重要的意义。航材仓储质量受到仓库、设备、技术、流程、环境等等因素的影响和制约,不仅要求建设标准化仓库,配备标准化设备,还要运用标准化技术,制定标准化的航材接收、保管、发付流程等等。因此,航材仓储标准化管理是保持航材质量的必要条件,实施航材标准化管理的过程就是提高仓储质量管理的过程,也是提高仓储管理水平的过程。它既有利于提供质量完好的航材,又能保证航材准确、及时地供应;既能消灭各种事故、差错的发生,又有助于降低消耗,从根本上降低航材仓储成本,提高航材仓储经济效益。
3 做好航材标准化管理的方法 3.1 制定标准,形成体系
实施航材标准化管理首要的任务是制定航材工作相关的标准,形成航材标准体系。按照航材管理工作体制,制定航材筹措、调拨、供应、封存、保管、送修、统计、运输等各个环节的标准,制定各工作的技术及流程的标准,制定航材仓库、库区建设及安全、仓库设备、人员配备等标准。制定标准时要加强各有关部门之间的协调,包括航材各部门之间、航材部门与生产厂家之间、航材部门与主管机关之间的协调,使标准的制定既符合航材管理发展的客观实际,又具有一定的战略前瞻性,做到航材管理工作的简化、统一、协调、最优。
3.2 强化培训,做好宣贯
航材标准化管理在推行之初,各级航材管理人员对标准化的理念、内容、工作方法知之甚少。为此,应将培训作为航材标准化工作的基础。首先,在培训方式上,可以根据航材工作管理体制分层次、分批次开展培训,组织标准制定者等技术人员将标准的理念、具体内容、工作方法等向航材工作相关人员进行推广宣贯,提高航材管理各级人员的标准化知识、技能;其次,应通过多种形式,开展航材工作标准技术培训,搭建起标准化工作的宣贯平台(包括印发标准化宣传手册和技术资料,开现场会,学习比赛,在航材相关部门显著位置设立标准化宣传栏,悬挂宣传画及宣传条幅等),营造标准化工作氛围,使得航材工作人员熟练掌握各项标准并按照标准开展工作。
3.3 实施标准,体现效果
有了标准,还必须将标准贯彻实施,这样才能取得实际的效益和效果。一项标准制定出来了,但不去贯彻实施,其作用和效果是不会自动发挥出来的,更无所谓效果可言,因此,要做好标准的贯彻实施。实行标准化管理责任制,将标准化工作纳入航材工作相关单位和人员的职能、职责要求中去;机关要建立健全航材工作标准化监督体系,加强标准贯彻落实情况的监督检查,各基层单位要积极单位要积极主动按照标准进行自我检查和完善,严格按标准要求开展工作,确保航材工作真正实现标准化管理。
3.4 动态管理,修订标准 标准化包括制定标准、贯彻标准和修订标准等环节,这个过程是一个不断循
环、螺旋式上升的运动过程,标准化的动态发展过程是一个阶梯式不断升高和发展的过程,并最终使现行标准尽可能达到当时的最高技术和管理水平。任何一个标准都不是十全十美的,随着航材管理实践的不断发展,航材管理相关标准也会出现问题,如标准落后、执行困难、效率低下等等,这就需要对标准进行动态管理,适时对标准进行评审,发现问题,及时修订改进,使标准化的水平不断提高。
【参考文献】
[1]李大南.武器装备全寿命周期费用管理与标准化[J].航天标准化,2008(2):26-29.
[2]杨辉.浅谈标准化良好行为在企业增效中的运用[J].印刷质量与标准化,2011(4):19-24.
[3]李卫灵.抓好标准化建设,提高航材管理质量[J].科技信息,2011(11):245.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