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简述体育教学质量与体育教学规律的提高

简述体育教学质量与体育教学规律的提高

来源:小侦探旅游网
体育与艺术研究 简述体育教学质量与体育教学规律的提高 黄宝刚 (哈尔滨职业技术学院 黑龙江哈尔滨 1 50081) 摘要:当今世界体育事业蓬勃发展,我国作为体育大国,理应努力发展体育事业,做好体育事业的领头羊。要发展体育事业我们必须做 好体育教学工作,而发现并把握一些必要的体育教学规律,对于提高教学质量来说就是十分重要的了。 关键词:体育教学 教学规律 教学质量 中图分类号:G 7 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 673--9795(2013)02(b)一01 9l一0I 如今体育事业变得十分重要,我国作 为体育大国就要担负起发展好体育事业的 相同。这个规律我们称之为体育动作形成 的规律。在以往的体育教学中,老师往往只 从而让他们在各种环境中都能够发挥出自 己身体的优势,运用环境,把自己的优势发 任务。体育教学作为一种客观事物,也是有 其内部的运作规律的。我们只有研究和把 握好这些规律,并将其应用到我们的体育 教学实践当中,才能有效地提高我们的教 学质量。据此笔者提出以下几点规律用于 探讨提高我国体育教学质量。 1老师评价导向的规律 在我们的生活中,评价对于我们的影 响是非常大的。那么同样的,在体育教学 中,老师对于学生的评价对于他们今后的 发展也是有导向作用的。例如,从小学到大 学,学生的老师都是根据学生不同的学习 阶段,通过一些考试来给出他们某个阶段 的成绩,从而表示对他们这个阶段体育学 习的评价。这样以来,就让学生养成了对于 评价项目单一地进行学习和锻炼的习惯, 并没有按照自己的兴趣和自己身体的需求 进行他们最想要的锻炼。所以即使接触体 育很多年,大部分学生都没有掌握一项能 在将来离开学校之后能够继续进行的体育 项目和技能。这样的话,无论对于学生个人 的成长还是祖国体育事业的发展都是没有 好处的。所以了解、学习并掌握老师评价导 向的规律,并根据这个规律,改变我国传统 的体育教学模式,从让学生被迫的单一地 锻炼某些评价项目到让学生自主自觉地全 面的锻炼自己喜爱的体育项目,既加强了 他们的体魄,也培养了他们的兴趣。将老师 评价导向规律运用到我们的体育教学实践 中,从而让学生不再单一、枯燥的进行那些 为了锻炼而锻炼的项目。而是让他们变为 主动,主动的学习锻炼自己喜爱的项目。 2体育动作形成的规律 体育教学就是让学生掌握一些体育动 作,让他们通过对这些体育动作的练习来 达到锻炼身体的目的。体育动作作为一种 事物存在,也是具有其规律的。在我们的体 育教学中,学生的老师教给他们一些体育 动作,而学生对于这些体育动作的学习具 有一定的规律性。换句话说,体育动作的形 成是有一定规律的。对于每个学生来说,体 育动作的形成一般都有三个阶段:一是粗 略掌握动作阶段;二是改进与提高动作阶 段;三是巩固与运用自如的阶段。在教学过 程中,教学内容的不同、老师教学方式的差 异以及学生接受能力和体育基础的不同导 致这三个阶段的具体特点和学习时间各不 是机械化的对全部学生进行教学,而并没 挥出来。对于物体(器材、器械)运动速度、方 有做到灵活。以往的教学中,老师大部分都 向的判断能力。从而让学生提高自身的运 是一对多,老师对于学生往往都是眉毛胡 动认知能力。最终提高体育教学质量。 子一把抓,而没有对学生做到很好的区分, 从而能够灵活地因材施教。那么我们就要 4老师学生互相学习的规律 了解并学习体育动作形成规律,并根据这 教学是一个双向的过程。它既包括老 个规律,在我们的体育教学过程中因材施 师的教,同时也包括学生的学。但是这并不 教,随机应变。所谓的灵活就是指对于具体 是一成不变的。其实教学还包括老师的学, 的体育动作、具体的受教人员采取不同的 学生的教。并不是简单点的说单方向的。因 教学方式。从而让每个学生都能在自己的 为“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老 体育基础和学习能力上学到最好,学到最 师只不过比学生先接触某个体育项目,学 快。学得好学得快才能让学生对体育有更 生做的好的地方,老师同样应该学习。所以 大的兴趣。从而激发学生去主动学习体育 在体育教学中既应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 知识。而且,针对体育动作形成的不同阶段 用,又要重视学生的主体作用。两者是共存 采取不同的教学方式,不但丰富了体育课 并相互促进发展的。即学生与老师应该相 堂,也能让学生对于体育运动产生兴趣。从 互学习,共同进步。这就是老师学生互相学 而让他们感到体育教学不是一味的枯燥、 习的规律。体育教学应该提高学生身心健 无味。从而让他们爱上体育,爱上运动。从 康,增强学生对于社会的适应性。所以通过 而达到提高教学质量的目的。 老9币对于学生的教和学生对于知识的学, 达到让学生提高自己的身心健康并增强自 3学习知识认识体育的规律 己的社会适应性的目的。将老师学生互相 我们学习的过程都是通过学习一定的 学习的规律运用到教学实践当中,能够让 技能来认识某些知识,某种事物。体育教学 我们认清老师和学生的辩证统一的关系, 与其他学科教学的一个显著区别是体育教 老师作为主导,即教的部分,是外因。而学 学是让学生通过体育运动来达到认识体 生作为学习的主体,是内因。外因与内因是 育,学习体育知识的目的。所以说体育教学 相互制约的。即体育教学应该以学生为主 具有双面性,也可以说是两个特点。第一是 体,老师为主导。而外因通过内因起作用, 让学生掌握一定的动作技能并达到锻炼身 所以抛开学生的自主性,老师的主导就没 体发展自身素质、提高运动能力的目的。第 有作用。通过对这个规律的认识,老师在体 二是学习体育知识,认识体育。体育学科与 育教学过程中就要努力调动学生学习体育 其他学科相比,它特有一种运动认知体系, 的积极性,学生也应该努力配合老师的指 它可以不断提高人对物体,以及对自我的 导。只有师生互相学习,互相配合才能将体 判断控制能力。尤其是第二点,这个对于体 育教学发展到一个新的高度。 育的认识是在运动学习的过程之中的。这 是其他学科所不能替代的。通过运动锻炼 5结语 自己的动觉智力。在运动的过程中增强自 在祖国全面发展的2I世纪,我们应该 己的协调、判断、以及综合把握能力。并且, 走到时代的前沿,把握体育教学的规律,并 体育教学以身体运动为手段,锻炼人的身 把它们应用到体育教学当中,提高我国体 体并培养学生对于体育学习的认识,在人 育教学质量,为我国体育事业的发展提供 的生长发育过程中具有十分特殊的作用。 合格的后备军。 所以体育教学还有这样的一个学习知识认 识体育的规律,所以在体育教学中我们还 参考文献 要遵循学习知识认识体育的规律。根据这 [1】樊向前.社会认知的归因理论给体育教 个规律,我们可以在体育教学中培养学生 学的启示[J】.中国学校体育,2000(5). 对自我识别和控制的能力。这个方面对于 [2】曲宗湖,顾渊彦.大学体育课程改革 学生的发展是有很大影响的,通过体育教 [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2004. 学,我们可以让学生能够协调的控制身体 【3】张月会.关于高校体膏教学改革的思考 运动,熟练地操作物体(器材、器械),培养他 [J].山东体育学院学报,2004(3):90-92. 们的空间能力以及对方向感的把握能力。 中国科教创新导刊 China Education Innovation Herald 1 9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