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院(系)党政联席会议制度刍议
来源:小侦探旅游网
2009年第7期 世纪桥 No.7,2009 (总第180期) ShiJi Qiao (General No.180) 校院(系)党政联席会议制度刍议 裴银伟 (南京财经大学学生处,江苏南京210046) 摘要:高等院校的领导体制是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但高校院(系)的领导体制却一直没有明确的规定。 高校院(系)工作应由院(系)党组织和行政共同负责,通过定期或不定期的召开党政联席会议,院(系)党政负责人共 同讨论、协商本单位教学、科研、行政管理等重大事项的决策,并使之制度化。 关键词:领导体制;党政联席会议;共同负责 中共中央颁发的《中国共产党普通高等学校基层组 业、城市社区和机关、学校、新社会组织等的基层党组织 织工作条例》,对高等学校的领导体制做出了明确的规 建设,优化组织设置,扩大组织覆盖,创新活动方式,充分 定:高等学校的领导体制为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 发挥基层党组织推动发展、服务群众、凝聚人心、促进和 但对高校院(系)级单位实行何种领导体制则没有明确规 谐的作用。以党的基层组织建设带动其他各类基层组织 定,只规定了高校院(系)基层党组织的主要职责,院(系)党 建设。”可见,加强和改进党的基层组织建设,是党的十七 组织与院(系)行政主要是划分职责范围,强调既有分工又 大以来党向全党提出的一项重大而紧迫的任务。 有合作,共同做好工作。基于这一情况,结合高校院(系) 落实党政联席会议制度,院(系)党组织可以通过这种 工作实际,本人认为,高校院(系)工作应由院(系)党组织和 经常性的会议议事制度,参与院(系)的管理工作,在院(系) 行政共同负责,通过定期或不定期的召开党政联席会议。 工作中发挥院(系)党组织的政治优势,引导教育广大党员 院(系)党政负责人共同讨论、协商本单位教学、科研、行政 和教职工解放思想、转变观念、开拓进取,进一步加强高 管理等重大事项的决策,并使之制度化。 校院(系)的组织领导作用,促进党的基层组织建设。 一、建立党政联席会议制度的必要性 2.建立党政联席会议制度,是高校院(系)贯彻民主集中 高校党组织有三个层次,即学校党委、院(系1党总支 制原则的具体体现 和党支部。学校党委是学校各项工作的领导核心,集政 民主集中制是民主基础上的集中和集中指导下的民 治领导、组织领导于一身,主要进行宏观上的决策和指 主相结合的制度。民主集中制是我们党和国家的根本组 挥。基层党支部是团结师生员工,保证教学、科研工作顺 织制度和领导制度,是我国各级党的组织和行政组织都 利进行的战斗堡垒。院(系)党总支处于学校的中层地位, 有必须遵循的基本准则,是各级组织具有战斗力的必要 是高校基层单位的政治核心,在学校改革与事业中发挥 条件。贯彻执行民主集中制,从根本上来说,要靠健全的 着承上启下的作用。院(系)党组织工作可以说是学校党 制度来保证,制度作为一种行为规范,可以有效地制约人 委工作的延伸和支撑,必须充分认识到加强院(系)党组织 们的行为。 建设的重要性。建立党政联席会议制度,可以进一步理 院(系)领导班子的凝聚力和战斗力发挥的如何?从 顺高校院(系)党政关系,充分发挥院(系)党组织在院(系)工 组织上讲,关键在于能否真正贯彻执行民主集中制原 作中的政治核心作用;进一步贯彻民主集中制原则,做到 则。唯有按照民主集中制这个根本的组织原则和组织制 决策科学化、民主化,真正调动党内外教职工的积极性、 度办事,健全有关规章制度,用具体的制度来规范党政领 创造性,从而推动学校教学、科研、教书育人等事业的迅 导干部的行为。才能真正把大家团结起来,形成强有力 速发展。 的战斗集体。在高校院(系)通过建立党政联席会议制度, 1.建立党政联席会议制度,可以充分发挥院(系)党组织 实行集体领导、分工负责,重大事项由党政联席会议讨论 在院(系)工作中的政治核心作用 决定,有利于形成一个适合高校院(系)管理工作的领导体 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指出:“党的基层组织是党执政的 制,有利于各项工作的顺利进行。可以说,建立党政联席 组织基础。要落实党建工作责任制,全面推进农村、企 会议制度是民主集中制原则在高校院(系)工作中的延伸。 收稿日期:2009—06—07 作者简介:裴银伟(1978一),男,江苏丹阳人,南京财经大学学生管理科科长,助理研究员,硕士,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与 高校教育管理。 ・30・ 3.建立党政联席会议制度,是协调院(系)党政关系的重 要手段 正确处理党政关系,是院(系)党组织发挥其积极作用 的重要条件,党组织应大力支持本单位行政负责人在其 职责范围内独立负责地开展工作,行政负责人也应关心 本单位的思想政治工作。但在实际工作中,院(系)不是院 长(系主任)负责制,也不是由党总支全面领导。院(系)党 组织负责人和行政负责人,两个都是一把手,共同对院 (系)工作负主要责任。因此,协调院(系)党政关系在院(系) 工作中显得尤为重要。 那么,如何协调院(系)党政关系呢?通过党政联席会 议,这样一个经常性的会议议事制度,给院(系)党组织负 责人和行政负责人提供了一个平等地协商工作的平台。 党总支与行政是划分职责范围,尽管职能分工不同,但作 为主要负责人,思考问题和处理工作,都有要从院(系)整 体利益出发,反映院(系)全体教职员工的愿望和要求,共 同做好工作,共同对本单位的改革、发展和稳定负责。通 过党政联席会议,院(系)党组织负责人和行政负责人之 间,可以减少因为缺少交流、通气、协商、尊重而引起误解 或隔阂,从而形成院(系)党政领导合力。 二、落实党政联席会议制度的有效途径 制度建设重在执行,在实际工作中,如果不按制度办 事,再好的制度也只是一纸空文。要把党政联席会议制 度落实到实处,必须提高党政领导干部自身的素质,严格 按制度办事,做到知行统一、言行一致。笔者认为应该做 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1.必须提高院(系)党政领导的自身素质 无论怎样好的制度,都要靠人来执行的,执行者的自 觉性如何,对贯彻执行至关重要。因此,院(系)党组织必 须抓好党的自身建设和干部队伍建设,加强党的思想、组 织、作风建设,充分发挥党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的 先锋模范作用,积极做好领导干部的教育、管理、考核、推 荐和任用工作。 院(系)党政领导要自觉遵守党政联席会议制度,坚持 群众观点,树立民主作风,真正为部门工作着想,增强全 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思想意识。院(系)主任要关心党组 织的建设和思想政治工作,院(系)书记也要熟悉业务工 作。使院(系)领导一班人真正做到懂业务、会管理、有威 信、爱岗敬业、团结合作、开拓进取,努力提高院(系)党政 领导班子的整体素质,真正按党政联席会议制度办事。 2.正确处理院(系)党政两个一把手之间的关系 在院(系)工作中,主要负责人要从整体利益出发,决 不能拉山头,搞小帮派。工作中的矛盾是不可避免的,绝 不能回避,要出于公心,妥善解决。如果确因个别领导管 理水平低、业务素质差、工作作风霸道,而给部门工作带 来不利影响的,校党委应及时地秉公处理,为落实党政联 席会议制度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倘若处理不好,不仅 会影响院(系)党政工作,而且也会影响学校的整体工作。 作为院(系)党政领导干部应该宽于待人,严于律已, 豁达大度,一切以大局为重;平易近人,礼贤下士,从善如 流;要坚持原则,办事公道,做到大事讲原则,小事讲风 格,以领导干部自身的人格力量增强领导集体的向心力、 凝聚力,促进领导班子的团结,在群众中树立威信,为贯 彻党政联席会议制度创造良好的环境和气氛。 3.正确处理集体领导与个人分工负责的关系 正确处理集体领导与个人分工负责的关系,就是既 要发挥院(系)党组织和行政的集体功能,又要做到事事有 人管,人人有专责。领导班子成员要按照分工,积极做好 分管工作,不能推诿和扯皮。 在高校院(系)实际工作中,党组织和行政职责范围的 划分是相对的,党政领导应该默契配合,既强调分工,更 强调合作,共同做好本部门的组织领导工作。在集体领 导的基础上,明确职责,实行目标管理,做到分工协作、优 势互补。院(系)党政领导一定要克服不愿抓党建的倾向, 也要防止“党只管党”的现象。院(系)党组织必须加人到 院(系)的领导工作中来,在院(系)工作中保证和监督党政 联席会议制度的贯彻执行。在领导班子内部,党政一把 手与其他领导成员的关系不是领导与被领导的关系,而 是平等的同志关系,大家都是一票。通过党政联席会议 议事决策,实行集体领导,并逐步完善院(系)领导体制。 4.建立、健全监督机制 认真而严肃地把握好每一个监督环节,任何监督,若 没有必要的组织形式、工作形式都将是空泛而缺少效果 的。就目前高等学校的情况来看,应该非常注重工会和 二级教代会对院系工作的监督作用,院(系)党总支则应 该下功夫,着力做好群团工作,发挥其组织领导优势,以 便最大限度地统一思想,统一认识。 通过加强党内监督,健全党内生活,落实党风廉政责 任制建设,在干部和群众中形成一个网络,消除唯利是 图、权钱交易等腐败现象。认真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坚 持原则,决不护短。充分发挥纪检、监察部门的作用,把 党内监督与群众监督、舆论监督结合起来,形成有效的监 督体系,保证党政联席会议制度的贯彻执行。 总之,通过加强党政联席会议制度建设,可以进一步 理顺关系、规范权责、明确程序、完善监督,达到决策民主 化,完善民主集中制的目的。在高校院(系)工作中,通过 贯彻民主集中制,落实党政联席会议制度,完全能够建成 一个懂业务、善管理、团结协作、清正廉洁、开拓进取的领 导班子,充分调动大家的工作积极性,把院(系)工作做得 更好。因此,在高校院(系)工作中,建立党政联席会议制 度势在必行。 参考文献: …洪平.关于对高校院(系)党政共同负责制若干问题的探 讨【J】.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03,(3). 【2】向七加.对“共同负责”的几点思考Ⅱ】.苏州城市建设环 境保护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1). 【3】王栋,关立新,李湛,宋吉红,李耀明.高校学院党总支和 行政工作关系的思考Ⅱ】冲国林业教育,2007,(4). [4]王春雨,黄庆华.对高校院(系)实行党政共同负责制的 认识和思考田.扬州大学学报(高教研究版),2007,(5). [责任编辑:王建武] ・ 3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